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硬脖子的洛阳令
Posted 公主
篇首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77 硬脖子的洛阳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77 硬脖子的洛阳令
汉光武帝在锁压了绿林、赤眉两支最大的起义军之后,接着又消灭割据陇右和蜀地的两个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国。汉光武帝把洛阳作为都城。为了和刘邦建立的汉朝相区别,历史上把这个王朝称为“东汉”,或者叫“后汉”。汉光武帝建立了东汉王朝以后,他知道老百姓对各地豪强争夺地盘的战争早已恨透了,决心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例如减轻一些捐税,释放奴婢,减少官差,还不止一次地大赦天下。因此,东汉初年,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汉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还得注意法令。不过法令也只能管老百姓,要拿它去约束皇亲国戚,那就难了。比方说,汉光武帝的大姐湖阳公主就依仗兄弟做皇帝,骄横非凡,不但她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连她的奴仆也不把朝廷的法令放在眼里。
洛阳令董宣是一个硬汉子。他认为皇亲国戚犯了法,应该同样办罪。
湖阳公主有一个家奴仗势行凶杀了人。凶手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董宣不能进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只等那个凶手出来。
有一天,湖阳公主坐着车马外出,跟随着她的正是那个杀人凶手。董宣得到了消息,就亲自带衙役赶来,拦住湖阳公主的车。
湖阳公主认为董宣触犯了她的尊严,沉下脸来说:“好大胆的洛阳令,竟敢拦阻我的车马?”
董宣可没有被吓倒,他拔出宝剑往地下一划,当面责备湖阳公主不该放纵家奴犯法杀人。他不管公主阻挠,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就把他处决了。
这一下,差点儿把湖阳公主气昏过去。她赶到宫里,向汉光武帝哭诉董宣怎样欺负她。
汉光武帝听了,十分恼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内侍当着湖阳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气。
董宣说:“先别打我,让我说完了话,我情愿死。”
汉光武帝怒气冲冲地说:“你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董宣说:“陛下是一个中兴的皇帝,应该注重法令。现在陛下让公主放纵奴仆杀人,还能治理天下吗?用不着打,我自杀就是了。”
说罢,他挺起头就向柱子撞去。
汉光武帝连忙吩咐内侍把他拉住,董宣已经撞得血流满面了。
汉光武帝知道董宣说得有理,也觉得不该责打他。但是为了顾全湖阳公主的面子,要董宣给公主磕个头赔个礼。
董宣宁愿把自己的头砍下来,怎么也不肯磕这个头。内侍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不让把他的头摁下去。
内侍知道汉光武帝并不想把董宣治罪,可又得给汉光武帝下个台阶,就大声地说:“回陛下的话,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
汉光武帝也只好笑了笑,下命令说:“把这个硬脖子撵出去!”
湖阳公主见汉光武帝放了董宣,心里很气,对汉光武帝说:“陛下从前做平民的时候,还收留过逃亡的和犯死罪的人,官吏不敢上咱家来搜查。现在做了天子,怎么反而对付不了小小的洛阳令?”
汉光武帝说:“正因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时候那么干了。”
结果,汉光武帝不但没办董宣的罪,还赏给他三十万钱,奖励他执法严明。董宣回到官府,把这笔钱全分给了他手下的官员。
以后,董宣继续打击不法的豪门贵族。洛阳的土豪听到他的名声都吓得发抖。人们都称他是“卧虎”(意思是“躺着的老虎”)。
当时,敢于执法的官员除了董宣以外,还有一个管洛阳城门的小官,名叫郅恽(恽音yùn)。
有一次,汉光武帝带了一批人,到洛阳郊外去打了一天猎,回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皇帝的车驾到了上东门,城门早已关了。
随从打猎的侍从叫管城门的开门,郅恽拒绝了。
汉光武帝亲自来到城下,吩咐郅恽开门。不料郅恽说:
“夜里看不清楚,不能随便开门。”
汉光武帝碰了个钉子,只好绕道到东中门进城。
第二天,汉光武帝正想找郅恽责问,不想郅恽的奏章已经送上来了。奏章上说:“陛下跑到遥远的山林里去打猎,白天还不够,直到深夜才回来。这样下去,国家大事怎么办?”
