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哲皇太极续文,哲哲与皇太极差了多少岁

Posted 太极

篇首语:生活就是这样,别人看结果,自己撑过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哲哲皇太极续文,哲哲与皇太极差了多少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哲哲皇太极续文,哲哲与皇太极差了多少岁

2、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辈分最低的皇贵妃是谁

哲哲皇太极续文,哲哲与皇太极差了多少岁

哲哲与皇太极差了多少岁

皇太极比哲哲大7岁。

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皇后,系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 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Huang·Taiji,1592年11月28日申时-1643年9月21日亥时),满族,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皇太极的正宫皇后的?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

崇德元年,皇太极并封五大福晋,孝端文皇后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其父莽古思死后追封为和硕福亲王,立碑于墓,封其母大妃为和硕福妃,使大学士范文程等册封。福临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1649年)崩,年五十一。顺治七年二月葬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生有三个女儿,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生于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薨于1649年(顺治六年),享年51岁。 1632年(天聪六年)皇太极废除“四大贝勒并座”旧制,开始“南面独坐”。为正其名份,开始册封后宫福晋,哲哲成了后金第一夫人,称中宫大福晋。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立国号“清”,当了皇帝,正式册封五宫后妃,哲哲被册封为清宁宫中宫皇后。   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特殊的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极为优厚。   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3女。孝端文皇后薨于1649年(顺治六年),第二年将其梓棺运至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顺治皇帝为孝端文皇后撰了祭文。

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

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庄文皇后的姑姑。生于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

哲哲皇后无子,生三女。分别下嫁下嫁额哲、奇塔特和巴雅思祜朗。 谢谢,望采纳!

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

哲哲皇后无子,生三女。分别下嫁额哲、奇塔特和巴雅思祜朗。

孝端文皇后(1599年05月31日-1649年05月28日):

1.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朝开国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

2.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为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葬清昭陵。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3.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优厚。

4.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三女。福临(即顺治皇帝)继位后,尊其为母后皇太后,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哲哲逝世,年五十一岁。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将其梓棺运至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顺治皇帝为孝端文皇后撰了祭文。雍正、乾隆累累加谥,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哲哲皇后为什么同意皇太极娶自己的侄女为妻

这位知友,"哲哲皇后为什么同意皇太极娶自己的侄女为妻",这是因为清初皇帝们的婚姻,大都充满了政治色彩。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妻妾共有十四人,其中七位妻妾的纳娶,都是因为政治联盟。清初满蒙政治联姻盛行,据《清皇室四谱》第二卷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蒙古妻妾七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一半左右,清世祖福临有蒙古妻妾六人,占其后妃总数的三分之一。

皇太极在22岁时,,太极也受命于努尔哈赤,在1614年带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远地迎娶了博尔济吉特哲哲,也就是孝端文皇后。那么后来自己的两侄女嫁给皇太极,这姑侄三人共侍一夫,背后又有什么真相呢?

要说起这三个姑侄必须要从她们的家族说起,她们都姓博尔济吉特,那博尔济吉特是满语的音译。他还有另外一个更让人熟悉的音译便是孛儿只斤,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姓氏成吉思汗的后代。这个博尔济吉特家族在十三世纪的曾经称霸整个亚欧大陆,但到了明朝末期已经衰弱了,但却时时不忘祖宗的荣光,为了保住黄金家族的荣华富贵,他们开始广结善缘,几乎跟周围的所有强大部落都通婚。

光有政治基础是不行的,关键是孝庄的姑姑哲哲皇后,与皇太极过着浪漫的生活之后,原来她换上一种不会生育的病,和皇太极在一起七八年都无一子,七八年无子的时光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被爱情滋润的哲哲皇后,有时欢喜有时忧,喜的是有个自己深爱着的丈夫,忧的是始终不能为他生下一子。那时候婚姻并不是光靠爱情来维系的,在后金时代,是以封建领主承袭制的,倘若哲哲再不能生子,她女主子的位置是很难维持的,那么自然她的婚姻也会受到波连。更重要的是,在皇太极以后,旗主以及大贝勒,还有汗位,恐怕会由侧室所生的豪格继承。到那时,自己和背后的家族在被侧室地排挤下,最终会落得个撒手大权,名落孙山。

