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军历史简介,历史上的东北军到底有多强大

Posted 东北军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东北军历史简介,历史上的东北军到底有多强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东北军历史简介,历史上的东北军到底有多强大

2、东北曾经有多富有和强大

东北军历史简介,历史上的东北军到底有多强大

请教关于东北军的历史

因发动西安事变而闻名的东北军,是地方性的武装集团。其前身为大军阀张作霖所统辖的奉军。1928年底东北“易帜”后,该军编为东北边防军,纳入南京政府军系统,拥有兵力约三十万。其统帅张学良为国民政府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又为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命令“不抵抗”、“力避冲突”,张学良则幻想“依靠中央”和通过国际干涉来解决日军入侵问题。东北军拱手让出富饶的家乡,忍痛退入山海关内,在历史上写下耻辱的一页。目睹家乡庐墓横遭践踏,父母姐妹惨受凌辱,广大将士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打回老家去!”“收复失地!”一些未入关的官兵自动奋起抵抗,著名的江桥抗战、双城阻击战、哈尔滨保卫战等,打击了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并推动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迅速崛起。流亡入关的东北各界名流和爱国人士奔走呼吁,于1931年9月27日在北平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大力开展支援义勇军工作。1933年初形势急转直下,日军长驱直入,山海关失守,热河守军溃败。3月,在全国人民愤怒谴责声中,蒋介石将失地罪责完全转嫁于张学良,逼张引咎辞职,下野出国。东北军按照张学良临行嘱托,集结在华北一带,筹谋还乡大计。 1934年1月张学良返国,3月就任鄂豫皖“剿总”副司令,部分东北军南下“剿共”。1935年秋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蒋介石在西安设立西北“剿总”,任命张学良为副司令,调东北军入陕甘。东北军此时兵力十六万左右,五分之四被驱入陕甘参加“剿共”。经过劳山、榆林桥、直罗镇三次战役,两个多月损失近三个师。蒋介石不但不给补充,反而削减番号,减发军饷。严酷的现实迫使张学良和将士们深思。官兵厌倦内战,要求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张学良也感到再继续下去将使全军覆灭,永无回乡之望,开始探求新出路。12月,张学良赴南京开会,秘密转上海会见杜重远、李杜等爱国人士。杜、李直率地向张学良进言:停止内战,联合一切爱国力量抗日是东北军最好的出路。后来,李杜辗转介绍中共秘密党员刘鼎赴张学良处工作。 与此同时,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根据东北军的情况,中e5a48de588b6e799bee5baa631333234303766共中央把对该军的统一战线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1936年1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联名发出《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4月9日,周恩来与张学良在延安举行了联合抗日救国会谈。东北军确立联共抗日方向,为在西北地区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6月,中共中央成立东北军工作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委员叶剑英、边章伍、朱理治(兼秘书长)等。20日周恩来亲自主持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指出“争取东北军到抗日战线上来是我们的基本方针”。陕甘根据地广大军民在此方针指导下,积极开展了对东北军的争取工作。 延安会谈后,张学良全力以赴进行抗日准备,不仅与红军停战,还与杨虎城的十七路军(驻防陕甘)友好相处。6月,张学良命人创办《西京民报》,向官兵和民众宣传抗日。同月15日,张、杨联合在王曲镇开办“长安军官训练团”,向中高级军官灌输抗日思想。22日张在该团发表题为《中国出路唯有抗日》的讲话,指出“抗日是东北军最大使命”,以“把全(民)族所有力量拉到抗日阵线上去长期抗战”为己任,号召全军将士“宁肯斗争致死,决不束手待毙!”张学良的抗日决心与信心,对全军提高思想、统一认识起了很大作用。9月初,为向部队补充新鲜血液,张学良接受共产党建议,从平津等地招收了三百多名进步青年和学生(其中不少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民先队员),开办学兵队。同月,东北军内秘密建立以张学良为领袖的抗日核心组织——抗日同志会。在此期间,张学良还陆续派代表分赴晋、绥、冀、两广、新疆等地,联络各地方实力派,酝酿联合抗日;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向蒋介石劝谏,要求他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国策。 东北军入陕甘后,许多共产党员秘密进入该军,为帮助其走上抗日战线做了巨大努力。1936年6月末,在中共北方局领导下,东北军内的地下党员成立了东北军内工作委员会,书记刘澜波,委员宋黎、苗渤然。