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甘露事件
Posted 宦官
篇首语: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73 甘露事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73 甘露事件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叫做刘(音fén),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帅。
这份考卷落在几个考官手里,考官们传来传去地看,赞不绝口,觉得不但文采好,而且说理精辟,是篇难得的好文章。但是到了决定录取的时候,谁也不敢表示态度,因为录取了刘,得罪了宦官,他们的位子也就保不住了。
结果,跟刘一起来投考的二十二人都中了,刘却落了选。刘是大家公认的杰出人才,这次因为说了些正直话落选,大家都觉得委屈了他。中选的举人说:“刘落选,我们倒中了榜,太叫人惭愧了。”
唐文宗在宦官操纵之下过日子,自己也很气恼,他一心一意想除掉宦官。有一次,唐文宗生了一场病,急于找医生。正好宦官头子李守澄手下有个官员叫做郑注,精通医道。王守澄把他推荐给唐文宗治病。文宗服了他的药,果然病一天天好了起来。唐文宗很高兴,召见郑注,发现郑注口齿伶俐,像是个有才干的人,就把他提拔为御史大人。
郑注有个朋友李训,原是个很不得志的小官员,听到郑注受到朝廷重用,就带了一些礼物求见郑注。郑注正好想找个帮手,就请王守澄把李训推荐给文宗。李训也得到文宗的信任,后来,竟被提升为宰相。
李训、郑注两人取得了唐文宗的信任,文宗把自己想除掉宦官的心事告诉他们。他们就跟文宗秘密商量,想法削弱王守澄的权。他们打听到王守澄手下有个宦官仇士良,跟王守澄有矛盾,就请文宗封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带领一部分禁卫军。
接着,李训又解除了王守澄的兵权。王守澄失了兵权,就容易摆布了。最后,唐文宗给王守澄一杯毒酒,把他杀了。
去了王守澄,接下来就要除掉仇士良了。李训经过一番策划,联络了禁卫军将军韩约,决定动手。公元835年的一天,唐文宗上朝的时候,韩约上殿启奏,说禁卫军大厅后院的一棵石榴树上,昨天夜里降了甘露。
原来,封建王朝是最讲迷信的,天降甘露被认为是好兆头。李训当即带领文武百官向文宗庆贺,还请唐文宗亲自到后院观赏甘露。
唐文宗命令宰相李训先去察看。李训装模作样到院子里去兜了一转回来说:“我去看了一下,恐怕不是真的甘露,请陛下派人复查。”
唐文宗又命令仇士良带领宦官去观看。仇士良叫韩约陪着一起去。韩约走到门边,神情紧张,脸色也发白了。仇士良发现这个情况,觉得奇怪,问韩约说:“韩将军,您怎么啦?”
正说着,一阵风吹来,吹动了门边挂的布幕。仇士良发现布幕里埋伏了不少手拿明晃晃武器的兵士。
仇士良大吃一惊,连忙退出,奔回唐文宗那里。李训看到仇士良逃走,立刻命令埋伏的卫士赶上去。哪知道仇士良和宦官们已经把文宗抢在手里,把他拉进软轿,抬起就走。
李训赶上去,拉住文宗的轿子不放,一个宦官抢前一步,朝李训劈胸一拳,把他打倒在地。仇士良趁机扶着文宗的软轿,进内宫去了。
李训预谋失败,只好从小吏身上讨了一件便衣,化装逃走。仇士良立即派兵出宫,大规模逮捕一些参加预谋的官员,把他们全都杀害。李训东奔西逃,走投无路,在路上被杀。郑注正从凤翔带兵进京,得到消息,想退回凤翔,也被监军的宦官杀死。
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策划的杀宦官的计谋彻底失败,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多人。历史上把这个事件称为“甘露之变”。
从这个事件后,宦官把唐文宗严密监视起来,唐文宗的日子更不好过。过了五年得病死去。仇士良立文宗的兄弟李炎即位,这就是唐武宗。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失败的原因
【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失败的原因"甘露之变和唐朝皇帝唐文宗有关,甘露之变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做个简略的分析。
