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文图与南唐灭亡
Posted 后主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长江水文图与南唐灭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长江水文图与南唐灭亡
樊若水出生在池州长江里一座名叫五溪漫的江心洲上,从小怀着一腔报国志,饱读诗书,更身怀一项绝技:不管春夏秋冬,长江水涨水枯,他游走在波涛汹涌的江水里如履平地,外号混江龙。南唐后主李煜自诩多才多艺、文冠天下,曾三番五次举行会试。樊若水十八岁这年,又赶上京城秋后会考,樊若水文思泉涌,洋洋洒洒,剖析南唐国力,纵论天下大势……但等到张榜之日,却是名落孙山。
此后,连续十年,樊若水年年赶考年年落第,二十八岁的他就早早愁白了少年头。
这一年,赵匡胤派兵南侵,破淮河,攻占原南唐旧都寿州。得知消息,樊若水赶忙驾船来到金陵,他要向后主李煜上书,献破敌治国之策。樊若水在京城转了几天也没能面见后主,突然想起内阁大学士陈乔是个正直的忠臣,于是就在陈乔下朝的路上等。巳时三刻,樊若水看到一乘四人抬的轿子向陈府走来,他迎上去,跪在当街,拦住轿子……陈乔把他带回家,两个人一交谈,陈乔发现樊若水果然是个人才。
第二天,陈乔将樊若水带到金殿见后主,李煜不屑地朝下睨了樊若水一眼:“听说你有退敌良策?”“陛下,我不能夸口有救国良策,但我有一颗爱国的赤胆忠心。我认为,从现在起,我大唐应该整吏治,修法度,重农桑,戒浮华,练军队,固江防,立国威。那些粉饰太平,锦绣文章不能救国,也不能治国……”后主的脸一分分拉长了。大将军皇甫继勋看见李煜的表情变化,愤怒地出班奏道:“皇上,这是哪里来的乡村野夫,不知天高地厚,满口胡言,分明是藐视我大唐无人。”后主点头称是,沉着脸说:“如果不念在你对我一片忠心,就该割了你的舌头,来人,将他拉出去,重打八十大板!”樊若水被打得血肉模糊,扔到了大街上。
翌年春天,赵匡胤的大将曹彬、李汉琼等率六十万大军攻取长江以北所有地区。后主急忙派遣大将军皇甫继勋领兵三十万凭借长江天险抵御宋兵进一步入侵。
五溪漫江心洲离江北岸不足三里,樊若水每天眺望江北岸,看着南唐危如累卵,禁不住忧心如焚。两军对垒,白天江面上早已被封锁,挨到晚上,樊若水悄悄驾一叶小舟,上行九江,下到采石,花了两个月时间,每一江段都用丝绳丈量江面的宽度,弄清哪里水面宽阔,哪里狭窄,哪里水深,哪里水浅,哪里水流湍急,哪里水流平缓。得到这些第一手资料后,樊若水绘制了一幅《长江水文图》。
在六月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樊若水驾船来到采石,拜见驻扎在那里的南唐主帅皇甫继勋,离船登岸时,他被南唐军当作奸细给抓到中军帐前。这时皇甫继勋已经睡下了,听了士兵报告,皇甫继勋起床来到中军帐,一边系衣带一边叫:“把奸细带上来。”樊若水上前几步,跪倒磕头:“大将军,我不是宋军的奸细,我来,是给您献御敌的《长江水文图》啊。”皇甫继勋一看是樊若水,气不打一处来:“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居然闹到了我这里来。来人,把他给我轰出去!”“大将军,我这可是宝贝啊,是我冒着性命危险花了两个多月绘制出来的。”“慢着,把他带回来。”皇甫继勋对押解的士兵说。樊若水以为皇甫继勋改变了主意,激动地说:“大将军,我这水文图上,标注了哪里水急,哪里水缓,哪里易攻,哪里易守……”皇甫继勋冷冷地说:“把他的耳朵给我割下来,让他以后长点记性。”
樊若水被四名士兵押着来到营门外,士兵手起处,两只血淋淋的耳朵被割了下来。望着士兵进了营门,樊若水万念俱灰。
一天夜里,樊若水正在江心洲家里睡觉养伤,突然听到门“吱”的一声被打开了,几条黑影闪进屋里。“谁?”他惊恐地问。几条黑影一拥而上,把他绑了个结结实实,然后两个人架着他上了一条船,船像箭一样向北岸驶去。
船上岸后,一行人把樊若水架到一处明亮的大厅里,厅里一位虎背熊腰的将军满脸微笑地迎上前,双手抱拳:“失敬失敬,让先生受委屈了。在下曹彬,有失远迎,还望先生恕罪。”曹彬亲自给樊若水解了绑绳,然后说:“樊先生,请!”樊若水一看,厅里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宴,正冒着热气腾腾的香气。樊若水被曹彬搀扶着,机械地坐到宴席前。“樊先生,您看谁来了?”樊若水顺着曹彬的手看去,只见门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由两个人搀着,一步一步走进来。“娘――”樊若水不由自主地喊道。
待老太太坐定,曹彬亲手斟满一杯酒递给樊若水:“久已仰慕先生德才,今日冒昧请先生与曹某一道共保明主,同谋大道。”“唉,唐皇昏聩,气数已尽。但我毕竟是南唐的子民啊。”樊若水说。“古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先生学富五车,南唐小皇帝却不能识;先生素怀报国宏志,却屡遭奸贼迫害。综观天下,只有我大宋皇帝英明有大为,堪称圣君,要保,我们就要保这样的皇上。”
原来,樊若水向皇甫继勋献宝图遭割耳朵的事在唐营里已传得沸沸扬扬,曹彬安插在唐营里的奸细将消息传回宋营。曹彬当即派人潜入五溪漫,把樊若水和他的老母亲一同请进了宋营。为了表示尊重,第二天,曹彬派了一名军校,用马车把樊若水母子送往宋朝京城汴梁,赵匡胤在明德殿接见了樊若水。宋太祖从头至尾、详详细细看完《长江水文图》,得意地击掌大笑:“有此宝图,南唐犹在我手了啊。”宋太祖当即封樊若水为赞善大夫,即日赴前军效命。樊若水建议曹彬在荆湖地区打造黄黑龙船六千只,在金陵西边的板桥渡,用它们搭建一座浮桥,就这样,在樊若水的带领下,宋军浩浩荡荡突破了长江天险,杀到金陵城下。直到这时候,南唐人还不知道宋军是如何过江的。
