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永璘的生母,爱新觉罗·永璘的人物生平

Posted 爱新觉罗

篇首语: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学会努力奔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爱新觉罗永璘的生母,爱新觉罗·永璘的人物生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爱新觉罗永璘的生母,爱新觉罗·永璘的人物生平

2、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载振简介 载振的子女

爱新觉罗永璘的生母,爱新觉罗·永璘的人物生平

爱新觉罗·永璘的人物生平

爱新觉罗永璘(1766-1820)是乾隆帝的十七子,庆僖亲王。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永璘是乾隆最幼子。据说也是最不成器的,天天四处游荡,惹事生非,因此乾隆很厌恶他。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永璘封贝勒,嘉庆四年(1799年),永璘晋庆郡王,嘉庆帝将和珅府第赐给他作为庆王府。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晋庆亲王。 咸丰初年,内务府把庆王府从永璘后裔手中收回。咸丰二年(1852年),咸丰帝赐给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作为恭王府。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1 岁,出生。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24岁,封贝勒。 嘉庆四年(1799年),34岁,正月,仁宗亲政,封惠郡王,后改封庆郡王;三月,和珅诛,没其宅赐永璘。 嘉庆五年(1800年),35岁,正月,以祝颖贵太妃七十寿未奏明,命退出乾清门,仍留内廷行走。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51岁,永璘奏事把奏折交于内奏事太监,与体制不符,被罚俸禄。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55岁,三月,永璘病重,上亲临视,命进封亲王。寻薨,谥曰僖。

乾隆之子是谁

乾隆的儿子如下:

1、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2、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纯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3、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

4、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5、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谥号纯。

6、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7、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年二岁,谥号悼敏。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8、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9、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10、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11、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12、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继皇后。

13、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14、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5、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在此不予赘述。

16、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17、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

乾隆人物介绍:

乾隆登基之初,重视农业与水利工程,并且用强势手腕平边疆叛乱,打击入侵势力,进一步完善了对于西藏、新疆地区的统治,维护了版图的统一完整,清朝版图达到最大。在这一点上,乾隆是有功的。

因为多年的勤勉,乾隆继位后,清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人口剧增,国力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扩展资料:

乾隆的儿子最突出的就是皇十五子,永琰,具体介绍如下: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颙琰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

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

清朝出现了中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的家族成员

父亲:爱新觉罗·胤禛,年号雍正。

嫡母:孝敬宪皇后(1679年6月20日—1731年10月29日),乌喇那拉氏。

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卒于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1777年3月2日),葬泰东陵。谥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孝贤皇后孝贤纯皇后(1712年—1748年),富察氏。弘历之元配皇后。满州镶黄旗,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

继皇后(1718年—1766年),辉发那拉氏(《清史稿》记为乌拉那拉氏),初为娴妃,名不详。孝仪纯皇后(1727年—1775年),魏佳氏,嘉庆帝生母。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纯惠皇贵妃苏氏、庆恭皇贵妃陆氏、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忻贵妃戴佳氏、愉贵妃珂里叶特氏、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颖贵妃巴林氏、婉贵妃陈氏

舒妃叶赫那拉氏、豫妃博尔济吉特氏、惇妃汪氏、芳妃陈氏、晋妃富察氏、容妃和卓氏

仪嫔黄氏、怡嫔柏氏、恂嫔霍硕特氏、诚嫔钮祜禄氏、慎嫔拜尔葛斯氏、恭嫔林氏

白贵人柏氏、金贵人柏氏、慎贵人柏氏、新贵人曾氏、瑞贵人索绰洛氏、福贵人索淖洛氏、秀贵人索绰洛氏、寿贵人柏氏、顺贵人钮祜禄氏、鄂贵人西林觉罗氏、武贵人索绰洛氏、陆贵人陆氏

张常在张氏、宁常在宁氏、揆常在揆氏、平常在平氏

皇长子,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皇次子,永琏(1730-1738),母孝贤纯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帝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皇三子,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

皇四子,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皇五子,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谥号纯。

皇六子,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皇七子,永琮(1746-1747),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年二岁,谥号悼敏。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皇八子,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皇九子,未命名(1748-1749)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皇十子,未命名(1751-1753)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皇十一子,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皇十二子,永璂(1752-1776),母继皇后。

皇十三子,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皇十四子,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皇十五子,永琰(1760-1820),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在此不予赘述。

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皇十七子,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