此后地下党在东北军的工作更加活跃,无论总部、各部队、军官训练团和学兵队,以及报社、通讯大队等,都有共产党员在里面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团结教育广大官兵。8月30日和10月初,朱理治、叶剑英相继至西安,与张学良磋商东北军、十七路军与红军三方联合抗日大计,进一步加强推动东北军抗日工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指引下,东北军内和西北地区的地下党组织互相配合,不断掀起抗日救亡新高潮,《西京民报》、《东望》和《西北文化日报》等进步报刊成了抗日的喉舌,“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东北民众救亡会”等救国团体纷纷成立,并联合举行了“九一八”五周年纪念会、追悼鲁迅和援绥抗日募捐等活动。 抗日救国事业把东北军、十七路军和各阶层民众紧紧联结在一起,在爱国热情激励下,将士们决心为抗日而献身。11月27日张学良上书蒋介石,恳切地请缨援绥。蒋严词拒绝,同时下令加紧镇压救亡运动,又策划调集其嫡系部队约三十个师进入陕甘,图谋全歼红军并迫张、杨就范。12月4日蒋介石坐镇西安威逼张、杨“剿共”,否则即将两军赶出陕甘。蒋的倒行逆施,使张、杨忍无可忍,终于激起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并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张学良、杨虎城及东北军、十七路军广大官兵为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后张学良被蒋软禁,东北军被缩编并调往豫、皖、苏各地。张学良身陷囹圄,仍念念不忘抗日,曾多次致书东北军将领,勉励部下:“吾等必须将吾们的血及此一点武装(东北军),供(贡)献与东北父老之前,……以期在抗日战场上,显我身手。” 芦沟桥事变爆发后,东北军各部与全国军队一起迅速开往各抗日战场,其中四十九军、五十七军和六十七军在淞沪战役和南京保卫战中浴血奋战,牺牲惨重;五十一军参加保卫淮河及徐州大会战(包括台儿庄战役),后与五十七军一起挺进鲁南;五十三军转战冀、豫、鄂、湘,后入缅甸、越南对日作战。在激战中,吴克仁、朱鸿勋、吴桐岗、刘桂五、方叔洪、黄德兴、刘启文、扈先梅等将领及无数官兵,其中包括许多共产党员壮烈牺牲,为国捐躯。张学良被扣后,东北军在蒋介石消灭异己政策下,大量消耗损失并被分化瓦解。广大官兵纷纷觉悟,在共产党帮助下,陆续脱离南京政府控制,走上独立自主开展游击战争的道路。1937年10月,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团长吕正操在冀中举起抗日大旗,经小樵改编,部队迅速发展,后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并建立冀中军区。1942年8月,五十七军一百十一师师长常恩多和苏鲁战区秘书主任兼政务处长郭维城率该师举行“八三”起义。中共山东分局闻讯,立即派从该师撤出的秘密党员万毅(该师三三三旅旅长)和王振乾急返部队。新一百十一师推选万毅任师长(常恩多病逝),后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1945年8月,奉朱德总司令命令,吕正操、万毅、张学思等率部挺进东北,实现了张学良将军和东北人民湔雪国耻光复故土的宿愿。东北军走向抗日战场,经过了苦难而曲折的道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附:东北军在9·18事变发生时所辖兵力之简要资料 东北易帜后,东北军编成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1930年9月,张学良支援蒋介石参加中原大战,以其9个精锐旅共10万人编成两军,由于学忠、王树常统领入关。中原大战结束后,入关的9个旅及配属(骑兵3个旅及炮兵、工兵等)分驻在平津一带。1931年7月,为讨伐石友三的反蒋反张战争,又将东北的步兵3个旅、炮兵2个团共8万人调进关内。再加上驻山海关的何柱国旅,这时东北军步兵精锐和大部炮兵分布在平津及河北、察哈尔一带。留驻东北的步兵12个旅、骑兵3个旅和省防旅,装备都较关内部队差。由于东北军政当局历来是反共反苏的,特别是1929年中东铁路事件后,在兵力部署上主要是用来对付苏联。“九一八”事变前夕,在东北的正规军16.5万人、非正规军4万人,总计约20万人(保守估计)。 具体驻地是: 辽宁驻军: 独立第7旅王以哲部,驻沈阳; 独立第12旅张廷枢部,驻锦县; 独立第20旅常经武部,驻郑家屯; 骑兵第3旅张树森部,驻通辽; 省防一旅于芷山部,驻山城镇; 省防二旅张海鹏部,驻洮南; 公安总队(由原第20师改编)黄显声部,驻沈阳; 辎重教导队牛元峰部,驻沟帮子; 东北空军、海军及宪兵司令部,均驻沈阳; 吉林驻军: 独立第21旅赵芷香(后张治邦接任)部,驻宁安; 独立第22旅苏德臣部,驻双城; 独立第23旅李桂林部,驻长春; 独立第24旅李杜部,驻依兰; 独立第25旅张作舟部,驻吉林; 独立第26旅邢占清部,驻哈尔滨; 独立第28旅丁超部,驻哈尔滨; 骑兵第4旅常尧臣部,驻农安; 省防第1旅孙鹤喜部,驻方正; 省防第2旅王绍南部,驻蛟河; 炮兵第10团穆纯昌部,驻长春; 边防军公署卫队团冯占海部,驻吉林; 哈尔滨特区公安大队王之佑部,驻吉林; 山林警备队赵维祥部,驻延寿; 黑龙江驻军: 省防步兵第1旅张殿九部,驻扎兰屯; 省防步兵第2旅苏炳文部,驻海拉尔; 省防骑兵第1旅王南屏部,驻绥化; 省防骑兵第2旅吴松林部,驻克山、拜泉; 独立骑兵第2旅程志远部,驻满洲里; 独立炮兵第9团朴炳珊部,驻泰安镇; 边防军公署卫队团徐宝珍部,驻齐齐哈尔; 兴安屯垦军苑崇谷部,驻索伦; 保安大队窦联芳部,驻齐齐哈尔。 东北驻军和日军力量上对比,东北军装备上虽不如日军,但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如果没有不抵抗的命令,如果部署得当,日军的侵略行动是不能轻易得逞的。

