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滑稽的暗杀

Posted 炸药

篇首语:你可以忘掉苦难,但不能忘却艰辛;你可以忘掉伤疤,但不能忘却耻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次滑稽的暗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一次滑稽的暗杀

2、滑稽之聖東方朔,滑稽搞笑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一次滑稽的暗杀

 1910年4月2日夜,北京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大案:汪精卫、黄复生刺杀摄政王未遂。尽管没得手,但汪精卫从此声名大噪,即使后来做了汉奸,人们也会感喟:卿本佳人,奈何做贼。作为此案的副产品,汪精卫还赢得一位南洋富商小姐的芳心。从此,富商小姐对他不离不弃,直到在南京老虎桥监狱关到死,也不肯说他半个字的不是。
  汪精卫、黄复生的刺杀行动,毁在北京鸦儿胡同出来拉屎的一个居民手上。
  在醇亲王府,即摄政王载沣家和鸦儿胡同之间,有座石板桥,是摄政王每日上朝必经之路。这地方很僻静,没什么人家。4月2日夜,鸦儿胡同的一个居民来这儿出恭――按新政时期的法规,这是违法行为。当时,北京的胡同已经设置了公共厕所,随地大小便是要罚款的,但深夜上公共厕所毕竟不方便,这个内急的北京人就来到这个僻静之处。没想到,蹲下来之后,他发现小桥下面居然有两个人影晃动。这个人方便完之后,提上裤子,大着胆子到跟前张望了一下,撒腿就跑,回到大杂院嚷嚷起来。
  街坊们报了警。警察过来一看,人早就惊走了,桥下已经挖了好大一个坑,坑里有一个二尺高的大铁罐,盖子上有一颗螺丝,拧着一根电线,直通到旁边的阴沟里,连着一部电话机,明摆着是一个暗杀阴谋,想要炸人,炸的人十有八九是摄政王。案件层层上报,惊动了九门提督毓朗、警察内城总厅厅丞章宗祥,以及内务部尚书善耆(即有名的肃王爷,后来更有名的川岛芳子,就是他女儿)。
  炸弹取出之后,请了日本使馆的技师,才把引发装置卸下来。铁罐里的炸药都是从外国运来的黄色炸药,威力巨大,取下一小块,试爆之后,居然炸出一个大坑。埋炸药的地点是摄政王上朝的必经之地。摄政王从那里经过,肯定会被炸得稀烂,引爆者也必死无疑。
  警察们循物找人,找到打造铁罐的铁匠铺,铁匠提供了订货顾客的线索。在小石桥附近蹲守的暗探,也发现了前来探风的可疑外乡人。显然,暗杀者犯了大忌,出了事,不赶紧撤走,反而到事发地点探风。这蠢得有点类似北大荒传说的傻狍子――这种动物好奇心特强,被猎人打一枪,如果没打着,它惊走之后,往往还会回来看个究竟,结果难免被补上一枪。几名暗杀者都是广东人,即使打扮得再北京,神情举止也跟北京人有很大的差异,事发之后回来探头探脑,不暴露才怪。也难怪,革命党弄进来这么多炸药不容易,一时失手,还幻想着挽回,故出此下策。于是,两条线索都追踪到琉璃厂东门火神庙西夹道胡同一个刚开张的照相馆,里面藏着一大堆革命党。汪精卫和黄复生被抓了个正着。幸运的是,出事之后,暗杀团的其他成员,如陈璧君、喻培伦、黎仲实等都去找炸药了,只有两个“主犯”被捕。
  这次行动,主导者无疑是汪精卫,黄复生和喻培伦都是作为炸弹专家负责安装调试的。那天按电钮的人,也是汪精卫,他是存心要跟摄政王同归于尽的。事先设计时,他们不是没想到更好的办法,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爆炸的可靠性。当时还没有发明无线引爆装置,只能靠手摇电话引爆,注定要牺牲一人,汪精卫决定牺牲自己。
  面对审讯,汪精卫和黄复生争做主犯,拼命地把对方说成自己的跟班。汪精卫的供词洋洋洒洒数千言,文辞之美,立意之正,加上互相争死之义,汪精卫又是一帅哥,令审讯者章宗祥和善耆感慨不已,爱才之心陡起,有心成全。这时,清朝的刑律改革初见成效,原来的十恶大罪已经取消。在善耆和章宗祥的斡旋下,两人居然没有被判死刑,在监狱里还颇受优待。汪精卫在狱中的著名诗句“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也得以流出监狱,广为传诵。
  武昌起义,清政府亡羊补牢,大赦革命党人,汪、黄二人得以出狱,汪精卫还直接参与了南北议和。
  就这样,汪精卫和摄政王载沣,加上那位夜半出恭的市民,都好好地活了下来。历史拐了个弯后,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历史之所以拐弯,往往是因为一些非常偶然的因素,比如那天夜里那泡屎。
?
暗杀