皇长女(1728-1729),幼殇,未封,母孝贤纯皇后。

皇次女(1731),幼殇,未封,母哲悯皇贵妃。

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母孝贤纯皇后。乾隆十二年(1747年)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巴勒珠尔。

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下嫁傅恒之子福隆安。

皇五女(1753-1755),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皇六女(1755-1758),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下嫁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

皇八女(1757-1767),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嫁乌雅氏札兰泰。

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母惇妃,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扩展资料

乾隆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满族,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乾隆六十年(1795年),弘历禅位于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乾隆帝与前代一样,重视农业发展,他鼓励开荒,扩大种植面积,而且通过人口迁移,开发了边疆地区。乾隆帝重视发展商业并给予宽松政策,他采取了一些恤商政策,金融机构(经营汇兑和存款、信贷的票号)在乾隆朝也开始出现。此时高产经济作物大量流入,人口数量暴涨。

“康乾盛世”步入顶峰。乾隆时期清朝延续明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出口货物的种类也多有限制。在西方工业革命进行的时候,使帝国的科技水平越来越落后;

参考资料乾隆

爱新觉罗.永腥历史上怎么样了?

爱新觉罗·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十一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异母兄。

乾隆十七年(1752)二月初七辰时出生,生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封和硕成亲王,嫡福晋为富察氏,大学士傅恒之女,嫡母孝贤纯皇后亲侄女。

嘉庆四年(1799年),在军机处行走,亲王总领军机自永瑆始,总理户部三库。二十四年(1819年),以永瑆年老多病,罢黜一切差使,毋庸在内廷行走。道光三年三月三十日午时薨,年七十二,谥曰哲,是为成哲亲王。

扩展资料

家族成员

父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长子爱新觉罗绵懃,袭亲王爵。(奕绶、奕纶、奕维、奕繁、奕绳、奕繻、奕绰、奕编、奕綍等)

次子爱新觉罗绵懿,过继三阿哥永璋,袭其贝勒爵。(奕绪等)

三子爱新觉罗绵聪,追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奕绣等)

四子爱新觉罗绵偲,过继十二阿哥永璂,袭其贝勒爵。(奕缙、奕絟、奕缮等)

五子爱新觉罗绵恪,早夭。

六子 早夭,未取名。

七子爱新觉罗绵傧,封镇国将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永瑆

乾隆皇帝的四儿子永成的人生介绍

乾隆皇帝的四儿子永成的人生介绍:

履郡王永成是乾隆的第四子,被乾隆过继给了叔伯兄弟履亲王弘昆,延代降袭履郡王。乾隆对这个过继出去的儿子也很疼爱。履郡王的侧室生孩子,乾隆也是知道的,他还亲自给孩子起了个名字。

没多久,履郡王随乾隆到围场打猎,突然有快马来报,小王子因为出痘夭折了。而王府的下人,都在私下里传说是被侧福晋王氏害死的,一时间传得纷纷扬扬。

小道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乾隆的耳里。乾隆暗中召来履郡王的嫡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询问,嫡福晋却一口否认,说:“小王子确实是因为出痘死的,死的时候,我还曾经抱着他哭,并不是被王氏所害。”

王府的一个姓杨的太监却另有一番说法:“小王子出痘,其实并没有死,王氏偷偷派人用别的尸首换了,又命履郡王的男宠萨凌阿背负着小王子,到野外丢弃,嫡福晋抱着哭的其实不是小王子。”由于各有说词,乾隆也不知道该相信哪一方,只好不了了之。

扩展资料:

永成四皇子这个事件被称为伪皇孙案,记叙这些事件的是昭连,是努尔哈赤次子礼亲王代善的第六世孙,曾袭爵礼亲王,后因罪被革除王爵。

他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亲历过不少重大的历史事件,加之他的治学态度也颇为严谨,其著作《啸亭杂录》中记载的伪皇孙案,事态的发展轮廓非常清晰,具有很高的历史真实性。

参考资料:人民网—清代伪皇孙案 几耳光让僧人的皇室诈骗流产

清朝乾隆皇帝的孩子

乾隆皇帝共育有17子10女:

皇子:

1、皇长子,爱新觉罗·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2、皇次子,爱新觉罗·永琏(1730—1738),母孝贤纯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弘历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3、皇三子,爱新觉罗·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子一,殇。

4、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5、皇五子,爱新觉罗·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

6、皇六子,爱新觉罗·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7、皇七子,爱新觉罗·永琮(1746—1747),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年二岁。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8、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9、皇九子,爱新觉罗·永瑜(1748年—1749年)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

