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宗的生平简介 吴伯宗是怎么成为明朝第一位状元的?
Posted
篇首语:曾无好事来相访,赖尔高文一起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吴伯宗的生平简介 吴伯宗是怎么成为明朝第一位状元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吴伯宗的生平简介 吴伯宗是怎么成为明朝第一位状元的?
历史上的朱元璋是个很任性的皇帝,古往今来,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洪武四年,朱元璋就做了一件事,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在古代,人们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很多人都以读书为荣,能在科举中夺得前三名的,可都是举世瞩目的存在。
话说朱元璋夺得天下后,就特别重视自己建立的这个国家的第一位状元,因此颇为挑剔。
吴伯宗只是当时众多读书人中的一个,不过他从小就特别聪明,年仅十岁就能“跳级”读懂举子的学业。
洪武三年,吴伯宗参加乡试中举,名列第一,为解元。
洪武四年,吴伯宗参加会试,成绩排第二十四位。当时,与吴伯宗一起参加考试的,还有一个名叫郭翀的才子,此人博学有文才。
郭翀本来考了第一名,但是到了廷试时,朱元璋一见到他的长相就有些不满意,因为郭翀貌丑,而朱元璋不希望自己的第一个状元长得丑,有损他的天威。
随即,朱元璋就见到了长相出众的吴伯宗,便亲制策问,最后钦点吴伯宗为状元,赐给他冠带袍笏,授礼部员外郎。
幸运的吴伯宗就这样“靠脸”当上了状元,其实和当时许多考生比起来,他已经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了。
后来,吴伯宗进入朝廷,参与会修《大明日历》及后妃功臣传。他为人温厚,不攀附权贵,内刚外柔。
当时,左丞相胡惟庸权倾朝野,几乎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了。
吴伯宗不肯依附于胡惟庸,还写了奏折弹劾他,因此惹怒了胡惟庸,后来遭到胡惟庸的打击报复,胡惟庸找了个由头就把他给谪居凤阳了。
胡惟庸本以为吴伯宗经过这次教训,再也不敢和他作对,可吴伯宗却丝毫没有畏缩,仍然写奏折指出胡惟庸专横跋扈,不守朝廷法纪,还列举了很多事实,分析的合情合理。
朱元璋本来就对胡惟庸有所怀疑,他看过吴伯宗的奏折后,心头暗自道好,明面上则把吴伯宗这个大忠臣召回了京城。
后来,胡惟庸的谋反意图暴露,被朱元璋发现,全家被灭,受牵连的人有很多。就因为一场胡惟庸案,差不多死了三万多人。
吴伯宗至始至终都没有和胡惟庸同流合污,自然没有被朱元璋列入黑名单。
吴伯宗后来出使安南(今越南),回国后成为了太子东宫的讲师。当时,朱元璋除了十道题,让吴伯宗即兴赋诗。
吴伯宗才思敏捷,挥笔立就,再一次向朱元璋展示了他的才华,得到了太祖的赞赏,获赐织金锦衣。
朱元璋非常欣赏吴伯宗,最初他想封吴伯宗为太常寺丞,但吴伯宗却辞谢不就,后来他又让吴伯宗改任国子监司业,但吴伯宗又不去。
在遭到吴伯宗三番四次的拒绝后,朱元璋终于发怒了,一下子就把吴伯宗贬为了金县(今甘肃省榆中县)教授,途中又后悔,将吴伯宗召回为翰林检讨。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因为总是向吴伯宗提问,而吴伯宗以不是他所了解的事为由不回答,惹怒了朱元璋,最后被谪居云南,死在了半路上。据说吴伯宗没有儿子,去世时家中一贫如洗,要不是他的妻子苦苦坚持着,恐怕只能把他葬在半路上。
相关参考
马愉是明朝江北第一位制科状元,做官时,心系社稷民生,关注政纲法治;一生不图厚积,乐善好施,虽官居要职,却清正廉洁,刚直不阿,在朝廷内外传为美谈。马愉去世后,他的后人为纪念他而在他的家乡建立状元祠堂,以
三国人物中文名:吴兆江外文名:Wu范例:姓氏渊源:姬姓生齿:2780万名流:吴伯雄、吴学谦、吴邦国、吴官正[4]郡望:延陵郡、濮阳郡、陈留郡、渤海郡名流:吴起、吴道子、吴承恩、吴驹胜迹:姑苏吴泰伯墓文
中文名:马愉别名:字性和,号澹轩国籍:中国(明)民族:汉出生地:临朐县朱位村职业:礼部右侍郎主要成就:明朝江北的第一位状元谥号:襄敏马愉–明朝江北的第一位状元 马愉(1395—1447年),字性和,
傅善祥(1833年―1856年?),南京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状元。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喜读经史。 1853年(清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才,傅善祥报名参加女科考试后,
元武宗是什么样的皇帝元武宗海山是蒙古族人,也是元朝的第三任皇帝,元武宗是什么样的皇帝呢?如果要定义元武宗皇帝是什么样的,那么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去探讨这个问题,那么在百姓们的眼中,元武宗是什
元武宗是什么样的皇帝元武宗海山是蒙古族人,也是元朝的第三任皇帝,元武宗是什么样的皇帝呢?如果要定义元武宗皇帝是什么样的,那么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去探讨这个问题,那么在百姓们的眼中,元武宗是什
戴宗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有着水浒英雄中都有的仗义,加之他此人仗义疏财,喜交朋友,耿直率真,嫉恶如仇,所以他有许多的朋友。而戴宗最后上了梁山,也是因为帮助朋友进而引发的
元定宗贵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窝阔台汗的儿子,是大蒙古帝国的第三代大汗。元定宗在历史上存留的史料不及上下几代君主,全因为他是一个短命的大汗,在位仅仅两年就因病去世。 史料的缺乏,让后世人很难了解到
高延宗(544年―577年),北齐宗室,北齐文襄帝高澄第五子,北齐文宣帝高洋之侄,兰陵王高长恭异母弟,北齐后主高纬的堂兄。幼时为叔父文宣帝所养,天保六年(555年)封安德王,历任定州刺史、司徒、太
中文名:孛儿只斤·和世瓎 国籍:元朝(中国) 民族:蒙古 出生地:大都(北京) 出生日期:1300年 逝世日期:1329年www.cha138.com 朝代:元朝 职业:元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