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在会谈中
Posted 杜鲁门
篇首语:听闻少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斯大林在会谈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斯大林在会谈中
德国战败后,苏、美、英首脑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会议,商谈处理德国和出兵等重大问题。作为盟军,又作为意识形态和制度不同的国家,在战争中前苏联和英、美两大国之间,经常出现不协调的地方,但各国都表现得比较克制,采取了求同存异的策略,保持各国之间团结一致,取得对德国战争的胜利。
现在战争中的不协调又反映到谈判桌上来了。在会谈之前,三国之间纵横捭阖,软硬兼施,都想为己方取得更多的利益。当时总统罗斯福已经去世,继任总统杜鲁门因为“初出茅庐”,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得较为谦恭礼让。
然而,就在会谈正式开始之时,杜鲁门却一反常态,以强硬的姿态反对苏联人的立常因此,首相私下对人说:”杜鲁门好像在一夜之间变成为另一个人了。”
其实杜鲁门还是那个杜鲁门,促使他转变态度的是他在前不久获悉,美国第一颗已经试爆成功了,既然自己掌握了核武器,杜鲁门的腰杆子 硬了,嘴巴子也凶了。他在会议上甩出了这张王牌,想逼迫苏联作出让步。
不过,他的对手是老谋深算的斯大林,斯大林对杜鲁门的这张“王牌”并没有出现惊愕的神色,态度高深莫测,似乎对美国的新式武器不屑一顾,依然态度强硬,坚持自己的立常出现惊愕表情的倒是杜鲁门,当他提到“一种破坏力特别巨大的新式武器”时,他紧张地注视着斯大林的表情,结果使他大失所望。当时他觉得:难道苏联也掌握了核武器了?否则斯大林为何如此镇静呢?
事实是苏联当时并未掌握核武器,而且斯大林听了杜鲁门的话后确实非常惊愕,但他善于克制自己,不露声色,也没让美国使用核讹诈在会谈中占到任何便宜。当斯大林回到住所时,立即将这消息告诉了外交部长莫洛托夫,指示国内加紧核试验。
四年后,苏联也试爆成功了第一颗原子弹。
斯大林
为何蒋介石不承认外蒙古独立
7月2日晚上8时,中苏双方举行第二次会谈。斯大林的态度并不友好。在谈判桌上,斯大林摆开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他以主宰一切的口气说:“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独立,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三巨头在雅尔塔会晤时,蒋介石听到了一些风声,连忙指令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打探会议内容。 1945年3月12日,罗斯福在华盛顿会见了魏道明,向他透露: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对远东问题提出了三点要求:维持外蒙古现状(实际上就是外蒙古独立);中东铁路由中苏共管;苏联要在大连及其附近地区取得一个不冻港。但是,罗斯福闭口不提协定一事。 6月9日,新上台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白宫会见了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宋子文,向他通报了《雅尔塔协定》的内容。宋子文听后非常震惊,当场作出了强烈反应。他说:“中国政府绝对不会同意苏联按照雅尔塔协定的规定,在东北行使这种控制权。” 6月初,蒋介石在重庆官邸会见了苏联新任驻华大使彼得罗夫,正式向他提议举行中苏会谈。蒋介石向他保证:“如果苏联出兵东北,帮助中国恢复满洲铁路,中国愿意为苏联提供满洲铁路和商业港口的使用权,还可以共同使用那里的空军基地。” 几天后,彼得罗夫向蒋介石提出了中苏在谈判中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大连、旅顺;满洲铁路;外蒙古;千岛群岛和库页岛等。中国只有同意解决上述问题,苏联才会同中国谈判签订友好条约。 6月17日,宋子文从美国回到重庆。见到蒋介石后,宋子文报告了他同杜鲁门的会谈情况。蒋介石知道,这次是不能指望美国人了,遂决定派宋子文到莫斯科去,同斯大林签订一项条约。 6月30日下午3时,宋子文一行携带蒋介石写给斯大林的亲笔信,从重庆飞抵莫斯科。当天晚上6时30分,与斯大林、莫洛托夫等人举行了初步会谈。 7月2日晚上8时,中苏双方举行第二次会谈。斯大林的态度并不友好。在谈判桌上,斯大林摆开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他以主宰一切的口气说:“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独立,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宋子文也不肯示弱,毫不含糊地表达了中国的立场,他说:“中国政府不能宣布放弃它的一部分领土,否则它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将会发生动摇。” 