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清华教授争夺战

Posted 教授

篇首语:人总要找点事情做,让自己忙起来,忙起来才知道生活不易,才明白平时的忧伤都是矫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949年的清华教授争夺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1949年的清华教授争夺战

2、知名人物 钱昌祚

1949年的清华教授争夺战

北平解放前夕,华北地下党考虑到解放后需要人才,觉得当务之急是把教授们留下。每个地下党员都接到游说任务,每个教授身边都有几个学生或教师在暗中斡旋,教授们的思想动态被迅速传到河北泊镇解放区。听说教授太太也跳起了大秧歌,华北地下党负责人刘仁开怀大笑。
年12月,局势日渐明朗,即便是对政治一窍不通的人都已明了,蒋介石守不住长江以北了。不过,两党“隔江而治”的传言,依然蛊惑众人。
危城之内,每个人都被推到十字路口,必须选择走与留。无疑,这个决定将成为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这同时意味着,选择一种社会制度,乃至一种生活方式。
陈寅恪的助理浦江清在日记里写道:“那时候,左右分明,中间人最难立足。”对那些只知学问不问政治的“局外人”、“中间派”而言,何去何从,是最大的难题。
当时,清华老师们见面,互相打听“走不走”,就像老北京见面问“您吃了吗”一样自然。蒋南翔和钱伟长还特地组织了一个中年教授会议,专门讨论去留问题。
除个人抉择外,在国共的对弈中,教授争夺战也成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试金石。
蒋家正在为败逃作准备,他们不光要带走故宫的古董字画、国库的金条珠宝,还需要一些知识分子来撑门面。他们列出一份“抢救”名单,准备把大知识分子一网打尽。
月上旬,南京政府派青年部部长陈雪屏到北平。梅贻琦请他吃饭,约了些清华教授作陪。饭局的目的,大家都心照不宣。吃饭时,陈雪屏果然宣布,南京派了一架专机,来接诸位先生,如果愿意去,就可以同他一起出发。“在座的人都相顾无言,不置可否”。
天将破晓,有些人非走不可,有些人欢欣鼓舞,每个人都必须抓住历史大势。
那时候,清华的民主墙上出现了挽留梅校长的大字报,语气恳切地称“南京政府将倒,不应使名流殉葬”。同学们排着长队,来到梅贻琦的住宅前,齐声呼喊挽留梅校长的口号。
私底下,地下党还派崔月犁登门拜访,诚意挽留梅贻琦。历史学家吴晗到解放区后,特地从延安给梅贻琦发来电报,祝贺他六十寿辰,并劝他留下来。
不过,梅贻琦早已作好出走的准备。早在11月28日,梅夫人便已携长女搭乘亲戚的飞机离开北平,飞抵广州,不久又去了香港。
一天晚上,校务会议在梅家召开。散会后,梅贻琦把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友兰留下,对他说:“我是属牛的,有一点牛性,就是不能改。以后我们就各奔前程了。”
冯友兰觉得,梅贻琦非走不可,是有政治上的难处。冯友兰没有走,于危难之时接掌教授会,毅然肩负起“护校”重任,把一个完整的清华交给了新政权。他说:“我之所以在解放时没有走,主要是由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失望。”
浦江清也没走,他想的是,“学校是一个团体,假如多数人不离开,可保安全,并且可避免损失和遭受破坏”。
哲学家金岳霖不走的理由,则像他的性格一般率性。他自言:“共产党毕竟是同胞,不是洋人侵略,还是可以接受的。”
陈寅恪随胡适被“抢救”到南京后,终究也没走。他觉得自己与政治绝缘,只要避开战火即可。他再三说:“我不愿逃到台湾去依附美国。‘父母之邦,不可弃也!”’
年12月21日,第二批被“抢救”的学人由梅贻琦率领,到达南京。梅贻琦一下飞机就抱怨“市内新机场跑道太软,只能载重三千磅”,似为不能多载几人而惋惜,其实,清华大学除外文系主任外,没人愿意随行。
被列入“抢救”名单的人,大多不愿跟国民党走。一天,蒋介石派了五架飞机到机场,却应者寥寥,反而是家在南方的讲师助教赶上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回家探亲。飞机还剩不少空位,连北大教授袁同礼的老妈子也跟着来了。后来任台湾大学校长的傅斯年到机场接人,本以为会有许多“忠于党国”的教授下来,等了半天,却发现飞机上都是些不相干的人。蒋介石懊恼不已,不得不停止“抢救”。
最终,除了梅贻琦等几人离校外,清华269位教师都选择了留校等待解放。教授们草拟了一份《对时局的宣言》,在宣言上签名的清华教授有张奚若、曹靖华、李广田、费孝通、钱伟长、张岱年等37人。
后来,在一次有许多教授参加的招待会上,周恩来幽默地对刘仁说:“你把教授都留下来了,一个也不肯给蒋介石,难怪有人说你的名字是‘留人’呀!”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知名人物 钱昌祚

