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凉王朝

Posted 王朝

篇首语: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前凉王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前凉王朝

2、前凉历史介绍

前凉王朝

前凉
前凉王朝是十六国时期西晋凉州刺史,安定郡乌氏县(今甘肃平凉市)人张轨建立的。张轨,字士彦,家世孝廉,以博学著称,深得朝廷中书监张华的器重。张轨历任尚书郎、太子洗马、散骑常侍。291年“八王之乱”开始,各州郡大都各自为政,张轨也想占据河西之地(今甘肃西部、新疆东部一带),于是就要求回家乡为官。301年,晋惠帝拜张轨为凉州刺史,治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张轨到任后,沿用当地有才干的凉州大姓,共同治理凉州。他劝农桑,立学校,并始终对西晋表示忠诚,以维系民心。他多次击败入侵的鲜卑部,保境安民,威震西土。
311年,洛阳被前赵将军刘曜攻克,随之又攻克了长安,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很多百姓流入凉州,张轨在姑臧西北置武兴郡;又分西平郡(今青海西宁市)界置晋兴郡以收容流民,后又铸五株钱,流通境内,多有建树。西晋末年,各州郡都不再向西晋朝廷赋贡,惟有张轨贡献不绝。在汉将王弥、刘曜进攻洛阳、长安时,张轨还数次派兵勤王,后被朝廷迁升为侍中、太尉、凉州牧、西平郡公。314年5月,张轨病死。张轨的亲信部下拥张轨的长子张继任了凉州牧之职。张在形式上向在长安的晋愍帝司马邺作了汇报,晋朝廷很快给了答复,让张接替凉州刺史之职并领护羌将军、西平郡公。在张轨、张执政期间的近20年间,因为他们政治上比较开明,加之又远离中原战火,凉州是中国北方较为安定的地区。而前凉都城姑臧又是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河西走廊原是通往西方的陆路交通要道,商业繁荣,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也比较发达。西晋灭亡后,内地的流民相续到来,增加了劳动力并传播了先进的生产经验,使凉州的社会经济更加发展。当时的凉州还是中国北部保存汉族传统文化和接受西域文化最早的一个地区。
【桓王张重华父子】
320年6月,张被部下阎沙所杀。按照父死子继的成规,该由他的长子张骏接替,但张骏当时还是一个13岁的孩子,无法处理政务。只好又按兄终弟及的传统,由张的弟弟张茂继任凉州牧,执掌政权。张茂在位期间,善纳谏,能断事。322年,他派将军韩琰攻克陇西、南安地区,设置了秦州。凉州大姓贾慕势倾西土,被他诱杀。324年5月,张茂病死,因膝下无子,便将凉州牧之职又交回到张骏手中。这时,西晋愍帝的特派大臣史淑以朝廷的名义封张骏为凉州牧、西平郡公。而前赵国君刘曜也以正统自居,派人到姑臧封张骏为凉王。在张骏的心目中,正统的应该是晋朝,但晋朝已迁江南,由于交通不便一时无法联系,只好对封官加爵来者不拒,派人同前赵也建立了联系。张骏和他的前辈一样,始终把晋朝看作是唯一的正统,把报效晋朝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尽管中原地区战火纷飞,与东晋取得联系比较困难,但张骏还是想方设法向东晋表示诚意。张骏鉴于四川与东晋联系比较方便,便主动给占据四川的成汉国君李雄写信,劝李雄不要妄自尊大,赶快去掉帝号,向东晋称臣。他不管李雄是否采纳他的意见,还是继续派代表团去访问成都,巴结李雄,目的就是假道四川尽快效忠东晋。但是任凭张骏好话说尽,李雄就是不答应。转眼过去九年,333年,张骏实在等不下去了,只好放下架子以向李雄称臣作为条件,派使者假道成汉去建康。李雄表面上同意了,但暗中准备将前凉派往建康的使臣张淳沉入江中杀死,由于张淳事先得到消息,义正词严的把李雄说了一通,才算得到了通行证,与东晋正式取得了联系。