铁血东北军 真实历史上 “黄埔军”到底厉不厉害

1926年开始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又被称作“黄埔北伐”,但光荣的黄埔党军在北伐时期的表现,并不风光,甚至不那么体面。

老报人恽逸群在《三十年见闻杂记》中记录: 在出师北伐之前,蒋介石抽调了分散在各军的黄埔一、二期学生,组成了教导师,是他的亲信嫡系精兵,由王柏龄任师长,在北伐时即作为总预备队。那时北洋军阀连打败仗,所遇到的尽是第四军(由副军长陈可钰率领,张发奎、陈铭枢两师及叶挺独立团)、第七军(军长李宗仁)。那时北洋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还没有遇到正牌党军,已经如此厉害,不知正牌党军狠到如何地步?”王柏龄的总预备队后来在江西遇上了孙传芳的第四师(师长谢鸿勋),一交手就全军覆没,王柏龄和党代表缪斌仅只身逃脱。……照那时的军律,王柏龄、缪斌两人都应枪毙,但蒋介石却送三千路费给王柏龄,叫他到日本去暂避风头,而缪斌则不仅未受处分,反升任第一军副党代表(党代表由汪精卫兼)。 值得一说的是,那些日后成为胜利者的黄埔校友,只有一期的周士第将军参加了主要战场上的战斗。周士第,毕业后供职大元帅府的铁甲车团队,正是这支部队后来改编成了叶挺独立团,周士第任参谋长,参加了一期北伐最惨烈的几次战役,出生入死。周士第1955年被授上将军衔。此外,“黄埔三杰”中的陈赓,此时正在苏联学习;徐向前此时正在冯玉祥的国民军中任职;林彪、郭化若等人从四期毕业时,武昌已经底定。 综前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所有大凡日后被称为“北伐名将”者,都不是黄埔出身。但令人困惑的是,现实并不如此。回望各类撰述,“北伐名将”、“抗日名将”这类称号,似乎可以加在任何一位参加过北伐、抗日的军官身上,也无论这军官的官阶是营长还是连长。其实这又何足挂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3356630齿呢,看看当下,某人只要读过某校,就必是此校的“高材生”;另一方面,“女性”几乎就是“美女”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如此这般,古已有之,于今为烈耳! 八年浴血黄埔生战绩平平 抗战之初,黄埔军人损失颇大。此后全国各战区成立,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持久战”战略,国民党军主力渐渐向西、向南开拔。从“七七”到“八一五”,八年抗战中各战区不断变更,其中包括新设战区、战区更称等等,但在抗战期间各战区司令长官、副司令长官、代理司令长官出身表中(见下页),基本上还是能反映出当时的抗战高层将领状况。 非常遗憾,这张表里只有三位黄埔毕业生的名字:胡宗南(最得校长欣赏的黄埔弟子)、李延年、范汉杰。显然,但作为党军、中央军的黄埔势力并不像今日人们想像的那般强大,在抗战期间,黄埔毕业生并不是主角。 10年前,一大批国民党将领被宣布为“爱国将领”。如今,人们已经普遍承认了国民党军在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战绩与作用,历史终于向真实回归,但这种回归也未必就是单向的,很可能由此转向对国民党中央军的夸大之辞。比如通过各种影视作品的渲染,人们脑子里一般的印象是,正面战场全是黄埔毕业生在以血肉之躯抗击日寇铁骑。应该讲,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场民族血战中,黄埔系的中央军,中共系的八路军、新四军,广西李白的新桂系,张家父子的东北军,冯玉祥系统的西北军,阎系的晋军,以及西南的川军……所有武装力量都被动员了起来。