10、皇十子,爱新觉罗·永玥(1751年-1753年)幼殇,未封,母舒妃。

11、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12、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1752—1776),母继皇后。

13、皇十三子,爱新觉罗·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14、皇十四子,爱新觉罗·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5、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

16、皇十六子,爱新觉罗·永㻇(1762—1765),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7、皇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

公主:

1、皇长女(1728—1729),幼殇,未封,母孝贤纯皇后。

2、皇次女(1731),幼殇,未封,母哲悯皇贵妃。

3、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母孝贤纯皇后。乾隆十二年(1747年)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巴勒珠尔。

4、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下嫁傅恒之子福隆安。

5、皇五女(1753—1755),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6、皇六女(1755—1758),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7、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下嫁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

8、皇八女(1757—1767),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9、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嫁乌雅氏札兰泰。

10、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母惇妃,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永珹(1739~1777年),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帝第四子,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卯时生。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继和硕履懿亲王胤裪后。四十二年二月二日辰时薨逝,终年三十九岁,谥号为"端"。嘉庆四年三月,追赠亲王。

爱新觉罗·永瑢(1743-1790年),号九思主人,清朝宗室大臣,乾隆帝六子。乾隆二十四年冬,出继给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管理内务府、充四库全书玉牒馆总裁、监管钦天监事务。五十四年,晋封质亲王。五十五年薨,年四十八岁,谥号为庄。工诗擅画,主要作品有《岁朝图》、《枫溪垂钓图轴》。

爱新觉罗·永璇(1746-1832年)乾隆帝第八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封号和硕仪慎亲王。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初封多罗仪郡王。嘉庆四年正月,晋封和硕仪亲王,命总理吏部事,清除和珅党羽。

二月自请罢管部务;七年十二月,以功劳加给其一子贝子爵位;十八年九月,以禁中制贼功,开复所有处分;二十五年十月,以王属尊行,免宴见行叩拜礼。道光十二年八月初七日薨,年八十七,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谥号曰慎。

爱新觉罗·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满洲正黄旗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十一子,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异母兄。

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七出生,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封成亲王,嫡福晋为富察氏,大学士傅恒之女,嫡母孝贤纯皇后亲侄女。

嘉庆四年,在军机处行走,亲王总领军机自永瑆始,总理户部三库。二十四年,以永瑆年老多病,罢黜一切差使,毋庸在内廷行走。道光三年,薨,年七十二,谥号为哲,是为成哲亲王。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一月十三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爱新觉罗·永璘(1766年6月17日-1820年4月25日),清高宗乾隆帝的十七子,庆僖亲王。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生,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嘉庆帝的爱弟。永璘是乾隆最小的儿子,也是他最疼爱的儿子,但据说也是最不成器的,天天四处游荡。嘉庆二十五年三月十三日,永璘去世,年55岁。

参考资料:爱新觉罗·永珹-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永瑢-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永璇-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永瑆-百度百科爱新觉罗·颙琰-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永璘-百度百科

乾隆皇帝的儿子们都叫什么?

皇长子,爱新觉罗·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皇次子,爱新觉罗·永琏(1730—1738),母孝贤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弘历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皇三子,爱新觉罗·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子一,殇。

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皇五子,爱新觉罗·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

皇六子,爱新觉罗·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皇七子,爱新觉罗·永琮(1746—1747),母孝贤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方二岁。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皇九子,未命名(1748年—1749年)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皇十子,未命名(1751年-1753年)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生母为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1752—1776),生母为继皇后乌拉那拉氏。

皇十三子,爱新觉罗·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皇十四子,爱新觉罗·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皇十五子,爱新觉罗·永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母为孝仪纯皇后,即嘉庆帝。

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皇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

扩展资料

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达到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在康熙、雍正两朝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多民族国家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

重视社会稳定,关心受灾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农民负担;重视水利建设,起到保护农业生产的作用,使得清朝国库日渐充实;武功繁盛,在平定边疆地区叛乱方面做出巨大成绩,维护国家统一并拓广领土,完善对西藏的统治,统一新疆,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版图达到最大化;汉学得到发展,民间艺术如京剧开始形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1799年)2月7日,卒于紫禁城养心殿,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葬于清东陵之裕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329)生平(17)