第二年春日,宋军攻破金陵城,活捉后主李煜,南唐就这样灭亡了。
灭亡长江
中国古代战争 首创长江下游架桥的宋灭南唐之战
首创长江下游架桥的宋灭南唐之战宋灭南汉后,南唐主李煜主动向宋臣服,以图自保,暗中却积极备战。开宝七年(公元 974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绝来朝为借口,发兵 10万余,战船数千艘,联合吴越,进攻南唐。
命曹彬、潘美率水陆军主力 10万由江陵沿江向东推进;吴越王钱弘率军数万由杭州向北进攻 ;命宋将丁德裕为前锋,并监其军;命王明牵制湖口(今属江西)的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曹彬率军顺江东下,南唐军以为是宋军例行巡江,故屯兵 10万于湖口的南唐军未进行阻截。宋军连克峡口寨(今安徽贵池西南)至当涂的沿江重镇。闰十月二十三日,败南唐军 2万,夺取要塞采石,并以战船连成浮桥保障后续部队继续南下,又分兵进攻傈水(今属江苏)、宣州(今安徽宣城)。李煜闻讯,以为长江下游江宽水急,难以造桥,所以仅派了 2万水陆军迎战宋军。由于兵力不足,结果惨败。次年正月,王明军克鄂州,曹彬军克溧水、宣州,主力进攻南唐都城江宁(今南京)。潘美为不失战机,不待船到,率军强涉秦淮河,击败南唐军,斩万余人,余部退入城中。四月,吴越军克常州,直趋润州(今江苏镇江)。战初,李煜自恃江宁地势险要,认为只要坚守壁垒,敌疲自退,遂将兵权交给了负责守卫都城的皇甫继勋,终日涌经讲易,不问战事。五月的一天,偶然登城巡视,才知宋军已兵临城下。李煜怒杀皇甫继勋,急调湖口朱令晕率军入援。朱令晕因受王明军牵制,不敢轻进。九月,李煜派兵增援润州。李煜一面遣使向宋乞和,一面严令朱令晕火速来援。十月,朱令晕率军号称15万,分乘巨舰、大筏顺江东下,直扑采石,企图解江宁围。赵匡胤密令王明在独树口(今安徽安庆附近)多竖长木伪装成帆樯。朱令晕疑为伏兵,率军转入皖口(今安庆西南),结果遭到宋军伏击,朱令晕被俘,余部退回湖口,被王明军歼灭。江宁成为孤城。宋军三面围攻江宁,十一月二十七日破城。李煜出降,南唐亡。
相关参考
当五代兴替之际,黄河南北正处于严重的战乱状态,这使分立于长江流域的各小国得以并存。但各国兴亡时间不一,疆域大小、国力强弱也各异。当时,以长江天险为屏障、差可与中原王朝抗衡的,惟有建都金陵(南唐初改名江
首创长江下游架桥的宋灭南唐之战 宋灭南汉后,南唐主李煜主动向宋臣服,以图自保,暗中却积极备战。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赵匡胤
我们常说的大艺术,包括文学、音乐、书法(中国特有,可与绘画合为书画)、绘画、雕塑、舞蹈、戏剧、建筑等,过去主要是7大门类(近世还出现了电影、电视,被称为第八艺术)。这些门类的开创和发展,两汉时期都
作战目标(1)寻机歼灭第六战区主力。(2)短时控制宜昌至岳阳的长江水路,将在平善坝地区掠夺得近20000总吨位的各类大型船只约50艘,由宜昌下航,以弥补长江内军运船只的不足。(3)从洞庭湖以北的南
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和苏东坡同朝为官。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却久难以除根。太医院嘱其饮阳羡茶,但须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想到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便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
长江第一桥宋太祖开宝七年(974),赵匡胤以曹彬、潘美为主将,率兵10万自荆南乘战船沿长江而下,准备攻取南唐。南唐沿江屯兵毫无准备,还以牛、酒犒赏宋军,及至发觉宋军的真实意图,池州守将戈彦弃城逃走,宋
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和苏东坡同朝为官。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之症,虽服药,却久难以除根。太医院嘱其饮阳羡茶,但须用长江瞿塘中峡水煎烹。想到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便相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
南唐后主李煜,历史上有名的词人,他一生写下不少名篇流传至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千古名句至今犹在传唱。李煜文采风流,谦谦君子,赢得了当时世间两位极品美女的芳心,两人更是同胞姐妹
南唐后主李煜,历史上有名的词人,他一生写下不少名篇流传至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千古名句至今犹在传唱。李煜文采风流,谦谦君子,赢得了当时世间两位极品美女的芳心,两人更是同胞姐妹
东吴位居长江中、下游地区,占有荆、扬、交、广四州。东面、南面滨临大海,北面与曹魏接壤于江、淮之间,西面的建平与蜀汉相邻,国内河流湖泊纵横交错。为了充分发挥本国优势,适应长江水战和国内、海上贸易交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