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整个抗战8年,各种武装势力中,虽然都有成批投敌者,但以黄埔学生最少。这是黄埔毕业生值得引为自豪的。其背后的原因,也值得深思。黄埔系有自己的优势,概而言之有三点:一是早年的政治教育,虽然革命可以当官发财,但革命不是为了当官发财,相比于其他旧军队出身的军官而言,在这方面黄埔学生存在道德优越感;一是个人发展上的优越感,作为“天子门生”,他们不受排挤,前途宽广,在布防、配备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存在迫于无奈与敌人合作的前提;一是中共武装与黄埔系是日军最痛恨的两股势力,对其诱降力度自然也弱。 战时中国,一名国民党军士正在向日军阵地发射迫击炮弹。中华民族以敌寇血搏八载始获民族解放,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战士,垒起了民族的血肉长城。 抗战期间各战区军事主官出身表 蒋中正(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东京振武学校) 何应钦(贵阳陆小、武昌陆中、东京振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程潜(湖南武备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张发奎(广东陆小、武昌陆中) 阎锡山(山西武备学堂、东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朱德(云南讲武堂) 杨爱源(保定陆军速成学堂、保定军校) 邓宝珊(无) 顾祝同(江苏陆小、保定军校) 薛岳(保定军校) 余汉谋(广州陆小、武昌陆中、保定军校) 夏威(广西陆小、武昌陆中、保定军校) 吴奇伟(广东陆小、武昌陆中、保定军校) 韩复榘(无) 李品仙(广西陆小、武昌陆中、保定军校) 孙震(西安陆中、保定军校) 商震(保定陆军速成学堂) 杨森(四川弁目学堂、四川陆军速成学堂) 黄琪翔(广东陆小、武昌陆中、保定军校) 王瓒绪(四川弁目学堂) 郭忏(浙江陆小、武昌陆中、保定军校) 陈继承(江苏陆小、南京陆中、保定军校) 周嵒(保定军校、陆军大学) 冯治安(无) 蒋光鼐(广州陆小、南京陆中、保定军校) 王陵基(四川武备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何柱国(广州陆小、武昌陆中、保定军校) 牟中珩(保定军校) 王懋功(南京陆中、保定军校) 李明扬南京陆中、陆柏林大学 高树勋北洋十六混成旅学兵营 李延年黄埔一期 马法五保定军校 刘茂恩保定军校 马占山无 冯玉祥北洋新军学兵营 鹿钟麟北洋新军学兵营 李宗仁广西陆小 刘湘四川弁目学堂、四川陆军速成学堂 陈诚保定军校 蒋鼎文绍兴陆中、浙江讲武堂 傅作义山西陆小、清河陆中、保定军校 卫立煌陆军大学 胡宗南黄埔一期 宋哲元北洋陆军第六镇随营武备学堂 孙连仲无 曾万钟云南讲武堂、四川陆军军官学校 汤恩伯援闽浙军讲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刘峙湖南陆小、武昌陆中、保定军校 郭寄峤清河陆中、保定军校、陆军大学 石敬亭东北武备学堂 孙蔚如陕西陆军测量学校 裴昌会保定军校、陆军大学 黄绍竑广西陆小、武昌陆中、保定军校 谷正伦贵州陆小、武昌陆中、东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韩德勤江苏陆小、清河陆中、保定军校 罗卓英保定军校 范汉杰广东陆军测量学校、黄埔一期、陆军大学、德国陆军大学 冯钦哉无 唐式遵四川军事讲习所、陆军速成学堂 刘建绪武昌陆中、保定军校 朱绍良福建陆小、南京陆中、东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军武历史丨张作霖东北军兵工厂到底有多强

