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宝撰写《搜神记》

Posted 《搜神记》

篇首语:世界上唯一拥有越多越好的东西就是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干宝撰写《搜神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干宝撰写《搜神记》

2、历史人物 晋朝人物干宝简介

干宝撰写《搜神记》

  东晋政权建立以后,有一段时间生产有所发展,文化事业也比较繁荣,文学艺术方面出了一些人才。有个名叫干宝的历史学家,奉晋元帝司马睿之命,写了一部叫《晋纪》的历史书;同时,他自己又根据听到的故事和书上看到的材料,编写了一部《搜神记》。《晋纪》这部历史书后来失传了,《搜神记》这部小说一直流传下来。
  《搜神记》的内容大部分写神怪故事,宣扬迷信,是应当批判的,但是其中也写了一部分很有意义的故事和传说。《搜神记》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著名小说,干宝也不失为中国最早的一位小说家。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历史人物 晋朝人物干宝简介

晋朝人物

中文名:干宝

别名:干令升

国籍:东晋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新蔡县

逝世日期:351年

职业:散骑常侍

主要成就: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

代表作品:《搜神记》

干宝人物生平

干宝出身于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干统是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官至奋武将军,封都亭侯;父亲干莹亦是东吴官员,官至丹阳县丞。

干宝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凭借才气受到朝廷的征召授职,担任佐著作郎。建兴三年(315年),干宝因参与平定杜弢之乱有功,朝廷赏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

建武元年(317年),当时是东晋建立初期,没有设置史官,中书监王导上书说:“大凡帝王的事迹,必定要记载下来,写成典籍,永远流传后世。宣皇帝平定四海,武皇帝顺应天命,接受曹魏的禅让,大功大德,足以同古代圣君贤王相比,但他们的传纪不见于朝廷府库,他们的恩德未被谱写成乐歌。陛下圣明,为一代中兴之君,应着手建立国史,撰写帝王本纪,上陈祖宗的伟绩,下记将相辅佐之功,务必照实记述,为后代树立准则,满足举国的愿望,使人神欢愉,这无疑是天下长治久安的根本。因此应设置史官,诏令佐著作郎干宝等逐步撰写集录。”晋元帝司马睿采纳此建议。于是,干宝开始负责国史的撰写。当时干宝因家庭贫困,请求出任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令,后改任始安(今广西桂林)太守。

太宁元年(323年),王导请干宝担任其司徒右长史,升任散骑常侍。著写《晋纪》,自晋宣帝至晋愍帝前后五十三年,共二十卷,进献朝廷。该书简略明了,直书史实,又能做到语气委婉,人们都称赞干宝是位好史官。

咸和元年(326年),母桓氏卒,葬灵泉里西南隅,干宝辞官为母守孝。

咸和四年(329年),服阕回朝。

永和元年(345年),干宝致仕。

(历史lishixinzhi.com)

永和七年(351年)秋天,干宝去世,葬于灵泉里后花园。朝廷特加尚书令,从祀学宫。

干宝史籍记载

《晋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五十二》

干宝人物影响

评价

干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他的《搜神记》志怪短篇小说集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干宝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堪称魏晋间之通人。至今有关专家已收集到的干宝书目达26种,近200卷。

著作

晋纪

《晋纪》20卷,直而能婉,时称良史,为后世史学家所推崇。

搜神记

传说干宝因有感于父婢死而再生及其兄气绝复苏,乃编集神

怪灵异故事为《搜神记》。他在序中自称:“虽考志于载籍,收遗佚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所亲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此书为我国魏晋志怪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保存了许多古代民间的传说,如《干将莫邪》、《相思树》、《董永卖身》、《李寄斩蛇》等,给后世文学艺术以深远影响。在著名的《聊斋志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作品中,有许许多多的情景和描述都是从《搜神记》中汲取营养和精华的。近代文学大师鲁迅的《铸剑》故事就取自《搜神记》中的《三王墓》,凡此举不胜举。

除此之外,《搜神记》的影响还体现在文学的其他领域,在戏剧方面,家喻户晓的《天仙配》、《相思树》,就与《搜神记》中的《董永》、《韩凭妻》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而元杂剧《窦娥冤》,其脉络可直接上溯到《搜神记》里的《东海孝妇》。在诗歌方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写及杨贵妃死后,唐玄宗日夜思念,让道士施展法力求见贵妃魂魄,其情节就取自《搜神记》中的《李少翁》。

其他

《春秋左氏义外传》,还注《周易》、《周官》等数十篇,另有文集四卷。今存《搜神记》20卷,为后人所辑录,又《晋纪》亦有清人辑本。

另计,《封神榜》曾有新疆版本署名为干宝所著,比明朝早。

成就

干宝少勤学,博览群记,以才器召为佐著作郎,又因平定杜弢之乱有功,赐爵关内侯。晋元帝即位,未置史官,由中书监王导举荐,干宝“始领国史”。“以家贫求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王导请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晋书·干宝传》)他对史学有研究,着《晋纪》。《晋书》称:“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文心雕龙》誉“干宝述纪以审正得序”,《史通》赞“理切而多功”。干宝“性好阴阳术数,留思京房、夏侯胜等传”,“博采异同,混虚实”,“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撰成《搜神记》三十卷,“又为《春秋左氏义外传》,注《周易》、《周官》凡数十篇,及杂文集皆行于世。”

