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狄青不怕出身低
Posted 兵士
篇首语: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89 狄青不怕出身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89 狄青不怕出身低
韩琦、范仲淹刚到陕西的时候,有人向他们推荐,当地军官中有个狄青,英勇善战,有大将的才干。范仲淹正需要将才,听了这话,很感兴趣,要部下把狄青的事迹详细说一下。原来,狄青本是京城禁军里的一个普通兵士。他从小练得一身武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加上胆壮力大,后来被选拔做了小军官。
西夏的元昊称帝以后,宋仁宗派禁军到边境去防守,狄青被派到陕西保安(今陕西志丹)。
不久,西夏兵进攻保安。保安的宋军多次被西夏兵打败,兵士们一听说打仗都有点害怕。守将卢守勤为了这件事正在发愁。狄青主动要求让他担任先锋,抗击西夏军。
卢守勤见狄青愿意当先锋,自然高兴,就拨给他一支人马,跟前来进犯的西夏军交战。
狄青每逢上阵,先换了一身打扮。他把发髻打散,披头散发,头上戴着一个铜面具,只露出两只炯炯的眼睛。他手拿一支长枪,带头冲进敌阵,东挑西杀。西夏兵士自从进犯宋境以来,没有碰到过这样厉害的对手。他们看到狄青这副打扮,已经胆寒了。经狄青和宋军猛冲了一阵,西夏军的阵脚大乱,纷纷败退。狄青带领宋军冲杀过去,打了一个大胜仗。
捷报传到朝廷,宋仁宗十分高兴,把卢守勤提升了官职,狄青提升四级。宋仁宗还想把狄青召回京城,亲自接见。后来因为西夏兵又进犯渭州,调狄青去抵抗,不得不取消了召见的打算,叫人给狄青画了肖像,送到朝廷去。
以后几年里,西夏兵不断在边境各地进犯,弄得地方不得安宁。狄青前后参加了二十五次大小战斗,受了八次箭伤,从没有打过一次败仗。西夏兵士一听到狄青的名字,就吓得不敢跟他交锋。
范仲淹听了部下的推荐,立刻召见狄青,问他读过什么书,狄青出身兵士,识字不多,要他说读过什么书,他答不上来。
范仲淹劝他说:“你现在是个将官了。做将官的如果不能博古通今,只靠个人的勇敢是不够的。”接着,他还介绍狄青读一些书。
狄青见范仲淹这样热情鼓励他,十分感激。以后,他利用打仗的空隙时间刻苦读书。过了几年,他把秦汉以来名将的兵法都读得很熟,又因为立了战功,不断得到提升,名声更大。后来,宋仁宗把他调回京城,担任马军副都指挥。
宋朝有个残酷的制度。为了防止兵士开小差,在兵士的脸上刺上字。狄青当小兵的时候也被刺过字。过了十多年,狄青当了大将,但是脸上还留着黑色的字迹。
有一次,宋仁宗召见他以后,认为当大将脸上留着黑字,很不体面,就叫狄青回家以后,敷上药,把黑字除掉。
狄青说:“陛下不嫌我出身低微,按照战功把我提到这个地位,我很感激。至于这些黑字,我宁愿留着,让兵士们见了,知道该怎样上进!”
宋仁宗听了,很赞赏狄青的见识,更加器重他。
后来,因为狄青多次立功,被提拔为掌握全国军事的枢密使。一个小兵出身的人当上枢密使,这是宋朝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有些大臣嫌狄青出身低,劝仁宗不该把狄青提到这么高的职位,但是宋仁宗这时候正在重用将才,没有听这些意见。
狄青当了枢密使,有人总觉得他的出身和地位太不相称。有一个自称是唐朝名相狄仁杰后代的人,拿了狄仁杰的画像,送给狄青说:“您不也是狄公的后代吗?不如认狄公做祖宗吧!”
