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礼部尚书潘晟简介 为何说他被罢免标志着张居正失宠?
Posted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礼部尚书潘晟简介 为何说他被罢免标志着张居正失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礼部尚书潘晟简介 为何说他被罢免标志着张居正失宠?
有“千古一相”之称的张居正是大明隆庆、万历两朝重臣,特别是在万历朝,万历帝年幼继位,军政大事决于张居正一人之手。而张居正也十分厉害,推动改革,使得积弊的大明王朝焕发新生。
后世在说起张居正这个人的时候,往往都是褒大于贬的。张居正辅佐万历帝推行的“万历新政”,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却仍然是能与秦国“商鞅变法”相提并论的改革,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张居正对大明的贡献不用多说,而可惜的是张居正还与另一个词相关,那就是“人亡政息”。所谓人亡政息,就是人死了之后他推行的各项国家政策也随之消亡。
张居正是正常老亡的,然而在他去世之后不久,就受朝臣弹劾,被万历帝清算。不仅张居正和他的家人被追责,就连他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也被废除。
张居正的失宠,或者说清算张居正开始的标志,是一个大臣的被罢黜。这个大臣就是潘晟,万历朝礼部尚书。
很多人并不认识潘晟,甚至于有些人连“潘晟”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过。所以也没有想到,他的倒台会有那么大的意义。
潘晟于嘉靖二十年考中进士,而且还是榜眼,以翰林院编修之职入仕。他这个人非常有原则,刚正不阿,不附权贵,所以经常主动辞官归故。
嘉靖帝晚年的时候沉迷于修道问仙,所以当时很多受到嘉靖帝重用的大臣都写得一手好“青词”。比如说严嵩、李春芳等人,都是因此而步步高升,官路畅通,所以有了“青词宰相”的称呼。
潘晟能考中榜眼,也是很有才能的。但是他本人却不屑于以写“青词”邀宠,以图仕进,所以后来就主动辞官归故。
万历六年他又以礼部尚书再次入仕,万历八年再次辞官。潘晟这个人其实与张居正联系并不紧密,不算是张居正死忠,至于为何他的倒台是张居正失宠的开始,大概与张居正去世前与明神宗的交流有关。
张居正临死之前,躺在床上什么都吃不进去。明神宗为表示体恤臣子,尽管当时他内心窃喜,仍然亲自去探望张居正。临走之前,表示“国家大事,当一一为朕言之。”
也许这只是万历帝的客套,但是张居正却不客套。万历帝走了之后,他立刻就写了一封密奏,向万历帝推荐了礼部尚书潘晟,吏部左侍郎余有丁进入内阁。
于是万历帝颁布诏令,让闲赋在家的潘晟回京入职。而在张居正去世后的第四天,万历帝和新上任的内阁首辅张四维开始清算张居正的势力,首当其冲的便是潘晟。
由张居正举荐入阁的潘晟,还没有入职,就被言官弹劾,最后被罢免了职位。而他是受张居正举荐,他的被罢免自然标志着张居正失宠的开始。
相关参考
李太后是万历的生母,隆庆皇帝只做了六年皇帝就去世了,这个时候他年仅十岁的儿子万历皇帝朱翊钧登上了皇位。皇帝年幼,只能由皇太后来维持政治上的平衡,而这个时候,一向权倾朝野的高拱,却因为一句话的失误,被李
宋高宗为什么不罢免秦桧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高宗说的那句话,记载在《宋史·纪事本末》里。这是一部明代礼部尚书冯琦撰写的,中国断代纪事本末体
历史人物 张居正和李太后究竟有没有私情 为何说他间接毁了太后呢
还不知道:张居正和李太后什么关系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近日无甚忙事,便把明朝首辅张居正又看了一遍,从中又发现了一些以前未发现的东西。>张居正一生可以说是风光无限,连
...年(1562年)状元,授修撰,回归申姓。善真、行、草书,受张居正提拔。历官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继张四维为内阁首辅。他为政以维持局面,调和皇帝和言官间矛...
邹干(约1413—1491),字宗盛,明余杭人。正统四年(1439)进士。自幼聪慧,年十五即为应天府太学生。历任兵部职方主事、武选郎中、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等职。为人正直爱民,为于谦所倚重。在兵部时,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事件:张居正死后极惨,不但被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险遭鞭尸,连家人都未幸免。 张居正,明朝万历间内阁首辅。梁启超说其是&ldquo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张居正明代政治家。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嘉靖进士。1567年(隆庆元年)入阁参预机务,迁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次年,上疏提出省议论,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
裴行俨(?—619年),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原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大业十三年(617年),裴行俨与父裴仁基投靠瓦岗寨首领李密。武德元年(618年),王世
裴行俨(?—619年),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原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大业十三年(617年),裴行俨与父裴仁基投靠瓦岗寨首领李密。武德元年(618年),王世
历史人物 北宋礼部尚书、右仆射陶谷简介,陶谷写《自嘲》是因何事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陶谷本姓唐,后晋时期因避后晋高祖石敬瑭的名讳,改姓为陶。他在幼年时,父亲被州节度使杨崇本杀害,随母亲改嫁到杨家,十几岁便善写文章。历仕晋汉后晋建立后,陶谷担任校书郎、单州军事判官。他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