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皇后的故事,窦皇后的生平事迹

Posted 皇后

篇首语: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窦皇后的故事,窦皇后的生平事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窦皇后的故事,窦皇后的生平事迹

2、桓思皇后窦妙生平 汉桓帝刘志皇后窦妙简介

窦皇后的故事,窦皇后的生平事迹

《西汉窦皇后》为什么让我感动?

  一 曲折的成长故事,培养了窦皇后的坚强人格。由于窦皇后的双亲早已去世,并葬在家乡津观。薄太后便下诏命令有司追封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让清河郡为窦皇后的双亲设置二百户的园邑,由长丞侍奉看守,一切礼法皆按薄太后为父亲灵文侯所置灵文园的制度。窦皇后早年离家,和自己的兄弟也再没有往来。在她被册封为皇后之后,她的弟弟窦广国还在给别人做仆役。窦广国四五岁的时候,因为家里贫困,父亲早死,被人抢夺拐卖,家中亦不知他被卖往何处。经过十余次的转卖,广国最后被卖到宜阳。在为其主人做工的时候险些遇难,算卦后得知自己将要封侯。于是跟随主家来到长安。到长安后听闻新皇后姓窦,为津观人,便知皇后是自己的姐姐。于是书陈幼时事上予皇后。窦皇后将此事告知文帝后,文帝便诏广国来见,悉问旧事,皆能回答上来。并说幼时姐姐离家前曾讨来藩汁为自己洗头,又要来食物给自己吃,而后才安心离去。窦皇后听后拉着窦广国痛哭流涕,文帝感动,赏赐窦广国很多财物田地和房宅,后又赏赐与窦皇后同祖的窦氏兄弟,让他们迁居到长安。[19] 并在周勃、灌婴等人的建议下,挑选品德高尚的长者及行为端正的士人与之相处,使窦氏兄弟在耳濡目染下不过仗势而骄,成为谦虚礼让的君子。

  二 对于突如其来的变故,展现出灵活处理的手段。后来窦皇后因病失明,文帝对其宠爱也逐渐衰退。文帝宠幸邯郸的慎夫人和尹姬,甚至让慎夫人与皇后同席而坐。有一次文帝游上林苑,窦皇后与慎夫人随从。待入席时,郎署长依照在宫中时布置皇后与慎夫人的席位。袁盎却将慎夫人的席位往后移了一点,慎夫人看见后非常生气,不肯入席,文帝亦非常气愤,直接回了宫中。袁盎对文帝说了一番尊卑应该有序才能上下和睦的道理,又建议文帝宠幸慎夫人可以用赐予她财物来表示。   三 对生活以及宫廷生活,怀有深刻的把握和坚持。景帝三年(前154年),尚未立太子,刘武入朝,景帝曾酒后言将来自 己离世后便将帝位传予梁王,梁武与窦太后听后皆大为欢喜。太后的侄子詹事窦婴却说:“汉法规定,帝位传给长子、长孙,现在陛下怎可传给弟弟,擅自搞乱高皇帝的规定呢!”窦太后闻之心里很不愉快,并由此憎恶窦婴,窦婴亦嫌官小而以借病为由辞官,窦太后便在进出宫的名簿上将窦婴的删除。 景帝七年(前150年)十月,梁王再次入朝朝见景帝。因为窦太后宠爱的缘故,景帝批准了梁王欲留京师的请求。[29] 次月,景帝废黜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想让少子做皇帝的窦太后便对景帝说:“我听说殷商的制度亲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其道理是一样的。百年之后,我把梁孝王托付给你。”其意便是欲让景帝立其弟,时为楚相的袁盎认为不适,便上书劝阻景帝,窦太后的提议受阻,此后也再未提让梁王作继承之事。 景帝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后,梁王怨恨袁盎等阻扰他为嗣的大臣,便与谋臣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刺杀袁盎,袁盎最终被梁国的刺客刺杀在安陵郭门外。景帝查出真相后怨恨梁王,使韩安国通过长公主刘嫖向窦太后谢罪才得以宽恕。

