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秦朝的兴起、兴盛、衰亡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欠伸展肢体,吟咏心自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探索秦朝的兴起、兴盛、衰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探索秦朝的兴起、兴盛、衰亡

2、夏商周兴盛与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探索秦朝的兴起、兴盛、衰亡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人物,秦朝也是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朝代。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大国,不管豪强公开割据或外族侵入建立政权,最后总是还原为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国家。皇帝是秦始皇新创的名词,一个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只能依据其表现来评判。秦始皇正是这样一个人物,从死后到现在,经受了历代多少文人的各种不同的评点,如贾谊的责难、章炳麟和萧一山的恭维、顾颉刚和郭沫若的批判等等。尽管始皇是个暴君,但是,他所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假使我们撇开嬴政的个性与作为,撇开秦朝的短暂而亡不说,单说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在西方的耶酥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终身志向),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秦始皇的功绩至巨至伟。后来延续2000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奠定了大一统的政治基础和心理基础,因此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朝代。
秦本是西方小国,几代人都前赴后继与戎狄战斗,逐渐强大起来。西周孝王曾封给养马人非子一块土地,地名秦(甘肃清水县),在戎狄间。宣王封非子曾孙秦仲做大夫。秦仲攻西戎战死,子孙都戮力攻戎,国势渐盛。秦仲孙秦襄公因为救幽王有功,又护送平王东迁洛邑,因此平王封襄公做诸侯,逐渐拥有了西周故地,成为西方强国。秦采用戎狄法律及文化,虽成西方大国,却被东方华夏诸侯所轻视,不让它参与盟会。秦君大多都是有作为的君主。秦文公设史官,定法律。德公建雍,秦穆公更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国君,他招揽天下贤士,起用谋臣百里奚,战胜晋国,扩地到黄河边上。又灭诸戎,开疆千里,成春秋霸主。秦孝公任用商鞅为相,先后两次主持变法。他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鼓励个体小家庭生产,发展封建经济;普遍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等。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促进了秦国社会的转型,加快了由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向统一的封建国家迈进的步伐。经过惠王、武王的苦心经营,到昭王时期,秦国实力已经大大超过了东方六国,为嬴政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始皇继续奉行“远交近攻”的既定策略,以重金收买关东六国权臣,离间其君臣关系。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混战不已的局面,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
嬴政用武力吞并六国之后,为了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参照历代秦国的政治体制,重新建立了一套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嬴政认为,天下已经统一,过去的“帝”和“王”的称号却不统一,便下令臣下重新商量议定他的称号问题。有大臣说,远古时期有“天皇、地皇、泰皇”的传说,其中以“泰皇”为尊,故主张以“泰皇”来称呼他。听了大臣的意见,嬴政决定去掉“泰”,保留“皇”,再加上古代的“帝”号,合称为“皇帝”,以此显示自己功高三皇、德超五帝。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期盼嬴氏江山能够延续千秋万代。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秦始皇还创立了与皇帝的称号相一致的一些称谓制度。如皇帝自称用“朕”
表示至尊无二;皇帝所下的涉及制度的命称“制”,昭告臣民的令文称“诏”;皇帝的印专门用玉做成,叫做“玉玺”,而且只有皇帝的印才能叫做“玺”;皇帝的妻子称“皇后”,父亲称“太上皇”,母亲称“皇太后”。 这一称谓制度在此后千余年一直被沿用。
秦始皇大权独揽,日理万机。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白天审理案子,晚上批阅公文。秦始皇规定,自己每天必须批完一石公文才会休息。当时还没有出现纸张,公文是写在竹简上的,所以公文的数量用“石”这一重量单位来衡量。一石在当时是120斤,相当于现在的60斤。由此可知,秦始皇确实是一位勤勉、有作为的皇帝。
在中央,秦始皇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官僚体制。皇帝之下是三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首,最高行政长官,职责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负责管理文武百官。太尉是最高军政长官,负责军事事务,但是,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听从皇帝的命令,所以,军权实际上是掌握在皇帝之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三公以下设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各有明确的分工,负责不同的政务。在地方,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治体制的历史性变化。在讨论地方体制时,包括丞相在内的多数大臣主张分封制,唯独廷尉李斯主张郡县制。李斯说,周朝实行分封制,将王公子弟封到各地为王,开始还能够精诚团结,拥护周王,但是,过不了几代,诸侯王与天子的血缘关系逐渐疏远,再加上诸侯国的发展壮大,他们就不再听从周王的指挥,致使周朝分崩离析。如果实行郡县制,皇帝亲自任命、罢免地方长官,政权就可以永远掌握在中央皇帝的手里,天下才能够长期稳定。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设立36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是县令或县长。县以下依次是乡、亭、里、什、伍,是一种准军事化的管理体制。
为巩固大一统格局,巩固中央集权,秦始皇又采取一系列行政改革。第一,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地主,奖励私有制。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下令,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占有土地的数额,交纳赋税,就可以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第二,统一度量衡,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第三,统一货币,以秦的“半两”钱作为流通货币;第四,统一交通工具,实行“车同轨”、“行同伦”,确定车轨的标准宽度;第五,统一文字,以当时在各国流行的小篆为基础,略加整理,作为标准文字通行天下;第六,修长城,秦始皇下令将原来六国各自修造的长城拆毁,然后统一修造抵御北面匈奴的长城,秦的长城西起陇西的临洮,东到辽东,东西长达万里;第七,没收天下兵器,将其熔化铸成12个巨大的铜人,防止天下人作乱;第八,修弛道,以咸阳为中心,共修成三条,一条向北通到了内蒙古,一条向东通河北、山东,直到海边,一条向南通两湖和江苏;第九,迁徙六国贵族和豪富到咸阳,以利于对他们的控制。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和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之他成为这个时代的伟大代表人物。但是,他又做了许多民不堪命的坏事,加上他的继承人秦二世无比昏暴,使秦国成为短促的朝代。
秦朝

