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促成的婚事

Posted 谣言

篇首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谣言促成的婚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谣言促成的婚事

2、馆陶公主刘嫖为何要促成陈阿娇和刘彻的婚事?她为陈阿娇做了什么?

谣言促成的婚事

你一定知道蒲松龄是谁,但未必知道他是哪年结的婚;也许你有幸知道他是哪年结的婚,但你未必知道他的婚姻是由一条如假包换的传言促成的。
  顺治十二年,15岁的蒲松龄结婚了,媳妇只有12岁,标准的小萝莉。
  一个小正太、一个小萝莉,明媒正娶,拜了天地,然后就成了两口子,搁现在,简直是天方夜谭,就是搁古代,也显得年龄太小了。
  其实,蒲松龄的父母给儿子订婚挺早的,但是没想让未来的儿媳妇这么早过门。蒲松龄的准岳父岳母更没想让女儿这么快出嫁,只是他们听到一个通知:皇帝要在山东选一批女子入宫,凡是年龄在12岁以上、16岁以下的少女,无论美丑,无论贫富,无论哪个民族,都得出来参选,不参选就是欺君。
  在戏曲故事里,绝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家女儿能选进宫里,上赶着把闺女往皇帝床上送;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家长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平淡淡安安全全过一生。蒲松龄的准岳父母一听朝廷要选民间女子入宫,吓坏了,生怕宝贝闺女被选走,可是又不能不参选,怎么办呢?去找蒲松龄的父母商量,商量的结果是:让他们提前结婚。于是,15岁的蒲松龄娶了12岁的小萝莉。
  那段日子,几乎整个山东的老百姓都听到了选妃通知,为了不让女儿进火坑,他们也采取同样的招术:趁机把女儿嫁出去。所以那段时间山东境内到处都在办喜事,最终把皇帝都惊动了,作出批示,意思是朝廷从来没说过要在山东选妃,这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在造谣,在破坏稳定,你们竟然相信,真是太笨了,希望以后能吸取教训,别再信谣传谣。
  在《顺治实录》里,没见到顺治十二年山东选妃或者选秀女的通知,估计蒲松龄的准岳父母听到的真是谣言。不过,也可能是朝廷下过选妃通知,后来见人心大乱,就改口说是谣言。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那个通知是不是谣言,而在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相信谣言。我觉得原因很简单:老百姓相信的往往都是有经验可循的,古代皇帝大索民间美女入宫是常有的事,难怪百姓听风就是雨了。
  譬如现在吧,日本核电站泄漏,人人自危,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消息说多吃碘盐可以防辐射,于是瞬间开始闹盐荒。有段子调侃说:上联是大核民族,下联是盐荒子孙;横批:无盐以对。多数情况下,谣言导致的都是恶果,像蒲松龄结婚这等美事,还是不多见的。
?
婚事

馆陶公主刘嫖为何要促成陈阿娇和刘彻的婚事?她为陈阿娇做了什么?

  每个母亲都是深爱着自己的子女,馆陶公主这种天之骄女也不例外。陈阿娇是她的心头肉,她在陈阿娇还很小的时候,就在操心女儿的终身大事了。

  可是,当年的胶东王刘彻并不是一个很有前途的皇子,为何馆陶公主会把陈阿娇嫁给这个弱势的皇子呢?

  说汉武帝刘彻弱势,这还真不是假话。你想想,那时的他是什么身份,他的母亲又是什么身份,你就全懂了。

  刘彻的母亲王娡是改嫁之女,娘家更是一贫如洗。虽然汉景帝很宠爱她,但是她的地位远低于汉景帝心中的栗姬。

  当年汉景帝本打算立栗姬为后,他早已把栗姬的儿子册封为了太子,只要栗姬安分守己,这皇后之位就一定是栗姬的。

  馆陶公主的女儿,将来那只能是一国之后!汉景帝的儿子那么多,刘彻的机会并不大。要不是因为一桩旧事,馆陶公主怎么会委屈女儿,选了一个比女儿年龄还小的刘彻。

  但是,有馆陶公主刘嫖在,就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这可是当今天下唯一一位比藩王地位还要高的公主,其权势仅次于皇帝皇后之下,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更何况汉景帝还是她的亲弟弟,姐弟俩的感情也不错。

  刘彻的大哥刘荣是栗姬所生,汉景帝早就将刘荣立为了汉朝的太子,人人都称一声“栗太子”。母凭子贵,栗姬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本来她就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妃子,这样一来,更多的人找到她,拼了命地来巴结她。

  馆陶公主一看,好了,未来皇帝已经确定下来了,为了女儿大好的将来,她得去把栗太子定下来,免得被别人抢走了。于是,馆陶公主就跑来和栗姬商量,栗太子和陈阿娇的婚事。

  此时的栗姬眼高手低,瞧人总是低看一眼,看到平日里威风凛凛的馆陶公主居然来“求”她,她瞬间就端起架子来了。这件事没门!