历史上的窦皇后是怎样的一个女人

汉文帝窦皇后(?-前135)名漪房,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出身于良家子女,吕后时被入选进宫。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姬也在选中之列。窦姬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就这样她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到了代国,代王刘恒却非常喜欢她,先与她生了个女儿刘嫖,后又生了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 代王原来的王后生了四个儿子后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为汉文帝后,原王后生的四个儿子也相继病死。这样,文帝即位不久,于前元元年(前180)三月封窦姬为皇后,长子刘启立为太子,刘嫖封为公主,幼子刘武先封为代王,后封为梁孝王。 家庭背景 窦皇后双亲早亡,葬在观津,薄太后下令追封窦后之父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并在家乡清河郡安置陵园,其规格和仪式与薄太后父亲的灵文园一样。 窦皇后有兄弟二人,兄长为窦长君,弟为窦广国。广国字少君,在四五岁时,因家境贫困,被人掳掠贩卖到外地,渺无音讯。後又被人辗转贩卖了十几户人家,最後到了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在那里替人家进山挖石炭。一天黄昏,山崖边有一百多人在睡觉,山崖突然崩塌,睡在崖边的人都压死了,只有少君脱险逃生。没几天,他跟随主人到了长安,在那里他听说新封的皇后姓窦,原籍在观津。窦广国离家的时候虽然年纪幼小,却记得自己的籍贯和姓氏,还隐约记得与姊姊一起去采桑叶,从树上摔下来的情景。他把这些事详细的写下来後,托人转交给了窦后。窦后见到了这些材料後,把广国召来并详细问了其他一些情况,果然是她的亲弟弟。皇后还要弟弟回忆一些过去的情景,少君回忆道:「姊姊离我西去的时候,我记得在驿站分别时,讨来米汤水给我洗头,临走时又给我吃了饭才走的。」当窦后听到此情时,握看弟弟的手已泣不成声。窦皇后重赏两个兄弟,都把他们安置在京师居住。后来又为他俩请了有德行的长者与他们住在一起,对他们进行教育。由于这样,窦长君、窦少君兄弟俩后来成为谦让有礼的君子,不敢因为地位显贵而盛气凌人。 窦皇后生病,后来双目失明。文帝去世后,汉景帝刘启即位,窦后成了皇太后。窦太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景帝对这个同胞手足也感情至深,不仅同辇进出,而且想传位于他。初元三年(前154),当时还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太后听了也极高兴。皇太后又提出想以武为嗣,徵求大臣意见。大臣们都反对,刘武继位之事也就作罢。 窦氏一族 窦氏一族有三人封侯: 兄窦长君早死,其子窦彭祖封为南皮侯; 其弟窦少君封为章武侯; 其侄窦婴,任命为大将军,封为魏其侯。 黄老之学 窦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景帝和窦姓宗族不得不读《老子》,并推尊其学说,因此她在世时「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史记.儒林传》)。景帝时她曾召博士辕固生问他《老子》是怎样的一部书,辕固生不识时务,猝然答道:「这不过是部平常人家读的书,没什么道理。」窦太后大怒道:「难道一定要司空城旦书吗?」话中讥讽儒教苛刻,比诸司空狱官,城旦刑法。辕固生一听想转身就走,不料被太后喝住,要他到猪圈里去与猪搏斗。景帝见辕固生为一文弱书生,恐不敌猪,就投进一把匕首,才让辕固生把猪刺死。因此景帝在位十六年,始终未用儒生。汉武帝即位後,太皇太后闻他好儒,大为不悦,常出面干预朝政。武帝也不便违忤祖母,所有朝廷政事,都随时向她请示。当时御史大夫赵绾和郎中令王臧,迎鲁耆儒申公来朝,并建议仿古制,设明堂辟雍,改历易服,行巡狩封禅等礼仪,还建议今後政事「可不必事事请命东宫」。太皇太后听罢,怒不可遏,命武帝下令革去赵绾、王臧官职。至她去世前,武帝不再敬重用儒生,可见她在政治上的影响。 前一三五年,太皇太后去世,与文帝合葬霸陵。 历史评价 窦氏干预朝政,推崇黄老思想,自她之后,没有一位中国的统治者能像她一样真正的以「黄老思想」来「无为而治」。有人说其扮演了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角色。但文景时期政局稳定海晏河清,宽政待民,窦氏经历文景二朝,史称“文景之治”的盛世,与推行黄老之术的宽民政策有很大关系。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布威名于四方,却将大汉朝折腾得千疮百孔筋疲力尽。由此可见窦氏之功过不可一概而论。

历史上薄太后和窦皇后的关系是怎样的?

