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皇后述律平

Posted 先帝

篇首语: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断臂皇后述律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断臂皇后述律平

2、历史人物 一次杀百名大臣的断臂皇后

断臂皇后述律平

《辽史・后妃传》记载,辽王朝的开国皇后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着称。在阿保机为统一契丹东征西讨时,述律平或留守都城,或随行军中,或策划于帷幄,或驰骋于沙场,是阿保机不可或缺的参谋与帮手。
一刀砍下自己一只手
公元926年,阿保机突然病逝。一时间,朝野上下觊觎权力的部落集团蠢蠢欲动。面对危机四伏的契丹政局,述律平以其独具的魄力和超凡的勇气挺身而出,请诸部首领和重要大臣前来议事。
这一次简短的召集,在《契丹国志》里有简单明了的会议记录(为读者阅读方便,译成现代语):
述律平问群臣:“你们想念先帝吗?”
众大臣面露哀伤,回答:“臣等受先帝大恩,怎能不想!”
述律平微微一笑:“那好,既然想念,就请诸位去见先帝吧。”
述律平收起笑容,一声令下,近百名部落大人、大臣统统被砍了脑袋,送去殉葬。
此后,凡是被述律平怀疑不轨的高员显贵,她便让他“传话先帝”,然后将其拉到阿保机灵前杀掉了事。
正当述律平杀得兴起的时候,却碰上了一根硬骨头。
原平州刺史赵思温,是投靠契丹的汉臣。在阿保机讨伐渤海的战役中,赵思温力战扶余,身体多处重伤,阿保机曾亲自为他调药。
当述律平也要他去“侍奉先帝”时,赵思温却不肯就范。
述律平质问道:“你是先帝亲近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去?”
赵思温微微一笑,从容答道:“要说亲近,谁也比不上皇后,皇后如果去,臣一定跟在后边。”
众人听了一愣,立刻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述律平。众目睽睽之下,述律平立刻做出了反应,回答道:“诸子幼弱,国家无主,无法前往!”(实际此时皇太子耶律倍已经二十八岁)话音刚落,述律平嗖的一声拔出金刀,将自己一只手齐腕砍下,面不改色地命人将这只手送到阿保机棺内代自己“从殉”。
述律平这一手,让在场的人目瞪口呆。
从此以后,所有的皇亲国戚、满朝文武都对她畏如虎蝎,对她的主张再不敢有半点违抗。而少了一只手之后,述律平杀人殉葬的把戏也收敛了许多,竟然连逼她断手的赵思温都放过了。
导演“群臣选明君”的把戏
述律平虽然胸怀大略,却是一个极其偏心眼的母亲。
述律平一共生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
耶律倍才华横溢,对汉学十分精熟,阴阳、音律、医药、针灸、文章、书画无所不通,他的丹青绘画甚至成为后来宋朝的宫廷珍藏。
然而述律平却不喜欢耶律倍,主要原因正是耶律倍对儒家学术、汉地制度的推崇。述律平认为儒家文化不适合契丹民族,会把勇悍且藐视规矩的契丹人改造成唯唯诺诺的胆小之辈。
次子耶律德光文采有限,但是武略出众。时任契丹国的兵马大元帅,东征西战,立过赫赫战功。
更重要的是耶律德光“性孝谨,母病不食亦不食”。这样的儿子当然会讨得母亲万分的欢心。
不过,最让述律平喜爱的,还是小儿子耶律李胡。
耶律李胡既没有继承父母一丝一毫的文韬武略,更没有为契丹国建立过任何功勋,在狠辣方面倒是与爹娘有几分相似,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一身蛮劲,心情欠佳之时就在下人脸上刺字消气。若是有人犯在他的手里,他不是把人活活剥皮抽筋,就是把人抛入水火之中淹死、烧死。契丹人上至高官贵族,下至平民奴隶,没有不怕他的。
