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朝的历史介绍3

Posted 王朝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乾隆朝的历史介绍3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清朝乾隆朝的历史介绍3

2、刘墉才是乾隆朝的铁齿铜牙

清朝乾隆朝的历史介绍3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是康熙帝以后统治时期最长的皇帝。在他退位以前的二十多年间,统治机构由腐败而渐趋于腐朽,清王朝逐渐进入了衰败时期。
以武功自诩的乾隆帝,在侵缅战争失败后,又在一七八八年(乾隆五十三年)发兵侵入安南,镇压安南人民的起义。清军遭到失败,损失惨重。由于西藏内部的纠纷,又招致了清朝与廓尔喀的战争。乾隆帝在战胜廓尔喀后,在西藏地区确立了各项制度,使这一边境地区得以安谧,是他退位前对清王朝的最后一个贡献。
乾隆帝统治时期,清皇室挥霍无度,早已成为最大的贪婪集团。乾隆帝晚年信用大学士和|秉政,形成了以和|为首的官员贪污网。自朝臣至地方官员,竞相搜括,以贪贿为能事。各地自督抚以下的贪污大案不断发生。乾隆帝虽然陆续处置了大批触法的官吏,却无法遏止普遍形成的贪风。自省县至乡里,吏治腐败,贪赂公行,清政府自上而下,日益腐烂了。
不堪忍受严酷盘剥的各地民众,酝酿着推翻清王朝的斗争。甘肃和台湾相继爆发了人民起义,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就要来临。
(一)对邻国的战争与英国使团的来使
一、对安南的战争
一四二八年,安南黎利建立黎氏王朝。一五二七年,权臣莫登庸篡位。一五九二年,贵族郑松从清化出兵攻占■龙(今河内),立黎维潭为王,政权掌握在郑氏手中。郑氏派往镇守顺化的阮潢,逐步控制了南方,与郑氏对峙,形成了南北分裂割据的局面。从一六二七年至一六七二年,郑氏与阮氏先后进行了七次大战,在安南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一六六六年,郑氏用黎维禧的名义,把南明永历王朝颁发的敕印送缴清朝。次年,康熙帝封黎维禧为安南国王。一七七一年,阮文岳、阮文吕、阮文惠三兄弟在归仁府西山村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当地政权。一七八五年打退了暹罗侵略军,消灭了南方统治者阮福映的军队,控制了安南南方地区。一七八六年挥军北上,直捣■龙。国王黎维祁于一七八七年潜逃。黎维祁母、妻及宗族二百人,逃往广西太平府龙州边界。清两广总督报告朝廷。乾隆帝认为,百余年来,黎氏王朝朝贡不绝,清朝有“兴灭继绝”的义务。遂派两广总督孙士毅率兵一万二千人,云南提督乌大经率兵八千人,并纠集黎氏王朝残余势力镇压安南农民起义。一七八八年(乾隆五十三年)十月末,孙士毅和提督许世亨的部队出广西镇南关,直奔北宁,渡过富良江(即红河),于十一月十九日占领■龙,黎氏族人出迎。黎维祁也在夜半求见清军统帅,孙士毅传乾隆帝谕,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
乾隆历史清朝

刘墉才是乾隆朝的铁齿铜牙

和|是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富可敌国,又以善于讨乾隆开心著称,而同朝称臣的刘罗锅以耿直清廉著称,两人不时有龌龊,关系颇不融洽,但两人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在清代野史中,盛传刘墉与和|关系颇不融洽。《清朝野史大观》中说,和|天性警敏,读书不多,但能强记,做官身份高贵之后,经常请吴省钦等人到他的家中谈古论今。所以和|对诗词文章也能粗通,自己写的一些东西,私下请彭元瑞、纪晓岚等为之润色,彭、纪二人怕被他诋毁,常代他写作。惟有刘墉能和他抗衡,人们传说刘墉为人耿直清廉,但并不知道他性格中还有诙谐的一面,他曾多次以戏弄的话刺激和|,使和|难以忍受。乾隆也知道两个人之间不够融洽,常常以温和的语言从中调和他们。

据民间流传,和|与刘墉结怨有几种说法和原因。其一传说有“雪泥戏和|”一事。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有一年新春,刘墉侦知和|应召入宫,其时正值风雪交加,泥泞满地,便有意出和|的洋相。他换上一件破旧的皮袍,匆匆赶到通往宫中的路上等候和|。等和|来到后,刘墉便差人拦着轿子递上帖子说:“刘大人昨日过府贺年没有遇到和大人,现在路边候着。”

和|虽然不喜欢刘墉,但刘墉对自己如此尊重,又同是皇上的宠臣,此时此刻不能失礼。他只好冒着风雪下了轿子。

和|正要和刘墉打招呼,就见刘墉先“扑通”一声跪在雪地上,口中说:“给和大人贺年!”