张作霖通过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和购买德国的工业生产设备,建立了当时首屈一指的东北兵工厂,zhidao东北军兵工厂,耗资达5亿元,是亚洲最大的兵工厂,也是当时中国最先进和规模最大的兵工企业,军火产量全国第一。工厂厂区长达2.5公里,宽约1.3公里,职工最多时达36000人。兵工厂设有无烟药、制枪、制炮、炮弹等各种制造厂,还有热电厂、炼钢厂、机器厂等各类附属厂矿企业。此外,还单独组建了以研究生产迫击炮为主的奉天迫击炮厂。厂内各种机械设备、精密仪器一应俱全,仅机床就达到了万台,有的设备连日本人都眼红。兵工厂还设有完备的兵工培训学校,和“科学研究会”,还派人出国深造,生产学习研发一条龙。当时东北可年产大炮150门,炮弹20余万发。步枪6万余支,枪弹1.8亿发,轻重机枪1000挺以上。下属的迫击炮厂,每月可制造迫击炮80门,炮弹4万发。东三省兵工厂的生产能力、综合实力居全国领先地位,不仅全国第一,就是日本人也为之侧目,日本人称东三省兵工厂为“东方第一”。

历史九一八事变,强大的东北军为何会战败,谁是罪魁祸首?

86年前的那场九一八,让中国瞬间丧失了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白山黑水之地。而令人费解的是,当时的东北军可谓当时中国境内装备最为精良的部队。这只军队为何没有守住自己的家乡呢?

东北军开始走上现代化建设要从1922年四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开始,当时的东北王张作霖痛定思痛,在通过东三省省议会宣布东北“自治”的同时,成立“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张作霖还扩建东北讲武堂,培训军事人才,又把兵工厂的生产规模扩大了数倍。海空军方面,东北军拥有德国与意大利制造的250―300架飞机,

正是这只军队入关打败了吴佩孚的直系军队主力,将冯玉祥的国民军赶往西北,也正是这只军队,在面对蒋介石的二次北伐时撤回东北,在老帅身死之后成为了少帅(张学良)的直系部队。

1928年末东北易帜之后,奉军正式改名东北军,张学良在平息内部动乱后顺利接掌了这只当时中国最为精锐的地方军。东北的噩梦源于1930年的中原大战,当时的张学良少帅坐观蒋、7a686964616f31333365636130冯、阎三家成败,在战局最为关键的时刻出兵华北。

张学良将自己的参谋智囊团和指挥部搬到了北京,更将东北军大批内调,将自己的大后方东三省暴露于日本人的视线之下。九一八事变之时,东北军在东北境内的兵力仍然16万可用之兵,在沈阳的兵力亦有1万余众,反观当时的日本,其驻我国东北的军队仅1万余人,如此军力对比之下,稳操胜券的东北军坚定的执行了蒋下达给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军人们收到的命令是:“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但是蒋介石与张学良在事态发生时对日本扩张野心的估计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了东北军丧失了对日作战的战略先机。虽然有来自后方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但是东北军并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家乡,即使执行不抵抗命令的张学良也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故乡沦丧。

小伙伴们怎么看?喜欢关注哦,谢谢~!