  馆陶公主根本没想到自己和女儿居然会被别人拒绝,栗姬的态度实在不好。原来,栗姬这样做,仅仅是为了报复馆陶公主总是给汉景帝介绍美女。

  这馆陶公主不是嫁人了吗?干嘛还要插手弟弟的家事,她介绍的那些美女抢走了汉景帝对她的宠爱,她能不怨恨上馆陶公主么?

  馆陶公主有她的骄傲,既然栗姬不肯答应这门亲事,那她就让栗姬的儿子当不成皇帝!

  刘彻4岁就被封为了胶东王,刘彻的母亲王娡也是一个善于逢迎的人,她刻意接近馆陶公主,将自己的儿子推荐给了馆陶公主。只要馆陶公主答应了刘彻和陈阿娇的婚事,那她就可以肯定,将来那栗太子一定当不上皇帝,皇帝非自己儿子莫属。

  馆陶公主见了刘彻,问刘彻喜欢哪一个宫女,刘彻都摇头,问他喜不喜欢陈阿娇姐姐,刘彻却说,他何止是喜欢,将来还要建一座黄金屋,将阿娇姐姐像宝贝一样珍藏起来。

  馆陶公主见刘彻这样喜欢和宠爱自己的女儿,心里自然是高兴的。观摩了一阵子,她决定扶持刘彻当太子,当皇帝。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馆陶公主和王娡沆瀣一气,中伤栗姬和栗太子。最终汉景帝废掉了这两个人,王娡和刘彻则成为皇宫的新贵。

  在刘彻的登基之路上,馆陶公主的付出最大。若没有她的支持,刘彻永远都只能是胶东王。

  但是,刘彻长大后却背弃了小时候的诺言,他不但没有珍惜陈阿娇,反而喜新厌旧,厌烦了陈阿娇。陈阿娇皇后因“巫蛊之案”被废,还被幽禁在长门宫内。

  馆陶公主爱女心切,花费千金请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其词其意悲悲切切,讲述的都是女儿心里的苦。可是刘彻并没有放过陈阿娇,这篇《长门赋》没能软化他。

相关参考

古代高官“傍大款”轶事:唐朝宰相靠婚事捞钱

《红楼梦》第四回写道,金陵应天府门子对新到任的知府贾雨村说:“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

裕容龄与末代状元刘春霖为何婚事未成

我国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1872~1942),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人。他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中状元后,原配夫人去世,再婚问题提上日程,人们纷纷给刘提亲。刘春霖的家乡肃宁县属于沧州,当时沧州有

是谣言还是预言

历史上的谣言是很有意思的。人们不难发现,每到一个王朝的末世,社会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谣言女神以温暖的姿态光临天下。举个非常熟悉的例子,秦始皇时期,公元前213年,贵为天子的秦始皇刚刚从北边巡视

破除一个中秋节谣言

原标题:破除一个中秋节谣言历史研习社>回复书单给你50份良心书单>西方的很多节日跟宗教有关,中国的传统节日多跟传说有关。传说是什么?其实就是古代的谣言。谣言传得久了,说得人多了,影响大了就成“真”的了

揭秘摧毁大清的致命谣言

揭秘摧毁大清的致命谣言  谣言的另一版本叫“清政府正在捉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人”,大约是被处决的彭、刘、杨三位革命党人都剪掉辫子的缘故。尤其是10月10日早上被捕的三十标排长张廷

清朝皇帝的婚事有个规矩,为了稳定局势,孝庄毅然破坏了它

清朝入关之后,各种制度都仿照明朝,后宫也不例外。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出现过11位太后,最著名的当然是慈禧太后和孝庄太后。两人的历史评价不一,慈禧被千夫所指,孝庄太后却获得了众多好评。这也很公平,毕竟慈

清朝皇帝的婚事有个规矩,为了稳定局势,孝庄毅然破坏了它

清朝入关之后,各种制度都仿照明朝,后宫也不例外。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出现过11位太后,最著名的当然是慈禧太后和孝庄太后。两人的历史评价不一,慈禧被千夫所指,孝庄太后却获得了众多好评。这也很公平,毕竟慈

促成75年中泰建交

中泰两国被周恩来戏称为人质外交  1975年7月1日,中泰正式建交。在促成这一成果的众多中泰人士中,有周恩来,还有两位20年前来到中国的泰国“小人质”。  在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眼里,万隆会议是个开拓性

促成75年中泰建交

中泰两国被周恩来戏称为人质外交  1975年7月1日,中泰正式建交。在促成这一成果的众多中泰人士中,有周恩来,还有两位20年前来到中国的泰国“小人质”。  在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眼里,万隆会议是个开拓性

孤儿被叔叔养大,当官后善待叔叔一家,却因堂妹的婚事惹出大祸

梁启超是维新变法的领导者之一,到了民国,梁启超又成为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妻子名叫李蕙仙,李蕙仙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她1869年出生,本是顺天府尹李朝仪的女儿,也是清朝部尚书李端棻的堂妹。李端棻是梁启超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