这种情况下,博尔济吉特哲哲没有儿子,她自己的地位是很难保证的,最重要的是,科尔沁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如果和汗位继承人没有血缘关系,那么就很难保证科尔沁家族的利益。命十年,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子吴克善又送自己的妹妹与皇太极为妃,此女即庄妃。而这庄妃也是皇太极宫中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的亲侄女。

这位庄妃可了不得,13岁就嫁给了皇太极,一生辅佐了三个男人,培育了两个皇帝,有一个当皇帝的儿子顺治,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孙子康熙,她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

皇太极当了几年皇帝?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1.28—1643.09.21),即清太宗,又译黄台吉 、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皇太极即位之后进行大刀阔斧的封建化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在战略上定先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

崇德元年(1636年),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并且迫使李氏朝鲜臣服于清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他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葬于沈阳昭陵。死后其第九子福临即位。

扩展资料:

皇太极的故事:

皇太极共有后妃8人(不含庶妃),其中5人系蒙古人,占了多一半,这就是皇太极“抚绥蒙古,进攻明朝”国策的政治需要。

但皇太极最宠爱的三位后妃(皇后、庄妃和宸妃)又都是蒙古人中的一家人,这已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而他对宸妃海兰珠的宠爱更可以说是达到了痴心痴情的地步。

海兰珠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妹,姓博尔济吉特氏。她是皇太极清宁宫皇后哲哲(史称孝端文皇后)的侄女,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史称孝庄文皇后)的姐姐。

于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在其兄吴克善陪送下出嫁皇太极为妃。这次婚姻是在天聪七年(1633年)四月皇太极中宫皇后之母科尔沁大妃偕次妃前来盛京访问时商量决定的。

当时皇太极最小的弟弟多铎,先已想要娶科尔沁大妃的小女儿,就是哲哲的亲妹妹。皇太极最初不同意,因为他听说此女才貌都不太出众,而多铎自幼娇生惯养,心高自傲,放荡不羁,十分任性。

恐怕两人合不来,引起不愉快。这次科尔沁大妃亲自前来,既是带女儿走亲戚,也有意让多铎相看小女的意思。多铎相看之后,更加钟情。皇太极不忍违背汗父留下的幼小弟弟的意愿。

更不愿为徇庇戚属而与幼弟发生矛盾。皇太极经过反复考虑,准备同意这桩婚事。皇太极带领后妃造访科尔沁次妃的幕帐,次妃热情款待,由于有后妃的光临,全部女眷出场承担招待。

海兰珠也跟随前来拜见姑母哲哲,和妹妹布木布泰(大玉儿)见面。对于既是姑夫,又是妹夫的皇太极,海兰珠当然也会问候一番。海兰珠是一位知书识礼、贤惠端庄而又十分秀美的姑娘。

然而在诸多蒙古族姑娘中更加显得苗条清秀,白皙娇嫩,抚媚动人。而且,当时姑娘多在十几岁就出嫁,海兰珠时年25岁,据说海兰珠曾经嫁过一次人的。

但是在任何历史资料中都没有关于海兰珠嫁给皇太极之前的资料,究竟嫁没嫁过不详。不过海兰珠更具一种成熟的美。自古英雄爱美人,皇太极对海兰珠一见钟情。

这次大妃及次妃的来访,也确定了皇太极与海兰珠的婚姻关系。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海兰珠在其兄吴克善陪送下出嫁皇太极为妃。被皇太极封为关雎宫宸妃,成了关雎宫的主人。

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关雎宫,来源于《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佳句,是皇太极爱恋宸妃,并为之最动真情的象征。

崇德二年(1637),宸妃入宫两年多就为皇太极生了个男孩,即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召集文武群臣,颁发了大赦令。宠妃生子,大赦天下,这是不合礼制的事情。

只有皇后才有此荣誉。但皇太极对宸妃一往情深,只愿与她厮守终老。她生的儿子将来是要继承皇位的。所以才这样的兴师动众的。

皇太极还封宸妃的母亲为和硕贤妃,赏赐仪仗。对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一门大加封赏。除爱新觉罗家庭之外的封赏之隆仅此一家。谁都知道这是因为宸妃的原因。

谁知这个孩子出生才半年,还没有来得及命名就夭折了。皇太极为之伤心不已。宸妃本人当然更伤痛,日日夜夜哀思亡儿,竞大大伤了身子。当然,皇太极对她的钟爱并未因此而稍减。