可不知道为什么,述律平偏偏就认定耶律李胡是最能干的儿子。
在这方面,阿保机和妻子的看法完全相反。
阿保机曾经看过三个儿子睡觉的姿势,见耶律李胡缩着头躲在两个哥哥后面睡,满脸不屑地说:“李胡是几个儿子中最差劲的。”
后来,阿保机又让三个儿子在冰天雪地中外出捡柴。
长子耶律倍精选干燥的柴禾捆扎好才返回;次子耶律德光不论干湿,首先弄了一大抱回来;而耶律李胡又怕冷又怕苦,胡乱捡了一些,一路上又嫌累,边走边扔,到家只剩下一小半。
阿保机对幼子大失所望,对述律平说:“大儿子巧,二儿子诚,小儿子则连谈都不必谈了!”
然而,阿保机说也白说,述律平最溺爱的就是这个一无是处的小儿子。
阿保机活着时,次子耶律德光经常跟随作战,功勋卓着,逐渐掌握了契丹国的军事实权。而太子耶律倍却和母亲一起局促在皇都中,被述律平尽情地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都不顺眼。
926年,阿保机灭了渤海国。将渤海国改称为“东丹国”,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他对耶律倍说:“此地不是我可以长久居住之地,留你在这里安抚人民,治理疆土,以彰显朕的爱民之心。”
连阿保机自己都说,此地不是皇帝久居之地,却把一个未来的皇帝单独留在遥远的藩外之国。
分析阿保机此举,不难看出,阿保机一定是听了述律平的话,已经不打算让耶律倍继位。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述律平刚刚把看不上眼的大儿子留在东丹国不到三个月,阿保机却突然去世了。
而此时,契丹皇太子的名分还属于东丹国“人皇王”耶律倍。
这个突然变故,打乱了述律平更改继承人的步伐。为了保证自己易储大计的顺利进行,述律平搞了一个“群臣自主择明君”的把戏。
述律平让耶律倍和耶律德光骑马并立于自己帐前,然后对群臣说:“两个儿子都是我亲生的,我对他们一样重视。但皇位只有一个,我不知该如何选择,你们认为谁可以当皇帝,就去牵谁的马缰绳。”
众大臣从述律平的眼神中领会了她的意图,更畏惧她“伺奉先帝”的杀人手段,于是纷纷争抢着去拉耶律德光的马缰绳。太子耶律倍孤零零地呆在一边,欲哭无泪。
于是,耶律德光于公元927年2月,冠冕堂皇地登基接班当上了第二代皇帝,述律平被尊为“应天皇太后”。
然而,述律平和耶律德光并没有就此放过耶律倍。
930年,耶律德光在母亲的授意之下,将述律平最心爱的幼子耶律李胡册立为皇太弟,即选定弟弟为继承人。这无疑是对耶律倍又一次沉重的打击――因为这样,耶律倍就更不可能当上皇帝了。
母亲和弟弟这样咄咄逼人,终于使耶律倍难以忍受了,无奈之中,耶律倍渡海逃向后唐。
耶律倍的出走,终于使述律平和耶律德光松了一口气。
耶律德光野心勃勃,入主中原,还没坐稳龙椅,就被各地风起云涌的起义逼得仓皇北顾。途中,耶律德光身染急病,高烧而死。
奉谁为新帝呢?群臣都不约而同地选中了一个人:耶律倍之子永康王耶律阮。
公元947年,31岁的耶律阮成为明正言顺的辽国皇帝――辽世宗。他追封一生不得意的父亲耶律倍为“让国皇帝”,而风光一生的述律平也从此失去了一切权力。
述律平不想就此罢休,不久,又与耶律李胡密谋造反。阴谋被察觉后,耶律阮先下手为强,将祖母和叔父同时捉住,送往边地幽禁起来。
然而,述律平老而弥坚。虽然被幽禁,却一直活得挺精神。
公元951年,耶律阮死于近侍的谋逆叛乱,述律平得知后先乐后骂:“小兔崽子,短命鬼,早知道你不得好死!”
两年后,“应天皇太后”述律平终于走完了她75年的人生历程,与已经去世27年的丈夫阿保机合葬在了祖陵之中。
断臂皇后

