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萨尔贡

Posted 里布

篇首语: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霸王萨尔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霸王萨尔贡

2、历史人物 萨尔贡一世时期大洪水_萨尔贡一世纳拉姆辛_萨尔贡一世身世是怎样的

霸王萨尔贡

萨尔贡二世这个名字对于熟悉历史或是圣经的人应该不陌生,因为就像秦始皇对于中国,凯撒对于罗马一样,这个名字是亚述帝国的标签,帝国的名片。虽然在《圣经》中是将他以残暴的形象示人,但不可否认的是,萨尔贡二世是那个时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同时他也热爱文化与艺术,不仅自掏腰包投资这些项目,在他统治时期,大量的寺庙、城市拔地而起。

萨尔贡二世是提格拉斯三世的儿子,虽然提格拉斯三世传位于长子撒缦以色,但是不甘居于人下的萨尔贡二世在公元前722年发动兵变夺取了哥哥的王位。上位之前他的本名叫做沙鲁金,但是去的王位后他将自己的王号称为萨尔贡二世,萨尔贡这个词语的意思是真正的王者,而萨尔贡一世则是千年前阿卡德帝国的创建者,也是亚述人自认的直系先祖,相当于黄帝炎帝的地位。他的实力不愧于萨尔贡这个称号,在他的努力下,亚述新帝国逐渐走向顶峰。

花费两年的时间巩固了国内的秩序后,萨尔贡开始向在他与哥哥争夺王位期间擅自脱离附庸地位的小国发动报复性战争,以哈玛特(Hamat)为首的叛乱城市被直接毁灭,人口被疏散到亚述帝国其他部分。扫平了叙利亚之后他返回了首都,命令将当初反对他上位和参与他哥哥军队的人发配到他所毁灭的城市重新修建这些城市,将这些地方打造成亚述人的城市。

在此期间,一个加瑟特的部落首领巴拉丹(Merodach-Baladan)在埃兰王国的支持下,趁机率众占领了巴比伦城。萨尔贡二世便发兵攻打巴比伦,但是在城下被巴比伦和埃兰王国的联军所击败,只得返回首都。

为了挽回声誉,萨尔贡二世立马锁定了下一个目标。在上一期我写的关于赫梯人的文章里提到了一个城市-卡凯米什,这座城市是链接安纳托利亚、地中海沿岸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战略要地,在赫梯帝国灭亡后,卡凯米什就以独立城邦国家的身份维持自身统治。萨尔贡二世“指控”卡凯米什的国王勾结亚述帝国的敌人,于是发兵攻打了卡凯米什。卡凯米什陷落之后,亚述帝国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直接把亚述帝国从“铜本位”国家变成了“银本位”国家。有了这些收益的支持,萨尔贡二世扩大了他的军事行动,不过相比他的父王提格拉斯皮勒瑟三世,他似乎更喜欢劫掠而不是占领。同年,他派兵攻打了伊朗地区和米底亚地区的部落和国家,破城之后他都把他们的财富撸回亚述,去建设亚述的经济、文化、艺术、城市,当然,他也不会忘记把当地的人民一并掳回亚述。

萨尔贡最重要的功绩,就像汉武帝一样,解决了北方的毒瘤。公元前715年,北方边关告急,前边几章我提到了乌拉尔图人,他们建立了乌拉尔图王国长期盘踞在亚述的北方,时不时会突入边境占领城市或是劫掠财物,更重要的是,他们想要控制通过两国边境附近的贸易通道。从公元前1250年左右,也就是萨尔贡二世继位前500年前,乌拉尔图人一直像是匈奴人一样的存在,虽然历代亚述雄主都曾发兵攻打,击败过乌拉尔图人,但是乌拉尔图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这就意味着亚述帝国不得不每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应对北方边关。而这一次,乌拉尔图更是一口气攻下了二十二个亚述边境的城市,所以萨尔贡二世决定彻底解决乌拉尔图人的问题。

