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主破镜得团圆

Posted 公主

篇首语: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落难公主破镜得团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落难公主破镜得团圆

2、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破镜重圆的故事

落难公主破镜得团圆

南陈后主陈叔宝风流误国,最惨的莫过于他的女眷,她们都成了隋朝的战利品,乐昌公主也不例外。
乐昌公主是陈后主的大妹妹,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兼美女,芳名远播。她选择夫婿也不囿于流俗,以诗文才识为唯一评判标准。
陈后主身边有个太子舍人(官名,是太子身边比较亲密的人),名叫徐德言,是当时著名的文学之士。南朝文风一直很盛,由于经常在陈后主举办的诗会上见面,徐德言便入了乐昌公主的凤眼。徐德言诗文冠绝江南,虽不衣紫,却难掩卓尔不群的气宇。
有一次,男女百人在望仙阁内歌舞正酣,张贵妃倚在皇上的身边,孔贵妃弹着琴,几十个宫女齐声唱着《玉树后庭花》。歌声萎靡,让人不辨晨昏。徐德言忽地站起身来说:“如今隋强陈弱,隋主无日不在计划南侵。近两年更是每每趁着我国收获季节,发兵扰境,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使我江南全无收获,长此以往,国将不国。陛下如果能外据长江天险,对内勤政修德,方可决战境外。如今皇上每日饮宴,不理朝政,臣子更是阿谀成风,报喜不报忧,乱象纷呈,我深为陛下忧。”
徐德言这一番肺腑之言,振聋发聩。如遏明君,则有醒酩灌顶之效。而陈后主当即脸色铁青,恨不能马上将这个大胆的贰臣推出去斩首。正在谈笑的群臣也立马安静了下来,吃惊地看着徐德言。当时乐昌公主也在场,不禁愣了愣,趁机附和:“恭贺皇兄,朝中有这样的忠谏之士,是我大陈之幸。”
徐德言不由得动容,其实早在之前,两人已互生情愫,想不到满朝文武,竞不如一个女流,公主有如此见识,也是他始料未及的,他内心感动,禁不住向乐昌公主深施一礼。乐昌公主凝目看去,少年翩跹,四目相对,心里一动,脸微微一红。
他们这美目传情的小动作,被佞臣孔范瞧见了,不禁暗喜。待退朝后,他向尚在气头上的陈后主建议,把乐昌公主嫁给徐德言,并赐给府第别居,省得他们一唱一和,再找麻烦,搅了雅兴。
徐德言成驸马后入朝任侍中,不再随侍陈后主左右了。夫妇二人互敬互爱,夫唱妇随,成了一对人人羡慕的天成佳偶。昏庸的陈后主为了自身的清静,也是做了一件好事。徐德言预料到,总有一天,国家会遭受到灭亡之祸,也预料到夫妻将会离散,因此二人忧心忡忡。
一天,他愁容满面地对妻子说:“我已听到国亡家破的脚步声了,一旦亡国后你我在兵荒马乱中失散,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互有信物留下,作为将来重逢的凭证。”
公主听罢,不禁潸然泪下。伤心一阵之后,便从妆奁中拿出一面镜子。徐德言用剑击成两半,一半赠与乐昌公主,一半自己用手帕包好,并与妻子洒泪约定:“他日必以正月望日,卖与都市,我当在,即以是日访之。镜子重圆日,就是夫妻团圆时。”
果如徐德言的预料,陈后主多年的败家努力有了回报,隋军攻占了陈朝的都城建康。才色无双的乐昌公主落入了隋将杨素之手,成了他的宠妾。