历史上的薄太后和窦皇后的关系还是非常融洽的。

我们熟知薄太后和窦漪房都是通过之前热播的电视剧《美人心计》,里面可谓是明星云集,演绎了汉朝吕后专政,后宫勾心斗角、斗智斗勇的故事,剧情曲折,也是讲述了汉朝吕氏和刘氏权力相争的故事,也不乏为窦太后年轻时的一部成长奋斗史。

窦漪房是吕后安排到薄太后身边的一个眼线,薄太后从一开始就怀疑她的身份,自然是跟她关系不和,从见到窦漪房的第一眼其实就看她不顺眼。薄太后比较看重周亚夫的妹妹子冉,子冉是代国安排到吕后那边的细作,无奈被送回来了,但是薄太后还是想着让子冉做代国的王后。所以窦漪房都输在了起跑线上,不过聪明漂亮的窦漪房很快赢得了刘恒的宠爱,最终爱上了刘恒,就不再给吕后传递有用的消息,反而一心帮助刘恒。

电视剧里的薄太后跟窦皇后不和,是因为刘恒太听窦漪房的话了,窦漪房也太过强势。历史上却不太一样,据说窦漪房入宫之后,薄太后还教她读书认字,薄太后本身颠沛流离的经历,看到年纪轻轻的窦漪房,总是想起自己的过去,还是非常怜惜窦漪房的。薄太后是个清心寡欲的人,对权力和恩宠没有眷恋,自然是容得下窦漪房的。

历史上窦漪房父母去世,薄太后还下诏追赠为安成侯、安成夫人。所以说,历史上薄太后和窦皇后是相处非常融洽的。

皇后(222)生平事迹(8)

桓思皇后窦妙生平 汉桓帝刘志皇后窦妙简介

窦妙(?―172年),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将军窦武长女,汉桓帝刘志第三任皇后。延熹八年(165年),窦妙入宫,受封贵人。同年被立为皇后。窦妙虽贵为皇后,但很少受到汉桓帝的宠幸。永康元年(167年),汉桓帝去世,窦妙被尊为太后。因汉桓帝无子,故立解渎亭侯刘宏为帝,是为汉灵帝。熹平元年(172年),窦妙去世,谥号桓思皇后,与汉桓帝合葬于宣陵。

入宫封后

延熹八年(165年)二月,汉桓帝废黜皇后邓猛女。同年,窦妙被选入掖庭,受封为贵人。同年十月二十日,汉桓帝立窦妙为皇后。窦妙虽然贵为皇后,但很少受到汉桓帝的宠幸,汉桓帝最宠幸的是采女(宫女)田圣等人。

拥立灵帝

永康元年(167年)冬天,汉桓帝卧病,便擢升田圣等九名采女为贵人。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病逝。十二月二十九日,窦妙被尊为皇太后。因汉桓帝无子,窦妙的父亲城门校尉窦武召侍御史、河间人刘儵,向他询问河间国中王子、列侯中的优秀者,刘儵推举解渎亭侯刘宏。窦武入宫报告女儿太后窦妙,于是窦妙派代理光禄大夫刘儵持符节,率领左右羽林军到河间迎接刘宏继位。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初三日,窦妙任命父亲窦武为大将军。正月二十日,刘宏来到洛阳夏门亭,窦妙派窦武持符节,用王青盖车迎刘宏入殿中。正月二十一日,刘宏即皇帝位,是为汉灵帝。

家族失势

窦妙素来性格忌妒残忍,积怒田圣等人,汉桓帝灵柩尚在前殿,就把田圣杀了。又想把汉桓帝的所有贵人都杀掉,中常侍管霸、苏康苦苦劝谏,才没有下手。当时窦武阴谋诛杀宦官,而中常侍曹节等诈称汉灵帝诏书把窦武诛杀,将窦妙搬到南宫云台居住,窦妙的家属都被流放到比景。