乌拉尔图的固有领土背靠塔罗斯山脉,一旦本土遭到重大打击,乌拉尔图人总能分散成数个小顾势力退入森林茂密、山峰陡峭的塔罗斯山脉丘陵之中,等到敌人撤走之后,他们又聚集起来,继续骚扰对方,而历代的亚述王者也就是苦恼于亚述部队不擅长山地作战,战车优势无法展现以及无法将兵力过多分散去打击山中的乌拉尔图人,导致他们虽然能在正面战场击溃乌拉尔图人,但无法彻底消灭他们。因此,萨尔贡二世决定对其进行出其不意的打击,尽量缩短他们有效逃生的时间。

萨尔贡二世命令军队突袭包围了乌拉尔图的主要据点,然后分配出一直部队暗地下行军插入到敌人后方,试图截断对方退路。也许是长期与亚述人作战积累了丰富经验的缘故,乌拉尔图人虽然损失重大,但还是通过各种办法巧妙的避开了萨尔贡的封锁圈。无奈之下,此时的萨尔贡怒火中烧,巧计不行就上蛮力,誓死也要干掉乌拉尔图人。他下令将山头树木都削平,地毯式搜索乌拉尔图人。

随着战线的深入,补给越来越困难,士兵们也是人困马乏,士气低落。乌拉尔图国王看到这个场景,逐渐搜罗自己的人马,聚集在一起,摆出要与亚述军队决战的姿势。此时,士兵们甚至拒绝执行萨尔贡的命令,拒绝继续前进,而另一边的乌拉尔图人却严阵以待。投降是不可能的,撤退则必定是一次灾难性的打击。在花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的情况下遭遇惨重失败,加上上一次被埃兰王国击败,回国之后必定危及自身地位。

可以说是智慧,也可以说是绝望,萨尔贡二世召集了他最忠诚的卫士,拔出长刀就向乌拉尔图人的侧翼冲了过去,瞬间,萨尔贡二世就被乌拉尔图人团团围住,他在护卫的拼死作战中奋力的砍倒一个又一个的敌人。见到这个情况,亚述士兵们心中的的斗志被点燃,帝国士兵的荣誉感不允许他们做出任何有辱帝国声誉的怯懦行为,亚述军队冲出军营,冲向乌拉尔图人,由于萨尔贡二世完美的充当了“搅屎棍”的作用,扰乱了乌拉尔图人的阵型,亚述军队瞬间击溃了乌拉尔图人的主力,乌拉尔图人开始溃退,但是亚述人却似乎毫无停手的意思,一路追杀,乌拉尔图国王路过周边城市都没想要进去防御就直接弃城而逃。可见乌拉尔图人的可战之军和大部分臣民已经损失殆尽,乌拉尔图王国气数已尽,萨尔贡二世在自己的记录中描写了乌拉尔图国王的结局:“当阿舒尔神的光芒碾压了他的军队,他拔出了自己的铁匕首,刺向了自己的心脏,像一头猪一样的死去了。”

此次的军事胜利挽救了萨尔贡二世,还从乌拉尔图王国带回了敌人长年累积的财富,为了纪念自己的功绩,萨尔贡二世决定给自己打造一座新的首都,并将其命名为杜尔-沙鲁金。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萨尔贡二世专注于打造他的新都城,萨尔贡二世亲自设计了城市的许多建筑和结构,将他自己的战绩作成浮雕,分布在城市显著的建筑上,他还在他的新首都里接见了埃及、努米底亚等国家的使节,此时,他已经作用安纳托利亚东部、叙利亚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的地区。于是,他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当初让自己吃败仗的埃兰王国和巴比伦。城池的建造工程则交给了他的儿子辛那赫里布(Sennacherib)来打点。