尽管荣华富贵不减当年,但乐昌公主经过这番家国之痛、离散之苦,心中常怀黍离之悲,郁郁寡欢,无法停止对江南的怀念,也无法忘记与丈夫临别时的约定。
每年的正月十五上元节,乐昌公主便私下命一心腹老妪,拿着那半片铜镜沿街叫卖。行人见老妪只卖半片镜子,都觉得十分奇怪,围了过来。问要价几何,谁知老妪的开价高得离谱:十锭黄金。围观者哈哈大笑。
年年等待,年年失望,始终没有徐德言的消息。
城破之时,徐德言受了重伤,被城中的居民悄悄救起,休养了许久,才能够勉强行走。徐德言伤愈后,多方打听,才得知女眷都被押解至长安.,他身无分文,生活困苦不堪,心情也极度失落,只得一路走走停停,替人写家书或干上一年半载的私塾先生,挣一些盘缠,好继续前行。就这样走走停停,过了几年,终于到了长安。
乐昌公主被发落到长安什么地方、什么人家,他都一无所知。徐德言手执半片铜镜,想起往日夫妻两人曾在镜中相映成双,自己为妻子插凤钗的情景,如今却已人去镜破,怎不叫人伤心欲绝!好在他有和爱妻的约定,这就是希望。
徐德言如约在又一年的正月十五日,出现在长安街头。他到街市上四处去走访,特别留心卖镜子的人,果然发现一个老妪,正拿着半片铜镜沿街求售:“卖镜子哟,谁买镜子!”徐德言疾步上前,一看到半面镜子,他的心就剧烈地跳起来。
徐德言紧紧拉住老妪,生怕她跑了似的,急切地说:“我买下了。”
老妪疑惑地抬眼看他:“你买得起?”老妪的目光在徐德言身上上下打量。
围观的人群一阵哗然:“疯子遇到傻子,有好戏看了!”
旁边一个看热闹的市井女人好心地提醒他:“这老妪是疯子。半面破镜子,卖了多少年。十锭金元宝,可以买一座院子了。外乡人,对面有一家镜子铺,几文钱就能买一副好镜子?”
徐德言一听妻子这么至诚地寻找他多年,感动得泪流满面,唏嘘道:“我就要这半片残镜。别说十锭,百锭也不多。”他请老妪随他到旅馆去,他有话要说。 在旅馆里,徐德言叙述了自己和妻子乐昌公主离别的情景,并拿出自己珍藏着的半片镜子,与老妪手中的半片一合,果然相符。
老妪深深施礼:“老身拜见驸马爷。”
老妪将公主的情况尽可能仔细地告诉了徐德言。徐德言听了,感慨万千,悲伤之余,他取出纸笔,题《破镜诗》一首,请老妪带回,让乐昌公主知晓心迹,或可向杨素稍通款曲。
一连多日,乐昌公主茶饭不思,精神恍惚,面有戚色。杨素虽身居高位,却还是一个细心体贴的性情中人。在他得到乐昌公主以后,对这位容貌秀丽、才情横溢的南国佳人十分钟情。见公主反常,便询问缘故。在他的再三询问下,公主才将夫妻情事据实以告。杨素毕竟是英雄,自有过人的见识和雅量,非但不恼,反而深为感动,于是答应了乐昌公主的请求。他当即着人到旅馆,请徐德言进府,邀集宾朋,设宴款待。
当天傍晚,徐德言如约而至。夫妻重逢,恍如梦境。一个是亡国之臣,一个是当朝权贵。而陪侍在侧的乐昌公主,对前者而言是发妻,对后者而言是宠妾,场面真是尴尬。
大家默然相对,不知从何说起,也不敢多说一句。
乐昌公主奏了一曲《玉树后庭花》,打破难堪局面,这是故国的曲子。杨素约略问了徐德言城破后的经历,徐德言略作叙述,让人越发觉得,他一个文弱书生,一路寻来确是不易。
杨素便命乐昌公主作诗,乐昌公主当即吟道:“今日何迁次,高官对旧官。笑啼俱,方验做人难。”诗句把乐昌公主当时同对新旧丈夫、哭笑不得、左右为难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座的许多达官贵人,无不感叹唏嘘。杨素看过之后,也甚觉凄然,慨叹不已。他问乐昌公主是否愿意回到徐德言的身边,乐昌公主站起身来,盈盈下拜:“愿不愿意都无妨。原是一女不嫁二夫,但宿命己定,无可奈何。妾身轻贱如蝼蚁,富贵贫贱都不重要了。杨相公待我不薄,怎忍辜负?徐相公情意未改,依约寻来,离弃何忍?”