和|一见刘墉跪在地上给他贺年,也不得不跪到地上回拜,可是他过年穿在身上的是特别名贵的貂皮袍,外罩锦绣马褂,一下子弄得污浊不堪。等两人站起来后,和|发现,刘墉虽然身上也沾了不少泥污,但他穿的是一件旧皮袍,早已破旧不堪,根本不值几个钱,看来是有准备,又不好明说,只有心中叫苦不迭。其二是关于刘墉出对联,和|献丑的事。

在民间传说中。关于刘墉让和|出丑的事似乎更让人们开心。其中下面一则故事则是说刘墉借皇帝让和|请自己出山之机,以灵活地对答乾隆的命题而让和|出丑的事。故事说:有一年,刘墉非要告老还乡,乾隆皇帝无奈之下就让他回去了。可是,刘墉走后不久,乾隆又想让他回来,可又怕刘墉摆架子,不买他的账,就想出了个主意。

他对满朝文武百官说:“我这有三个问题,限你们三天答上来,如果答不上来,统统撤职。”什么问题呢?他说:“什么上,什么下;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么瘦?”

文武大臣听了直犯嘀咕,这可怎么答呀?要是有刘墉在这里就好了,他准能答上来。他们想来想去,始终想不出答案,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请刘墉的“徒弟”和|连夜赶往山东诸城,请教刘墉,救大家一下。

和|巴不得刘墉不在朝呢,可大伙一个劲地求他,他不去的话,不仅别人的官保不住,他自己的官也保不住,只好硬着头皮赶往山东。到刘墉家的时候,刘墉正在收拾菜园子。和|顾不得休息,就把自己的来意及乾隆出题的事说了,和|记忆力虽佳,可这次却把“什么肥,什么瘦”给忘了。

刘墉说:“这还不好答。”指着园子里的菜说:“你看,黄瓜上,茄子下;东瓜东,西瓜西。”

和|一听,这么简单啊,高高兴兴地又快马往回赶。赶到京城时正赶上第三天早朝,和|连忙穿上朝服上了金鸾殿。乾隆问:“已经三天了,我提的问题谁能答上来?”和|出班跪奏:“臣能答。”

“说给我听听。”

“黄瓜上,茄子下;东瓜东,西瓜西。”

“那么什么肥,什么瘦呢?”

和|一拍脑门:“糟了,忘了问了。”

乾隆故意发怒道:“什么黄瓜茄子,东瓜西瓜的,胡说八道,拉出去斩了!”

和|正恨刘墉呢,就大叫:“皇上息怒,这是我老师刘墉说的。”

“好个刘墉,教学生就教这个?把刘墉给我带来!”

和|这时得意了:刘罗锅子,看你这次如何收场。

几天后,刘墉被宣进金鸾殿,乾隆问他:“什么上,什么下;什么东,什么西;什么肥,什么瘦?你能答上来吗?”

刘墉答道:“臣能答上来。君为上,臣为下;文为东,武为西;肥,肥不过春天的雨;瘦,瘦不过九月的霜。”

乾隆听后直挑大拇指:“答得好。”“不过,你为什么教给你学生黄瓜、茄子??”

“我这叫在哪里说哪里的话。那会我是在菜园子里,自然说的是黄瓜茄子;今天我是在朝堂上,说的当然是国家大事。”其三是关于和|中计,受辱又赔银的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纪晓岚和刘墉等一班正直大巨,对和|的贪婪行为极为痛恨,早就想整治一下,一时间苦无机会。

乾隆四十二年,直隶山东两省大旱,田土干裂,河流干涸,禾苗枯萎,颗粒无收。初秋,又遇到一场多年不遇的蝗灾,蝗虫遮天盖地飞来,所经之处,连树木的叶子也啃噬干净。百姓生活无着,到处乞讨为生。纪晓岚隶籍河北河间府献县,刘墉乃山东诸城人,两人为了家乡灾情,极力向朝廷疏请,发银赈济,又呼吁当地富商大员,捐纳钱粮,救济百姓,还厚着脸皮向朝中官员募捐,筹集钱物,寄回家乡,但仍不能使灾情缓和。

有一天,刘墉来到纪府,两位志同道合的大臣见面,纪晓岚忽然眼睛一亮,冒出一个主意来。

纪晓岚附刘墉耳边如此这般一番,刘墉抚掌大笑而去。

刘墉回府分派几个得力家人动手做好一切准备,又命一个与和府家人相熟的管家,附耳布置了任务,一切就绪,静待恶狼入阱。

这天,和|早朝后回府,一个心腹家人上前悄悄说:“大人,小人探得一个重要消息,特向相爷禀报。”