历史人物 一次杀百名大臣的断臂皇后

述律平 来源:资料图

常言道:“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优秀的女人。”那么,建立大辽帝国的阿保机背后又有一个怎样的女人呢?《辽史・后妃传》记载,辽王朝的开国皇后述律平以“简重果断,有雄略”著称。据说,她曾经在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的交汇处远远地看见一个美丽的女子乘青牛而来,可是一转眼的工夫,女子和青牛都不见了。人们据此说,述律平因为“文能安邦富国,武能克敌制胜”,连神女在她面前也感到自惭形秽,主动让路。因此有童谣唱道:“青牛妪,曾避路。”

在阿保机为统一契丹东征西讨时,述律平或留守都城,或随行军中,或策划于帷幄,或驰骋于沙场,是阿保机不可或缺的参谋与帮手。为此,崇尚中原文化、以汉高祖刘邦自居的阿保机把述律平比作汉相萧何,赐萧姓为述律家族的姓氏,定萧家世代为皇后,共享富贵。

一刀砍下自己一只手

公元926年,阿保机突然病逝。一时间,朝野上下觊觎权力的部落集团蠢蠢欲动。面对危机四伏的契丹政局,述律平以其独具的魄力和超凡的勇气挺身而出,请诸部首领和重要大臣前来议事。

这一次简短的召集,在《契丹国志》里有简单明了的会议记录(为读者阅读方便,译成现代语):

述律平问群臣:“你们想念先帝吗?”

众大臣面露哀伤,回答:“臣等受先帝大恩,怎能不想!”

述律平微微一笑:“那好,既然想念,就请诸位去见先帝吧。”

述律平收起笑容,一声令下,近百名部落大人、大臣统统被砍了脑袋,送去殉葬。

此后,凡是被述律平怀疑不轨的高员显贵,她便让他“传话先帝”,然后将其拉到阿保机灵前杀掉了事。对于一些功勋盖世的大臣元老,述律平则先让人散布流言,然后以流言为罪,给他们扣上帽子,撤职的撤职、处斩的处斩。这其中包括创制契丹文字的耶律突品不、祖父对阿保机有救命之恩的耶律铎臻、为契丹开疆拓土的耶律迭里等等。

正当述律平杀得兴起的时候,却碰上了一根硬骨头。

原平州刺史赵思温,是投靠契丹的汉臣。在阿保机讨伐渤海的战役中,赵思温力战扶余,身体多处重伤,阿保机曾亲自为他调药。当述律平也要他去“侍奉先帝”时,赵思温却不肯就范。

述律平质问道:“你是先帝亲近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去?”

赵思温微微一笑,从容答道:“要说亲近,谁也比不上皇后,皇后如果去,臣一定跟在后边。”

众人听了一愣,立刻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述律平。众目睽睽之下,述律平立刻做出了反应,回答道:“诸子幼弱,国家无主,无法前往!”(实际此时皇太子耶律倍已经二十八岁)话音刚落,述律平嗖的一声拔出金刀,将自己一只手齐腕砍下,面不改色地命人将这只手送到阿保机棺内代自己“从殉”。

述律平这一手,让在场的人目瞪口呆。从此以后,所有的皇亲国戚、满朝文武都对她畏如虎蝎,对她的主张再不敢有半点违抗。而少了一只手之后,述律平杀人殉葬的把戏也收敛了许多,竟然连逼她断手的赵思温都放过了。

导演“群臣选明君”的把戏

述律平虽然胸怀大略,却是一个极其偏心眼的母亲。

述律平一共生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幼子耶律李胡。

耶律倍才华横溢,对汉学十分精熟,阴阳、音律、医药、针灸、文章、书画无所不通,他的丹青绘画甚至成为后来宋朝的宫廷珍藏。

然而述律平却不喜欢耶律倍,主要原因正是耶律倍对儒家学术、汉地制度的推崇。述律平认为儒家文化不适合契丹民族,会把勇悍且藐视规矩的契丹人改造成唯唯诺诺的胆小之辈。

次子耶律德光文采有限,但是武略出众。时任契丹国的兵马大元帅,东征西战,立过赫赫战功。更重要的是耶律德光“性孝谨,母病不食亦不食。”这样的儿子当然会讨得母亲万分的欢心。

不过,最让述律平喜爱的,还是小儿子耶律李胡。

耶律李胡既没有继承父母一丝一毫的文韬武略,更没有为契丹国建立过任何功勋,在狠辣方面倒是与爹娘有几分相似,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一身蛮劲,心情欠佳之时就在下人脸上刺字消气。若是有人犯在他的手里,他不是把人活活剥皮抽筋,就是把人抛入水火之中淹死、烧死。契丹人上至高官贵族,下至平民奴隶,没有不怕他的。可不知道为什么,述律平偏偏就认定耶律李胡是最能干的儿子。