汉光武帝看了奏章,就赏给郅恽一百匹布,还把那个管东中门的官员降了职。
脖子洛阳
历史军事 日本兵因怕掉脑袋脖子套铁圈
1933年长城抗战令日寇胆寒 刀法传人详解“破锋八刀”
1933年,日军进犯喜峰口,二十九军组建了一支大刀队,凭借手中的大刀片子,彪悍的大刀队在白刃战中令日寇闻风丧胆,当时日本媒体甚至惊呼: “明治时期以来军队的荣誉,在大刀队面前显得黯然无光。”于是便有了那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战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日前,当年大刀队使用的“破锋 八刀”传人马凤图先生的孙女婿郭乃辉先生和西南大学副教授、中华武学博士陈宝强向记者介绍了大刀队背后的武术传奇。
西北军大刀队由来
历史上,将传统武术引入军队的情况十分普遍。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因缺乏现代枪炮装备,冷兵器的使用成为战斗的重要补充。其中影响最为广泛、最令人畅快淋漓的,莫过于1933年第29军在喜峰口进行的长城保卫战,以及传唱至今的《大刀进行曲》。
相关参考
东汉初年,河南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圉镇)人董宣,在担任洛阳令时,仗义执言,威严执法,宁死不向权贵低头,被光武帝刘秀特批为“强项(硬脖子)令”。 董宣,
1933年长城抗战令日寇胆寒刀法传人详解“破锋八刀”1933年,日军进犯喜峰口,二十九军组建了一支大刀队,凭借手中的大刀片子,彪悍的大刀队在白刃战中令日寇闻风丧胆,当时日本媒体甚至惊呼:“明治时期以来
我们一般看清宫剧会发现,那些清朝后宫的女子们,从妃嫔到宫女,都喜欢在脖子上挂上一条白布条,这是为何?仅仅是因为好看吗?这其实得从4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方面是为了压住领口。如今洛阳周氏银器博物馆中藏有一
我们一般看清宫剧会发现,那些清朝后宫的女子们,从妃嫔到宫女,都喜欢在脖子上挂上一条白布条,这是为何?仅仅是因为好看吗?这其实得从4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方面是为了压住领口。如今洛阳周氏银器博物馆中藏有一
我们一般看清宫剧会发现,那些清朝后宫的女子们,从妃嫔到宫女,都喜欢在脖子上挂上一条白布条,这是为何?仅仅是因为好看吗?这其实得从4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个方面是为了压住领口。如今洛阳周氏银器博物馆中藏有一
那些爱好虚伪的人脖子上的金链子经常舔两口,也不会出现丢掉性命
在古装的影视剧中,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里边的人都特别爱自尽,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就想一了百了。除了采用武器自尽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方式。可以咬舌,可以撞柱子,如果说哪一种方式令你印象深刻,
东汉初年,都城洛阳的县令叫董宣,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严行法纪的清官。 洛阳是京城所在地,许多皇亲国戚都住在这里,他们骄横非凡,仗势欺人,影响很坏。洛阳令董宣是一条硬汉子,他认为皇亲国戚犯了法,应该同样
> 董宣,生卒年不详,字少平,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东汉初年名臣,先后任北海相、江夏太守、洛阳令等职。在职时不畏强暴,惩治豪族。他任洛阳令期间,汉光武帝刘秀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苍头仗势杀人,被公主
最长的脖子在缅甸的巴东族和克扬族部落,妇女们的脖子上都会套上一层层的铜圈,最后把脖子都拉长了。因为在当地,长脖子是美丽的象征。由于脖子拉得过长,这些妇女都变得很没有力气,如果将铜圈摘掉的话,她们的脖子
南非SS77通用机枪SS77通用机枪是由南非利特尔顿工程公司于1977年研制,是根据苏联的PKM机枪改进而来,于1986年装备南非国防军。虽然该枪知名度不如同时代的其他机枪,但大部分轻武器专家认为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