“什么消息?”和|一面喝茶一面漫不经心地问。

“刘墉学士府中藏有二十万两银子,定于后天清晨用马队载出崇文门送往老家山东,救济灾民。”家人悄悄说。

和|听此消息,初只有些惊奇,继而笑出声来,他自言自语:“刘墉呀刘墉,你三番两次上章弹劾本官贪污受贿,这次可落到我手中,你刘氏父子哪来这么多银两?定是来路不明,弄到赃银,就有好戏看!”于是,点齐一百名家丁,悄悄作了安排,专等明早去拦截刘府马队。

第二天,和|的人马将刘府的五十匹马全部劫回和府。接着便开箱取银,结果两百只木箱装的全是石头。至此,和|这才醒悟到中了刘墉的以假充真的诡计。

这天早朝刚开始,和|就被刘墉参了一本,刘墉跪在地上说:“启奏皇上,和|派家丁将臣运往山东救济灾民的二十万两白银全部劫走。”

乾隆皇帝一听大惊,忙厉声向站在朝中的和|问道:“和|,可有此事?”

和|一肚子委屈,无法申诉,只好哭丧着脸,跪在地上回奏说:“启奏皇上,确有这事,但马上驮的不是银两,全是石头,是刘墉故意陷害微臣。”

此言一出,乾隆皇帝又是一惊,这位一向自诩聪明的皇帝也被弄糊涂了。他望着跪在御案前的两位重臣,心里纳闷,忙向刘墉说:“刘爱卿,你且回答,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刘墉回奏道;“木箱中所装,全是白银,计二十万两,怎么会是石头,一定是和|搞鬼,蓄意想吞没这笔白银。”

乾隆想了想,大声喝道:“大胆和|,你指使家丁拦截赈银,形同盗匪,理应治罪,姑念你平日还勤于政事,免于处罚,交出所截银两,另外罚款二十万两,以赈济灾民。”和|这下子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得乖乖的认赔,因此就与刘墉结下了不解之怨。

相关参考

清朝乾隆朝的历史介绍

乾隆帝弘历,是雍正帝第四子。一七一一年(康熙五十年)八月生。母钮祜禄氏,雍正帝封熹贵妃。弘历六岁时,由康熙帝收养宫中,亲授书课,深得宠爱。雍正帝即位后,为防止日后的皇位纠纷,秘密书写继承者的名字,封存

刘墉才是乾隆朝的铁齿铜牙

和|是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富可敌国,又以善于讨乾隆开心著称,而同朝称臣的刘罗锅以耿直清廉著称,两人不时有龌龊,关系颇不融洽,但两人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清代野史中,盛传刘墉与和|关系颇

刘墉才是乾隆朝的铁齿铜牙

和是清朝著名的大贪官,富可敌国,又以善于讨乾隆开心著称,而同朝称臣的刘罗锅以耿直清廉著称,两人不时有龌龊,关系颇不融洽,但两人的真实关系究竟如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清代野史中,盛传刘墉与和关系颇不融

清朝官职介绍 揭秘大清朝官制划分详细列表

清朝官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分化大臣权利,以防权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别于以前各朝的官制,包括文京内官,文京外官,武京内官,武京外官等。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

清朝的瓷器有着怎样的背景

嘉庆朝的前阶段,基本上仍保留着乾隆朝的遗风,但从整体上说,已远逊于乾隆盛世了。当时的粉彩和青花器也还有一些精品,特别是珊瑚红地粉彩、描金器较为突出。颜色釉中霁红、霁蓝、酱色釉、黄釉、瓜皮绿、豆青、云霞

一代明君乾隆皇帝为什么不杀清朝巨大贪官和

和|和乾隆皇帝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话题。为什么人们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呢?因为和|实在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他贪污了多少钱呢?据嘉庆朝的《查办和|案》及晚清薛福成的

一代明君乾隆皇帝为什么不杀清朝巨大贪官和

和和乾隆皇帝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话题。为什么人们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呢?因为和实在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他贪污了多少钱呢?据嘉庆朝的《查办和案》及晚清薛福成的《庸庵

乾隆的身高 清朝皇帝的各自身高分别是多少

乾隆的身高,古代皇帝的一些秘闻总是让后人感到好奇,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身高,历史上乾隆皇帝身高只有165cm,这是真的吗,那么清朝其他皇帝的身高又是多少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清朝唯一保留谥号的贵妃,为康熙生下一子,地宫珍宝在乾隆陵展览

清朝时期,皇后与皇贵妃死后都会获得相应的谥号,皇贵妃之下的妃嫔一般很难有自己的谥号,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清朝历史上有一位贵妃死后便获得了谥号,她就是康熙朝的温僖贵妃。温僖贵妃来自清朝一个非常显赫的家族

259 乾隆帝禁书修书

清王朝统一中国后,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经营,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到雍正帝儿子清高宗弘历(也叫乾隆帝)在位的时候,国力强盛,财政富裕。清朝初期的文治武功(也就是文化和武力的统治),在这个时期都达到鼎盛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