张骏善于用人,又勤于政事,在他的治理下,河西地区民富兵强,成为战火纷飞的中国北方少有的繁荣地区,远近的百姓渐渐的把他当成一位贤明国君,称他为“积贤王”。张骏也有意向外炫耀一下,335年,他派大臣扬宣出兵龟兹、鄯善,这两个小国都有自知之明,料到不是前凉的对手,都乖乖的向前凉朝贡,西域的一些小国家见状,也争先恐后的向前凉朝贡。张骏为了显示自己的威封和阔气,还在姑臧城南建造了五座宫殿。他们分别是宜阳青殿、朱阳赤殿、政刑白殿、玄武黑殿和谦光殿。谦光殿居中,其他四个殿在四周,四个殿分别装饰成青、红、白、黑四种颜色(古代用青、红、白、黑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年四季,张骏轮流到四个殿居住。345年,张骏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假凉王,开始设置祭酒、朗中、大夫、舍人、谒者等官职,其名称大都仿效东晋。346年5月,张骏病死。他的次子、16岁的张重华继任凉州牧,假凉王。张重华为人宽和持重,沉默寡言。即位后。对内减轻赋税,停建御用花园,对外派使者修好于后赵,似乎很想有作为。不过,他的命运不佳,刚刚继位不久,就屡次遭到后赵的袭击,搞得人心惶惶。司马张耽出主意对张重华说:“国家存亡在于兵,而兵以将为主。现在大臣们推荐将领,都选自己的亲朋故旧,而且大都不能带兵打仗。现在,大敌当前,诸将不能迎战,这怎么能行呢?我看主簿谢艾文武双全,善于用兵,要是让他统兵,必定可以杀退敌寇”。张重华于是就把谢艾召到跟前,询问他的抗敌方案。谢艾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最后很有信心地说:“只要给我七八千人,打不败后赵拿我是问”!张重华当即封谢艾为中坚将军。谢艾说道做到,很快就把后赵军队打败。张重华接到捷报,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光,将谢艾封为福禄伯。后赵国君石虎不服输,第二年,又派出几万大军来报复张重华,结果又被谢艾打的一败涂地。
战场上的胜利,使张重华趾高气扬。349年张重华开始自称凉王,丞相、雍、秦、凉三州牧。张重华陶醉在这个被人给的或者自己封的这些不伦不类的称号之中,渐渐的厌烦了政务,整天与宠臣下棋为乐,玩的高兴时就赐给宠臣许多钱帛。征事索振实在看不下去,就给他提意见说:“先王勤俭节约,国库充实。殿下即位之初便遇后赵入侵,是靠了对官兵的重赏才挫败了强敌。现在国库已经空虚,强寇随时都会向我们进攻,一旦打起仗来,我们用什么赏赐官兵”。索振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见张重华沉默不语的在听,便接着说:“汉光武帝刘秀日理万机,当天的事情当天处理,所以才能使汉室振兴,如今,下面呈上来的奏章你拖了几个月还没处理,使上传下达的道路堵塞,冤假错案得不到处理,这难道是圣明之君应该做的吗”?张重华听索振把话说完,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对他的直言表示感谢。从此,张重华放弃了整日下棋的习惯,改变了对宠臣大手大脚赏赐的做法,处理政务也认真、及时起来,国库开始逐渐充实。但是,国库一旦充实,张重华就又不甘寂寞了。353年2月,张重华派张弘、宋修、王擢三位将军带兵向前秦开战。但张重华没想到,龙黎一战,前凉军队被打的丢盔弃甲,1万2千名官兵死在了战场,张弘、宋修被俘,王擢扔掉秦州跑回姑臧,上也被前秦占领。这次惨败把张重华气的暴跳如雷,发誓不打败前秦就不活在世上了。同年5月,张重华再次派王擢带2万官兵袭击上,由于得到了秦州一些郡县的支持,王擢一举夺回了上。张重华被这次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前秦不是他的对手,于是上书东晋穆帝司马聃,请求伐秦,但还没等到东晋答复,张重华就染病在身,于同年11月死去,张骏、张重华父子统治的30年间,是前凉的鼎盛时期,他们分凉州设置了凉、沙、河三州;设西域长吏于海头;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设置了高昌郡。其疆域有今甘肃西部、新疆东部、宁夏西部广大地区。张重华死后,张氏宗族内乱不断,凉州大姓也起兵反叛,10几年争权夺利的斗争,前凉国势大衰。
【前凉末主张天锡】
王朝

