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历史简介
Posted 部落
篇首语: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匈奴历史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匈奴历史简介
匈奴-简介匈奴人匈奴的英文名是hun,也是破坏者和野蛮人的代名词,从中可以看出欧洲人对匈奴的恐怖记忆。公元1世纪,在东方已成为“丧家之犬”的北匈奴,逐渐向西逃亡,最后深入到欧洲腹地,不仅找回了昔日的荣耀,还引发了欧洲社会的大变动,从而改变了欧洲历史。
匈奴是一个或两个古代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他们在蒙古中心建立国家。到了后来内迁中原的匈奴人在十六国时期成立地方政权,如汉赵、北凉、胡夏等。
中国古籍中讲述的匈奴是在汉朝时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政局,《史记》、《汉书》等留下了匈奴情况的一些记载。
现代中文书籍有时也把4世纪西迁到了欧洲东部,并入侵东、西罗马帝国的匈人(hun)译为“匈奴人”。欧洲的古文献对此一民族及其在欧洲的事迹 有若干叙述。但中国古代的匈奴和欧洲的匈人(匈奴)是否有血缘关系或系同一民族尚无定论。近年来使用dna等测试手段也未能回答这一问题。认为这两个民族 系出同源的最主要证据是北匈奴西迁和三百年后在欧洲出现的匈人时间上的吻合。两个匈奴的种族、语系,至今仍未能考证。现代考古学只透过欧亚草原和中国北方 出土的文物,了解此一(或二)古民族的历史。
匈奴-起源
据中国部分史籍记载,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 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时逃到北边,子孙繁衍成了匈奴。还有一说认为,移居 北地的夏之后裔,是夏桀的儿子。夏桀流放三年而死,其子獯鬻带着父亲留下的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即是中国所称的匈奴。
部分学者根据《史记》记载的后半段文字,认为匈奴原是山戎、猃狁、荤粥。王国维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把匈奴名称的演变作了系统的概括,认为 商朝时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时的猃狁,春秋时的戎、狄,战国时的胡,都是后世所谓的匈奴。还有一说,把鬼戎、义渠、燕京、余无、楼烦、大荔等史籍中所 见之异民族,统称为匈奴。
还有人认为匈奴与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不可混为一谈,匈奴应是西方草原的一个游牧民族,战国末期之前,还未游牧至中国北部。
上述看法,在近现代学者中并未取得统一。由于匈奴的起源问题不能解决,匈奴的族属与匈奴的语系也都成为悬案。
匈奴-历史
在匈奴建国以前,东北亚草原被许多大小不同的氏族部落割据着。那时的部落和部族联盟的情况是“时大时小,别散分离”;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军 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然莫能相一”。当时分布在草原东南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是东胡部落联盟;分布在贝加尔湖以西和以南色楞格河流域的,是丁零部 落联盟;分布在阴山南北包括河套以南所谓“河南”(鄂尔多斯草原)一带的,是匈奴部落联盟。此外还有等部落集团分散在草原各地。后来的匈奴国,就是以匈奴 部落联盟为基础,征服了上述诸部落联盟、部落以及其他一些小国而建立起来的。
