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六星上将,两救彭总,死后胡主席送葬

Posted 志愿军

篇首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唯一的六星上将,两救彭总,死后胡主席送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唯一的六星上将,两救彭总,死后胡主席送葬

2、历史人物 六星上将洪学智简介

唯一的六星上将,两救彭总,死后胡主席送葬

他重病期间,朱F基总理和温家宝总理等众多中央领导,还有钱学森、钱伟长等德高望重的科学家都前来看望慰问他。 2006年11月20日,他因病医治无效北京逝世,胡锦涛主席等众多中央领导亲自为其送葬。
他就是曾被两授上将第一人——洪学智。
洪学智, 1913年2月2日,出生于安徽省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5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军内做过多种工作,做得最出色的要数后勤工作了,他是我国军队后勤现代化的开拓者。在朝鲜战争中,毛主席亲自任命他为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员。
洪学智没有辜负毛主席的信任,在朝鲜一战的后勤问题处理上非常完美,发明了“片面运输”、“顶牛过江”、“水下桥”等巧妙的运输战术,建立起了“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钢铁运输线,为志愿军的后勤保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朝鲜战争的胜利,洪学智领导的后勤军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但是志愿军的后勤工作做得出色,他这位志愿军总司令对彭总的“保护”工作也是做得很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洪学智曾以他的机智两次救了彭德怀的命。
那时,由于空中我们没有制空权,经常是美军的飞机在头上转来转去,嗡嗡作响。 1950年11月23日,4架敌飞机在上空转了一圈,炸坏了山坡上的变电所。天快黑时,又来侦察,这使洪学智警觉了起来——平时总是先侦察,后轰炸的,明天会不会挨炸哟?他找到邓华,说:“伙计,我看情况不对,闹不好明天要出事。”
洪学智警告彭总,可是彭老总不信这个邪,脖子一梗:“我不怕美国飞机,用不着躲。”
无奈之下,洪学智想了一招:用地图把彭总骗进了防空洞。彭德怀发脾气了:“我说你这个洪学智,就是爱多管闲事。”连推带拉,总算把彭老总拉进了洞。
次日,作战会议没有开多久,敌人的飞机就来了。朝彭德怀住的房子一阵狂轰滥炸,一枚汽油弹正好落在了他住室的顶上,房子很快烧掉了。已经撤出后,又进去取东西的毛岸英和另外一位参谋牺牲了……
那天,彭德怀一天没有说话,坐在防空洞里像是一尊雕塑。晚上,洪学智去叫他吃饭,他才抬起头来说:“洪大麻子,我看你这个人还是个好人哪。今日不是你,老夫休矣!”
还有一次,是在1951年4月,第五次战役发动前夕。
志愿军空寺洞指挥所又遭美空军飞机扫射,机警的洪学智拉着还在熟睡的邓华跳到了附近的一条山沟里,眼看着彭老总的房子被美军的火箭弹击中……事后发现,彭老总防空洞口上的草袋子竟被打出了70多个子弹眼,邓华躺的床也被美机的机关炮打穿。
要不是头天晚上洪学智检查后叫工兵连在洞口用沙袋堆了个三角形的隐蔽墙,加深了防空洞,后果不堪设想!洪学智再次以自己的细心和机警挽救了彭总生命。
这位彭总称为的“洪大麻子”的老战友,不仅在战场上救过他两次生命,在政治生命上,也就是在庐山会议批彭的声浪中,他也从未对他落井下石,而是仗义执言,敢说敢做,其肺腑之言道出了彭总的心酸与无奈。
在庐山会议上,邓华第一个站起来:“彭老总根本就不懂外语,怎么会与外国人串通,他们说了什么,翻译可以作证。”洪学智也义愤填膺地替彭总说话:“彭总百团大战至多不过是命令请示得晚,打鬼子什么时候都是对的,抗美援朝是毛主席的指示,彭总执行得很好,总不能也说错吧?一个人有功有过,不能一说过就把功给抹杀了。”
有人好心劝说洪学智:“彭是一方面军的,你是四方面军的,彭是八路军,你是新四军,你在里面掺和什么?你不参与,人家都怀疑你,你一参与,就危险了。你是林总的老部下,和林总对着干,有你什么好处?”洪学智说:“我不管他是什么一方面军还是八路军,我就要把事实说清楚,开会的目的是教育,而不应该整人。”邓华、洪学智等人也为自己的仗义执言付出了代价。如果他们及时地和彭德怀“划清界限”,就会安然无恙。但是他们没有这样做,他们的良心,他们内心的真理,也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成为唯一的“六星上将”,这样的荣耀和地位已经实属难能可贵。但更让人折服的是,他并没有因为从小的吃苦受穷而痴醉于权利和财富,戎马一生的洪学智将军一直思念着故乡的一切,功成名就的他衣锦归还且不忘家乡,带领着自己的家乡走出了贫穷落后,步入了小康生活。
金寨县这个革命老区,就是洪学智的家乡。洪学智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满腔热情,竭心尽力,在经济、健康、教育、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家乡人民最大的帮助。
1974年金寨县旱灾严重,村民没饭吃,孕妇都吃不饱。洪学智了解情况后,从县里调来了一大卡车红薯干。金寨县“两地病”患者集中的地区,洪学智得知十分忧虑,及时向中央军委反映,大批军队和医疗机构伸出援助之手。结果,患病率就从从1985年的17.4%下降到2%以下,医疗条件得到改善后,还被评为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县。
在洪学智的关注和认真研究下,金寨县从1983年开始广泛地种植板栗,并成为名副其实的“板栗大县”。村民们从饥寒交迫,逐渐向温饱小康生活迈进。
1997年,宁西铁路本来不过六安市,但六安市领导希望能以洪老的名义写信,给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F基,争取宁西铁路能从六安经过。洪老听后当即表示同意写信。半个月后,有关方面改变原有设计线路的批文就下来了,六安有史以来第一次通上了铁路。
爱情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在物质上解决身体的需求外,在精神上也不能落后,精神食粮也不能够匮乏。洪学智深知,知识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他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尤为关注。
1997年5月,洪学智看到家乡双河职高教学条件简陋后,积极协调,在他的亲切关怀下,为双河职高建起一个集理化生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馆、阅览室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楼DD敬德楼,洪学智将军亲自挥毫题写楼名,并参加了揭牌仪式。
全军乡是洪老战斗过的地方,也是红二十八军三年游击战争的战场。到上世纪90年代,全乡中小学仍是土墙瓦顶的危房。老将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在他帮助下,建起了全军乡勋贤中学和勋贤小学,近千名师生从此可以在花园式校园里探求知识。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洪学智将军明显是后者。他生前呕心沥血,为国为民,死后带去了人民那颗对他爱戴钦佩的心。洪学智将军,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
死后上将

