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文化丨阆中出过两对兄弟状元

Posted 状元

篇首语:生活是活给自己看的,你有多大成色,世界才会给你多大脸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科举文化丨阆中出过两对兄弟状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科举文化丨阆中出过两对兄弟状元

2、科博文物大观丨从科举匾额中了解清代官职之翰林院篇

科举文化丨阆中出过两对兄弟状元

阆中地处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此地山川形胜,人文化成,代多闻达,科甲鼎盛,曾出过四位状元,即唐状元尹枢、尹极,宋状元陈尧叟、陈尧咨。历史上四川共有17 名状元(其中无争议 13 人),而阆中县独有 4 名,与同样出过 4 名状元的临桂县(今广西桂林)同居西部各州县之首,被誉为“状元之乡”。

状元即进士第一名,唐代称“状头”。阆中平民尹枢高中状头,本身就是传奇。

《唐摭言》记录了尹枢“自放状头”的故事。唐德宗贞元七年 (791),杜黄裳知贡举,主持礼部省试。唐代无殿试,省试录取就进士及第。当时科举初创不久,制度尚不健全完善,社会上流行托人推荐的“行卷”之风,考官也以推荐与考察结合考试来决定是否录取。杜黄裳志在公选,没有找人对士子进行预先品评决定。第三场考毕后,杜公在“庭参”时对众举子说 : 当今皇上误用我这个少德薄才之人,命我知贡举,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才。诸位都是当今的英才俊杰,到底该取定哪些为进士,谁能来帮助我?当时考试入策有五百多人,面面相觑,没有人敢站出来发表意见。来自阆中的尹枢却挺身而出 :“不才愿意効力”。杜公高兴地请他上来阅卷评定。尹枢从容大方,不卑不亢,提笔每评一卷,念其姓各和评语。自始至终,全场的士子嗟叹不已,众口一词称赞大才公道。评完,他跪下将拟录取的进士名单呈给杜公,只空着第一名。杜公阅后非常高兴,问他谁为状头,何不写上 ? 尹枢说 :“状头非老夫不可 !”杜公大奇,欣然命他写上自已的名字,众人也一致叹服称赞。于是尹枢便成为本科三十名进士之首。尹枢的文章非常好,又表现出卓越的才能,所以公认状头非他莫属。“自放状头”便成为千古佳话。

尹枢是历史上唯一经自放而公认确定的状元,也是阆中的首名状元。二十二年后的宪宗元和八年 (813),尹枢的弟弟尹极又状元及第,时人誉之为“梧桐双凤”。阆中古城学道街,至今保留有尹氏兄弟的“状元府第”。

尹氏兄弟中状元时,均已年逾古稀,没有参加吏部“关试”(又称“选试”、“释褐试”),未任官职。《全唐文》载有尹枢的试卷《珠还合浦赋》。《全唐诗》卷二七六载有卢纶诗《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记录了皇帝宴请尹枢等新进士的盛况: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

宝器金罍重,清音玉佩寒。

贡文齐受宠,献醴两承欢。

鞍马并汾地,争迎陆与潘。

北宋阆中陈尧叟、陈尧咨也是兄弟状元,加上先中进士后为一代名相的陈尧佐,三兄弟的千秋佳话,在阆中更是家喻户晓。

《宋史·陈尧佐传》载,北宋阆州阆中人陈省华,为后蜀阆州新井县令陈翔的曾孙,曾任阆州属县西水尉。入宋后,历任陇城主簿、栎阳令、娄烦令、济源令。在家乡阆中时,为避市尘喧嚣,送三个儿子到城东南大像山的南岩石窟,拜隐居于此的南唐高士安为师,刻苦攻读。次子陈尧佐(963-1044)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考中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平章事(宰相),太子太师致仕;长子陈尧叟(961-1017)于次年(端拱二年,989)高中已丑科状元,官至枢密使、同平章事、左仆射(宰相);三子陈尧咨(970-1034)于真宗咸平三年(1000)高中庚子科状元,历官至武信军节度使。在长子陈尧叟中状元后,仁宗诏其父陈省华进京陛见,授太子允中,后官至左谏议大夫。陈氏三兄弟巍科重臣,世人艳羡,美称“三陈”,与其父陈省华,四人同朝,名传千古。