萨尔贡二世采取逐个击破的战略,先是闪击了埃兰王国的领土,烧毁了沿途所有的村庄和农田,严重损耗了埃兰人的补给能力。之后北方和南方向巴比伦城进军,自知孤军奋战根本无法取得胜利的巴拉丹带上了自己所有的财务,包括一张纯银的床、纯银王座和纯银餐桌,以及他自己的项链,逃出了巴比伦城,并把这些财务送给了埃兰国王,希望能获得埃兰王国的庇护。埃兰国王收下了他的礼物,但是由于惧怕亚述帝国进一步采取军事行动,所以拒绝巴拉丹入境。无奈之下巴拉丹只得再次逃亡,最终在波斯湾附近被萨尔贡二世抓获,但是萨尔贡二世却没有杀死巴拉丹。这个决定导致后来巴拉丹再次给萨尔贡的继任人辛那赫里布造成了不下的麻烦。

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全境后萨尔贡反悔了他的首都杜尔-沙鲁金,但是没享受两年清福,就在一次披甲上阵。叙利亚城市塔巴尔(Tabal)造反了,由于轻敌,萨尔贡二世并没有率领太多的部队去镇压叛乱,但这一次的战况之惨烈远超他的预计,甚至于他本人也战死在乱军之中,尸首也不知去向。一代霸王就此陨落。

他死后,发生了一个反常现象,他的儿子在位期间,新首都杜尔-沙鲁金迅速荒废,城内设施全都搬去了新首都尼尼微。辛那赫里布继位后也没有为父亲撰写过功绩,也没有建造过以父亲命名的城市和建筑,甚至都没有对父亲更多的记录(反而是那座荒废的城市杜尔-沙鲁金,由于荒废之后逐渐埋藏于荒漠之下,它的壁画和资料得以保存)。

出现这个情况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说法是萨尔贡二世的离奇战死甚至连尸首都找不到,让亚述人觉得他是因为做了亵渎神明的事情导致神明抛弃了他,并对他诅咒,所以国内将其视为不祥之兆。第二种说法是他的儿子辛那赫里布有意而为之,因为他并不喜欢他的父皇,萨尔贡二世并没有像之前的亚述国王一样锻炼自己儿子的军事能力,他一次也没有带辛那赫里布上过战场,这导致辛那赫里布刚上位的时候不断受到周边敌人的轻视,甚至认为辛那赫里布的上位是亚述衰弱的标志。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犯了大错。

二世(5)乌拉尔(1)萨尔(1)

历史人物 萨尔贡一世时期大洪水_萨尔贡一世纳拉姆辛_萨尔贡一世身世是怎样的

中文名:萨尔贡大帝

外文名:SargonI

别 名:阿卡德

国 籍:阿卡德帝国

民 族:闪米特人

出生地:基什城邦

出生日期:不详

逝世日期:约公元前2316年

职 业:杰出的军事统帅

主要成就:征服苏美尔,建立帝国,远征小亚细亚

统治时间:公元前2371-公元前2316

萨尔贡一世——近东地区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萨尔贡大帝(阿卡德),是古代阿卡德王国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常备军的君主。他是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最早的统一者,古代近东地区最伟大的君主之一。阿卡德语的楔形文字是巴比伦、亚述文字的先驱。

  基本资料

  萨尔贡大帝

  英文名:SargonI

  头衔:苏美尔-阿卡德之王

  统治时期:B.C.2371-B.C.2316

  主要战争:征服苏美尔各个城邦,建立帝国

  主要战役:远征小亚细亚

  历史地位:萨尔贡和他的闪米特联军对苏美尔人的征服是有记载的历史上第一次游牧民族对定居的农业文明的大规模入侵,在以后的4000多年里,类似的入侵在世界各地还发生了许多次,古代史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由这些入侵构成的。

  个人简介

  平民出身的国王萨尔贡大帝(?~约公元前2316年)古代西亚阿卡德国王,又称萨尔贡大王。出身于平民,传说是个弃婴,非婚的私生子。少年时随养父从事园丁工作,后来到了基什王国,在国王身边当臣仆。约在公元前2371年,温马人入侵基什国,国王乌尔萨巴巴抵抗失误,他乘机夺得了政权,即以阿卡德城为首都建立了阿卡德王国。