历史人物 六星上将洪学智简介

近代人物

中文名:洪学智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小河口(原属河南省商城县)

出生日期:1913年(癸丑年)2月2日

逝世日期:2006年11月20日22时10分

职业:军事家

(历史lishixinzhi.com)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

信仰:马列主义

主要成就:1955年第一次被授予上将军衔1988年第二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洪学智人物生平

土地革命

1913年2月2日,洪学智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原河南商城汤家汇)小河口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小时候放过牛,读完小学后即学徒做工。1928年冬,参加中共地下农民武装联庄队。1929年3月,洪学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商南起义(商城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2月随赤城县游击队编入红一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洪学智同志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一军、红四军任班长、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支部书记,参加了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以及黄安、商潢、苏家埠、潢光战役。他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多次出色完成作战任务,所领导的党支部被评为红四方面军3个模范支部之一。1932年参加了红四方面军西征,任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先后参加了枣阳、新集、漫川关、王曲、子午镇、仿锽镇等战役战斗。在川陕革命根据地,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粉碎四川军阀“三路围攻”、“六路围攻”的斗争和仪南、营渠、宣达三次进攻战役,为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他率部参加并参与指挥了空山坝、三江坝、旺苍坝和万源保卫战等重大战役。他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受到方面军领导的表扬。1935年3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他率部参加强渡嘉陵江、土门、包座、绥崇丹懋、天芦名雅邛大等战役,并负责方面军的后方收容和筹措粮草等工作。他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头人积极开展统战工作,获得了少数民族兄弟的支持,解决了红军的粮草供应,扩大了红军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1935年7月,奉命接应中央红军,组织筹措了大批军需物资,受到刘少奇同志的赞扬。1936年10月进入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洪学智同志先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一支队支队长、第四大队副大队长。1939年7月,率第三大队学员随抗大总校开赴太行山抗日前线,参加了百团大战和粉碎日伪军大规模“扫荡”的战役战斗。1940年11月,率抗大总校华中派遣大队奔赴苏北抗日前线,冲破敌人重重封锁,跨越晋、冀、鲁、豫、皖、苏6省,于1941年4月到达江苏盐城新四军军部,全队无一减员,受到刘少奇政委、陈毅代军长的高度赞扬。随后任抗大第五分校副校长。在陈毅校长领导下,坚持抗大办学方针,为新四军培养了大批干部。1941年夏季反“扫荡”斗争中,临危受命,掩护新四军军直机关和抗大五分校安全转移。同年10月,任新四军盐阜军区司令员,领导盐阜军民开展反伪化、反蚕食斗争,发展壮大地方武装,受到华中局特令表彰。1942年12月,调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协助黄克诚师长兼政委指挥了夏季攻势作战和苏北反顽斗争,胜利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并歼灭大批日伪军,扭转了不利态势,巩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1945年8月,苏北我军转入反攻,他参与指挥了解放阜宁、车桥、淮阴、淮安的战斗,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洪学智同志于1945年9月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与黄克诚同志率部进军东北,执行党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疏通了承德到辽西的铁路,确保及时输送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入东北。1946年2月,任辽西军区副司令员,率部参加了攻打通辽、中长路阻击战、四平保卫战等战役战斗,遏制了敌人战略进攻势头。1946年7月后,任黑龙江军区司令员,领导剿匪斗争并取得胜利,巩固了北满根据地。后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三下江南的作战。围攻城子街,全歼敌新一军八十九团。强攻德惠坚固设防之敌,在东北战场上第一次指挥步兵、炮兵、坦克诸兵种协同作战,为我军向国民党主力军进行正规攻城作战取得了经验。又率部参加东北夏、秋、冬季三次攻势作战。在夏季攻势中,他率六纵在友邻部队配合下,全歼国民党新一军三十八师一一二团,又追歼敌暂编第二十一师。率

