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鄂州土地上的曾、鄂、楚三国演义
Posted 青铜器
篇首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鄂州土地上的曾、鄂、楚三国演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古鄂州土地上的曾、鄂、楚三国演义
曾、鄂、楚三国演义
春秋战国时期,湖北的土地上曾有强大的楚国,还有个称雄一时的鄂国。湖北的简称“鄂”、“楚”与此有关。随着曾国的来龙去脉渐渐被摸清,它与鄂国、楚国间的关系也日益清晰。
史料证明,湖北的简称确实得名于鄂国、楚国。不仅如此,鄂、楚、曾三国同处一时、比邻而居,势力还都不小,于是,演绎了一段后来鲜有人知的“三国演义”。
“不服周”的鄂国:鄂国又称噩国,始为夏商时的诸侯国,原封在今山西乡宁县一带。商末,鄂侯在朝中为大臣,与西伯姬昌、九侯并列三公。西周初年,鄂国故地被晋所并,遗族南迁,立国于随县安居镇。1975年,在安居羊子山墓群出土青铜器4件,有鼎、簋、爵、尊,时代为西周早期,出土带有“鄂侯弟季”铭文的鄂侯尊和鱼父乙爵青铜器。2007年11月,安居羊子山又出土了一批弥足珍贵的青铜器,多有铭文,属于鄂国青铜器。
起初,鄂国与周王朝关系不错。根据出土的《噩侯驭方鼎》铭文记载,周王南征,鄂侯驭方前往恭候迎接,献礼设宴。周王也亲赐驭方很多财物。然而,随着周王朝式微,鄂侯反周。1942年陕西扶风出土的青铜器《禹鼎》铭文记载:约公元前800多年,鄂侯驭方联合南淮夷、东夷叛乱反周,一直打到东都成周(今洛阳市东白马寺一带)附近。周厉王举全国之力进行讨伐,战争相当惨烈。周王伐鄂时有“不遗寿幼”之命,即不论老少,一律斩草除根。鄂被灭后,其余部迁往河南南阳,史称“西鄂”。曾国坐收渔翁之利,迅速“接管”鄂国原有地盘,这才成了汉东第一大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曾国“接管”鄂国后,面对的是楚国的征伐。楚国的“不服周”,可能比鄂国由来更久。史载,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动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后在商朝的驱逐下被迫南迁至湖北荆山一带,与南方土著迅速融合,成为一个很有实力的部落。商朝末年,楚人应邀与武周王联手伐商。但周朝立国后,楚人毕竟是外姓,只得封地五十里(子爵),地位还不如曾国(侯爵)。楚人奋发图强,在江汉流域迅速崛起,成为南方第一大国。但是,在名义上,南方的第一大国还是曾国。这成为楚人的心头之患,故而有“吾不得志于汉东”之叹。据《史记·楚世家》所载,公元前706年,楚国伐随(即曾国)。随人迫不得已,前往周都,请求王室尊楚。后经过楚国多次讨伐,曾国最终确定世代与楚结盟,并听命于楚,沦为楚的附庸国。
公元前506年,吴楚之战时,楚昭王还逃往曾国避难。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铭文中记载,楚惠王(楚昭王之子)曾给曾侯乙送过编钟。随着周王朝进一步衰落,楚国兵锋横扫汉东,大多数姬姓国家被其吞并。约在战国中期后段,曾国成为汉东最后一个被楚所灭的姬姓国。《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文峰塔曾侯墓地发掘时,就发现有少量战国晚期的楚墓。黄凤春表示,曾、楚墓葬的同时发现,对确立楚灭曾的确切年代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年代学依据。根据推论,曾国被灭大约是在公元前320年前后。但仅仅过了97年,公元前223年,楚国亦被秦国消灭。
铭文(11)楚国(26)青铜器(1)历史上的鹿邑,原来这么牛
鹿邑是一个文化厚重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鹿邑县古为华夏腹地,地处豫东平原,文化底蕴厚重,境内的隐山、栾台遗址分属仰韶和龙山文化。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揭开了鹿邑人文历史的初页。 公元前571年,在这片沃土上诞生了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鹿邑成为道家文化发祥地。 公元前516年,孔子来这里问礼于老子,留下千古传诵的圣哲对话。 公元前201年,刘邦率部围攻项羽,在这里发生了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垓下之战。 