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钓鱼趣闻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帝钓鱼趣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皇帝钓鱼趣闻

2、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吗?有哪些关于他的趣闻轶事?

皇帝钓鱼趣闻

  历史上有不少皇帝很喜欢钓鱼,尤其以金代章宗皇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清朝乾隆皇帝为最爱,给世人留下了许多茶余饭后的谈资。
  金代章宗皇帝,又名叫完颜达葛,公元1168年出生,公元1189年二月即位,也就是二十一岁开始当皇帝,至四十一岁驾崩,当皇帝当了二十年。章宗皇帝长得高大魁梧,英俊潇洒,生性浪漫,对诗词创作很感兴趣,并在朝中设立书画院,还爱好书法、绘画,同时还喜欢钓鱼。
  在章宗皇帝以前,史料上还没有哪一位皇帝如此喜爱钓鱼的文字记载。章宗是历史上第一位皇帝钓鱼爱好者。一般来说,钓鱼只是被看作普通百姓的兴趣,皇族与百姓等级森严,受各方面的约束与限制,高居庙堂之上的皇帝很难有钓鱼的喜好。可以看出,章宗敢于突破中国皇帝享受平民爱好所带来的乐趣。
  每当春暖花开,抑或秋高气爽,适合郊游的日子,章宗皇帝就带着文武大臣及皇宫嫔妃、侍卫、随从等人马,坐着十六抬豪华大轿,车水马龙,浩浩荡荡,大张旗鼓,开赴景色秀丽的望海楼(现如今的钓鱼台国宾馆)钓鱼。
  如果章宗皇帝兴趣来了,就在这里呆上十天半月,还把办公室搬到钓鱼的地方,边批奏章边钓鱼。更多的时候,废寝忘食,不理朝政。一般事务就交给大臣处理,除非特别紧急的公务,才暂时放弃钓鱼亲自过问。章宗皇帝有时还在望海楼召开赏花钓鱼赋诗宴会,君臣同乐,盛况空前。
  为了创造优良的钓鱼环境,章宗皇帝还下圣旨,动用国库财力,劳师兴众,大兴土木,向全国悬赏能工巧匠,向天下征集奇花异草,在望海楼周围修建澄潴亭和潇碧轩等行宫,金碧辉煌,气势磅礴,这些建筑物体现了帝王风范,成为了现代建筑业的典范,为后来组建当今的钓鱼台国宾馆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一天,章宗皇帝钓了一上午,没有钓到一条鱼,很是纳闷。左右找不到原因,回头看见一些随从,有的谈笑风生,有的还在旁边嬉戏,就误以为是这些人在岸边的活动,使鱼儿躲在水底下,不敢出来上钩,不由得龙颜大怒,把大部分人赶走了,只留下少数宫廷侍卫。过了不久果然就钓到了一条大鱼。从此以后,章宗皇帝出来钓鱼,基本上是轻车简从,改变了以前前呼后拥的热闹场面。
  章宗皇帝在业余爱好上敢于突破观念,在政治上也是敢于解放思想。比如,极力效法北魏孝文帝否定本族旧制的那种翻然改进式的汉化改革,废除奴隶制,完成封建制的建立,对金朝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很大贡献。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汉族,公元1328年出生,活了七十岁,公元1398年死亡。四十岁开始当皇帝,在南京即位三十年。朱元璋本来出身布衣,爱好钓鱼更是情有独钟,经常到湖泊、江河、塘堰等钓鱼。选择钓鱼地段很是讲究,必须是花红柳绿、鸟鸣蟀唱、风光旖旎。
  朱元璋不像章宗皇帝那样,出去钓鱼带着许多人马,而是有选择性陪同。有时带大臣、好友或心腹,有时带诗人、才子或佳人,边钓边谈,修身养性,兴趣盎然。他虽喜欢钓鱼,但钓鱼的技术很差,不敢恭维。
  有一次,朱元璋命文人解缙,到御花园荷花池陪着垂钓。这个叫解缙的人,祖籍江西吉安,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官至内阁首辅。开竿后不久,解缙就钓上了几条鱼。那些鱼儿看起来银光闪闪,活蹦乱跳,很是惹人喜爱。解缙喜上眉梢,开心极了。
  然而,朱元璋坐在那里,等了很久,却不见一条鱼儿上钩,看见解缙钓了许多鱼,而喜形于色,心里很是生气。解缙是何许聪明人也?他看出来皇帝不高兴了,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要知道皇帝一旦不高兴,有可能就要掉脑袋。于是解缙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走到朱元璋身边,毕恭毕敬地说道:“启奏皇上,那些鱼儿很是通人性,也是很懂得规矩呀!”