甘露之变发生在唐朝末年,唐文宗时期,宦官把持朝政的局势越来越严峻。继位没多久的唐文宗不堪宦官的摆布,于是决心诛杀宦官。只可惜,这位皇帝光是拥有雄心壮志,但是却没有谋略,参与策划的诛杀宦官仇士良的事变最终以失败告终,史称“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唐文宗手中没有实权,也没有听命于自己的军队。唐朝后期,宦官把持着朝政,可以随意废立皇帝,可见宦官当时在朝中的地位。所以,拱卫京城的禁卫军根本就不由皇帝掌控,调动禁卫军的权力完全就掌握在宦官的手中。
二、参与该事变的朝臣李训求功心切,只顾前进,事前没有充分准备,被老谋深算的仇士良看出破绽。
三、唐文宗时期,朝廷对各地的节度使没有施与恩惠,节度使怎么可能会替朝廷卖命。尽管有的节度使愿意响应唐文宗,但是当时的时局是朝廷已经被宦官控制,包 括皇帝。之前遭遇宦官杀掉皇帝的先例,因此,各地的节度使都不敢轻举妄动。再者,万一某地的节度使拥护了唐文宗,万一失败了,其封地将会被其他节度使吞 并,所以说,说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都选择了明哲保身。
四、唐朝后期,宦官拥有了太多的权力,甚至凌驾于皇权之上。朝堂里,呼风唤雨,只手遮天的宦官比比皆是,他们相互勾结,控制着李唐的江山。
五、唐文宗本人过于懦弱,没有谋略。这点从甘露之变失败后,唐文宗的反应可以看出。甘露之变失败后,仇士良知道唐文宗也参与了这次事变,在唐文宗面前出言不逊,身为皇帝的唐文宗却只知羞愧,不敢言,却不敢直接将仇士良处死。"
相关参考
天降甘露事件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
【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失败的原因 "甘露之变和唐朝皇帝唐文宗有关,甘露之变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做个简略的分析。 甘露之变发生在唐朝末年,唐文宗时期,宦官把持朝政的局势越来越严峻。继位没多久
在甘露事变后,唐文宗听闻多名朝廷重要将领被诛灭感到十分的悲痛,但同时也是无可奈何。现今,他唐文宗完全是处于太监的控制之下,只能在深宫中九重哀叹悲凄。那么在甘露之变后几位诗人的反应如何呢?在甘露之变后,
甘露是中国文化传说中的一种非常神圣的物质,被尊为天酒、神浆,“其凝如脂,其甘如怡”,据说食用了甘露能使人活到八百岁。“天降甘露”也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据说“天下升平则甘露降”,这些传说中晶莹剔透的珠状物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
唐文宗即位后,深恶宦官专权乱政,乃以李训为宰相,以郑注为凤翔节度使,谋内外结合而除之。太和九年,李训和舒元舆等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为名,试图将宦官一网打尽。唐文宗是由宦官从十六王宅中迎出而立
唐文宗即位后,深恶宦官专权乱政,乃以李训为宰相,以郑注为凤翔节度使,谋内外结合而除之。太和九年,李训和舒元舆等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为名,试图将宦官一网打尽。唐文宗是由宦官从十六王宅中迎出而立
甘露之变是发生在唐大和九年,这是一场宦官和唐文宗、大臣之间的斗争,是一场政变夺权性质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最终宦官胜利,造成了朝廷中很多官员被杀害。那么在这场甘露之变要谋杀宦官的是谁呢?在甘露之变中,
唐朝甘露之变。唐朝甘露之变指发生于唐文宗大和九年十一月的一次政变宦官势力得胜。造成朝廷中许多官员被杀。中文名,甘露之变。参与人物,唐文宗李训郑注仇士良。时间,唐大和九年十一月。性质,宫廷政变。结果,宦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