干宝于易学造诣极深,《晋书》明言注《周易》。《隋书·经籍志》载有:《周易》十卷,晋散骑常待干宝注,又《周易爻义》一卷,干宝撰,梁有《周易宗涂》四卷,干宝撰。其中《周易宗涂》《隋志》言已佚,两唐志皆不录。而《周易注》、《周易爻义》二书,两唐志皆收录之。另《经典释文·序录》、《宋史·艺文略·经类》及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等也录《周易注》十卷。又根据《册府元龟》记载,《周易问难》二卷、《周易玄品》二卷,也为干宝撰。项皋谟、朱彝尊、马国翰等人皆信从。然《隋书·经籍志》明言《周易问难》二卷王氏撰,《周易元品》二卷不着撰人,故今人台湾学者黄庆萱等人关于《周易问难》《周易玄品》二书不为干宝所撰的考证属实(见《魏晋南北朝易学书考佚》九)。干宝的易学著作今皆散佚,其《易》注主要散见于唐人李 鼎祚的《周易集解》、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后人有辑本,“元时有屠曾者,始辑其佚。明下德间,其孙勋重订,其书刻在《盐邑志林》,即今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所据而补订,武进张惠言梓入《易义别录》,历城马国翰、甘泉黄又据而参校习刊之,载《玉函山房辑佚书》、《汉堂丛书》中。孙、马、黄三家辑本,互有详略,然马、黄多者二事,孙多者七事,较其得失,孙本为优”。(尚秉和语,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另外,根据其它典籍记载:干宝还撰有:《易音》、《毛诗音》、《周官礼注》、《答周官驳难》、《周官音》、《后养议》、《春秋左氏函传义》、《春秋序论》、《正音》、《立言》等。

晋纪总论

干宝《晋纪》已佚,今存《晋纪总论》于《文选》中。

相关参考

简述小说发展的历程

小说发展的历程1、先秦两汉萌芽: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与史传文学等。2、魏晋南北朝的雏形:志怪与志人,实录。干宝《搜神记》为志怪小说代表,“发明神道之不巫”;刘义庆《世说新语》为志人小说代表作,主要记载汉

古代门口镇宅为什么放石狮子,而不是石老虎

晋代干宝的《搜神记》记载:「”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于虎,不噬,乃宥之;故虎名大虫。”老虎作为中国本土的动物,早在晋代就有人进行了圈养。而狮子是非洲才有的动物,可是古代人却在门口放石狮,而不

拓拔野和姑射仙子为何两世都没有终生厮守?

...作上古时期的神话故事和人物,主要代表有树下野狐的《搜神记》。搜神记姑射仙子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人物代表。《搜神记》是由树下野狐创作的玄幻小说,树下野狐致力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创作这一类的神话故事。...

火浣布到底是什么

火浣布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富有神秘色彩的东西,《列子》《搜神记》《神异经》《三国志》《后汉书》都记载了它的存在,但即便如此这件东西还是留下了三点传奇的地方,因为这曹丕还闹了个大笑话,惨被打脸。这三大传奇之

周宣王与周幽王之间有什么关系

周宣王是周幽王的父亲。周宣王,姓姬,名静,或者靖。姬靖生年不祥,卒于公元前782年,是周厉王的儿子,是西周的第十一代君主,公元前827年即位。周幽王,原名姬宫涅,《搜神记》中记载,姬宫涅出生于公元前7

如何撰写教学课例64

五、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及关键点1、撰写教学案例的方法(1)选择一个有冲突的教学事件。一节课下来,觉得要写的事件很多,那么哪一个事件才该选择?哪一个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案例的性质怎样,是关于教学策略、

陈澧撰写《科场议》之立场、缘起及用意

 陈澧是晚清经学名儒,《科场议》则是他精心结撰并以“议政”之貌示人的重要文章,今人多从科考改良一面考察陈澧撰写此文之旨趣,与其本意不无距离。比勘陈澧已刊、未刊文稿,可证陈澧撰写此文因缘于江浙

如何撰写社情民意

为指导统一战线成员更好地履行建言献策的职责,针对我校统一战线成员反映的问题,党委统战部收集整理了有关撰写社情民意的部分资料,供大家参考。原全国政协李瑞环主席解释说:“社情民意就是指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和

周幽王姬宫ぜ蚪椋是烽火戏诸侯的西周亡国之君

周幽王姬宫ぃㄇ795年-前771年),姓姬,名宫涅sheng(一声)。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间在位,共11年,谥号幽王。《法苑珠林》卷四十三引《搜神记》言周宣王三十三年

身受宫刑,撰写史记

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兵三万,攻打匈奴,打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了回来。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