7月3日,宋子文将第二次会谈情况电告了蒋介石。宋子文在电报中提出解决外蒙古问题的三条方案:“第一同苏联签订条约,在结盟期间,允许其在外蒙古驻军;第二,外蒙古实行高度自治,并允许苏联驻军;第三,外蒙古军事、内政和外交自主,但与苏联各苏维埃加盟共和国及英自治领地的性质不同。” 蒋介石很清楚,斯大林以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作为苏联出兵的政治条件。况且,斯大林还说过,苏联可能不支持中国共产党。因此,蒋介石毫不犹豫地给宋子文发去一封电报。 7月7日晚11时,双方举行第三次会谈。斯大林的态度仍然很坚决,并回绝了宋子文提出的三条方案。 在中国代表团驻地,宋子文急得团团转。谈判在外蒙古问题上卡住了,斯大林一点也没有松口的迹象,这如何是好!正当宋子文处于山穷水尽的时候,蒋介石的电报到了莫斯科。 7月9日,双方举行第四次会谈。由于斯大林的强硬态度,加之美国不愿干涉,蒋介石只好妥协。会谈中,宋子文公布了蒋介石的电报。电报说,外蒙古问题系中苏两国关系的症结所在,为了中苏共同利益与永久和平计,中国政府愿在击败日本后,同意外蒙古独立。 既然蒋介石在外蒙古问题上作了重大让步,斯大林也就同意在其他问题上作些承诺。相关参考
7月2日晚上8时,中苏双方举行第二次会谈。斯大林的态度并不友好。在谈判桌上,斯大林摆开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他以主宰一切的口气说:“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独立,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三
7月2日晚上8时,中苏双方举行第二次会谈。斯大林的态度并不友好。在谈判桌上,斯大林摆开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他以主宰一切的口气说:“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独立,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三
1941年12月22日罗斯福丘吉尔第一次华盛顿会谈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正式开始参加反法西斯战争。为了英美两国在反对轴心国的战争中互相支援,协同作战,1941年12月22日至1
英国 1942年6月18-26日罗斯福丘吉尔第二次华盛顿会谈
1942年6月18-26日罗斯福丘吉尔第二次华盛顿会谈为了磋商美英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协同作战及开辟第二战场,减轻苏德战场上苏军压力等问题,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42年6月18日至26
1959年9月15日至27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并与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3天非正式会谈,史称“戴维营会谈”。 会谈涉及2个主要问题。一个是裁军问题。苏联建议两国从其他国家撤军,拆除在外国领土的军
美国欲使英国核力量从属于美国的一次会谈。1962年12月18日至21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西印度群岛巴哈马联邦的首府拿骚举行会谈,缔结了拿骚协定。根据协定,美国向英国提供北极星潜艇导弹
1938年9月22日戈德斯堡会谈戈德斯堡会谈,1938年9月下旬英国与德国两国首脑的一次短暂会晤。英、德首脑伯希特斯加登会谈结束后,英国与法国在达成妥协的基础上于9月19日联合照会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要
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与艾森豪威尔在美国的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的会谈。这是赫鲁晓夫上台后苏美首脑第一次会晤。双方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会谈。赫鲁晓夫同意收回限其他占领国就德
1990年9月4-7日朝鲜南北首次举行总理会谈1990年9月4日至7日,朝鲜南北方在汉城举行了朝鲜分裂45年以来最高级别的会谈-总理会谈,北方总理延亨默和南方总理姜英勋分别率团参加了会谈。双方讨论了消
战国时期的秦赵渑池会可谓家喻户晓。有关会盟中的斗智斗勇,秦国君臣的骄横凌人,赵王的怯懦,赵国大臣的果敢,经过太史公的妙笔渲染,早已是脍炙人口。蔺相如临危不惧、勇斗强秦从而力挽狂澜的高大形象,连小学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