  萨尔贡大帝掌权后,致力于巩固国内统治和对外扩张。他为此组建了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支常备军。这支约有5400人的军队经过严格的挑选和训练,人人精于搏击,长于射箭,平时担任王宫的警卫任务,战时充当王国作战部队的中坚和骨干。萨尔贡在位期间,利用自己手中的精锐之师,进行了多次扩张侵略战争。在东方,他征服了埃兰一些城邦,一度占领苏萨城,在南方,打败了以温马国国王卢加尔札吉西为首的50个王公的联军,俘虏了温马国王,攻占了乌鲁克,进而征服了整个苏美尔地区;在北方,曾经制服幼发拉底河中游的马里和叙利亚地区古国埃布拉,打通了通往地中海沿岸的商路,统一了两河流域的中、南部地区。此后,他还挥师西进,深入到了小亚细亚的南部和中部,不断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萨尔贡大帝执政55年,通过南征北战,在西亚两河流域创建了第一个统一的大国。他在进行军事征服的同时,也颇注重国内建设,曾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和农业灌溉技术,给当时比较先进的两河流域地区带来了新的进步。由于战功卓著,政绩斐然,国家统一和繁荣,他自封为“沙鲁金”(意为“真正的王”),自称是“天下四方之王”。他创立的阿卡德王国虽然只存在100多年,但在古代西亚的历史上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军事组织更开创了国家常备军建设的先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关参考

萨尔浒之战中朝鲜军介绍 萨尔浒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萨尔浒战役当中的一些情况都让大家好奇不已,尤其是对于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萨尔浒之战军力对比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呢?在战争之前,明朝对外一直宣...

萨尔浒之战中朝鲜军介绍 萨尔浒之战双方兵力对比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萨尔浒战役当中的一些情况都让大家好奇不已,尤其是对于交战双方的军事实力,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萨尔浒之战军力对比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呢?在战争之前,明朝对外一直宣...

萨尔浒之战明朝为何败给后金的原因分析

萨尔浒之战是发生在明朝统治末期的一次著名的战役,交战双方分别是势力日渐崛起的努尔哈赤所在的女真部落和势力日渐衰弱的大明朝。萨尔浒之战起因一共包括3个部分,一个是努尔哈赤的上台,使得女真部落有了进一步强

萨尔浒之战简介 努尔哈赤对明朝的经典战役

   萨尔浒之战简介: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二三月间,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及附近地区大败明军4路进攻的重要反击战,是明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

吉木萨尔,清朝时恐怖的黑店

资料图来自网络纪晓岚说,天道轮回,不能尽测,善恶之报有时应,有时不应,有时即应,有时缓应,亦有时示巧应。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就记载了一个发生在吉木萨尔黑店里的善恶之报巧应的故事。乌鲁木齐一带的农

238 萨尔浒大战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又花了两年多时间整顿内部,发展生产,扩大兵力。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誓师,宣布跟明朝有七件事结下了冤仇,叫做“七大恨”。第一条就是明朝无故挑衅,害死了他的祖父和

在明清兴亡史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是决定明清战争过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明清兴亡史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1619年也就是明朝万历47年,努尔哈赤在现今辽宁抚顺对萨尔浒附近地区进行突击战争,明军4路进攻却没有扭转战局,使得在5天之内努尔哈...

萨尔浒之战对于明朝和金朝的影响

萨尔浒之战是发生在明朝与后金之间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对于双方的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明朝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向由女真族所建立起来的后金进行战争,但是后金却在自卫反击中战胜了明朝强大的军队。萨

努尔哈赤与萨尔浒之战 决定三百年满清的大战

   努尔哈赤与萨尔浒之战:明朝末年,祖居辽东的女真部族在其杰出领袖努尔哈赤的领导下逐步走向统一,实力逐渐强大,然而,明朝政府欺凌女真,反对女真各部的统一,要维持女真“各自雄长,

揭秘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之战如何消灭20万明军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作为兵力较弱的一方,也会利用地形,机动作战,钻进敌人各部之间的空隙,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发生在明朝后期的萨尔浒之战,就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