自西周起,戎族开始威胁中原王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部落攻陷镐京,迫使平王东迁。战国时林胡、楼烦多次侵扰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驱逐林胡、楼烦,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等县。林胡、楼烦北迁融入新崛起的匈奴。在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曾大败匈奴。
前3世纪匈奴统治结构分为中央王庭、东部的左贤王、和西部的右贤王,控制着从里海到长城的广大地域,包括今蒙古国、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北部、中国东北等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14年,命蒙恬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收河套,屯兵上郡(今陕西省榆林市东南)。“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蒙恬从榆中(今属甘肃)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秦、赵、燕5000余里旧长城,据阳山(阴山之北)逶迤而北, 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漫长的防御线。蒙恬守北防十余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
汉匈大战
匈奴-地理环境
匈奴在强盛的时侯,东破东胡,南并楼烦、河南王地,西击月氏与西域各国,北服丁零与西北的坚昆。范围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至内蒙古东部一带。南 沿长城与秦汉相邻,并一度控有河套及鄂尔多斯一带。向西以阿尔泰山为界,深入中亚的咸海、黑海一带,北达贝加尔湖周边。被称之为“百蛮大国”。
以大戈壁为中心分为南、北。与现今不同的是,在漠南一带的山区,如阴山,当时尚有数量众多的树木,而平地有面积广大的草原,为匈奴人狩猎的场地。而漠北一带,地平又少树木,多大砂,生活较不易。
气候方面,冬季比夏季还长。在冬季零下20度很为普遍。霜雪在九月上旬就己下降。在乌兰巴托一带,可达零下40度以下。一年之中,植物能生长的 时间约百日左右。到夏天,平均温度虽为17.1度,但有时可达到34.3度。一日之中气温也相差很多,白天类似炎夏,夜间则类似严冬。
匈奴-经济生活
匈奴人主要以狩猎、游牧及畜牧为主,依靠的畜牧主要有马、牛、羊三种,其中又以马最为重要。在饮食当中,肉、乳品尤为普遍,有时会食用鱼类。其生活地点常随着季节转移至其他地方。
匈奴人用畜衣作衣服,他们很早就制作裤子、长靴、长袍、尖帽或风帽,无论在行重或保暖方面,都很适应当地的生活。住的地方叫穹庐,是毡帐所制的帐幕,需以木条作柱梁。并使用各种陶器及金属器。
匈奴人不仅有耕田产谷,还建有谷仓来藏谷。除在本部耕种外,在西域还有骑田。
匈奴人也十分重视商业交换,以牲畜去换取奢侈品。常与汉人互市交易,并将汉人物品转买运到西域各国并包括罗马帝国,在汉对西域通道中断之时尤为如此。
匈奴-人口
根据对冒顿纵精兵30余万围困刘邦于白登推算,以五口出一介卒,则匈奴人口应当在150万至200万之间。
附汉的南匈奴部众为四、五万人,在单于屯屠何在位时期得到空前发展,增加到户口34000,人口237300,兵力50170。
历史匈奴
历史人物 窦固简介,曾击匈奴 大破匈奴呼衍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窦固字孟孙,是大司空窦融之侄、城门校尉窦友之子。年轻时因娶光武帝女儿涅阳公主刘中礼被拜为黄门侍郎,谦让而有节行操守。好读书,喜兵法,因家族身份而显贵。
中元元年(56年),窦固世袭其父窦友爵位显亲侯。
永平元年(58年),汉明帝刘庄即位后,窦固迁任中郎将,监护羽林军,俸禄比二千石,又以监军身份随捕虏将军马武等人率军四万大破烧当羌。
永平五年(62年),窦固的堂兄窦穆因犯罪被免职,窦固受牵连被罢官,被禁锢在家中十多年。
追败匈奴
当时天下安定,明帝想要效仿汉武帝的事迹,恢复与西域各国的联系,西击北匈奴。
