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真相
Posted 狼牙山五壮士
篇首语:从某种意义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真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真相
导读: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在国内可以说是妇孺皆知。每一个儿童从上小学时就从课本上知道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今天我们来重温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1941年9月25日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5名壮士,在狼牙山上为掩护机关、群众和大部队转移,在胜利完成原定的阻击任务后,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进方向,把日寇引向了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在打光了所有的弹药之后,宁死不屈,英勇跳下了万丈悬崖。
60多年来,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好几代人。与此同时,我们的教科书、党史出版物、影视作品也大都记载着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地点为狼牙山主峰棋盘坨。然而,经过实地考察和听取当地有关同志的介绍以及查阅当事人的回忆录之后,就会发现事实却与此有出入,棋盘坨并不是五壮士跳崖的地点,在那次战斗中,五位壮士甚至没有登上过棋盘坨顶峰。而围绕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其前前后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将军与老道
狼牙山位于易县西南方向,属太行山脉五台山的一个支脉。当年,在这里指挥抗日斗争的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从1939年开始,日军加紧了对晋察冀根据地的“扫荡”。每一次反“扫荡”的斗争都充满了血与火的殊死拼杀。几番较量后,杨成武想到,如果在每次反“扫荡”作战中,我们都有有利的地形和巩固工事可利用,胜利的把握就更大了。他从《水浒传》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得到启发,看到狼牙山地区沟壑纵横,山水相连,奇峰险石间,野兽踏出的小径曲折回环,走起来恍如置身迷宫;主峰棋盘坨,山道更加复杂变幻,死路活路难辩,就像祝家庄的盘陀路。如果稍加改造,狼牙山地区就可以成为易守难攻、能进能退的既设阵地。就在杨成武开始打狼牙山的主意时
他刚好结识了一位在狼牙山上修行的道士。
那是在1939年的1月,老道下山化缘,路过部队驻地,便同杨成武认识了。他见司令员平易近人,尊重道士,便同杨成武交上了朋友。这个老道姓李,50多岁,出家为道也有十五六年。自从他们交上朋友之后,李老道经常找机会来看望杨司令。每次来总要带上一些山里的土特产,诸如苹果和自己种的红薯之类。杨成武也每次都送些东西作为回报。慢慢地,李老道做起了抗日工作。部队常常把被服、装具等东西送到山上托李老道隐藏。可是后来出了一些事,险些引起部队的误会。
一次,鬼子进山“扫荡”。狼牙山上搜出我军藏匿的一批军用物资,正在准备放火焚毁,李老道赶到,他突然用日语开口说话,叽里呱啦一阵子,日本鬼子居然放弃了到手的猎物,扬长而去。另一件事发生在1940年1月,八路军的刺杀教员段廷到山上去取隐藏的刺杀护具,当他们一行人在李老道的指点下取出护具时,老道突然开口说:“请问贵军,取此物何用?”段廷告诉他是练刺杀用的护具。不料,李老道紧接着问了一个很内行的问题:“请问贵军,练的是华刺,还是东洋刺?”段廷如实回答是东洋刺。当时八路军不是按照国民党的教范练刺杀,而是把日军的俘虏教育过来后,由他们传授日式的刺杀术。老道听后不以为然,笑道:“依贫道看来,东洋刺就是一个突刺,别无花样,毫无用处。”他见战士们半信半疑,便提出要同刺杀教员比试比试,这一下更让战士们惊奇了,他们猜想眼前的老道一定大有来头。
段廷在山上同李老道拼了两个回合。第一个回合,老道让段廷先动手,故意暴露出胸部,被段廷看破,一个快如闪电的突刺,把李老道捅了个仰面朝天。第二个回合,老道谨慎了,双方你来我往,激斗了几个来回,最后还是段廷一枪中的。这下李老道服输了,施礼道:“贫道不行喽,眼睛看不清了!你的刺杀本领甚为高强,善哉!善哉!”告别后,大家都对此事感到奇怪,便在下山的路上,向一个熟识的老乡打听老道的来历,这才知道,李老道也是行伍出身,曾经做过军阀部队的营长。战士们回到营地就向连长汇报了此事,连长也觉得这里面有问题。他们正在说这件事,远远见到李老道也下山来了,于是连长就向杨成武作了报告。杨成武听完后也觉得蹊跷,有心想把事情弄个明白。正说着,李老道已经走进门了。两个人一通寒喧之后,杨成武对李老道保护我军山上物资表示感谢,老道回答:“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道者以善为本,讲道德,重礼仪,爱护生灵,普度众生。寇兵践蹋我大好河山,涂炭生灵,焚烧我同胞衣物房舍,乃为道门所憎恶,天理所不容也!”杨成武又问李老道何以通晓日语,老道告之,出家前曾经学过一点日语,日久天长,忘得差不多了。
这时,准备好的饭菜端了上来,几杯酒下肚后老道的话多起来,从他的侃侃而谈中,杨成武了解到,老道年轻时也是一腔热血,立志行武报国,在军阀吴佩孚手下当到了营长。旧中国的军阀混战和种种不遂心的事最终泯灭了他的理想,于是就遁入空门,到狼牙山棋盘坨的道观中,拜师修行,当了道士。至于日本鬼子前回“扫荡”要烧掉搜出来的八路军被装一事,老道告诉杨成武,当时日军对在深山里竟出现一个会讲日语的道士非常吃惊,李老道是利用日本人的迷信习俗,大讲山上的忌讳,一时间把日本鬼子唬住了,他们没敢放火就走了。误会冰释之后,将军和老道彼此之间更加信任了。
这年春天,杨成武带了一个考察组来到狼牙山。李老道极尽地主之谊,带杨成武等人参观了棋盘坨上传说中仙人下棋的石棋盘,还带他们看了山中各处险要。勘察回来,军分区拟定了改造狼牙山的计划,并组织部队和人民群众共同对这一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狼牙山地区已经成为敌人的迷魂阵,我军自由周旋的大阵地。此后,每遇日军“扫荡”,部队、地方机关和周围的老百姓只要往狼牙山里一钻,便可无虞。小股的日伪军轻易不敢踏入狼牙山。但长此以往,也存在某种巨大的隐患,杨成武已经意识到狼牙山里的人挤多了,迟早会吃敌人的亏。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将军与士兵