如果当年东北军没有怂,历史会怎样

一样会沦陷,但抄是时间上会大大延后,而且不会有大量军事物资被日军缴获,可以争袭取更多的时间,工业基础甚至可能得到转移。对后来的抗战起到良百好作用。

但是因为时间延后,红度军很可能会被委员长剿灭……所以最终后果不可预知。而且东北沦陷基本知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东北军实力不错,但是当时国,军的实力实道在是比起日军要差很多,也缺乏防备。

九一八事变简介

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炸毁沈阳柳条屯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

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

这次事件爆发后的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扩展资料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自导自演“柳条湖事件”,授意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悍然发动“918”事变。

从此,东北同胞陷入长达14年的日本殖民统治。本为中国发展后盾的东三省,反成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下的“满洲”,成为侵略和榨取全中国的前站。

关于“九·一八”当天晚上的情形,负责爆破的花谷正这样回忆:“河本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下数名,向柳条湖方向走去。

一边观察北大营,一边把小型炸药安置在铁轨上……”但爆炸声没有引发“出兵交战”,情急之下,河本将三具身穿东北军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摆在现场,作为被击毙的炸铁路的“凶犯”……

次日,美国记者乔·毕·巴鲁到现场进行了调查。十几年后,他在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时说:“同行的一个伙伴调查了一具尸体,是一个没有血迹,被放置了很久的尸体。”据说,当时奉天省日本邮政局长也认为:“关东军的做法太愚蠢了,人们一看就知道是伪造的。”

9月19日凌晨3点,驻长春日军开始对长春守军发起攻击。长春守军当时毫无准备,有些枪械弹药还锁在库里。在日军进攻南岭大营时,驻守官兵砸开军械库,取出弹药,奋起反抗,迫使关东军暂时停攻,等待增援。

上午10时,日军在炮兵掩护下再次进攻。长春守军利用窗户、通气孔等枪眼猛烈还击。交火七小时后,日军才占领了南岭大营。这是“九·一八”事变中,日军伤亡最重的一场战斗。

当时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1346363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一个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很快在全国许多城市和村镇兴起。

“9.18”,是国耻日,也是中华民族觉醒日。这一天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华民族在这一天彻底觉醒,但也为此付出了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巨大牺牲。经过14年不屈不饶的惨烈抗战,中华民族最终赢得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一八事变

有多(17)东北军(3)

东北曾经有多富有和强大

东北的曾经的强大和富有都被无形之中被“忽视”了。

东北人即不知道曾经的富有也不知道在历史之中的强大和强势。

所以东北人在历史文化和经济生活之中总是产生某些自卑,这是无知。

来看看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历史 。

早在1881年6月,清政府就在在吉林设立军火制造厂,历时1年半,吉林机器局建成。

吉林机器局是东北地区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开端,其规模、设备及经营管理手段,当时不仅在东北,而且在全国也处于先进行列。

而在张氏父子时代,父子2人就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山、修铁路、建电站、设银行、办学校,在北满(黑龙江)积极屯军垦,只用了10多年时间,东北的经济在中国已经举足轻重。

东北地区建立最早建立了一批工业,其中军事工业以及重工业占了相当比例。

张氏父子在东北建立的工业,侧重于重工业与采掘工业。

当时东北地区的铁路、矿山、钢铁工业,也是全国最发达的。

从张作霖宣布东北自治到"九*一八事变"期间,张氏父子为了加强东北边防安全,根据自建自营方针,制定了庞大的铁路修建计划,并不顾日本多方阻挠,努力将其付诸实施.经过近十年努力,打破了东北铁路长期由外国控制的局面。

张作霖不顾日本之反对,于1924年成立了自营自建铁路的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开始筑建东北铁路网。

据说当时东北大学教授的工资是北大的六倍,约3000现大洋,超过总理段其瑞。

1927年可以生产马达,1930年亚洲第一部带空调的火车在大连诞生。

而直到而在五、六十年代,当时的中国,近百分之九十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领域,而在东北,城市人口占到了百分之30~40,这和工业化国家的人口比例几乎一样。