相关参考

美国唯一的“六星上将”,中国也有一位,你可知是谁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上讲的历史故事,讲的是他是美国唯一的“六星上将”,我国也有一位,你知道是谁吗?咱们一起看看到底是谁吧!说到上将,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那必定是为了国家做出伟大贡献的人,世界经历过一战二

历史人物 六星上将洪学智简介

近代人物中文名:洪学智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安徽省金寨县双河镇黄鹄村小河口(原属河南省商城县)出生日期:1913年(癸丑年)2月2日逝世日期:2006年11月20日22时10分职业:军

战功赫赫,他却成为唯一被判刑的上将

黄永胜是1955年毫无争议地被评为上将的人。有人说他是全军皆知的常胜将军。黄永胜确实会打仗。他原名黄叙钱,这“永胜”的名字,都是毛主席给起的。黄永胜是参加过秋收起义的老战士。在井冈山一次激战中,一股敌

一生恪守8个字,死后文武百官为他送葬

一提到古代的太监,给人的印象都不太好,大多都自私自利、阴险狡诈,除了会阿谀奉承,没有其他的才能。许多太监在得宠之后,仗着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不仅把持朝廷大权,还会利用各种手段诬陷、排挤,甚至是除掉那些反

此人是末代黑帮教父,晚年却生活潦倒,死后各地黑帮头目到场送葬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黑帮组织就是洪门,它起源于明末清初的一个地下秘密组织。后来经过南明东宁总制使陈近南先生发展,进而转化为洪门。由洪门衍生出的其他黑帮组织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最为有名的洪门中人就是司徒美堂。

千年难遇的军事奇才,战神韩信所不及,死后数万铁甲军送葬

在冷兵器时代,中国曾诞生过不少能征善战的猛将,但真正能配得上“战神”称号的人屈指可数。西汉的开国功臣韩信,堪称天才级别的统帅,一生几乎没有败绩,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的大汉王朝,被后人奉为兵仙和战神。但是

历史人物 她在后宫中地位不高,为何死后皇帝与皇后亲自送葬

现代社会提倡人人平等,可是古代的封建社会人却分高低贵贱,在皇室中等级制度更是分明。一般来说,后宫中如果有哪位妃子逝世了,她的葬礼只会由她的子女举办,皇帝与皇后最多给个问候什么的,是极少出席这种场合的。

历史人物 人生赢家李通——出身富贵是皇帝的妹夫 死后皇上皇后亲自送葬

李通作为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李通的名字大家并不怎么熟悉,当从他的经历来看,妥妥一个人生赢家。他出身富商家庭,辞官后起兵投靠刘秀,辅佐他建立东汉,去了光武帝的妹妹宁平长公主,深得光武帝恩宠。李通去世后,刘

历史人物 历史上最好的东厂太监,死后百官百姓为他送葬

说到明朝时期东厂的太监,很多人脑海中一定就浮现出来一个很典型的“奸臣”的形象,的确,受到很多影视剧的影响,人们都以为历朝历代只要是参与政事的太监,都没什么好人,都是一群祸国殃民的灾星。不过,人与人之间

民国妇人大字不识,为谋生上街卖煎饼,死后却让两位总理亲自送葬

儿子的成长,和家庭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说: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民国历史当中,就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家境贫寒,只能在小巷当中靠卖煎饼为生,可是就在这样如此贫苦的环境下,她居然还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