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古代官府判词

Posted

篇首语:讨厌自己明明不甘平凡,却又不好好努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有趣的古代官府判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有趣的古代官府判词

2、如何理解晴雯的判词?晴雯是怎么死的?

有趣的古代官府判词

一、北宋崇阳县县令张咏发现管理钱库的小吏每日都将一枚小钱放在帽子里带走,便以盗窃国库罪把他打入死牢。小吏认为判得太重,遂高喊冤枉。张咏提笔写下判词:“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小吏无话可说。
二、南宋清官马光祖担任京口县令时,当地权贵福王强占民房养鸡喂鸭,反状告百姓不交房租,示意地方官代他勒索。官司到了衙门,马光祖实地勘验后,判决道:“晴则鸡卵鸭卵,雨则盆满钵满;福王若要屋钱,直待光祖任满。”
三、明代时,一年仲春,湖南长沙农村两户农民的牛顶斗在一起,一牛死去,一牛受伤。两家主人为此大吵大闹,不可开交,当地的县令也难断此案。这天,两家主人听说太守祝枝山察访民情路经此地,便拦路告状。祝枝山问明情况,当即判道:“两牛相斗,一死一伤。死者共食,生者共耕。”双方一听,觉得合情合理,于是争端平息,两户人家来往比以前更加亲密。
四、明朝代宗时,江西南昌宁王府饲养了一只丹顶鹤,为当朝皇帝所赐。一天,宁王府的一位仆役带着这只鹤上街游逛,不料被一户平民家饲养的一只黄狗咬伤。狗的主人吓坏了,连忙跪地求饶,周围的百姓也为之讲情。但那位仆役不顾众人,拉扯着狗的主人到府衙告状。状词上写着八个大字:“鹤系金牌,系出御赐。”知府接状,问明缘由,挥笔判曰:“鹤系金牌,犬不识字;禽兽相伤,不关人事。”判词堪称绝妙,给人入情入理之感,仆役无言以对,只得作罢。
五、明代福建龙溪县张松茂,与邻女金媚兰私通,被金家“捉奸成双”,把张松茂捆将到福建巡抚王刚中的大堂上,金媚兰跟着也跑来了。王刚中一看二人外貌,都是眉清目秀,举止儒雅,不像是放荡奸邪的小人,便有心成全二人,便问道:“你俩会做诗吗?”张、金二人惊魂未定,听了这句有些莫名其妙的问话,都赶紧点了点头。王刚中便指着堂前檐下蜘蛛网上悬着的一只蝴蝶对张松茂说;“如能以此为诗,本官便可免尔等之罪。”话刚说完,就听张松茂吟道:“只因赋性太癫狂,游遍花丛觅异香。近日误投罗网里,脱身还藉探花郎。”探花出身的王刚中心想此人才思敏捷,而且诗中有悔过之意,很是难得。便又指着门口的珠帘子对金媚兰说:“你也以此为题赋诗一首吧。”金媚兰略加思索,随即念道:“绿筠劈成条条直,红线相连眼眼齐。只为如花成片断,遂令失节致参差。”王刚中听罢,不觉击节赞叹。见他二人郎才女貌,年龄相当,便提笔写判词道:“佳人才子两相宜,致富端由祸所基。判作夫妻永偕老,不劳钻穴窥于隙。”二人磕头拜谢。金家见事已至此,也就息事宁人,很快为二人办了喜事。
六、明朝末年凌鞒醣嘀的《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赵六老舐犊丧残生张知县诛枭成铁案》中,讲了一个儿子深夜打贼误杀父亲,本来杀贼可恕,但却因不孝当诛而被判死罪的故事。
某地有一财主赵聪,甚为富有,与其父赵六老分开生活。一天夜里,一人在墙上钻洞,爬进财主家,被家人发现,一阵乱棒,活活打死。待到举灯一看,被打死的贼子竟是财主的父亲!报了官,当地有关官员觉得甚难判决:儿子打死父亲,本应判死罪;而当时只知道是贼人并不知是其父,按理又不应死罪。知县张晋判道:“杀贼可恕,不孝当诛。子有余财,而使父贫为盗,不孝明矣!死何辞焉?”随即将赵聪重责四十,上了死囚枷,押入死牢。
七、明代天启年间,有位御史口才颇佳,一名太监心怀嫉妒,设法取笑御史,便缚一老鼠前去告状:“此鼠咬毁衣物,特擒来请御史判罪。”御史沉思片刻后判曰:“此鼠若判笞杖放逐则太轻,若判绞刑凌迟则太重,本官决定判它宫刑(阉割)。”太监自取其辱。
八、清朝康熙年间,福建泉州城外的“风月庵”中住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小尼姑,该尼姑与一位姓孙的公子相爱,想还俗嫁给孙公子为妻,但又怕人说三道四。思前想后,便向州府呈状,请官府恩准。州太爷接状一看,觉得有些可笑,便在小尼姑的呈状上批道:“准准准,准你嫁夫君。去禅心,超梵心,脱袈裟,换罗裙,免得孙(僧)敲月下门。
九、清乾隆年间,一寡妇想改嫁,但遭到家人与邻居的阻挠,她就向官府呈上状子:“豆蔻年华,失偶孀寡。翁尚壮,叔已大,正瓜田李下,当嫁不当嫁?”知县接状,挥笔判了一个字:“嫁!”
十、清代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曾判过一桩“僧尼私恋案”。一天,乡绅将一个和尚和一个尼姑抓到县衙,嘈嘈嚷嚷地说他们私通,伤风败俗。原来二人未出家时是同一村人,青梅竹马私定了终身,但女方父母却把女儿许配给邻村一个老财主做妾。女儿誓死不从,离家奔桃花庵削发为尼,男子也愤而出家。谁知在来年三月三的潍县风筝会上,这对苦命鸳鸯竟又碰了面,于是趁夜色幽会,不料被人当场抓住。
郑板桥听后,动了恻隐之心,遂判他们可以还俗结婚,提笔写下判词曰:“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从今入定风归寂,此后敲门月影遥。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是谁勾却风流案?记取当堂郑板桥。”
古代

