做一个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

Posted 官员

篇首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做一个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做一个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

2、历史人物 明朝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低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做一个清朝官员到底有多累

      清代皇帝常在北京城外的颐和园视朝,许多官员为了准时到达,必须半夜起床。清朝皇帝相当忠实地遵守早朝的时间,说明这是个严谨恪守规矩的王朝。最近我读到曾在詹事府做事的官员恽毓鼎的日记,其中的一些记载验证了这个判断。只是日记里对上朝时间之早的描述更加让人不可思议,如1896年2月的一天,光绪皇帝要见官员,恽毓鼎必须四点钟就到景运门朝房等候,七点钟在乾清宫引见。3月初的日记则说某次上朝要凌晨三点钟出门,因为道路泥泞,抵达东安门时天已黎明,光绪帝先到中和殿看版,所谓看版就是提前看一些官员写的文件,然后再召见官员。也就是说,从家里赶到上朝地点,中间可能要走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然后还要在朝房等候许久,如果遇到冬季雪天,道路泥泞,在车中颠簸不止,加之缺乏取暖设备,还容易染上寒气,导致身体不适。怪不得恽毓鼎有一次见到光绪帝就感叹“天颜清减,深以为忧,竟无人敢以摄养之说为圣明告者”。言外之意,皇上脸色不好看都是让上朝过早给闹的,这声叹息颇似感同身受。
不过要想通过以上的描述断定清朝官员平日工作繁重累死不偿命你可就错了,因公劳累只是个假象,一个关键证明是早朝完毕后官员可各自回家不必坐班,似乎还远不及当今的打卡白领那般辛苦奔命。皇家上朝时间虽然很早,不时会迫使官员天没亮就得匆匆赶场,但一旦早朝仪式结束,官员可以立刻回家睡上一大觉,直到日落才醒也没人管你。如不打算睡觉,剩下的时间也完全归你支配,真可以说是想干啥就干啥。
与上朝这类公事相比,恽毓鼎大量时间会花费在与科举同科或乡亲好友之间的团拜上面,写一些私人应酬的书法也消耗大量精力。比如有一阵很多人送来扇面给恽毓鼎要求题字,桌面上扇面常常堆积如山应接不暇。此外回复信函和闲逛琉璃厂淘旧版书也是重要的活动。据他自己的统计,仅1908年一年就收到各省的信件达五六百封,内容全是委托办事,谋取差缺等事。这些信虽不必一一回复,但拆阅处理也须耗去相当长的时间。
表面上看,官员受公事牵扯精力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多,但私事应酬却是如一张大网,常常罩得人喘不过气来。从日记上看,赶赴私人饭局几乎占去了恽毓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几乎到了烦不胜烦的地步,而且多属人情世故之举,不可轻易拒绝,有一次从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三,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无日不有应酬,无日不有饭局”,以致“疲困浮动,颓然病矣”。所以日记中时常发出自责的声音。在1905年3月的一则日记中,恽毓鼎就自责说:“自去冬至今,会无谓之客,赴无谓之局,终日征逐,身心俱疲,求六时静坐看书而不可得,以致胸怀扰攘,往往夜不能寐。十余年所用心性工夫几全数放倒,若不亟自收拾,将为小人之归矣。”也就是说再这样消耗下去和小人没什么区别了,这可是相当严重的一个事情,有一次恽毓鼎络绎不绝地接待了十几位客人,搞得腿部疼痛不能举步。他不由自主地开骂起来,觉得自己“究竟无一正经之事,无一关系之言,费光阴,耗精神”,发出冤苦的抱怨。
1906年2月20日午前恽毓鼎连续接待了五拨儿客人,感到头晕气短,等客人刚离去,就呕吐起来。于是他发出了一阵感喟,说西人彼此见面时会就事论事,聚会后也不迎不送,宴会上谈论闲情私事,公事免谈。中国却恰恰相反,那些来访的人,明明有想说的事,却先做无数浮泛的言辞加以铺垫,废去许多口舌后才进入正题,已耗去无数精神。等到了该说之事,说起来又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喋喋不休,听起来让人厌烦无比,其实几句话就能说清。如此下去,主人哪里会不困,哪里会不怕会客?他说遇到一个朋友托他办事,翻来覆去说了七八遍,送到大门,又照说一次。他感叹这种人必不能决大疑、成大事。所以他“每悬想荒江老屋,耕读自娱,不复问人间事,恐生平无此清福也”。
我们从一个清朝官员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里发现,处理公事的部分其实占很小的比例,大量的时间会消耗在私事应酬的漫长程式里。这些私事有些可以自行支配,有些则如无法摆脱的劳役,其中甘苦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感知。
有多官员清朝