永平十五年(72年),谒者仆射耿秉屡次请求进攻北匈奴。明帝因窦固曾在河西跟随过伯父窦融,熟悉边疆事务,便让窦固和耿秉、太仆祭肜、虎贲中郎将马廖、下博侯刘张、好侯耿忠等人共同会商。窦固对明帝说:“塞外水草丰美,此次出征可以不用带战马的粮草。”十二月,明帝任命耿秉为驸马都尉,窦固为奉车都尉,骑都尉秦彭为耿秉的副手,耿忠为窦固的副手,窦固等人都可以设置从事中郎、司马等属官,出京屯驻凉州酒泉郡,积极部署对北匈奴的进攻。
永平十六年(73年)二月,汉军分四路出击,其中窦固与耿忠率酒泉、敦煌、张掖士兵及卢水羌兵万二千骑出酒泉(郡治禄福,今甘肃酒泉市)塞;耿秉、秦彭率武威、陇西、天水士兵及羌兵骑兵万人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塞;祭肜、吴棠率河东北地、西河羌兵及南单于兵一万一千骑兵出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塞;骑都尉来苗、护乌桓校尉文穆率太原、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定襄郡兵及乌桓、鲜卑兵一万一千骑出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塞。窦固和耿忠抵达天山(今新疆天山),进攻北匈奴呼衍王,斩杀一千余人。又追击到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夺取伊吾卢(今新疆哈密西北四堡),设置了宜禾都尉,在伊吾卢城留下将士开荒屯垦。
窦固又以班超为假司马命他出使西域,招降西域诸国。耿秉、秦彭入大漠六百余里,至三木楼山,来苗、文穆至匈奴河水上,北匈奴部众全都溃散逃跑,没有斩获。祭肜、吴棠因没到涿邪山,被贬为庶人。四路大军唯窦固有功,被加位特进。
班超成功劝说鄯善国归顺朝廷归来后,向窦固讲述了出使经过,窦固十分高兴,将班超的功劳上报,并请求再派使者出使西域。明帝任命班超为军司马,让他继续出使。窦固又让班超出使于阗国,最终使西域三十六国重新再次归顺。
攻降车师
永平十七年(74年)十一月,明帝派窦固与耿秉、刘张率军出敦煌郡昆仓塞,进攻西域。命耿秉、刘张都交出调兵符,归属窦固。汉军集合部队共一万四千人,在蒲类海边击败了白山的北匈奴军,又进军攻打车师。车师前王是车师后王的儿子,两个王庭相距五百多里。窦固认为汉军距后王路远,山谷深险,士兵将受到寒冷的折磨,因而打算先进攻前王。但耿秉认为应当先去打后王,集中力量除掉老根,那么前王将不战自降。窦固还没有想清楚决定,耿秉便奋然起身说:“请让我去打先锋!”于是跨上战马,率领所属部队向北挺入。其他部队不得已而一同进军,斩杀敌人数千。车师后王安得震惊恐慌,便走到城门外面迎接耿秉,摘去王冠,抱住马足投降。耿秉便带着他去拜见窦固。车师前王也随之投降。车师便全部平定,大军回师。
窦固于是上书建议重新设置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明帝任命陈睦为西域都护,又命耿恭、关宠为戊己校尉,各自统领数百人,分驻车师后王部金蒲城及前王部柳中城。
永平十八年(75年)二月,朝廷下诏命窦固罢兵返回洛阳。
仁厚恭谨
建初元年(76年),汉章帝刘丶次缓螅给涅阳公主加号为长公主,增加食邑三千户;征召窦固代魏应为大鸿胪。章帝因其精通熟悉边防事务,每次有大事时都征求窦固的建议。
建初三年(78年),章帝追录窦固之前的功劳,增加他的食邑一千三百户。
建初七年(82年),窦固接替马防担任光禄勋。
建初八年(83年),又接替马防任卫尉。
章和二年(88年),窦固去世,谥号文。因其子早逝而没有后代,封国被废除。
人物评价
总评
窦固为朝廷讨破匈奴,击降车师,又派班超出使西域,并上疏请求重新设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使西域重归东汉政府的统治,可以说立下了赫赫战功。他虽然身份显贵,接连担任要职,获得多次赏赐,家财达到以亿计,但他的性格性谦逊简约,爱惜人才喜欢施舍赈济别人,士人们都因而此称赞他。
历史评价
耿恭:今大鸿胪固,即其(窦融)子孙。前击白山,功冠三军。
《东观汉记》:①少为黄门郎,谦让有节操。②为卫尉,奉两宫宿卫。上而见重当世,仁厚恭谨;下而赈施宗族,甚有名称。