反而更加倍地怜惜她,抚爱她,希望能为她分担忧伤,恢复健康。祟德六年(1641)九月,皇太极亲率大军攻打明朝的松山、杏山,在松山城西北十里处安营扎寨。

一天,朝中大臣满笃里、穆成格等从盛京(沈阳)来到军营,报告了宸妃患病的消息。皇太极立即召集军事会议,对围困杏山等地做了具体的部署,然后,他就启程返回盛京。

可是,他没有回到盛京,海兰珠已命归西天,皇太极听说之后悲痛不已。“一日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大臣们都劝他节哀,但效果不大,仍然茶食不进。

祖可法、张存仁、马国柱、雷兴等大臣见此情景,纷纷劝他说:“伏念皇上以万乘之尊,中外仰赖,臣庶归依。今者皇上过于悲痛,大小臣工,不能自安。以臣等愚见,皇上蒙天眷佑。

底定天下,抚育兆民;皇上一身,关系重大,况今天威所临,大功屡捷。松山锦州,克取在指顾问。此正我国兴隆,明国败坏之时也。皇上宜仰体天意,自保圣躬,勿为情牵,珍重自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福晋为啥都叫哲哲

并不是都叫哲哲,努尔哈赤的福晋叫孟古哲哲,皇太极的福晋叫哲哲。

1、孟古哲哲

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生于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在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孟古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1603年10月31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迁葬东京陵,天聪三年(1629年)二月十三日迁葬福陵。

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尊其母为孝慈皇后,经累朝加谥,最终谥号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

2、哲哲

孝端文皇后(1599年5月31日-1649年5月28日),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朝开国皇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后。

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和敏惠恭和元妃海兰珠的姑姑。清朝首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册封)。首位皇太后。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后金逐渐重视与蒙古的联盟,哲哲也因蒙古受到重视,地位逐渐上升,清太宗时为国君福晋、中宫皇后。

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帝即位后,为母后皇太后,无徽号。顺治六年(1649年)四月十七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葬清昭陵。全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

扩展资料:

清朝早期,关外有两个出美女的地方,一个是海西女真的叶赫部,涌现出了像叶赫老女(传说中的布喜娅玛拉)这样的美女,另一个是蒙古的科尔沁草原,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庄妃)就是来自于这个地方。

早在1588年,年仅14岁的孟古哲哲便在哥哥纳林布禄的护送下来到了费阿拉城,这一年她嫁给了努尔哈赤。

孟古哲哲不但长得相貌出众,更拥有许多优点,比如说有气度、能容人,即使别人出言中伤自己也不生气,对待努尔哈赤更是始终如一,谨小慎微,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迅速征服了努尔哈赤,很快便坐上了大福晋的位子。

1592年,孟古哲哲生下了她唯一的孩子,即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她感到无比幸福,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孩子让她在百年之后享受到了无上荣耀。

当时,努尔哈赤与叶赫部关系恶化,孟古哲哲想在临终前见一下自己的母亲,努尔哈赤立刻派使者迎接岳母,但是却遭到了拒绝,于是孟古哲哲在1603年抱憾而终,年仅28岁。

后来,皇太极继承汗位,追封母亲为孝慈高皇后,孟古哲哲由此成为清朝第一位被追封的皇后。

十一年后(1614年),年仅16岁的科尔沁草原美女哲哲远嫁皇太极,皇太极从赫图阿拉北行三百余里迎接自己的漂亮新娘,两人在扈尔奇山城喜结连理,哲哲从此成为了皇太极的侧福晋。

1624年,大金国四贝勒皇太极的大福晋乌拉那拉氏(豪格生母)因乘轿闯入汗宫,受到了努尔哈赤的训斥,皇太极趁此机会将乌拉那拉氏休弃,哲哲迅速被扶正,成为皇太极大福晋。

十二年后,皇太极于盛京称帝,建立大清国,哲哲入主清宁宫,称国君福晋,相当于皇后,由此哲哲成为清朝第一位皇帝亲自册封的皇后。

1643年8月,皇太极突然暴崩于盛京,年仅六岁的福临继承大清皇位,哲哲以嫡母的身份成为大清的母后皇太后,这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由是,在清朝的后妃史上,哲哲必定占据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慈高皇后