历史人物 爱新觉罗·载振简介 载振的子女

爱新觉罗·载振出身满洲镶蓝旗,是庆亲王奕劻的长子,乾隆的玄孙、永璘的曾孙。载振与父亲奕劻都在清末得势过一阵子,就连当时银行发行的纸币上都印有载振的半身像,后来溥仪下台后,他远政从商,从此远离政治。 载振>爱新觉罗·载振简介>爱新觉罗·载振(1876年—1947年),字育周,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宗室,末代庆亲王。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玄孙,庆僖亲王爱新觉罗·永璘曾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之孙,庆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长子,载振生于北京,晚清时历封镇国公、贝子头衔。1902年曾代表清朝廷赴英参加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加冕典礼。1903年赴日本考察第五届劝业博览会。回国后积极参与新政,奏请成立商部,任尚书。1906年,清政府机构改革,成立农工商部,任大臣。1907年,因青楼女子杨翠喜案,被迫辞职。1911年,任弼德院顾问大臣。辛亥革命后一度躲避上海,后返回北京。1924年因溥仪被驱赶出宫,恐祸及自己,迁入天津庆王府,从事工商投资活动,远离政治。1947年病逝于天津。>载振的子女>长子溥钟,生于光绪二十三年,嫡福晋索绰罗氏生,妻为大学士那桐之女,赏头品顶戴;>次子溥锐,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嫡福晋索绰罗氏生,妻亦为大学士那桐之女,赏头品顶戴;>三子溥钧,妻为鄂尔德特氏,端恭之女,文绣之妹;>四子溥钢,生于民国十六年,侧福晋富察氏生,妻亦为上海圣约翰大学只缘,近代基督教先驱之一。

相关参考

奕劻是怎么死的? 庆亲王奕劻简介

...劻。亦劻是清高宗乾隆帝的曾孙,庆僖亲王永璘之孙,名爱新觉罗·奕劻,他的父亲是爱新觉罗·绵性。亦劻此人

北京著名的王府

恭王府恭王府(Princekung’sMansion),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

十七阿哥爱新觉罗永璘,乾隆皇帝17个皇子的资料?

乾隆皇帝17个皇子的资料?乾隆皇帝一生共生育17个儿子,其中:7人不到10岁就早夭;3人长大成人后英年早逝;2个儿子永珹与永瑢过继给乾隆的堂兄弟。1、皇长子:爱新觉罗·永璜(1728-1750),母为

爱新觉罗·勒克德浑简介

爱新觉罗·勒克德浑(1619-1652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礼亲王代善之孙、和硕颖亲王萨哈璘的第二子,努尔哈赤家族的第四代,封顺承郡王。作为努尔哈赤的子孙,他继承了先辈们的勇猛果敢,在明清鼎革

奕劻

  奕劻(汉语拼音:YiKuang,1838~1917),中国清末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乾隆帝第十七子永璘之孙。1884年(光诸十年),慈禧太后罢斥恭亲王奕,因缘得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

恭王府谁的府邸,恭王府和恭亲王府有什么区别

恭王府和恭亲王府有什么区别恭王府就是恭亲王府。和珅和爱新觉罗·永璘(1766年6月17日-1820年4月25日),清高宗乾隆帝的十七子,庆僖亲王都曾居住于此。恭王府的前身是和珅的私宅,和珅死后,嘉庆皇

爱新觉罗永琮几岁死的,爱新觉罗·永琮的人物简介

爱新觉罗·永琮的生平事迹爱新觉罗·永琮是乾隆帝的第7个儿子,只活了两岁。爱新觉罗·永琮(1746年-1748年),乾隆帝第七子,乾隆十一年丙寅四月初八日子时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他出自正嫡且天资

爱新觉罗隆禧,爱新觉罗·隆禧的人物生平

纯亲王爱新觉罗·隆禧有妻儿吗?资料应该没有,估计了下,死的时候不是18就是19岁,要有儿子也会有个爵位,毕竟康熙活着的兄弟很少,对他那些兄弟都很好。爱新觉罗·隆禧的简要。妻儿包括经历、死因。  爱新觉

岳托,爱新觉罗·岳托的人物生平

代善为何对儿子刻薄岳托还是太年轻,官场上的历练少,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对皇上忠心耿耿,怎么就因为一点芝麻大的小事被降职、罚款?对皇太极不由心生不满。第二年农历八月十八日,皇太极率领满、汉、蒙古诸贝勒、

爱新觉罗・溥伟生平简介及怎么死的

爱新觉罗・溥伟(1880年12月30日―1936年10月10日),清末政治人物,道光帝F宁曾孙,恭亲王奕D之孙,宣统帝溥仪的堂兄弟。满族爱新觉罗氏。号锡晋斋主。光绪六年12月13日出生于北京,系老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