历史人物 明朝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低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明朝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汉朝以来,历代封建王朝都实行“厚禄制”,也就是说官员工资待遇非常高,特别是到宋朝时达到顶峰。然而,从元朝开始推行“薄俸制”,特别是在明朝时期尤为明显。洪武四年,朱元璋首次制定各级官员的工资标准,之后又进行了两次调整,到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将各级官员的俸禄定为“永制”。那么明朝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低呢?>首先,咱们先进行一个对比,将汉唐宋与明朝进行比较。明朝最高的正一品官员的月俸是 87石,最低的从九品官员的月俸是5石;而汉朝最高的官员月俸是350斛,最低的是16斛(1斛等于1石);唐朝官员的禄米比明朝低一些,但是官员是有土地收入,因此正一品官员的月俸是108石,外加9800钱,从九品官员的月俸是15石,外加1300钱。> >宋朝官员的俸禄最高,也最复杂,比如说官职最高的宰相、枢密使,光俸钱每月就可以达到300贯,还不包括其他的收入。所谓一贯指的是一千钱,按照明朝的官方标准一贯相当于一两白银,或者一石粮食。明朝的俸禄很低,甚至不如五代十国的北汉政权,“(明朝)宰相月俸犹不能半此(北汉宰相俸禄)”。>由于明朝这种薄俸制,导致明朝官场出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比如洪武初年,朱元璋设立通政司,专门负责收受、检查内外奏章、申诉文书的机构,并任命曾秉正为通政使。按照明朝的官制,通政使是正三品官员,而且是皇帝的耳目,位高权重。几年后,为人耿直的曾秉正得罪了皇帝,被罢官回乡。> >曾秉正是江西南昌人,距离南京有一段距离,居家回乡还是需要一笔路费的,但没想到曾秉正居然拿不出这笔钱!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曾秉正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为了筹措路费,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卖掉了,“贫不能归,鬻其四岁女”。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非但没有同情,反而将曾秉正处以宫刑。>还有一个例子,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他担任的最高职务是南京督察院右都御史,是正二品的高官。1587年,海瑞病死后,副手佥都御史王用汲前来吊唁,发现海瑞家“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棺材都买不起。王用汲深受感动,和同事凑钱,“醵金为敛”。>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市舶司副使罗伦,家里十分贫苦,来客人时,妻子要去邻居家借米;广西道御史刘准的工资太低,养不起妻儿,于是向同事、上司们借钱借米,后来刘准病死,家里根本还不起;还比如山西巡抚秦铉为封疆大吏,自己的妻儿老小居然经常吃不饱。在明朝,清官大多是这样情况。>那么明朝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有两点,其一,朱元璋制定的工资标准有问题,除了太低外,它的构成还有问题。正一品官员名义上年薪是1044石,但实际上为米12石、银215两5钱1分2厘、钞7128贯。其二,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白银的涌入,以及明朝滥发宝钞,导致官员手中的俸禄贬值。>参考资料:1.《明史》;2.《宋史》;3.《汉书》;3.《旧唐书》;4.《大明会典》

相关参考

在清朝做一个官员到底有多累

清代皇帝常在北京城外的颐和园视朝,许多官员为了准时到达,必须半夜起床。清朝皇帝相当忠实地遵守早朝的时间,说明这是个严谨恪守规矩的王朝。最近我读到曾在詹事府做事的官员恽毓鼎的日记,其中的一些记载验证了这

清朝官员们帽子上的红缨,并非用于装饰,到底有什么讲究

经常看清朝影视剧的朋友们,肯定发现了一个问题,清朝官员的帽子非常特别。与之前一系列王朝的帽子相比,清朝的官员非常的鹤立鸡群。清朝官员的帽子上有不同质量的顶子,此外还有著名的花翎,例如双眼花翎、三眼花翎

清朝“文字狱”到底有多可怕

历史上,文字狱案件比比皆是,金朝的翰林学士张钧有史可查的第一个文字狱受害者,因为一场天灾为金熙宗起草“深自贬损”的诏书,被萧肄诬陷而被劈开嘴巴剁成肉酱。然而从规模以及残酷性上来说说,清朝尤其厉害。甚至

陆逊一介书生,却甘愿做武将,陆逊到底有多优秀?陆逊一代英杰,晚年为何被孙权几乎迫害致死?

陆逊一介书生,却甘愿做武将,陆逊到底有多优秀?陆逊一代英杰,晚年为何被孙权几乎迫害致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陆逊是吴国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一个著名将领,智勇双全,武能安邦,文能治国

做唐玄宗的儿子到底有多危险

唐玄宗在唐朝历代皇帝中子嗣最多,多达三十人。但是唐玄宗通过数次宫廷政变才取得皇位,对于潜在的皇位继承者,唐玄宗一直猜忌提防。所以,做玄宗的儿子也成为一种「”高危职业”。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剧照。玄宗

清朝八旗的旗主权势有多大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为何清朝时期旗人出身的官员升迁后,最怕见到旗主?原因很简单,因为,无论这个官员的职位有多大,但是在八旗内部,其政治地位依然要低于旗主,甚至在名

袁世凯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说到袁世凯,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重新复辟做皇帝。今天要讲一下袁世凯在清廷时的权力。他到底有多大势力,被清廷罢免北洋军阀还会听他的话。袁世凯出生在一个世代官

李鸿章、左宗棠都得不到的谥号 ”文正”在清朝到底有多牛

古人不管是皇帝,还是文臣武将,不管活着的时候多么呼风唤雨,死后大多会获得一个谥号,谥号就是对他一生功过的综合评价。皇帝的谥号有美谥、平谥、恶谥三种。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隋文帝这样的带:「”庄、武

清朝百姓到底有多窮

我們在看清宮戲的時候,可以看到電視劇里面的古代非常輝煌,還很好看,古香古色的,生活水平看起來還過得去,但事實上卻和電視劇里面的相反,電視劇多少有點虛假的,那么清朝百姓到底有多窮呢?這是來自英國攝影師拍

清朝百姓到底有多窮

我們在看清宮戲的時候,可以看到電視劇里面的古代非常輝煌,還很好看,古香古色的,生活水平看起來還過得去,但事實上卻和電視劇里面的相反,電視劇多少有點虛假的,那么清朝百姓到底有多窮呢?這是來自英國攝影師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