百度百科——孝端文皇后

谁可以简单的说一下皇太极,和哲哲,玉儿,海兰珠的关系。皇太极最喜欢的应该是海兰珠吧

哲哲 皇太极第一任大妃也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庄文皇后和宸妃海兰珠的姑姑。哲哲刚满十六岁便远嫁皇太极为妻。一迎娶之际,皇太极率领部下从赫图阿拉城(今新宾县老城)出发,北行三百余里到达辉发部(今吉林省辉南县境)扈尔奇山城,在此杀牛宰羊举行隆重的迎亲仪式和结婚仪式。天命十一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封哲哲为“大福晋”。所谓大福晋是主持亲王家政的主妇,管理后宫一切事务,包括对其它侧福晋及庶福晋(即妾)的管束。有时皇太极外出打猎也要携哲哲出行。皇太极坐殿,哲哲有时与他左右而坐。哲哲所以受到如此重视,获得大福晋的尊贵地位,并不完全由于皇太极对她的倾心,主要还是她出身于蒙古大领主世家,是清朝初期的联姻制度的核心。当然清初婚姻制度非常重视门第高低。天聪初年,哲哲的母亲从科尔沁来盛京看望女儿、女婿,皇太极均以大礼相待。由此可见皇太极与哲哲这一对夫妻的相敬如“宾”

大玉儿 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之次女。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皇太极;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庄妃。 而据史料载:大玉儿在她姐姐海兰珠入宫前也并非像影视作品中描述的一般受尽皇太极宠爱,从天命十年多天聪七年大玉儿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她能成为一代贤后除了机缘巧合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太极对她姐姐海兰珠的爱屋及乌。 最后海兰珠 《清史稿·后妃列传》:敏慧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天聪八年来归,崇德元年,封关雎宫宸妃,妃有宠于太宗,生子,为大赦,子二岁殇,未命名。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至,妃已薨,上恸甚,一日忽迷惘,自午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遣也。”上仍悲悼不已。诸王大臣请出猎,遂猎蒲河。还时过妃墓,复大动。妃母和硕妃来书,上命内大臣掖舆临妃墓,郡王阿达礼,辅国公扎哈纳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 海兰珠应该算是皇太极真爱了,她与天聪八年二嫁皇太极,随即冲冠后宫崇德六年,海兰珠因病逝世,皇太极哀恸不已,于两年后追随海兰珠而去 太极(166)差了(1)

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辈分最低的皇贵妃是谁

大清史上姑侄共嫁皇帝的有,如:皇太极的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她就和两位侄女共嫁皇太极,最后除死去的海兰珠,哲哲与小侄女庄妃在顺治帝登基后,同时晋级太后,只是嫡庶有别,姑姑哲哲称母后皇太后,庄妃称圣母皇太后,两宫同尊。大清史上除了皇太极的一后两妃是姑侄外,还有同治帝的一后一妃也是姑侄,只是不同的是姑姑位份比侄女低了四级。同治十一年初,姑侄二人同时被选入宫,侄女被立为皇后,姑姑却被封为嫔,相差四级。

皇后阿鲁特氏的父亲崇绮是赛尚阿第三子,而嫔为赛尚阿的妾所生,为庶出,虽然是姑姑, 却比皇后侄女小了3岁。可见那个时候庶出的女儿,地位不能与嫡出相比。记得《红楼梦》中关于庶出,王熙凤有一段话说的很经典。红楼梦中有一回探春协理处理大观园事务,她虽然只是小姐,但处理事务的能力却很高。开始的时候,家人婆子欺负她是个小姐,不懂事务,被她拿住办了一个,其他的再不敢小瞧她。估计因为这段故事,这些不安分的婆子,就挑唆探春的生母赵姨娘来闹。赵姨娘是贾政的妾,探春也是庶出的身份,但因为她的聪明能干,再加上备受王夫人的喜欢,府里很少有人拿她当庶出的小姐看待。

但即便是这样,庶出的身份也成了探春的心病,尤其是有这么一个时时刻刻提醒她出身的母亲。探春故意冷淡与赵姨娘的关系,借此淡化她庶出的身份。王熙凤知道赵姨娘因为赵国基的死找探春大闹,探春的处理结果后。她说如果有一天有谁因为庶出没有选择这个三丫头就是谁的损失。可见那个时候,庶出的女儿婚姻选择不如嫡出。放在嫔的身上也是一样的,她的母亲地位不高,是赛尚阿的小妾,她虽然是姑姑,比侄女小了3岁,同时入宫,级别与侄女差了4级。当然,皇后阿鲁特氏被封为后,不仅仅是因为其嫡出的身份,还有父亲在朝中的位置,其自身的品行也占了一部分。