滑稽之聖東方朔,滑稽搞笑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東方朔是武帝朝非常有名的文學家,他有著傳奇的一生,有人說他是喜劇之王,滑稽之聖,可以說他把滑稽搞笑演繹到了極致,還有人說他是跳樑小丑,靠「惡搞」升官發財,所有人認為他就是弄臣,有些人還有把他歸為另類奇才,說他是隱於朝堂之內的大隱士。其實這樣一位行為搞怪的弄臣卻有著他鮮為人知的另一面。,自吹自擂的東方朔,東方朔出生於文帝朝,喜好儒學,熟讀諸子百家之書,漢武帝即位之初,下詔選拔賢才,各地賢良文士可以自己給漢武帝寫求職信。東方朔就給漢武帝寫一封自誇信,有三千片竹簡,要兩個力氣大的人才能扛起來,漢武帝花了兩個月才讀完。,東方朔在自誇信中說自己十三歲就開始讀書,十六歲開始讀《詩》、《書》,海吹自己閱讀量達到二十二萬字。而且他十九歲就開始學習兵法,熟悉對各種兵器的使用方法,有關兵法的書籍他也讀了二十二萬字。,除此之外,他身高九尺三寸(約2米多),眼睛炯炯有神像珍珠,潔白整齊的牙齒像貝殼,他有孟賁之勇猛,亦有鮑叔之廉潔,還有尾生之信義,總之他是集德智體美勞於一身。,東方朔的求職信寫的別具一格,讓漢武帝這位閱卷老師眼前一亮,武帝便任命他為公車令。,滑稽搞笑的東方朔,過了一陣子東方朔對自己的職務非常不滿,工資低,而且很難見到漢武帝,於是乎東方朔想出一招陞官的方法,他嚇唬給漢武帝養馬的侏儒們說,你們既不能打仗,又不能治國,白吃乾飯,皇帝準備殺了你們,侏儒們聽後惶恐不安,等到他們見到漢武帝時,集體「撲通」一聲跪在武帝面前求饒。,漢武帝看到這種情況瞬間蒙了,待他了解情況以後,責問東方朔,東方朔非常幽默的回答,我是不得已而為之,他們身高三尺,我九尺有餘,我們拿著一樣的工資,他們每頓肚子吃的鼓鼓的,而我是餓的前胸貼後背啊,要是陛下覺得我不能幹,就打發我走,這樣也可以給國家省點米。,漢武帝聽後是哈哈大笑,就讓東方朔在金馬門待詔。,東方朔擔任侍郎期間,一次漢武帝在三伏天賜了侍從們一些肉,侍從們左等右等,負責分肉的官員卻遲遲不來,大家沒有皇帝的詔令,都不敢私自切肉,就在此時東方朔拔劍割肉,往懷裡一放說今兒個天太熱了,我得早點回家了,大家請便吧,非常抱歉啊,我先行一步了。,第二天有人告發東方朔無皇帝詔令私自割肉一事,漢武帝便質問他,東方朔非常幽默地自我批評道:「東方朔啊東方朔!無皇帝詔令就私自割肉,非常壯觀啊,可是你又割那麼一點,多麼廉潔啊,割了自己又不吃,給老婆吃,多麼仁愛啊。」,東方朔的話還沒有說完,漢武帝是笑的前俯後仰,大臣們也忍不住笑。漢武帝對東方朔說,讓你自我檢討,你倒反過來稱讚自己。漢武帝不但沒有懲罰東方朔,反而賞了他一百斤肉。,此後東方朔多次憑藉自己三寸不爛之舌把漢武帝逗得樂開了花,屢次躲過了漢武帝的懲罰,得到的賞賜非常之多。,東方朔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東方朔搞笑俏皮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但是很少人提及他嚴肅認真的一面,我們可以通過兩個小例子來了解真實的東方朔。,1. 