杨素哈哈一笑,当场许诺,把乐昌公主还给她的丈夫,并且答应帮忙为徐德言在朝廷安排一个官职。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徐德言和乐昌公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赶紧双双离席叩拜,向杨素行礼作辞,感谢成全之恩。
但徐德言经过这么多年流离失所的磨难,早已感悟,因此不愿在朝为官,情愿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带着妻子返回江南。杨素也不勉强,送给他们很多钱财。
就这样,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得以团聚了,并且如愿以偿地回到江南故土,安家度日。
徐德言与乐昌公主日夜兼程地回到江南,他们原本只想隐姓埋名,在民间过上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的平静生活。但因为杨素打过招呼,江南的地方官员们便认为这是很好的谄媚机会,唯恐别人不知。在发还他们当年位于建康城的驸马府时,也要大张旗鼓地举行仪式。这样一闹腾,他们回来的消息,就传遍大江南北了。
本来,按照隋制,亡国的贵族是不可以回原籍的,恐其召集旧部谋反。因此,乐昌公主是唯一一个回到故国故都的陈氏王族,让人称奇。
正是由于他们特殊的身份和曲折离奇的经历,所以江南旧朝的丈人雅士、故旧属吏,都纷纷慕名前往拜访,游客侠士也以能面见他们夫妇为荣;平民百姓十分好奇,知道是前朝公主回来,也生了几分对前朝的复杂感慨;地方官吏更是有事没事就邀请他们赴宴。他们受到了空前的追捧,成为很多人的话题。这样,他们原本要平静生活在民间的希望落空,身心无法得到安宁,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
为了回避,他们决定离开建康。两人变更了装束,迁到姑苏城外的一个小镇隐居下来。他们事先购置了三间茅屋,一个小小的院落,门前很远才是一条官道,平日往来的人也不多,繁华离他们远去。乐昌公主变卖了首饰,用青布包了头,布衣荆裙装扮,完全是一个江南农妇的形象了。徐德言变换了姓名,下河捕鱼,进山采樵,与世无争,日子安逸而闲适,这种普通百姓的平静生活,他们感到十分惬意而幸福。
好日子没过多久,他们的隐居生活就被好事者发现了,并受到了比先前更多的干扰。迫不得已,他们买了条船,索性以船为家,在江南水乡的河湖江流之间,过着漂泊不定的云游生活。
就在乐昌公主隐身江湖的那些年里,世道的盛衰兴亡,每时每刻都在演进,并伴随着血雨腥风。
这一幕幕的世事变化,仿佛走马灯似的在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眼前晃过。他们经历了陈、隋、唐三代,最终步入古稀之年,在唐太宗贞观十年,夫妻谢世之前,才向人们透露了他们的身世。地方官得知后,层层上报,待追封的牒书下达,他们已平静地双双离去,夫妻合葬一墓。陪葬他们的,就是那面见证了他们坚贞不渝爱情的铜镜。
公主落难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破镜重圆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陈国公主乐昌美丽且有才华。她与丈夫徐德言感情深厚。但当时,隋朝正入侵陈国,陈国即将被灭亡。乐昌公主和徐德言都预感到他们的国家将被入侵者占领,他们也会被迫离开王宫,背井离乡。战乱中,他们可能失去联系。