范晔《后汉书》:①孟孙(窦固)明边,伐北开西。②好览书传,喜兵法,贵显用事。③固在边数年,羌胡服其恩信。
李益:截海取蒲类,跑泉饮G鹈。
逸闻趣事
窦固在边疆数年,羌人都佩服他的恩信。一次,羌人请窦固赴宴,席上的烤肉还没熟,一个羌人便长跪在窦固面前割了一块,血流到了那人的手指间,那人把肉献给窦固,窦固也并不嫌弃的把它吃了,羌人因此像对父母一样爱戴他。
亲属成员
八世祖
窦广国,孝文窦皇后之弟,封章武侯。
父辈
父亲
窦友,官至城门校尉,封显亲侯。
叔父
窦融,字周公,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官至大司空、卫尉,封安丰侯,卒谥曰戴。
妻子
涅阳公主刘中礼,光武帝刘秀之女,章帝继位后加号长公主。
儿子
窦彪,官至射声校尉,在窦固去世前即死去。
史料记载
《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第十三》
《后汉纪》、《资治通鉴》、《东观汉记》、《续汉书》也有记载。
文学形象
蔡东藩《后汉演义》
<dl collapse="" nslog-area="" log-set-param\\"="" data-nslog-type="\\"2\\"" log-set-param="\\"ext_reference\\"">相关参考
在匈奴是一个游牧部族在第4和第5世纪的行政长官,其来源是未知的,但最有可能的,他们来自著名的“阿尔泰山脉和里海的东部边缘之间的某个地方,大致现代哈”(凯利,45).公元91年,历史学家塔西佗在罗马文献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窦固字孟孙,是大司空窦融之侄、城门校尉窦友之子。年轻时因娶光武帝女儿涅阳公主刘中礼被拜为黄门侍郎,谦让而有节行操守。好读书,喜兵法,因家族身份而显贵。中元元年(56年),窦固世袭其父窦
> 破北匈奴(东汉)——一次并不明智的出击,改变了匈奴人的命运和欧亚的历史进程>> 战争概述:东汉永元元年(89年)六月,东汉派窦宪、耿秉率军与南匈奴军队在涿邪山会合(今蒙古满达勒戈壁附近),与北
记得那个“苏武牧羊”的故事吗?一个人固执到了可怕的地步,忠君爱国的人,在哪里都值得人们敬佩! 可是,苏武为什么会被一直扣押在匈奴19年呢?匈奴单于为什么不杀掉苏武? 苏武是代郡太守苏建的儿子,
晋朝人物中文名:刘虎别名:刘乌路孤民族:匈奴族逝世日期:341年职业:匈奴铁弗部首领在位时间:309年―341年刘乌路孤人物生平永嘉三年(309年),刘虎是的父亲刘诰升爰(一名刘训兜)去世,刘虎继任匈
晋朝人物中文名:刘虎别名:刘乌路孤民族:匈奴族逝世日期:341年职业:匈奴铁弗部首领在位时间:309年―341年刘乌路孤人物生平永嘉三年(309年),刘虎是的父亲刘诰升爰(一名刘训兜)去世,刘虎继任匈
李广利的生平简介李广利为何投降匈奴? 西汉武帝时期,在所有抗匈名将中当属卫青、李广和霍去病三人最为著名。我们知道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从亲戚关系上来算,他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同一时期,
窦宪简介 在中国历史上,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影响最大的人不是成吉思汗,也不是毛泽东,而是东汉将领窦宪。 窦宪击败北匈奴,北匈奴西迁,引发了连锁反应。匈奴人打不过窦宪,但打欧亚各民族绰绰有余,在匈奴人
南北朝人物本名:王法智所处时代:北魏出生地:山东兖州(历史lishixinzhi.com)性别:男王法智人物生平王法智,北魏秦州匈奴屠各部落的领袖。506年聚集两千人反魏,推举秦州主簿吕苟儿为首领,改
战争概述: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蒙恬的大军攻占了河南地(今内蒙、河套地区)、占据阳山(内蒙古乌加河以北),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孟家湾),并将秦、燕、赵三国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