陈省华严于家教。《宋史》说:“宾客至,尧叟兄弟侍立省华侧,客不自安,多引去。”官员作客陈家,见身为重臣的三子都列侍于父母旁侧,遂不敢就坐。省华说“学生辈侍立,常也”。大家对陈家更为敬仰。陈家有一匹没人能驾驭的劣马,多次伤人。省华得知此马被陈尧咨卖给商人后,斥责说:“身为重臣,你怎能转嫁祸害于别人呢!” 命人赶紧追回退了钱,人皆赞其仁人之风。省华妻冯老夫人也教子有方,以节俭为本,亲自带儿媳妇下厨做饭,不许诸子奢侈浪费。已是高官的尧咨归来,有不对之处,还以杖击教训。在如此家风的影响下,三陈的后人中相继有尧叟子师古、尧佐子述古中进士,尧佐子博古为开封乡试解元,还有求古、道古、修古、履古、游古、象古、希古、学古、袭古异以及孙辈知言、知章、曾孙辈汉卿等,都入朝为官,成为北宋显赫的名门望族。司马光称赞陈氏“子孙蕃衍,多以才能致美官,棋布中外,故当世称衣冠之盛者推陈氏。”

三陈父子为官,政绩卓著,尤有“水利世家”之称。陈省华任栎阳令时,不怕得罪恶霸势力,下令尽快疏通豪强们故意壅塞的沟渠,使下游百姓生产生活有水利保障,民皆赖之。任苏州知府时,大水淹没了很宽的地方,灾民流离失所。他组织人力,收埋死者,赈济灾民,安置流民数千家,太宗特“诏书褒美”。

陈尧叟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见广西苦热无水,疾病流行,便组织植树,教人凿井,在大路边修建座座凉亭,夏天由附近村民轮流给路人提供茶水。还收集验方刻碑立于要道,供百姓抄录治病。这样,大大改善了环境,减少了疾病。他还因地制宜组织广种苎麻,奏请朝廷准许以苎麻布帛抵折因产量少缴不上的桑枣贡捐,使百姓和朝廷都得实利。陈尧叟正直廉洁,受人称道。当时交趾 (今越南东北部 ) 由越南前黎朝的开国君主黎桓统治,欲求宋册封,与宋通好。广南西路的前几任长官,都在办理相关事务时借机勒索黎桓,黎桓就转而搜刮交趾人民。陈尧叟在任时,朝廷要加封黎桓为国信使。陈尧叟履行完相关册封手续后,谢绝了黎桓的所有私赠。当时交趾和广西的交界处,常有海盗出没,海盗以交趾为据点,入寇广西;而交趾的亡命之徒又多前来广西藏匿。陈尧叟将他们捕获,送回交趾。黎桓为了回报宋廷,也捕绝海盗。这样促使边境安宁,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陈尧佐曾十典大州,六为转运使,居官无论大小,所至必闻。他治水惠民,赈灾济世,政绩斐然,人称贤相。知寿州时,遇大饥,出奉禄买米熬粥救助饥民,属官们都以他为榜样,献米救活数万人。任两浙转运副使时,钱塘江篝石为堤,经不起海浪冲击,屡筑屡坏。尧佐发明“下薪实土”筑堤法,实施后固堤坚久。知滑州时遇黄河决堤,洪流泛滥,尧佐创“木龙杀水”法,成功堵住决口,又筑第二道防护长堤,人敬称“陈公堤”。调任山西并州后,汾水暴涨,灾情惨重,尧佐实地勘察,沿河筑堤,堤畔广植柳树,形成柳溪,消除了水患,民赖其利。

陈尧咨也有治水利民之功。知永兴军时,所辖长安土质盐碱太重,井水苦涩,无甘泉,尧咨动员人力重开龙首渠引河水注入城中,民得其利。任安国军节度使知郓州时,郓州内涝严重,他奏准自鱼山至下杷开新河,导积水入黄河,解除了涝灾。陈尧咨在担任军职期间,为防御契丹、西夏入侵,加固边防城墙,修整器械,充实军需,增强了抗御外敌的军力。尧咨擅长射箭,一卖油翁见其将以此自矜,便将油葫芦放在地上,以铜钱盖上葫芦口,用杓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铜钱不沾一滴油。然后说:“无他,唯手熟尔”。尧咨深受启发,心服口服,送别老翁。欧阳修将这个故事记录在《归田录》中,至今仍收入中学语文教材。

在名城阆中,至今存有三陈读书岩(又名状元洞)、三陈书院、宋真宗御笔“紫薇亭”题刻、苏轼“将相堂”题刻、司马光“捧砚亭”和古城中状元坊、三陈街、一元街、二元街、三元街、四元街等遗迹。在嘉陵江马啸溪大桥南头,建有状元广场,塑有阆中四状元铜像。

阆中(3)状元(8)进士(4)