夏商周兴盛与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朝 (公元前 2033 至 公元前 1562)

夏朝开国君主-禹…亡国暴君-桀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夏朝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近五百年。

(夏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此为一家之说).起因禹治水有功,被禅位为天子,成为夏王朝的建立者。禹即帝位后,都于阳翟(音「敌」),又曾都安邑跟平阳。他一再会合诸侯,并将中国分为九州(一般指周礼九州,为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并订定贡赋的制度。

禹平水患,服黎苗,功业甚大,因此得到「大禹」的尊称。禹死后,他的儿子破坏禅让的传统,自立为王,恢复了黄帝王朝初期父子相传的古老制度。从此,王位的传子不传贤,实行世袭制度,个人认为可谓中国政治上的一种陋习。至于亡国的暴君夏桀不务修德,奢侈无度,四处兴兵,劳民伤财,致天怒民怨,诸侯叛离,终于被「商」所灭。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商朝开国君主-汤…亡国暴君-纣

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王朝。公元前1600年商族部落首领商汤灭夏创立,商王朝经历17代31王。历经554年,至前1046年1月20日被周武王所灭。

商汤立国,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在贤臣伊尹和仲虺的辅佐下国力日益强盛。商代前期多次迁都,到盘庚在位时,定都于殷,并固定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

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直至武丁即位以后,商四方讨伐,征服了周围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商朝达到全盛时期。

武丁死后,商朝逐渐衰落。商代最后一个王-纣对开发中国东南,对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很大促进;但由于连年发动战争和大规模建造琼宫瑶台,过度耗费社会的人力与资财,促使社会矛盾激化,周武王联合羌、髳、卢等部落,共同伐纣,牧野之战后,纣王自焚,商朝从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周朝-又分东周(公元前1111-771)跟西周(公元前770-256)

周朝(西周)开国君主-姬发(周武王)…亡国暴君-周幽王

周朝(东周)开国君主-周平王…亡国-勉强该说是周郝王

怎么说勉强呢???因为东周又分为(春秋)跟(战国)两个时期

西周从武王灭商建国,到幽王亡国,共历三百多年,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它的物质、精神文明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起因由武王在盟津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

武王兵出潼关,联合各方国诸侯,挥师东向,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殷纣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周朝经历了三十七代天子,八百多年,到公元前206年,才被秦国灭掉。西周初期武、成、康三代,政治清明,是周的黄金时代。但到第四代天子「昭王」时,就出现了危机。

当时,王道微缺,「周昭王」贵为天子,不幸遇害。「周穆王」继位后,为了恢复周王朝的威望,新设太仆一职,作为太御众仆之长,以加强王朝的中枢管理。他制定刑律,减轻刑罚,以加强对臣民的控制,施善政于天下。西征犬戎,南摄夷人,对边远民族的侵扰进行积极的防御,制止了掠夺。又曾东平「徐偃王」所率徐夷诸部的反叛,南讨「楚国」,大会诸侯于「涂山」。

