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逢的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考上状元的?

Posted

篇首语: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黎逢的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考上状元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黎逢的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考上状元的?

  唐代宗在位期间,有个状元非常幸运,他在开考前迟到了,最后却依然夺得了状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考试,最怕的就是考试迟到了,因为迟到以后监考老师就不会让你进考场了,那考试不就泡汤了!而且,迟到的考生留给人的印象也十分不好。

  古代的科举考试,其难度不亚于现代的高考,都是数十万大军过独木桥,考得好的,功名利绿双丰收,考得差的下一次再接再厉。

  每个考生都希望给主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样在批卷的时候,能挣一点印象分也是好的。

  偏偏呢,人生总有意外的时候,唐代宗大历十二年的科考,礼部侍郎常衮担任此次科举的主考官,开考以后,他在考场内走来走去,转了好几圈了,却突然有人来报称场外有名考生迟到了,让他去主持大局。

  常衮心想,一定要好好批评这个迟到的考生一顿,这可是人生中的大事,不管他因为何事而迟到,总之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的人难堪大任。

  心里这样想着,常衮也走了出来,他第一眼见到的就是一个长得很像粗狂的山野村夫的人,端端正正的站在考场外,正在口若悬河地与侍卫们争论的场景。

  侍卫们见常衮出来了,纷纷见礼,那个考生先是楞了一下,跟着见礼之后便立刻向常衮介绍自己。

  原来这名考生名叫黎逢,今天是专程来应试进士科考的,可是他因为半路上发生了点事,所以就迟到了,现在的情况是侍卫们不放他进去考试,他在跟他们解释。

  常衮听完黎逢的话,劝梨逢以后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让他回去,今天他说什么都不会放他进考场的,说完他就回到考场继续监考去了。

  黎逢见常衮也不让自己进去考试,灵机一动当即便让仆从在考场外的屋檐下设置坐席应考。侍卫将这一消息报告给常衮,常衮只是觉得奇怪,他一笑而之,讥讽黎逢不知道考场有考场的规矩,怎可在场外应考!

  然而,黎逢可不管那么多,他这一辈子,就等着这次科考了,怎可轻易放弃?于是,他昂首挺胸的坐在檐下答题。

  常衮怕黎逢闹什么幺蛾子,就令人站在黎逢的旁边看着他,预防黎逢捣乱。

  过了一会儿,监视黎逢的人来向常衮禀告黎逢的情况,常衮听完黎逢的答卷内容,十分惊讶,此时的他被黎逢的才学给征服了,他让人不断向他报告黎逢的情况,听了黎逢的答卷也都连连称奇。

  最后,常衮阅完所有考生的答卷,只觉得黎逢的答案最好,便破例将其拔为状元。

  黎逢可以说是因祸得福,如果他没有迟到,就不会引起常衮的关注,但也是因为他坚持在场外考试,才有机会让常衮见识到他的才华,最终才凭借真才实学高中状元。坚持就是胜利,抱着这一信念,总有一天会梦想成真。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王来聘生平简介 王来聘是怎么考上武状元的?

  明朝重文轻武,最初设置武举的时候,也只有乡试和会试,没有殿试,而且武举人比文举人的地位要更低一点。到了崇祯皇帝这里,发生了小小的改变,那就是崇祯皇帝在外有女真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

历史秘闻 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王来聘生平简介 王来聘是怎么考上武状元

  明朝重文轻武,最初设置武举的时候,也只有乡试和会试,没有殿试,而且武举人比文举人的地位要更低一点。到了崇祯皇帝这里,发生了小小的改变,那就是崇祯皇帝在外有女真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

历史人物 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王来聘生平简介 王来聘是怎么考上武状元的

  明朝重文轻武,最初设置武举的时候,也只有乡试和会试,没有殿试,而且武举人比文举人的地位要更低一点。到了崇祯皇帝这里,发生了小小的改变,那就是崇祯皇帝在外有女真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

孙家鼐的生平简介 孙家鼐是如何当上状元的?

  根据统计,中国古代一共出了777位科举状元。这些状元,大多通过博闻强识而考上状元,但也有一些另辟蹊径考上状元的。  有的靠第一个交卷子当了状元,有的则因为名字取得好当了状元,还有的像清朝孙家鼐这样

历史人物 孙家鼐的生平简介 孙家鼐是如何当上状元的

  根据统计,中国古代一共出了777位科举状元。这些状元,大多通过博闻强识而考上状元,但也有一些另辟蹊径考上状元的。  有的靠第一个交卷子当了状元,有的则因为名字取得好当了状元,还有的像清朝孙家鼐这样

历史人物 李程简介_李程是怎么考上状元的_唐朝李程诗词一览_唐朝宗室、大臣李程

本名:李程别称:李缪公字号:字表臣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主要成就:规谏敬宗祖籍:陇西成纪官职:东都留守爵位:彭原郡公追赠:太保谥号:缪典故:八砖学士李程–唐朝宗室、大臣  李程出身宗室疏支,为唐

另辟蹊径考上状元的有哪些人?他们是怎么中状元的?

  中国科举存在了一千多年,出过几百位状元,这些状元中有一部分人并非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上状元,而是另辟蹊径考上的。  “许愿状元”牛锡庶  牛锡庶生于唐朝天宝年间,他这个人虽

历史人物 裴思谦是怎么考上状元的

科举制度从唐代正是建立开始,到清朝结束,有据可靠的状元共有六百多位。虽不能说每一位状元都不掺水分,但大多数的人都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考取的功名。>所谓“水分”,就是说那些本没有能力考中状元,却通过买通

有能力考上状元 看脸的朝代

适逢高考,很多人都戏称这是最后一次不用看脸的竞争。然而,有这么一个朝代,在当时的“高考”,也就是科举制度中,却将外貌作为选取状元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相传,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因长

有能力考上状元 看脸的朝代

适逢高考,很多人都戏称这是最后一次不用看脸的竞争。然而,有这么一个朝代,在当时的“高考”,也就是科举制度中,却将外貌作为选取状元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相传,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