在这方面,阿保机和妻子的看法完全相反。

阿保机曾经看过三个儿子睡觉的姿势,见耶律李胡缩着头躲在两个哥哥后面睡,满脸不屑地说:“李胡是几个儿子中最差劲的。”

www.cha138.com

后来,阿保机又让三个儿子在冰天雪地中外出捡柴。长子耶律倍精选干燥的柴禾捆扎好才返回;次子耶律德光不论干湿,首先弄了一大抱回来;而耶律李胡又怕冷又怕苦,胡乱捡了一些,一路上又嫌累,边走边扔,到家只剩下一小半。阿保机对幼子大失所望,对述律平说:“大儿子巧,二儿子诚,小儿子则连谈都不必谈了!”

然而,阿保机说也白说,述律平最溺爱的就是这个一无是处的小儿子。

阿保机活着时,次子耶律德光经常跟随作战,功勋卓著,逐渐掌握了契丹国的军事实权。而太子耶律倍却和母亲一起局促在皇都中,被述律平尽情地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都不顺眼。

926年,阿保机灭了渤海国。将渤海国改称为“东丹国”,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对耶律倍说:“此地不是我可以长久居住之地,留你在这里安抚人民,治理疆土,以彰显朕的爱民之心。”

连阿保机自己都说,此地不是皇帝久居之地,却把一个未来的皇帝单独留在遥远的藩外之国。分析阿保机此举,不难看出,阿保机一定是听了述律平的话,已经不打算让耶律倍继位。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述律平刚刚把看不上眼的大儿子留在东丹国不到三个月,阿保机却突然去世了。而此时,契丹皇太子的名分还属于东丹国“人皇王”耶律倍。

这个突然变故,打乱了述律平更改继承人的步伐。为了保证自己易储大计的顺利进行,述律平搞了一个“群臣自主择明君”的把戏。

述律平让耶律倍和耶律德光骑马并立于自己帐前,然后对群臣说:“两个儿子都是我亲生的,我对他们一样重视。但皇位只有一个,我不知该如何选择,你们认为谁可以当皇帝,就去牵谁的马缰绳。”

众大臣从述律平的眼神中领会了她的意图,更畏惧她“伺奉先帝”的杀人手段,于是纷纷争抢着去拉耶律德光的马缰绳。太子耶律倍孤零零地呆在一边,欲哭无泪。

于是,耶律德光于公元927年2月,冠冕堂皇地登基接班当上了第二代皇帝,述律平被尊为“应天皇太后”

一见面,祖孙俩就大吵起来,述律平骂耶律阮“忤逆”,耶律阮骂述律平“无道”。眼看情形僵持不下,述律平对耶律屋质说:“你来为我主持公道。”耶律屋质说:“太后与大王彼此释怨,臣才敢开口。”双方暂时平静了下来。

于是,耶律屋质向述律平发问道:“当初太祖皇帝将耶律倍封为太子,为什么太后要改立耶律德光呢?”

述律平硬着头皮说:“改立皇储,是太祖曾经说过的。”

耶律屋质又向耶律阮发问:“大王你为何擅自即位,不先征得尊长的同意?”

耶律阮怒气冲冲地说:“我父亲当初本应立为国主,却因为这个所谓的尊长而不得立,她不配为尊长,我不愿意向这样的尊长禀报。”

耶律屋质听了祖孙双方的言辞后,正色道:“当初人皇王以太子身份失去国主地位,尚且不曾兴兵征战,大王如今为何要做你父亲不肯做的事情?至于太后,你为了自己的私心偏爱,篡改先帝遗命,妄授神器,为何至今还不肯认错?”

这恐怕是述律平第一次听见臣下如此直言指责自己,眼看众叛亲离,四面楚歌,述律平不禁又急又愧,流着眼泪说:“当初太祖遭诸弟之乱,天下荼毒,疮痍未复,我怎敢因自家争夺帝位而使国家再遭兵乱?”

就这样,迫在眉睫的一场内战总算是在剑拔弩张的关头平息了。

放弃了兵戎相见,述律平仍然不甘心将帝位传给长孙。回到营帐后,她又对耶律屋质说:“如今讲和已毕,我们再来考虑一下帝位究竟应该传给谁。”

耶律屋质的态度非常明确:“永康王继位,顺天意得人心,太后何必如此固执?”

耶律李胡听了厉声喝道:“有我在,他休想称帝!”