  “喔,此话怎讲?”朱元璋立即来了兴趣。解缙随口吟了一首诗:“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下隐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此话意思是鱼儿是个凡物,不敢面见天子,只有龙才可能与真命天子相遇。解缙这句“拍马屁”的诗,说到朱元璋的心坎里,给了朱元璋足够的面子,可谓诙谐有曲,使朱元璋君心大悦,转怒为喜,免去了解缙的杀身之祸。
  清朝乾隆皇帝,出生于1711年,死于1799年,活了八十九岁。二十五岁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可以看出来,与中国历代皇帝相比,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之所以如此,绝非偶然,这与乾隆长期留恋垂钓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钓鱼可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大脑.修身养性,处变不慌。乾隆在位六十年当中,基本上是在钓鱼时光中度过的。在钓鱼过程中,乾隆把钓鱼与处理国家大事紧密结合起来,悟出了许多道理。比如,愿者上钩,见机行事,如何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地点,钓到自己的目标、对不同的鱼,不同的季节如何摸清脾气,从而逐个击破等。这样一来,即可治国,又可健身,受益匪浅。在执政期间,乾隆平定了大、小和卓木叛乱,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了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极盛时代,为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实称得起是一代有为之君。
  乾隆常到望海楼垂钓。朝廷大臣们的许多紧急要务,有时候不得不拿到望海楼,找乾隆皇帝汇报工作,乾隆也就在钓鱼处与大臣们谈国事、批文书、发圣旨。看似钓鱼,实则心思不是在鱼。1774年秋,这天乾隆钓了不少鱼,兴致很高,休息时,雅兴上来,就随手写了三个大字:“钓鱼台”。乾隆皇帝手迹,御笔健锋,苍劲有力,很有味道,让人浮想联翩。
  从此,望海楼就更名为钓鱼台,代代相传,驰名中外。现如今,钓鱼台被改造为现代国宾馆,作为我国国家领导人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更是接待各国元首和重要客人的超星级宾馆。从1959年建馆以来,这里已经先后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总统、国王、总理近1000人次,是一处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媒体瞩目的地方。
  微服私访,是乾隆皇帝了解社情民意的方式之一。乾隆曾经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在出游过程中,乾隆皇帝仍然恋恋不忘钓鱼。有一次出游时,见水边有一钓翁,便出题想为难大臣纪晓岚,要他以钓翁为题,写一首嵌十个“一”字的绝句。纪晓岚略加沉思后即吟道:“一蓑一笠一叶舟,一文丝纶一寸钩。一俯一仰一声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诗中个“一”字如珠玉串成,描绘出一幅情景交融,动静相宜的“秋江垂钓图”。
  在扬州瘦西湖,还流传乾隆皇帝钓鱼的传说。据说乾隆出游经过美丽的瘦西湖畔,顿时被眼前的景色所迷住了。他立即叫随从停轿,下轿注足,深呼良久,吐故纳新,脱下皇袍大褂,着短衣小衫,扬竿垂钓。不一会儿,就钓上了一条十斤左右的大鱼。那鱼全然不听招呼,左动右摆,不肯上岸。
  乾隆卷起衣袖,挽着裤腿,摔开辫子,站稳脚跟,同鱼儿展开搏斗。鱼儿还是经不起折腾,最终摆累了,被乾隆乖乖地拖上了岸。随从们赶紧找来渔网,小心翼翼地把大鱼装进去活养。那天乾隆兴趣浓厚,直钓到夕阳西下,方才收竿。后人在乾隆钓鱼的瘦西湖,修建了一处“皇帝钓鱼台”,以此纪念乾隆来此处钓过鱼。这处钓鱼台,闻名遐迩,至今让游客感慨无限。
皇帝钓鱼趣闻