狄青谦虚地笑了笑说:“我本来是个出身低微的人,偶然碰到机会得到高位,怎么能跟狄公高攀呢。”
出身
历史人物 脸上的刺字伴随他一生
不怕出身低> 韩琦、范仲淹刚到陕西的时候,有人向他们推荐,当地军官中有个 ,英勇善战,有大将的才干。范仲淹正需要将才,听了这话,很感兴趣,要部下把 的事迹详细说一下。> 原来,狄青本是京城禁军里的一个普通兵士。他从小练得一身武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加上胆壮力大,后来被选拔做了小军官。> 西夏的元昊称帝以后,宋仁宗派禁军到边境去防守,狄青被派到陕西保安(今陕西志丹)。> 不久,西夏兵进攻保安。保安的宋军多次被西夏兵打败,兵士们一听说打仗都有点害怕。守将卢守勤为了这件事正在发愁。狄青主动要求让他担任先锋,抗击西夏军。> 卢守勤见狄青愿意当先锋,自然高兴,就拨给他一支人马,跟前来进犯的西夏军交战。> 狄青每逢上阵,先换了一身打扮。他把发髻打散,披头散发,头上戴着一个铜面具,只露出两只炯炯的眼睛。他手拿一支长枪,带头冲进敌阵,东挑西杀。西夏兵士自从进犯宋境以来,没有碰到过这样厉害的对手。他们看到狄青这副打扮,已经胆寒了。经狄青和宋军猛冲了一阵,西夏军的阵脚大乱,纷纷败退。狄青带领宋军冲杀过去,打了一个大胜仗。> 捷报传到朝廷,宋仁宗十分高兴,把卢守勤提升了官职,狄青提升四级。宋仁宗还想把狄青召回京城,亲自接见。后来因为西夏兵又进犯渭州,调狄青去抵抗,不得不取消了召见的打算,叫人给狄青画了肖像,送到朝廷去。> 以后几年里,西夏兵不断在边境各地进犯,弄得地方不得安宁。狄青前后参加了二十五次大小战斗,受了八次箭伤,从没有打过一次败仗。西夏兵士一听到狄青的名字,就吓得不敢跟他交锋。> 范仲淹听了部下的推荐,立刻召见狄青,问他读过什么书,狄青出身兵士,识字不多,要他说读过什么书,他答不上来。> 范仲淹劝他说:「你现在是个将官了。做将官的如果不能博古通今,只靠个人的勇敢是不够的。」接着,他还介绍狄青读一些书。> 狄青见范仲淹这样热情鼓励他,十分感激。以后,他利用打仗的空隙时间刻苦读书。过了几年,他把秦汉以来名将的兵法都读得很熟,又因为立了战功,不断得到提升,名声更大。后来,宋仁宗把他调回京城,担任马军副都指挥。> 宋朝有个残酷的制度。为了防止兵士开小差,在兵士的脸上刺上字。狄青当小兵的时候也被刺过字。过了十多年,狄青当了大将,但是脸上还留着黑色的字迹。> 有一次,宋仁宗召见他以后,认为当大将脸上留着黑字,很不体面,就叫狄青回家以后,敷上药,把黑字除掉。> 狄青说:「陛下不嫌我出身低微,按照战功把我提到这个地位,我很感激。至于这些黑字,我宁愿留着,让兵士们见了,知道该怎样上进!」> 宋仁宗听了,很赞赏狄青的见识,更加器重他。> 后来,因为狄青多次立功,被提拔为掌握全国军事的枢密使。一个小兵出身的人当上枢密使,这是宋朝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有些大臣嫌狄青出身低,劝仁宗不该把狄青提到这么高的职位,但是宋仁宗这时候正在重用将才,没有听这些意见。> 狄青当了枢密使,有人总觉得他的出身和地位太不相称。有一个自称是唐朝名相狄仁杰后代的人,拿了狄仁杰的画像,送给狄青说:「您不也是狄公的后代吗?不如认狄公做祖宗吧!」> 狄青谦虚地笑了笑说:「我本来是个出身低微的人,偶然碰到机会得到高位,怎么能跟狄公高攀呢。」相关参考
狄青不怕出身低——勤奋刻苦,无所畏惧北宋康定元年(1040),韩琦和范仲淹先后来到陕西出任边帅,有人向他们推荐,说在当地有一个叫狄青的军官,英勇善战,颇有大将之风范。这时候,范仲淹手下刚好需要将才,听
不怕出身低> 韩琦、范仲淹刚到陕西的时候,有人向他们推荐,当地军官中有个,英勇善战,有大将的才干。范仲淹正需要将才,听了这话,很感兴趣,要部下把的事迹详细说一下。> 原来,狄青本是京城禁军里的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是北宋著名将领、公元1008年,狄青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十六岁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哥哥顶罪,因而被获罪,随后进入军营。 狄青从一名小兵做起,通过与西夏的作
中文名:狄青 别名:狄汉臣 国籍:北宋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汾州西河 出生日期:1008年 逝世日期:1057年 职业:将军、枢密使、同平章事(丞相) 主要成就:前后25战,大破西夏
出身低微的狄青是怎么上位的?狄青为什么叫铜面将军?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夏反宋自立之后,宋廷派韩琦、范仲淹来到陕西主持大局,他们刚到的时候,有人向他们推荐,当地军官中有个狄青,英勇
北宋名将狄青,出身囚犯,却一人拉高了整个北宋的武力值,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北宋中期,社会繁荣程度可见一斑,正是如此盛世往往使一部分青年人无心求学,到处寻滋惹事。少年狄
北宋的边患不仅来自北方剽悍的游牧民族,甚至南边少数民族首领也想据地自立。拒宋称王。名将狄青本是戍边士卒,曾在西北边疆做军官,善攻善守。经略判官尹洙赏识他的才能,将他推荐给韩琦和范仲淹。韩琦、范仲淹召见
北宋的边患不仅来自北方剽悍的游牧民族,甚至南边少数民族首领也想据地自立。拒宋称王。名将狄青本是戍边士卒,曾在西北边疆做军官,善攻善守。经略判官尹洙赏识他的才能,将他推荐给韩琦和范仲淹。韩琦、范仲淹召见
狄青是北宋时期名将,生于公元1008年,去世于公元1057年,字汉臣,籍贯汾州西河。因为脸部刺字,人称“面涅将军”。 狄青出身贫寒,是普通农民出身。在他十六岁的时候,兄长
狄青是北宋时期名将,生于公元1008年,去世于公元1057年,字汉臣,籍贯汾州西河。因为脸部刺字,人称“面涅将军”。 狄青出身贫寒,是普通农民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