慈安太后喜欢她,同治帝也选中了她,可见皇后阿鲁特氏的优秀。与侄女相比,姑姑阿鲁特氏虽然级别差了4级,但却比侄女活的长久,后来也先后被晋封为妃、贵妃、皇贵妃,光绪帝的皇后叶赫那拉静芬去世以后,她也位列四大太妃,只是很快就去世了。死后谥为“恭肃皇贵妃“,葬入惠陵妃园。而尊为皇后的侄女阿鲁特氏,却因为婆婆慈禧的不喜欢,备受冷落,同治帝崩逝后,皇后阿鲁特氏被置于尴尬的位置,最后不得不追随同治帝而自杀。她也是大清史上活的最憋屈的皇后,也是唯一没有成为太后的皇后。

从这件事上来看,妃阿鲁特氏结局要比侄女好多了。只是因为她庶出的身份,同治帝和皇后侄女去世后,她也备受慈禧冷落,她翻身的机会还是在慈禧和光绪帝先后离世后才开始的。她从16岁入宫时的嫔,到妃,到贵妃,再到皇贵妃,到庄和皇贵妃,再到最后的恭肃皇贵妃,完成了一生身份的转变。同时她也是大清史上唯一位份比侄女低的皇贵妃。

相关参考

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辈分最低的皇贵妃是谁

大清史上姑侄共嫁皇帝的有,如:皇太极的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她就和两位侄女共嫁皇太极,最后除死去的海兰珠,哲哲与小侄女庄妃在顺治帝登基后,同时晋级太后,只是嫡庶有别,姑姑哲哲称母后皇太后,庄妃称

孟古哲哲和皇太极皇后哲哲,孟古哲哲和皇太极皇后哲哲什么关系 天底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福晋为啥都叫哲哲并不是都叫哲哲,努尔哈赤的福晋叫孟古哲哲,皇太极的福晋叫哲哲。1、孟古哲哲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生于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

哲哲,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

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庄文皇后的姑姑。生于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

皇太极对哲哲是什么感情,皇太极和哲哲是什么感情

皇太极和哲哲是什么感情结发夫妻的感情吧不算多好也不能算坏只是两人之间没有儿子只有女儿这一点导致了后来的豪格和多尔衮争位皇太极为什么如此喜欢海兰珠,而不是哲哲和大玉儿?皇太极是一位历史上非常了不起的皇帝

海兰珠玉儿哲哲是什么关系,谁可以简单的说一下皇太极,和哲哲,玉

谁可以简单的说一下皇太极,和哲哲,玉儿,海兰珠的关系。皇太极最喜欢的应该是海兰珠吧哲哲皇太极第一任大妃也是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庄文皇后和宸妃海兰珠的姑姑。哲哲刚满十六岁便远嫁皇太极为妻。一迎娶之际,皇

哲哲和皇太极的感情如何

导读: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皇后一向的贤良淑德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历史上的哲哲皇后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位女性呢?历史上的哲哲皇后与皇太极感情究竟如何呢?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皇后在《孝庄秘史》以贤良淑德的形象令人印

哲哲皇后有几个孩子,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

皇太极的妃子哲哲生了几个孩子孝端文皇后(1599年—1649年),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庄文皇后的姑姑。生于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十九日,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思之女。清太宗

哲哲和皇太极的感情如何

博尔济吉特氏哲哲皇后在《孝庄秘史》以贤良淑德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而近期要上映的《美人无泪》由蔡少芬饰演,这角色也令人期待,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描述:哲哲作为维护满蒙和谐的工具嫁给了皇太极,但是她和皇太极

哲哲是清朝第一位皇后吗

崇德元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国号为“清”。称帝后,皇太极开始册封五宫后妃,将中宫皇后的宝座赐给了他的大福晋哲哲,哲哲于是成了大清后宫中第一位被封为皇后的人。哲哲,博尔济吉特氏,其父是蒙古科尔

孝端文皇后简介 皇太极的皇后哲哲为何没徽号

导读: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庄文皇后的姑姑。博尔济吉特氏姑侄三人共侍一夫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传奇,而孝端文皇后作为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她的地位是不可挑战的。孝端文皇后对清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