  于是,他们将一枚象征夫妻的铜镜一劈两半,夫妻二人各藏半边。相约在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将各自的半片铜镜拿到集市去卖。期盼能重逢,并将两面镜子合而为一。

  不久他们的预感就成为了现实。战乱中,公主与丈夫失散了,并被送到隋朝一位很有权势的大臣杨素家中,成了他的小妾。在第二年的元宵节上,徐德言带着他的半边铜镜来到集市上,渴望能遇见他的妻子。碰巧,有一名仆人正在卖半面的铜镜。徐德言马上认出了这面镜子。

  他向那名仆人打听妻子的下落。当他得知妻子的痛苦遭遇后,他不禁泪流满面。他在妻子的那半面铜镜上题了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那个仆人把题了诗的铜镜带回来,交给了乐昌公主。一连几天,她都终日以泪洗面,因为她知道丈夫还活着而且想念她,但他们却无法再相见了。

  杨素终于发现了这件事。他也被两人的真情所打动,觉得自己也不可能赢得乐昌的爱。于是,他派人找来了徐德言,让他们夫妻团圆了。

  “破镜重圆”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形容夫妻分开后,又高兴的团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参考

倒霉皇帝朱由榔,落难缅甸却因误会发生咒水之难,军队大臣全死绝

正所谓人倒霉的时候,就是喝凉水都会塞牙缝。这说的是人在落难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我想,一个人再怎么倒霉都不可能倒霉的过(南)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

平时只能单独用餐、家宴礼节又多到吓死人…你年年都吃的团圆饭,清朝皇帝却一生都吃不到

每逢除夕、春节等重大节日,中国传统的习俗便是要一家团圆、齐聚吃饭,然而紫禁城的宫墙隔出了两个世界,宫墙内的王公贵族享尽繁华权力,却永远无法像宫墙外的平民百姓好好吃上一顿团圆饭?原来清朝皇帝除夕家宴中,

“过年”的文化本质,关于祭祀、团圆、迎新、亲情疗愈的那些事儿

过于冬至,年味越来越浓了。每年的这个时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同党飞越万水千山,回到怙恃亲人眼前,一家老老小少、团团聚圆,齐享嫡亲之乐,欢高兴喜预备过大年。阴历新年,是一年之岁头,即

“过年”的文化本质,关于祭祀、团圆、迎新、亲情疗愈的那些事儿

过于冬至,年味越来越浓了。每年的这个时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同党飞越万水千山,回到怙恃亲人眼前,一家老老小少、团团聚圆,齐享嫡亲之乐,欢高兴喜预备过大年。阴历新年,是一年之岁头,即

清朝公主为何必须得守活寡? 悲惨的公主

清代的公主,经过琼瑶戏的演绎,个个都成娇滴滴了。这倒也符合人们心目中公主的形象,公主,皇帝的女儿,地位之尊贵,谁又能比得上呢?人见人宠,肯定娇贵得一塌糊涂。当然,的确有的朝代,公主很娇贵,甚至骄横。比...

清朝公主为何必须得守活寡? 悲惨的公主

清代的公主,经过琼瑶戏的演绎,个个都成娇滴滴了。这倒也符合人们心目中公主的形象,公主,皇帝的女儿,地位之尊贵,谁又能比得上呢?人见人宠,肯定娇贵得一塌糊涂。当然,的确有的朝代,公主很娇贵,甚至骄横。比...

清朝公主为何必须得守活寡? 悲惨的公主

清代的公主,经过琼瑶戏的演绎,个个都成娇滴滴了。这倒也符合人们心目中公主的形象,公主,皇帝的女儿,地位之尊贵,谁又能比得上呢?人见人宠,肯定娇贵得一塌糊涂。当然,的确有的朝代,公主很娇贵,甚至骄横。比...

杜月笙晚年落难,找此人借钱,此人拿来两件东西,杜月笙差点落泪

当年上海滩的三位大佬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在租界内外可谓是呼风唤雨,只手遮天的人物,但是,他们赖以发家的土壤——租界被取消之后,他们就都遭到了事业上的大失败。张啸林就不说了,他当了汉奸,被戴笠派人杀了

老祖宗名言“人穷不交三友,落难不求三人”,背后道出无尽心酸

人并不是生而平等的,也没有所谓的上帝会来帮助谁度过苦难。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平凡是不错,可是有些人一辈子平顺,而有些人却从出生开始就一路坎坷。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很多命途多舛的人都能够勇敢地站起来,赢得

筑梦情缘沈其南出狱沈家团圆 沈其北还会出现吗

经历了很多波折,沈家三兄妹最终终于团聚了,沈其南从狱中出来,换了一个新身份,但是和自己的哥哥妹妹之间的感情却并没有改变,尽管他们几个人曾经分离了很多年,但是能够重新聚在一起,也是一件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