反對漢武帝擴建上林苑,建元三年(前138年),漢武帝下令大規模擴建上林苑,上林苑是皇家狩獵的場所,劉邦在位期間把上林苑分給老百姓耕種。,武帝擴建上林苑的詔書下達以後遭到東方朔的反對,他說上林苑本來是老百姓種地的場所,現在收回不僅國家少了稅收,而且老百姓在這塊地上生活了半個多世紀,現在突然要拆遷,挖他們的祖墳,不體恤百姓並非富國強民之計,後來他又例舉秦始皇大興土木,勞民傷財致使天下大亂的之事。,漢武帝覺得東方朔言之有理,升任東方朔為太中大夫,賜黃金百斤。,2. 阻止漢武帝寵幸董偃,漢武帝的姑姑館陶公主劉嫖晚年時,養了一位面首,名喚董偃,劉嫖請先生教他讀書寫字,帶他入上流社會,並讓他散財結交達官貴人,每天開銷不超過百萬銅錢、千匹絹帛不用向她彙報。,這樣還不夠,劉嫖還想讓董偃得到漢武帝的寵信,所以她便請漢武帝到自己家來吃飯,趁機向武帝引薦董偃,董偃跟漢武帝年紀相仿,加之董偃長得英俊,武帝本來是外貌協會的資深會員,對董偃可以說是一見如故,從此以後董偃便受到武帝的寵信。,一次漢武帝在宣室宴請董偃和劉嫖,宣室是漢武帝辦公的地方,這天正好是東方朔站崗,他死活不讓董偃進宣室。武帝問他為何這樣做,東方朔例舉董偃三條罪狀,主要說他與公主之事傷風敗俗,現在又引誘皇上,漢武帝只好換到北宮吃飯。,東方朔的阻攔讓劉嫖和董偃顏面盡失,從此以後武帝開始漸漸疏遠董偃,劉嫖結交權貴的願望化為泡影。為此董偃整日鬱鬱寡歡,年僅三十歲鬱鬱而終,沒幾年劉嫖也隨他而去。,從上面兩個例子看來,東方朔的表現一點也不像隱居朝廷之上的大隱士,反而像一個忠心為國的直言諫臣,他畏懼權貴,有漢朝第一直臣汲黯的作風,滑稽搞笑是表象,明哲保身是事實,東方朔最荒唐的時候,竟然酒醉跑到漢武帝的辦公室里小便,武帝一氣之下把他罷官,不過後來他又官復原職。,東方朔的種種表現讓很多人誤以為他是跳樑小丑,也是漢武帝的弄臣,一次在皇宮內工作一位侍從問東方朔,聽人家說你有點神經質對不對啊,東方朔回答當然不是,古人大多隱居深山之中,而我比較特殊,朝堂是我的隱居之地。,東方朔時常喝酒,酒酣之際唱著《據地歌》:「陸沈於俗,避世金馬門,宮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廬之下」,意思是我這個比較隨意,隱居避世於朝廷,既然宮殿里可以隱居,何必到深山之中呢?,故而大多都認為東方朔是隱於朝廷的大隱,唐代詩人白居易為此還專門寫了一首詩「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這樣看來東方朔是一位大隱士,他的不拘小節是把朝廷當成隱居之地,所以他才無拘無束,,其實漢武帝本來離不開東方朔,他需要汲黯這樣的直言諫臣,衛青這類能征慣戰的武將,也需要東方朔這樣讓他開懷大笑的活寶,每天工作繁忙之際,有位幽默達人緩解他的精神疲勞,誰不喜歡呢?但是漢武帝對東方朔的定位不太好,他一直視東方朔為弄臣,汲黯為重臣,致使東方朔一直得不到重用,這讓才華橫溢的東方朔感到很煩悶。,東方朔在《答客難》中感嘆自己的懷才不遇,其實東方朔表面上看起來不著調,事實上他跟其他文士一樣懷有濟世安邦之志,也想輔佐明君治國平天下,「大隱隱於朝」是東方朔的明哲保身之際,武帝朝的官不好當,滑稽搞笑是他的生存智慧。,可惜的是奈何武帝把他定位為弄臣,讓一個才華橫溢的文士無用武之地。