钱昌祚

字莘觉,江苏常熟人,生于1912年9月8日,清华大学毕业,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士、航空工程硕士。历任浙江、清华、中央各大学教授,中央学校及军政部航空学校教授。1933年7月18日任军政部航空署技术处处长。又曾任航空委员会技术处长,航空机械学校校长,飞机厂厂长,航空委员会首席参事等职。1946年6月5日任国防部第六厅 (研究发展)厅长。同年11月被选为制宪“国民大会”社会贤达组代表。1949年去台湾。1950年2月任台湾当局“经济部” 常务次长。1962年4月任 “经济安全委员会”秘书长。又曾任台湾“中国航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理事长。著有 《惺党论选》 《浮生百记》 等。

相关参考

故事清华教授郭黛姮: 圆明园究竟长什么样

【故事】清华教授郭黛姮:圆明园究竟长什么样?3D复原惊艳了世界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

他是百年前的天才学霸,哈佛大学博士、清华大学教授,被胡适推崇

你可能没听过赵元任,但一定听过他写的绕口令。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

谁提议蒋介石1949年逃往台湾 ? 一个大学地理学教授

原题:蒋介石1949年逃往台湾,是谁的提议?一个大学教授1948年年底,辽沈战役结束,平津、淮海战役接着打响。但是,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很快陷入重重险境,即将被解放军歼灭。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也走到了彻底垮

知名人物 钱昌祚

钱昌祚字莘觉,江苏常熟人,生于1912年9月8日,清华大学毕业,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士、航空工程硕士。历任浙江、清华、中央各大学教授,中央学校及军政部航空学校教授。1933年7月18日任军政部航

国民党史 阎振兴

阎振兴字光夏,河南汝南县人,1912年生。清华大学土木学系毕业,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后,历任滇缅公路工务局工程师、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局工务处长、清华大学教授、

知名人物 浦薛凤

浦薛凤字逖生,江苏常熟人,1900年生。清华学校毕业,先后美国翰墨林大学学士、哈佛大学硕士、翰墨林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任云南东陆大学、浙江大学政治学教授,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国民政府国防部最高

国民党史 童胜男

童胜男台湾省新竹市人,1944年2月10日生。台湾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台湾清华大学化学研究所硕士,美国阿克隆大学高分子研究院博士。曾任新竹市小学、中学教师,台湾清华大学兼职副教授,美国凯斯大学客座教授

历史人物 “三无”学人陈寅恪

   1925年6月15日,清华校长曹云祥正式宣布清华国学研究院教职员名单:教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  清华校方为聘请“四大导师&rdq

历史人物 “三无”学人陈寅恪

   1925年6月15日,清华校长曹云祥正式宣布清华国学研究院教职员名单:教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  清华校方为聘请“四大导师&rdq

1949年的历史

一、1840~1949年的历史事件,人物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