「穆王」以后,周朝逐渐衰微,「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四代,由于周围戎狭的不断侵扰,王朝陷入长期的战争之中,国力消耗很大,不得不加重对民众的剥削,国内矛盾日益尖锐。有的贵族也开始破产,而表现出对现实的愤懑。长期的矛盾逐渐积累,使王朝产生了深刻的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继位的「周厉王」,不仅不采取安抚民众、发展民生的措施,反而任用佞臣,大肆挥霍,连年对外征战,变本加厉地剥夺,垄断山泽之利,引起民众的不满和议论。他还派巫师监视,杀死议论的人,使矛盾扩大。三年以后,愤怒的镐京居民终于发起暴动,将「厉王」流放到「彘(音「至」)」,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政权,历史上称为「周召共和」。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中国历史从这一年开始有了明确而且连续不断的纪年。「周厉王」死后,他的儿子「宣王」整顿朝政,曾经使周王朝有所复兴。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时,王朝的危机更为严重。关中地区发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严重自然灾害,周幽王不仅不抚恤灾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贪得无厌。为了博得宠妃褒姒一笑,幽王举烽火欺骗诸侯。

最严重的问题是,幽王决定废去王后申氏,杀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申后的父亲申侯于是联合西方部族犬戎,举兵攻打周幽王,在骊山下杀死幽王,掳走褒姒。幽王的儿子宜臼即位时,关中遭受兵火洗劫,残破不堪,犬戎又不时前来骚扰。平王宜臼只得将都城迁到洛邑,史称「平王东迁」,东周开始。


相关参考

夏商周兴盛与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朝(公元前2033至公元前1562)夏朝开国君主-禹…亡国暴君-桀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夏朝

弘农杨氏是怎么兴起怎么衰亡的

还不知道:弘农杨氏历史溯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关于杨修的桥段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门口有活”,“一人一口酥”和“鸡肋”等等。因为《三国演义》的巨大影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强极一时,是如何兴起如何衰亡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齐国的兴亡简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在这期间,全国虽然处于诸侯分裂割据的状态,但大趋势是通过兼

多图预警丨60张油画,看尽蒙古帝国的强盛与衰亡

蒙古历史长卷系列油画,是反映成吉思汗1162年出生至1368年元朝结束。蒙古统治者退居漠北草原,建立北元政权,共计206年的历史。这期间蒙古民族兴起,成吉思汗创造了举世无双的蒙古帝国,为东西方文明的传

共6.4米高 这种绝活兴起于秦朝

  1999年l0月l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黄金时段:吉尼斯世界纪录电视展播』的录制现场,中国北京杂技团的杂技演员表演了最高的人椅叠罗汉,共6.4米高,它由6个演员和7把椅子叠在一起,当人

历史上“门阀大族”是怎么兴起的

很多人都不了解历史上“门阀大族”是什么,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两个字主宰了华夏大地数百年的风云变幻:门阀。门阀作为中国历史上曾经最为特殊的群体之一,自东汉开始兴盛到唐末宋初

大秦帝国为什么只经历了两代而迅速衰亡

迅速衰亡  创业艰难,守业更难。从13岁登基到38岁统一六国,始皇整整花了25年的时间。如果往前追溯的话,那么秦朝历代王侯实现天下霸业的理想,则用了150多年。百年征战,浴血饮箭,孕育出一个大秦王朝,

历史上最为丢人的一个统一王朝 后世中没有好的名声,连教科书都没有多提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晋朝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多个朝代,商朝、秦朝、汉朝、唐朝等等。而它们的历程无不是从建立到兴盛,再到衰亡,这就是我们

大唐盛世兴蹴鞠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从谏如流,励精图治,国家兴盛,百姓乐业。经济发展带来文化繁荣。诗赋、音乐、杂技等逐渐兴起来了。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蹴鞠游戏,也进入了鼎盛时期。  话说长安城百业兴旺,唐太宗李世

古代十大宰相排名 古代史制度奠基人李斯

  李斯  古代历史上宰相的位子是至高无上的,相当于现在的总理一职,国家的兴盛衰亡和宰相有着很大的关联,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宰相,谁才是你心目中的第一名呢?  十、王猛  帮助苻坚建立前秦,实现了五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