如何理解晴雯的判词?晴雯是怎么死的?


  晴雯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她是贾宝玉房里的四大丫鬟之一。在《红楼梦》中,晴雯是丫鬟中笔墨最多的人,也是四大丫鬟中最得宝玉喜爱的人。因此凡是要给林黛玉传信之类的事情,贾宝玉都是派晴雯去的,晴雯对此事也极为干脆的办妥。在给林黛玉送帕子的时候,宝玉同样也是避着袭人,只让晴雯前去。这表明,在四大丫鬟中,宝玉实际上看重的是晴雯。

  曹雪芹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最爱的就是塑造矛盾的个体。晴雯这个人物,便是那些矛盾个体中的一个。晴雯在年幼的时候,就被卖给贾府的家仆赖大供役使,连父母的乡籍姓氏都无从知道,是奴仆之中的奴仆。后来赖嬷嬷时常带着她去贾府,被贾母瞧中了,又像一件礼品一样,被献给了贾母。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人不是性格软弱,便是心思深沉,但晴雯偏就养成了心气极高的性子。她藐视王夫人为笼络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在抄检大观园时,凤姐、王善保家的一伙直扑怡红院,袭人等顺从听命,”任其搜捡一番“,唯独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公然反抗,还当众指着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脸痛骂。更为难得的是,她并不想给贾宝玉当小妾,在传言她勾引贾宝玉后,她对来探望的贾宝玉这样说:”只是一件,我死了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耽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这样一个极具反抗精神的人,最后的结局一般都不会太好。曹雪芹对于晴雯这个位于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的人物,给出的判词是这样的。