科博文物大观丨从科举匾额中了解清代官职之翰林院篇

翰林院官职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 ”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清因明制,设翰林院。置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清掌院学士无文学撰述之责,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的名义长官,与唐宋之翰林学士有所不同。翰林官者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优待厚遇。 ◎殿试考完之后,除一甲的三名进士外,其他新科进士还要经历朝考,选拔一部分擅长文学书法的人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 ”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翰林院相关的匾额有很多,有立匾人为翰林院官员的,也有为通过科举考试后进入翰林院学习者而立的匾。 钦赐翰林院检讨匾 清代 Qing Dynasty 馆藏 Museum collection ▲尺寸:长:78cm,宽:39cm,厚度:5cm 匾文:「 ”钦赐翰林院检讨” 上款:「 ”道光九年杨生月吉旦” 下款:「 ”廖斩逵立” ◎翰林院检讨:品级从七品,位次编修,常以三甲进士出身之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此匾为廖斩逵于道光九年被赐为翰林院检讨后所立。 例授翰林院待诏匾 清代 Qing Dynasty 馆藏 Museum collection ▲尺寸:长:110cm,宽:60cm 匾文:「 ”例授翰林院待诏” 上款:「 ”胡钟秀 立” 下款:「 ”皇清光绪二十九年洪岁癸卯季秋月榖旦” ◎翰林院待诏:品级为从六品,主要工作是誊写圣旨、文书、档案等,高级的会根据皇帝的意思草拟圣旨。此匾为一位名叫胡钟秀的人于光绪29年(1903年)九月立的匾。 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匾 清代 Qing Dynasty 馆藏 Museum collection ▲尺寸:长:98cm,宽:53cm,厚度:7cm 匾文:「 ”钦点翰林院庶吉士” 上款:「 ”光绪甲辰恩科进士朝考一等” 下款:「 ”臣 林世焘恭承” ◎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亦称庶常。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 ”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清雍正以后,选官更为严格,由皇帝主持之朝考决定。庶吉士一般为期三年,期间由翰林内经验丰富者为教习,授以各种知识。三年后,在下次会试前进行考核,称「 ”散馆”。成绩优异者留任翰林,授编修或检讨,正式成为翰林,称「 ”留馆”。其他则被派往六部任主事、御史;亦有派到各地方任官。在此匾中可以了解到林世焘在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进士及第后,又在之后的朝考中考到了一等的好成绩,被皇上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林世焘也十分谦和的表示接受。 ◎除翰林院待诏、庶吉士、检讨外,翰林院内的其他职位还有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孔目、史官修撰、编修。其中翰林院学士是最高级别的官员,为正五品。而孔目、庶吉士未入流,即级别最低,在九品之外。 ◎翰林院的主要职责有以下几项:1.充经筵日讲;2.掌进士「 ”朝考”之事;3.论撰文史,这是翰林院官员的主要职务;4.稽查史书、录书;5、稽查官学功课;6.稽查理藩院档案;7.入值侍班;8.扈从;9.每遇直省文武乡试、会试、殿试时充主考官、读卷官;10.考选、教习庶吉士。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状元,游街三天百姓争看,结局至今成谜

自隋朝开创进士科以来,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状元数不胜数,但这些状元都是男性,倒没怎么听说过女状元。其实中国古代是出过女状元的,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状元的名字叫做傅善祥。她的一生颇为传奇。家道中落

科举考试中,他一点技能而引起了鳌拜的注意,成为了状元

我想对于比较了解我国历史的人来说,应该都不会对清王朝时期所发生的事情感到陌生吧。从整体上来看清王朝的统治者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清王朝建立初期的几位统治者,对与汉有关的文化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与认可,在建

科博文物大观丨从科举匾额中了解清代官职之翰林院篇

翰林院官职◎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

状元榜眼探花是怎么来的?细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

榜眼不服气名次靠肉搏当状元 宋代科举雷人事

古代的高考,就是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从设立时起就被确立为一种制度,有着严格的规范性操作。但我们在阅读相关史书时,却发现科举考试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雷人的事。榜眼不服气肉搏成状元北宋初年,王嗣中参加科举考试

榜眼不服气名次靠肉搏当上状元 宋代科举雷人事

古代的高考,就是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从设立时起就被确立为一种制度,有着严格的规范性操作。但我们在阅读相关史书时,却发现科举考试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雷人的事。榜眼不服气肉搏成状元北宋初年,王嗣中参加科举考试...

状元为何要叫状元

状元为何要叫状元?古人科举考试第一名叫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

古代十年寒窗苦读考科举中状元很难,高中状元能当什么官

状元能当多大的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读书人的成名的唯一途径便是中举。只有中了举人,再通过殿试成为状元,

千年科举第一榜有苏轼苏辙曾巩谁是状元郎

中国科举取士开始于隋朝(西元605年),一直到清朝1905年才被废止,总共实施了1300年,其实哪一年科举出了什么人?哪一次科举的状元是谁?真要Google去查,也还不一定能查得到。但是有这么一年的科

古代科举,为何得中探花的人比考中状元还高兴呢?

古代科举,为何得中探花的人比考中状元还高兴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无疑是古人心目中的头等大事喜事,要是在金榜题名中拔得头筹,成为了位居第一的状元郎,更能够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