窦武虽然被诛杀,但汉灵帝还是念及太后窦妙援立自己为帝的功劳,建宁四年(171年)十月初一日,率领群臣到南宫朝拜太后窦妙,亲自奉献祝寿。黄门令董萌,因此多次为太后窦妙申诉怨忿,汉灵帝一一采纳,供养资奉比以前有所增加。中常侍曹节、王甫疾恨董萌依附帮助太后窦妙,便诬陷他毁谤汉灵帝母亲董氏(董太后),董萌因罪下狱而死。

忧郁而死

熹平元年(172年),窦妙的母亲在比景去世,窦妙因母亲的逝去而忧郁成疾,于同年六月初十日(7月18日)病逝。 死后与汉桓帝合葬于宣陵,谥号桓思皇后。

家庭成员

祖父:窦奉,官至定襄太守。

父亲:窦武,官至大将军,封闻喜侯。

兄弟:窦机,官至侍中,封渭阳侯。

丈夫:刘志,汉桓帝。

相关参考

扶风窦家缘何能出四位皇后

“扶风窦家出皇后”,流传西府地区的这句话并非空谈,而是确有其事,章德窦皇后、桓思窦皇后、太穆窦皇后、昭成窦皇后,这些窦皇后娘家都是扶风人。为何扶风县多出皇后?这些窦皇后又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如今,扶风

扶风窦家缘何能出四位皇后

“扶风窦家出皇后”,流传西府地区的这句话并非空谈,而是确有其事,章德窦皇后、桓思窦皇后、太穆窦皇后、昭成窦皇后,这些窦皇后娘家都是扶风人。为何扶风县多出皇后?这些窦皇后又有着怎样的曲折故事?如今,扶风

大汉皇后窦,大汉皇后 窦漪房与卫子夫的传奇故事

大汉皇后窦漪房与卫子夫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窦后原是大汉皇宫的一位家人子,一次吕后打算赐给每位封王几位家人子,窦后本想去刘如意的封地,结果安排此事的太监没能瞧上她的碎银子,把她送给了代王刘恒,在代国王宫窦后

唐窦皇后,唐窦皇后与窦建德什么关系?

唐窦皇后与窦建德什么关系?同姓而已,没有关系。窦皇后,唐高祖李渊的皇后(约569年—约613年),京兆始平(今兴平县)人,是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武帝姐姐襄阳长公主的女儿,出身鲜卑贵族。唐高宗李世民

唐朝窦氏家族,为何唐代开国皇后窦皇后能被称为人生赢家

为何唐代开国皇后窦皇后能被称为人生赢家?说起来窦皇后,查了一下历史上倒是有好的窦皇后啊,有唐朝窦皇后,章德窦皇后,还有李渊窦皇后。当然还是要聊一聊唐代开国皇后窦皇后的,她真的是人生赢家啊!大家知道吗?

窦少君一生颠沛流离,姐姐当皇后才一步登天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窦少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西汉初年,河北清河观津有一户姓窦的寒微人家,家中有两儿一女,依次为窦长君、窦氏、窦少君。后来,朝廷选美,窦氏以良家子的身份入宫,成为

章德窦皇后,章德窦皇后的历史评价

秦朝皇后秦始皇却未曾立皇后,致使秦始皇陵园内一墓独尊。古代所有皇后的名字1、高祖吕皇后吕雉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xū),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砀郡单父县

太穆皇后窦氏 太穆皇后是什么民族

  太穆皇后窦氏  太穆皇后窦氏是唐高宗李渊的原配夫人,李世民、李建成、李玄霸等人的生母,出生北周皇室,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甥女,助李渊成就唐朝霸业。  太穆皇后窦氏  太穆皇后窦氏(约569年—约6

章德窦皇后资料简介

  窦皇后  章德窦皇后(?—公元97年),窦氏,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司空窦融曾孙女,汉章帝刘的皇后,其母为长子东海恭王刘疆之女阳公主。  建初二年(77年),窦氏与妹妹同时入宫。建初三年

汉章帝皇后窦氏简介

  窦氏  汉章帝的一生妃嫔无数,但名副其实的皇后却只有一人,那便是窦氏。但你可能会问,为何在史册上却赫然发现的皇后有三位,她们分别为窦氏、梁氏、宋氏呢?她们又是分别被何人册封或追封?  汉章帝刘还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