  判图:既非人物,又非山水,不过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雨后新晴为霁,成花纹的云彩为雯,第一句”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隐含了晴雯的名字,同时难逢易散则昭示了她的悲惨命运。”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家家仆为奴,地位低贱,偏又瞧不上统治阶级的一些作风,很具有反抗精神。”风流灵巧招人怨“,讲的应该是王夫人以为是她带坏了贾宝玉。”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讲的应该就是王善宝家的摸准王夫人早就看不惯晴雯的做派,所以趁机进献谗言,使得晴雯在重病的时候,被王夫人撵出府去,不久就病逝于人世。

  晴雯最后是病死的,最开始因为想要吓唬麝月而单衣外出,染了风寒。后面又医治不力,导致病情加重。最后因为小人在王夫人满前说她的坏话,因此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硬把她”打炕上拉下来“,撵出大观园。后来宝玉去探病,她愤愤说道:”只是一件,我死了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蜜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耽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当日也另有个道理。“在贾宝玉走后不久,就带着不甘和冤屈死去。在小编看来,晴雯是个极为惹人怜惜的角色。她坚持自己想要的,只为自己的”心“而活的想法,在当今都很少见,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相关参考

实在妙哉 古代官府断案最雷人的十大幽默判词

中国汉语汉字博大精深趣味无穷,即便是多为刻板枯燥之语的古代官府断案判词中,亦有语锋机巧令人忍俊不禁者,今精选十分雷人的十则判词,与大家分享。妙不可言!一、北宋崇阳县县令张咏发现管理钱库的小吏每日都将一

如何理解晴雯的判词?晴雯是怎么死的?

  晴雯是中国古代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她是贾宝玉房里的四大丫鬟之一。在《红楼梦》中,晴雯是丫鬟中笔墨最多的人,也是四大丫鬟中最得宝玉喜爱的人。因此凡是要给林黛玉传信之类的事情,贾宝玉都是派晴雯去的

虽有夫妻之实却无夫妻之名 红楼梦袭人判词

袭人是怡红院的大丫鬟,一直以温和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但实际上袭人的性格还是有其他方面的,那么袭人性格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袭人从古代到现在都是争议非常大的一个人,小说中她的性格是非常矛盾的。她的确是温柔

虽有夫妻之实却无夫妻之名 红楼梦袭人判词

袭人是怡红院的大丫鬟,一直以温和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但实际上袭人的性格还是有其他方面的,那么袭人性格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袭人从古代到现在都是争议非常大的一个人,小说中她的性格是非常矛盾的。她的确是温柔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官府为何放一块生肉进去

从三皇五帝制定育民养民的策略,到孔子宣扬恤民生民的仁政,传统社会中的人文情怀逐渐发展成熟。在封建时期,人们强调皇帝犹如天道,视万物为蝼蚁,此为“大仁不仁”,但是皇帝也是人,也拥有基本的感情,并不会视人

判词,红楼梦里各人物的判词是什么

红楼梦里各人物的判词是什么?正册判词1、林黛玉和薛宝钗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2、贾元春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省时还不用发工资 古代官府让动物充当刽子手

在古代社会,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刑罚一直是人们所畏惧的。统治者也会用尽手段制造一些酷刑来巩固自己的江山。有时候,统治者和司法官员会异想天开,用一些动物来给犯人行刑,不过最常见的动物行刑还是在私刑上。

省时还不用发工资 古代官府让动物充当刽子手

在古代社会,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刑罚一直是人们所畏惧的。统治者也会用尽手段制造一些酷刑来巩固自己的江山。有时候,统治者和司法官员会异想天开,用一些动物来给犯人行刑,不过最常见的动物行刑还是在私刑上。

为什么古代官府和皇家门口都要放中国没有的狮子, 而不是老虎?

我们知道,中国大地自古以来盛产老虎,老虎这动物在中国古史料上经常出现,而狮子来自非洲,中国当地又不盛产狮子,这就奇怪了,为啥中国古代皇家和官府喜欢在门口放大家谁也没见过的狮子,而不是老虎呢?据史料记载

中国古代官府对冷兵器的管制有多严格?

中国自秦朝以后,至民国建立,基本上可算“家天下”,整个国家是属于一家一姓之私产,因此,这种产权属性,必然导致如黄宗羲所言:“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