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吗?有哪些关于他的趣闻轶事?

  崇祯皇帝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时的最后一位皇帝,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相传在明朝还未灭亡之前,崇祯皇帝做了个奇怪的梦,他梦见有人写了个“有”字。

  古人迷信,觉得这个“有”字大有来头,一定是老天爷给他的启示,于是就派宦官秘密去拆字占卜吉凶。

  宦官占卜时,刚说要拆一个“有”字来问军国大事,那占卜先生便说:“不好!‘有’字是大明江山已去了一半呀!”

  宦官将先生的话转告给崇祯,崇祯很是担忧。

  虽然这只是众多传说故事中的一个,真实性存疑,但这也说明了,明朝当时的灭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早有预兆的,就算不是崇祯的这个“有”字梦,也有其他方面的预兆。

  众所周知,崇祯在历史上的评价争议性很大,有人说明朝的灭亡是必然的,都怪前头几个皇帝折腾得太狠了,坏了根基,崇祯皇帝其实还挺不错的,不能全怪他。

  可也有人说,崇祯皇帝是不错,但他同时也刚愎自负,猜忌多疑,做得越多就错得越多,明朝的灭亡,首当其冲的罪人便是他。

  其实,和古代很多皇帝比起来,崇祯皇帝真的已经算很不错的一类了。

  根据史书的记载,历史上的崇祯帝非常勤政,他经常因为处理公文而彻夜不眠。

  据说有那么一次,他去慈宁宫拜见刘太妃,竟然坐着坐着就睡着了,因为他实在是太累了,连什么时候被人盖上了棉被他都不知道。

  睡醒以后,崇祯帝苦涩地向刘太妃倾诉,说他为了处理公文,召见群臣商讨国家大事,休息的时间少的可怜,已经两天没睡觉了,说完他还忍不住落了泪。

  因为太过于勤政,崇祯皇帝二十多岁就已经长出了白发,眼角也长出了鱼尾纹,过早地显露出了老态。

  除了勤政,崇祯帝还发出了“文官不爱钱”的号召,作为皇帝的他以身作则,在当政的17年中,皇宫没有任何营建,吃穿也不铺张浪费。

  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此外,崇祯帝还六下罪己诏。作为一个皇帝,他做事不用向任何人解释,可他却认为国家的衰落就是自己的错,自责不已。

  崇祯志向远大,有担当,他想当一个好皇帝,但是很多事往往事与愿违,受性格和能力的局限,他所能做的也只有那么多而已。

  他在煤山上吊自杀之后,人们发现了他留下的蓝色袍书,字字发自肺腑:“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这个皇帝临死之前最担心最放不下的还是他的子民,他深爱他的国家,深爱他的子民,从这一点出发,他已经远超很多皇帝了!

  就连闯王李自成在《登极诏》中也说:“君非甚暗(崇祯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炀灶恒多(即便被孤立,也能为天下百姓做出许多打击贪官污吏好事)”。

相关参考

李雄的趣闻轶事有哪些 成汉皇帝李雄的故事

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

那些关于古代皇帝让你感到不可思议的冷趣闻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封建历史,这五千年中有合有分,衍生出很多的皇帝与大王,他们也是普通人,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惯,今天素喵就给大家讲一些,有关皇帝的一些冷知识。这些知识很冷僻,基本课本和史书上都不太会记载,

刘渊的趣闻轶事有哪些 汉赵开国皇帝刘渊的故事

刘渊(249年至253年之间-310年),字元海,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母呼延氏,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开国皇帝,304年-310年在

古代皇帝们为啥都不计划生育? 趣闻

...国开始倡导计划生育。对此,我们不禁疑惑,为何古代的皇帝们没有计划生育这回事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古代如何避孕常识,不妨一起了解下吧!为何古代没有计划生育?多子是中国传统观念中有福气的象征,在民间,...

李雄的趣闻轶事有哪些 成汉皇帝李雄的故事

...),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6年―334年在位。李特在四川起兵时,被封为前将军。303年李特丧身沙场,秦文王李流收拾残兵败将,接管其部,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李雄带兵打败晋建...

康熙皇帝为什么会起名叫作“玄烨”? 演义趣闻

...么含义,似乎鲜有人问及。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提到康熙皇帝名玄烨,当时就感觉这名字起得玄,多少年来一直都这么觉得。最近读汤若望的传记,眼前陡然一亮,答案似乎有了。400多年前的紫禁城里,有一个深目高鼻的西洋人...

康熙皇帝为什么会起名叫作“玄烨”? 演义趣闻

...么含义,似乎鲜有人问及。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提到康熙皇帝名玄烨,当时就感觉这名字起得玄,多少年来一直都这么觉得。最近读汤若望的传记,眼前陡然一亮,答案似乎有了。400多年前的紫禁城里,有一个深目高鼻的西洋人...

元顺帝为何被称为“鲁班天子”? 野史趣闻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世称“鲁班天子”。妥欢帖睦尔(1320-1370),元朝末代皇帝。明宗长子。年十三即皇帝位,在位三十六年,为政腐败,水旱频仍,民众纷起抗元。“鲁班天子”的称号的由来详细解说如下:元顺

南宋四代皇帝竟然都搞不定李凤娘 野史趣闻

南宋第二个皇帝孝宗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年纪轻轻就病死了,埋的现在叫“太子湾”的地方,再选太子,立的是三儿子赵惇,他媳妇李凤娘便成了太子妃。高宗拍板成亲终悔恨按照古代的婚姻规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子女...

慕容德趣闻轶事有哪些 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的故事

...、后燕成武帝慕容垂皆为其兄,五胡十六国时期南燕开国皇帝。太和四年(369年),在枋头之战中,随兄慕容垂打败东晋的军队。太元九年(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任命慕容德为车骑大将军,复封范阳王,居镇护卫,参决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