耶律屋质平静地回答:“按照礼法,传嫡不传弟。当年耶律德光取代人皇王称帝,尽管他文武兼备,人们仍然纷纷非议。你强求帝位,人们何止是怨言!现在众望所归,都愿意拥立永康王,已是定局不可扭转了。”

权衡利弊之后,述律平不得不面对现实,她对耶律李胡叹息道:“虽说我爱你甚于其他孩子,可是……哎,如今不是我不想立你,实在是你自己缺乏才能民望,太不争气。”

随后,述律平和耶律阮达成了正式的“横渡之约”,承认耶律阮称帝,罢兵同返上京。

31岁的耶律阮终于成为明正言顺的辽国皇帝,是为辽世宗。他追封一生不得意的父亲耶律倍为“让国皇帝”,而风光一生的述律平也从此失去了一切权力。述律平不想就此罢休,不久,又与耶律李胡密谋造反。阴谋被察觉后,耶律阮先下手为强,将祖母和叔父同时捉住,送往边地幽禁起来。

然而,述律平老而弥坚。虽然被幽禁,却一直活得挺精神。公元951年,耶律阮死于近侍的谋逆叛乱,述律平得知后先乐后骂:“小兔崽子,短命鬼,早知道你不得好死!”

两年后,“应天皇太后”述律平终于走完了她75年的人生历程,与已经去世27年的丈夫阿保机合葬在了祖陵之中。

相关参考

契丹建国的历史经过介绍 耶律阿保机的女儿是谁

...律阿保机的一生只有唯一的一个女儿,她是耶律阿保机同皇后述律平所生,名叫质古,在一众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由于是独生女儿,耶律阿保机

契丹建国的历史经过介绍 耶律阿保机的女儿是谁

...律阿保机的一生只有唯一的一个女儿,她是耶律阿保机同皇后述律平所生,名叫质古,在一众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四。由于是独生女儿,耶律阿保机

帮丈夫打江山,扶儿子上位,最后被孙子幽禁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述律平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传奇人物,其中也出现过很多奇女子,要知道自爱古代男权的社会,女性能出人头地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

从贵妃到皇太后 断腕太后萧燕燕的传奇一生

萧燕燕的一生在公元953年那年开始,她的父亲是“断腕太后”述律平的族侄,母亲是太宗耶律德光的女儿。萧燕燕名字是萧绰,小名叫燕燕,所以才有萧燕燕这一名,传说燕燕的名字是由她的母亲是燕国公主和她的父亲在燕

辽太宗耶律德光暴毙后竟被腌制做成腊肉?

辽太宗耶律德光生于公元902年,卒于公元947年,他是耶律阿保机与述律平的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于公元927年至公元947年在位,当了整整二十年的皇帝,他是辽国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早年也是一位名将,二十

诸弟之乱过程简介 诸弟之乱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

经过第一次叛乱911年5月,以剌葛为首的四兄弟唆使耶律氏中对阿保机不满的守旧贵族,借口索取俘虏来的汉人奴隶和牲畜,突然向阿保机发难。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料定此事并非如此简单,便予以拒绝。剌葛四兄弟便借机

断臂历史名人

1.古代名人的断臂之恋中国的同性恋具有长久历史,个中人物从帝王名士到平民倡优,构成了古代中国一个暧昧的人群集合。下面按照历史顺序,选择百位左右声名尤著者加以介绍。(可惜下半部找不到了。:(失败啊)中国

耶律德光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做成木乃伊的皇帝

辽太宗耶律德光生于公元902年,卒于公元947年,他是耶律阿保机与述律平的儿子。辽太宗耶律德光于公元927年至公元947年在位,当了整整二十年的皇帝,他是辽国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早年也是一位名将,二十

人皇王耶律倍的“让国”义举是谦让还是无奈?

契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有三子,长子耶律倍,精通汉族文化,为人宽和有礼,后被封为人皇王,太祖意图让他继位;次子耶律德光,武艺高强,能征善战,担任兵马大元帅。三子皆为述律皇后所生,但述律皇后最为偏爱次子德光

1963年断臂再植成功首例 中国的手外科学世界领先

在中国古代,对手部的治疗就有了很深的造诣,比如中国的正骨。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手外科学的发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中国的手外科学更是世界领先。在1963年,中国上海的陈中伟医生全世界第一个完成了断臂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