并且推动了东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

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建在哈尔滨。

全中国第一个半导体收音机1957年诞生于哈尔滨无线电四厂 日俄战争那个年代,哈尔滨就有民用的广播电台了。

而在金融方面。

奉天省于1905年设立奉天官银号,1906年,该号赢利达202299两,1907年改为东三省官银号。

吉林将军延茂在1898年设永衡官帖局,发行吉林官帖。

1909年合并为永衡官银钱号。

到1911年,总号已拥有资本1342128两,在长春、哈尔滨、天津、上海等地的分号亦拥有资本1660871两。

1908年又成立黑龙江官银号,属官办企业。

东三省官银号、吉林永衡官银钱号、黑龙江广信公司等三大地方金融机构的设煤驮俗?形成了东北地区的区域金融体系。

光绪年间,吉林城钱庄已是“比户相望”,其中功成玉钱庄势力尤大。

金融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金融市场的形成。

而东三省官银号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银行之一。

而东北军每年的军费高达9000万元。

都是依靠东三省官银号来支撑,没有极其雄厚的财力的支撑怎么可以?而1906年以后,东北除了营口和大连外,又新开辟了大量商埠,到1910年,东北新辟商埠已达24处可以想见东北当时东北多么富有。

东北也是当时中国唯一陆海空军备齐全的军队。

在满洲国时代,满后期,东北已经成为一个重工业基地。

1943年,东北煤产量占全国的49.4%,生铁产量占87.7%,钢材产量占93%,发电量占93.3%,硫酸产量占69%,苏打灰产量占60%,水泥产量占66%,机械工业产量占95%。

重化工业的畸形膨胀,加速了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据统计,1931—1943年,东北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6.9%增长为59.3%;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则由73.1%下降到40.7%。

在轻重工业关系上,重工业急剧膨胀,轻工业所占比重日益缩小。

据统计,重工业的煤1941年比1930年增长22.9倍,电力增长7倍,生铁增长3.5倍。

而据统计,日本在中国企业投资,1930年为8.9亿美元;1936年为16.29亿美元,其中东北为13.24亿美元,关内为3.05亿美元;1944年日本在华投资到达最高峰时总额达到61.63亿美元,其中东北为52.79亿美元,关内为8.84亿美元。

满洲国工业产值在1936年为8.07亿元,1940年达到26.47亿元;要知道这只是工业产值, 没有包括农业和第三产业! 当时全中国约人口4亿5千万, 满洲国人口3千8百万. 1945年, 全中国人均GDP为40美元, 当时, 满洲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和发达的农业, 其GDP约占全国GDP的2/3. 通过简单的计算, 不难发觉, 当时满洲的人均GDP居然是315美元! 30年后的1975年, 中国大陆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此外 满洲政府除了基础建设,还很重视藏富于民,所谓民营经济很发达. 1934年,由满铁自行设计开发了紧跟欧美潮流的“paci7”型蒸汽机车特急“亚细亚号”,这款机车有完备的冷暖房空调系统。

运营与大连-新京(长春) 间的701公里的铁路上。

当时“亚细亚号”的速度达到了120公里/时,远远领先于最高时速95公里的日本铁道省的机车。

到1930年代中期,满铁已经开始使用IBM计算机(机械式)售票.亚细亚号共有两组列车,每日上午由新京和大连对开,完成大连至新京间701.4公里的运营里程,所需时间为8小时30分(中途不停车),平均运营速度为85公里/小时。

机车的最高测试时速为130公里/小时。

1937年(康德四年),“满洲国家军队飞行队”成立。

太平洋战争后期,参与太平洋战争。

装备机种有“九七式战机”、“一式战机”、“二式单战机”等。

空军兵力最多时有含运输机在内约110架飞机。

满洲国建立了当时亚洲较完备、先进的工业体系。

包括铁道运输、航空、航海、钢铁、煤炭、机车、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和军工等工业部门。

满洲国工业产值在1936年为8.07亿元,1940年达到26.47亿元;生产力指数上升幅度超过60%。

形成了包括冶金、矿业、飞机、机车和汽车制造、造船、纺织、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业部门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满洲国建成的丰满发电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水力发电站,1943年的发电能力为22亿度。

满洲国境内铁路线稠密,铁道运输发达。

铁路线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经营,最主要的干线为南满铁路(长春至大连)。

1936年,满洲国以1.6亿日元的价格向苏联收购了长春至哈尔滨以及满洲里至绥芬河的北满铁路。

其他重要铁路还有丹东至奉天的安奉线、吉林至长春的吉长线、四平至齐齐哈尔的平齐线等。

到了1939年,路线全长已超过一万公里,成为当时世界铁道运输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超特急”列车“亚细亚号”即为当时满铁的象征。