唐代以来,鹿邑成为李姓寻根问祖之地,唐朝开国皇帝。 有人说,皇宫看故宫,道宫看太清。宋代时老子诞生地鹿邑太清宫建筑规模犹如宫殿。殿阁棋布,琼楼玉宇,雄伟壮观,金碧辉煌,极盛一时。 一千年来,共有8位帝王莅临鹿邑朝拜老子。在这期间,太清宫盛极,来往不绝的不仅有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也常来此流连驻足。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辙、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曾在这里留下尊老崇道、咏物状景的珍贵诗篇。 遗憾的是,千百年来,无数的战火纷争、风风雨雨,纵使有后代不断重修,太清宫还是早已元气大伤,许多建筑都毁于兵火,再难恢复唐宋盛世时期的规模。 现今太清宫仍存有许多珍贵文物,1997年考古专家在太清宫发掘出一处含龙山文化遗址、西周墓葬、东周夯土基址和大型马坑、唐宋建筑基址、碑刻及明清建筑的大型文物古迹群。这次考古也被评为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现在的鹿邑,是连接中原经济区和皖江经济带、长三角的枢纽,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中国传统文化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实验区,是一个产业集聚而又勇于创新的城市。曾经的鹿邑辉煌无比,未来的鹿邑值得期待!相关参考
我的家乡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西邻省会武汉。1983年8月被批准设立省辖市,现辖鄂城、华容、梁子湖3个县级区及长港办事处鄂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东汉以前为鄂邑、鄂郡、鄂县。三国时吴王孙
鹿邑是一个文化厚重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鹿邑县古为华夏腹地,地处豫东平原,文化底蕴厚重,境内的隐山、栾台遗址分属仰韶和龙山文化。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揭开了鹿邑人文历史的初页。公元
川、楚、陕白莲教反清起义 乾隆末年,土地高度集中,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及无业流民拥入川、楚、陕交界的巴山、南山老林地区谋生,但他们无
说到典韦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的战斗力也是杠杠的,真的是超级厉害啊,不管是在游戏还是在三国历史上都是很给力的,曹操也把典韦称之为“古之恶来”,那么既然被曹操称之为“古之恶来”那么这个“恶来”又是谁呢?
历史上越南长期蚕食柬埔寨,侵占最肥沃土地,逼迫其建立宗藩关系
现在的越柬寮三国地图作为越南藩属国的真腊越南攻灭占城后,衰落的高棉帝国已成为真腊国,成为当时越南进攻的目标。最初由于占婆古地依然有三个剩余的占婆土司政权,越南的后黎朝并没有直接进攻真腊,而是要求真腊向
鄂州之战是1258年一1259年(蒙古蒙哥汗八年至九年,南宋宝祐六年至开庆元年),在蒙哥攻宋之战中,忽必烈率蒙古东路军攻鄂州(今武汉武昌)的作战。另一次鄂州之战是元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1274)
在康熙六十一年还只是从四品官衔的张广泗,在雍正皇帝登基以后,得到重用,迎来仕途上的春天。雍正四年,监生出身的张广泗因为正太苗疆战事中屡立战功,被破格提拔为贵州巡抚,成为一方封疆大吏。七年后的雍正十三年
《曾文正公家書(增補版)》,曾國藩等著中國書店出版社日前,中國書店推出《曾文正公家書(增補版)》,與之前的版本不同的是,這是附有家人回信的曾國藩家書。《曾文正公家書》曾和《論語》一起被國學大師錢穆視爲
截至到2019年6月3日,鄂州市下属3个县级行政区、3个经济开发区、3个直管街道,没有县,具体名称如下:1、鄂城区:辖汀祖、碧石渡、泽林、燕矶、杜山、花湖、杨叶、长港等8个镇和沙窝乡、花湖开发区(省级
湖北鄂州工地現84座古墓群出土200餘文物記者昨從鄂州市文體局了解到,14日,由省考古所和市博物館聯合組隊的青龍咀墓地(西山廣場西部西山腳下)發掘工作圓滿完成,共發掘六朝至唐宋時期的古墓葬84座,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