前凉历史介绍

1国简介
西晋之后,中国北方虽处于“十六国”的大分裂时期,但偏踞西北的前凉张氏割据政权仍积极经略西域,使西域一度前曾成为前凉版图之一部分。这一段历史时期,在西域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就全国而言,前凉经略西域史是中国西北边疆史的一部分,它为中国西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乃之民族大融合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贡献。
十六国之一。汉族张□所建。都姑臧。盛时疆域有今甘肃、新疆及内蒙古、青海各一部分。历八主,共六十年。晋惠帝时,张轨为凉州刺史,治姑臧。延用当地有才干的人共同治理凉州,课农桑、立学校,阻击入侵的鲜卑部,保境安民
多所建树。自洛阳沦陷(311)后,中原和关中地区人民流入凉州的很多。他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分西平(今青海西宁)郡界置晋兴郡,以处流民。又铸五铢钱,通行境内。314年病死
长子张□继任,晋愍帝司马邺任命□为都督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西平公。西晋亡后,自317年起,张氏世守凉州,除张祚称帝改元“和平”外,长期使用晋愍帝的建兴年号,虽名晋臣,实为割据政权,史称前凉。
张骏、张重华父子统治时,前凉达于极盛,境内分置凉、沙、河三州,设西域长史于海头,在今吐鲁番地区设置高昌郡,其疆域“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
北暨居延”。353年张重华死后,张氏宗室内乱不绝
凉州大姓也起兵反抗。十年争权夺位的斗争
使国势大衰,到张天锡时已失去今甘肃南部。376年
前秦主苻坚以步骑十三万大举进攻,张天锡被迫出降,前凉亡。共历七王一帝!
张氏的前凉政权依靠凉州大姓,并始终对东晋表示忠诚,藉以维系人心。各代统治者除张祚外,都自居晋朝的刺史或州牧,接受晋的封号。张骏为了和东晋通使命,甚至不惜向国力比自己弱的成汉称臣,以求假道。前凉先后与前赵、后赵发生过战争
多次击败刘曜、石虎的进攻
但慑于对方军事力量的强大,也曾向前赵、后赵称臣纳贡。张氏子孙世代保守的凉州,是当时中国北部较为安定的地区,都城姑臧是西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河西走廊原是通往西方的陆路交通要道,商业繁荣,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也较发达。
2历代帝王
(1) 太祖 武王(追封) 张轨 (255-314) 在位(300-314) 张轨实为地方官。
历史

相关参考

千古奇闻:惨遭厨子用菜刀杀死的晋朝皇帝张祚

...时运不济的倒霉皇帝大有人在,但是最倒霉的皇帝莫过于前凉皇帝张祚。公元311年,永嘉之乱后,凉州地区所保持的汉族政权成为历史上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凉王朝。张祚是前凉文王张骏庶长子。建兴四十一年,即公元353年,张...

前凉历史介绍

1国简介西晋之后,中国北方虽处于“十六国”的大分裂时期,但偏踞西北的前凉张氏割据政权仍积极经略西域,使西域一度前曾成为前凉版图之一部分。这一段历史时期,在西域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就全国而言,

前凉是怎么治理西域地区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前凉是怎么治理西域地区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前凉(318——376)是十六国之一,都城姑臧,公元301年,凉州大姓汉人张轨被晋朝封为凉州刺史,又在313年受封西平郡

张祚是怎么死的 前凉皇帝张祚生平简介

张祚(?―355年),字太伯,小字螽斯,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前凉文王张骏庶长子,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353年,废哀公张曜灵,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凉公。354年,张祚称王,废弃晋愍帝年

前凉皇帝列表

十六国之前凉皇帝列表:姓名表字庙号谥号年号生母陵墓在位时间张安逊高祖明王、昭王建兴  314-320张茂成逊太宗成王建兴  320-324张骏公庭世祖文王建兴  324-346张重华泰临世宗桓王建兴 

前凉王张祚霸占先王庶母与妻女三代

历史浩瀚,无奇不有。在中国皇帝的非正常死亡中,若论离奇,要说窝囊,前凉的张祚、东魏的高澄、大辽的耶律璟榜上有名。这三位生于乱世的帝王,没有死在黄沙漫卷的疆场之上,没有死在手握重权的将官手里,而是一个个

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建立者张生平简介,张是怎么死的

张(271年―320年),一作张实,字安逊,安宁(今甘肃泾川)人,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竖立者。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八世孙,他是前凉武王张轨之子,张轨身后继任凉州刺史。公元316年十一月,西晋消亡后,张于

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建立者张生平简介,张是怎么死的

张(271年―320年),一作张实,字安逊,安宁(今甘肃泾川)人,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竖立者。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八世孙,他是前凉武王张轨之子,张轨身后继任凉州刺史。公元316年十一月,西晋消亡后,张于

前凉王张祚是怎么做到“众叛亲离”“万民痛恨”的地步的

历史浩瀚,无奇不有。在中国皇帝的非正常死亡中,若论离奇,要说窝囊,前凉的张祚、东魏的高澄、大辽的耶律Z榜上有名。这三位生于乱世的帝王,没有死在黄沙漫卷的疆场之上,没有死在手握重权的将官手里,而是一个个

历史上被斩首示众暴尸路边的皇帝:前凉皇帝张祚

...被斩首示众、暴尸路边的凄惨下场。他就是十六国时期的前凉第六位皇帝张祚。张祚,字太伯,小字螽斯,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先帝张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