航运部分,主要港口有大连港(属关东州)和营口港;内河水运主要集中在松花江地区。

空运部门则以满洲航空会社为主要经营者。

航空线总里程为1.5万公里。

1943年满洲国的公路全长为六万公里。

而当时的满洲国的教育则比现代人更具有现代性,1937年仿照日本的教育体制采取了全面建立和巩固教育体系的措施。

除人文、科学的教育外,重视学生的品格与体魄的培养训练,乡村学校注重学生对农业知识与科学耕种的训练,女学生还有家政训练课程。

借此意图培养出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效忠满洲的国民。

满洲国的各级教师的培养较严格,对教师的考核和晋升有严格的制度。

满洲国建立了一万两千所小学、两百所中学、一百四十所师道学院,以及五十所技术及专业学院和一些军官学校。

在满洲国教育系统中,共有六十万学生和两万五千名教师。

另外,还有一千六百所私立所学校,一百五十所宗教学校以及哈尔滨地区的二十五所俄国学校。

满洲国建立的大学,参与其事绝大部分是日本人。

当时的满洲建国大学,教师90%以上为日本人,用日语授课。

1938年,满洲国赤十字社建立,提供先进的医护训练。

满洲国也是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满洲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执行和教育体系,形成法治国家。

其政府的现代公务员制度也得到完善。

如后来的韩国总统朴正熙更是毕业于满洲建国大学。

而东北于1945年在工业规模上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工业体。

相关参考

东北对于中国到底有多重要

原标题:东北对于中国到底有多重要?历史研习社>回复书单给你50份良心书单作者:张文木,来源:《太平洋学报》2016年第1期>9月28日的《新闻联播》,用了25分钟的篇幅来介绍报道东北,这在《新闻联播》

张作霖时期的东北军队有多强大?

兵力概览东北易帜后,东北军编成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1930年9月,张学良支援蒋介石参加中原大战,以其9个精锐旅共10万人编成两军,由于学忠、王树常统领入关。中原大战结束后,入关的9

张作霖的东北军工有多强大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若论民国时代,多灾多难的中国一桩提气的业绩,当属奉系军阀张作霖治下,东北大地强大的军工业。比起那个年代,中国大部分地区军工业孱弱,基本军用装备全靠进口的惨淡处境,张作霖麾下的东北军工

战斗力到底有多强大 揭秘历史上的戚家军

在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许多厉害的军队,而明朝抗倭战争中的戚家军战斗力最强大,创造了敌我伤亡比例超过200:1的战争奇迹!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戚家军如此强悍的战斗力?为何戚家军人数虽少却对倭寇保持如此

”东北王”张作霖到底有多霸道

从中外到古今,各路野史趣事,全在老鲍的野史频道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鲍,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民国的风云人物,张作霖,张作霖在中国的发展史上还是做了很多贡献的,尤其是张作霖的一生,非常的传奇!张作霖

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有多强大

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有多强大?3句霸气宣言彰显王朝强盛中国历史上有「”强汉盛唐”的说法,唐朝的盛世我们是知道的,那汉朝能有多强盛呢?现在的我们是无法真实地了解汉朝,但我们可以从汉朝时期的3句霸气宣言中感受

历史上的晋国有多强大

赵魏韩三家分晋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意义巨大,它直接改写了今后历史的发展。认真的说,晋国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大国,而且晋国正好堵在了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上。如果晋国没有解体,秦国根本没有东出的机会。即使齐国选择

汉朝到底有多强大

中国历史上最让人骄傲的两个朝代,一个唐朝一个汉朝。一直以来都有着「”强汉盛唐”的说法。要说唐朝和汉朝那个朝代更加强上一点,小编在这里说一下个人愚见,唐朝在鼎盛时期是要比汉朝强上一些的,但是持续的时间太

汉朝到底有多强大

中国历史上最让人骄傲的两个朝代,一个唐朝一个汉朝。一直以来都有着「”强汉盛唐”的说法。要说唐朝和汉朝那个朝代更加强上一点,小编在这里说一下个人愚见,唐朝在鼎盛时期是要比汉朝强上一些的,但是持续的时间太

张作霖时代东北军工多强大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作霖绝对是个人物,他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路奋斗成长为东北王。他年轻的时候,为了糊口,曾经入伍从军,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又被清政府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