果然不出杨成武之所料,1941年8月中旬,刚刚上任不久的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纠集5个师团和6个旅团总共7万余兵力,对晋察冀根据地北岳区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他们首先集中兵力对聂荣臻司令员所在的晋察冀军区首脑机关进行合围。为了保卫军区首脑机关的安全,杨成武主动将原本活动于狼牙山一带的一团主力调出增援。这使得狼牙山一带我军的兵力更加空虚。在山上,只有七连一个连的兵力。事实与某些史书记载有出入的是,五壮士所在的七连掩护的并不是团主力,而是他们连队的主力及四万余地方干部和老乡。
真相
历史人物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是谁
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的抗日英雄,他们的故事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中,使得五壮士的英勇表现广为人知。这五位抗日英雄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抗日根据地进行连续的扫荡。当地抗日势力,受到很大的损害。在日军的迅速包围之下,为了疏散和保护当地的百姓,团长邱蔚制定“围魏救赵”方针。
邱蔚命令3团、20团佯攻管头、松山、甘河一带日军,让日军从狼牙山东北方向调兵援。一面让七连,掩护部队和老百姓转移。
在转移过程中,七连遭遇五百日伪军的猛攻。他们在敌人必经道路上埋下地雷,炸死了五十多个人。虽然受到重创,但是日伪军却坚持认为邱蔚已经被包围,所以不顾一切的往狼牙山扑去。
在对战之中,七连连长刘福山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指导员蔡展鹏命令马宝玉这班留下坚守。为了拖住日伪军,让部队和百姓安全转移,马宝玉带领葛振等战士边打边撤退,将日伪军引向棋盘陀悬崖绝路,让部队得以转移。
当他们到了棋盘陀顶峰的时候,已经没有子弹,火力全无之下,只能举起石块向敌军砸去。日伪军发现他们没有子弹之后,疯狂的向山上冲去,并高喊“抓活的,抓活的!”
为了不让敌军活捉,五人最后选择了跳下悬崖。跳崖之后,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当场死亡,而葛振林、宋学义则因为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侥幸活命。
虽然被树枝挂上,但是从那么高的地方坠下,肯定也是深受重伤。光靠他们难以保命,最后是有人救了他们,才活命。
大家都知道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但是到底是谁救了两位义士,却并不知情。救了他们的,正是河北师范大学的原副校长余药夫。
五壮士跳崖的时候,余药夫才十九岁,是易县青救会干部。发现了存活的葛振林、宋学义,余药夫将他们从树上解救下来,搀扶他们到古庙休息。
第二天的时候,为两位壮士放哨探路,然后与古庙里的道士一道,送两位壮士归队。当时他并没有留下姓名,一直等到1986年,在“狼牙山五壮士”第三次重修竣工典礼大会上,双方才相认。
相关参考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三位壮烈牺牲一位病逝一位活了88岁”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之所以能够在日本侵华战争中取得胜利,那是因为许多战士不畏牺牲换来的。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狼牙
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的抗日英雄,他们的故事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中,使得五壮士的英勇表现广为人知。这五位抗日英雄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
狼牙山五壮士是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的抗日英雄,他们的故事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中,使得五壮士的英勇表现广为人知。这五位抗日英雄分别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
抗战期间,“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血战到底的故事,早已为国人耳熟能详。记者29日从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获悉,研究人员从日本征集到的侵华日军史料《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中,首次发现了“狼牙山、棋盘
抗战期间,“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血战到底的故事,早已为国人耳熟能详。记者29日从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获悉,研究人员从日本征集到的侵华日军史料《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中,首次发现了“狼牙山、棋盘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故事我们家喻户晓,我们从课本或电影中了解到英雄事迹是五位壮士在完成任务,弹尽粮绝,已无退路之后,宁死不屈,砸坏武器高喊口号纵身跳下悬崖,而让人值得安慰的是壮士葛存壮与宋学义没有牺
五壮士傲然屹立狼牙山五壮士傲然屹立狼牙山“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
原题:比狼牙山五壮士还早一年的挂云山六壮士,知道的人为何寥寥无几作者:江紫辰谨以此篇文章向挂云山战斗牺牲的中国军人们表示由衷的敬意!说起狼牙山五壮士,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段历史,毕竟小学语文课本里就有一
历史秘闻 逼死狼牙山五壮士的人,50年后重回狼牙山,跪地磕头谢罪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学过课文《狼牙山五壮士》;在岳飞、霍去病、卫青被剔除中小学教材后,《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依然被收录在人教版,北京课改版,冀教版,人教统编版,沪教版,鲁教版等诸多小学教材中,缅怀
77年前的今天,1941年9月25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狼牙山五壮士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