相关参考

滑稽之聖東方朔,滑稽搞笑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東方朔是武帝朝非常有名的文學家,他有著傳奇的一生,有人說他是喜劇之王,滑稽之聖,可以說他把滑稽搞笑演繹到了極致,還有人說他是跳樑小丑,靠「惡搞」升官發財,所有人認為他就是弄臣,有些人還有把他歸為另類奇

滑稽之聖東方朔,滑稽搞笑的背後,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東方朔是武帝朝非常有名的文學家,他有著傳奇的一生,有人說他是喜劇之王,滑稽之聖,可以說他把滑稽搞笑演繹到了極致,還有人說他是跳樑小丑,靠「惡搞」升官發財,所有人認為他就是弄臣,有些人還有把他歸為另類奇

史记原文翻译,《史记·滑稽列传》全文翻译

《史记·滑稽列传》全文翻译译文:孔子说:“六经对于治理国家来讲,作用是相同的。《礼》是用来规范人的生活方式的,《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书》是用来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诗》是用来抒情达意

溥仪自述三岁登基是多么滑稽(上)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在他的自述《我的前半生中》溥仪回顾了自己三岁入宫登基的滑稽剧。溥仪是这样写道:我先从三岁初次进宫的回忆说起。当我初次被抱进清宫时,虽然年龄仅三

日军烧杀抢掠

图为日本攻占青岛的报道。资料图片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伦敦《每日新闻》报道:“这次暗杀对欧洲来说像一次雷鸣。”暗杀事件点燃了巴尔

畫面太滑稽

【環球網報道】據台灣「東森新聞雲」、「中時電子報」等台媒報道,近日,一段「慈警經藏演繹」活動視頻在島內流傳。視頻中,一名警官穿著警服帶領多名警察和消防員,先是雙手合十唱佛經,隨後他們又演繹了一段「佛舞

天津上演滑稽的跪拜礼

曾几何时,他们一个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大清皇帝,一个是仰之鼻息、食其俸禄的小统领。庄士敦与张作霖的这次密谈,带给溥仪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张作霖承诺将设法“帮助皇上并挽回残局”,恢复皇帝的特权。曾几何

功德林里有两人表现不错,一人严肃一人滑稽,为何没被首批特赦

电视剧《特赦1959》中,有两个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就是机电专家理工男叶立三和神机妙算罗盘将军蔡守元,这二位一个严肃得近乎古板,另一个滑稽得近乎可笑,但他们却是功德林里给大家留下比较深刻印象、

滑稽之雄东方朔,诙谐的表象下隐藏着一颗匡扶正道的心

#书中人物知几多#多年今后,提起东方朔,人们津津乐道的仍然是他的诙谐善谑,他的的身份也被风趣的标签所定格,没有人会记得他的强兵富国的初心,人们更甘愿相信他是一个生成的说话巨匠。东方朔的初印象-一封诙谐

滑稽之雄东方朔,诙谐的表象下隐藏着一颗匡扶正道的心

#书中人物知几多#多年今后,提起东方朔,人们津津乐道的仍然是他的诙谐善谑,他的的身份也被风趣的标签所定格,没有人会记得他的强兵富国的初心,人们更甘愿相信他是一个生成的说话巨匠。东方朔的初印象-一封诙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