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找寻老照片的记忆

Posted 道口

篇首语:那些惊艳了你时光的人,不一定能温柔你的岁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起来找寻老照片的记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一起来找寻老照片的记忆

2、法国摄影师街拍,1973年的生活记忆

一起来找寻老照片的记忆

一张老照片也是一个地方历史一段的记忆,也是那个时代的最好见证和印记。

民国时期黄河泛滥,滑县第五区农村受灾现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为掠夺我国资源,英国福公司在滑县道口至博爱清化镇修建(道清)铁路,1907年建成通车。

道青铁路滑县道口车站首列火车准备出发。

滑县几十年的影像记忆,让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人们刻苦铭心。

曾经帆影重重的道口镇卫河(大运河滑县段),现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建国70年的壮丽篇章让我们见证了历史大变迁,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发展的步伐。

民国时期县政府人员合影。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滑县人们积极踊跃支前。

1950年滑县农民开展义捐的活动场景。

1958大跃进时期,滑县掀起了私营工商业者自我改造运动。

全县工商业者在古镇十字街百货公司门前集会。

滑县(2)道口(1)业者(1)

法国摄影师街拍,1973年的生活记忆

原标题:老照片:法国摄影师街拍,1973年的生活记忆    >街拍客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街头时尚,妙趣横生的枝节、值得回味的场景、戏剧性的画面,都是他们捕捉的目标!他们与镜头对面的人没有特定的关系,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因而,当他们举起相机的一刹那,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只是记录者,一个记录真实生活的拍摄者! >   >流连于大街小巷,穿梭在人山人海之间,行走中“咔嚓”声不断,用单反、卡片机、拍照手机捕光捉影。在这些镜头里没有自己身影,甚至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有的只是与他们擦肩而过的陌生人。 >   >街拍最早源于国外的时尚杂志,这些时尚杂志除了及时介绍各大秀场上的新装发布,够时尚、爱逛街、眼力尖锐、品位独特的街拍爱好者。看到马路上出现任何好看、好玩、时尚的东西,就会快速反应,拍下美丽的瞬间。 >   >国内的街拍文化起源于各大流行网站,一开始,一些网友在看过世界各地时尚街拍照片之后,开始尝试在国内的街头捕捉时尚元素,拍摄一些街拍照片发表出来,后来逐步有了专门的街拍论坛,一些网站也不时组织街拍爱好者到街上进行集体街拍活动,有些街拍活动还有一定的主题,像“友谊组合”、“校服秀”等,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参与。 >   >七十年代的饭馆多是国营、集体的,当年的饭菜味道、质量是确实不错的,但常有个别服务员态度不好。购买主食是需要粮票的。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   >新华书店,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发行网点遍及全国城镇。在1937年4月24日成立于延安清凉山,因该书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出版集团之下,是国家官方的书店,也是官方刊物宣传与发售处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分店。 >   >大约在1935年,北京有人想出了“绝招”:先把天然冰放进一个大木桶里,加入适量的食盐,这样的木桶就成了一个“土冷冻室”。再准备许多圆柱形小铁筒,每个小铁筒里都装满加了香料和糖的水,并插上一根木棍。一个个装满糖水的小铁筒放进“土冷冻室”大木桶里,封闭起来冷冻。经过半小时后,小铁筒里的糖水就冻结成了冰棍。 >   >19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晚清沿海口岸城市一批中文报刊的创办,开始刊登介绍摄影术的文章,极大促进了中国人对摄影术的认知和照相馆的普及;尤其是中国人开办的照相馆的大量增加,中国照相业也开始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当年的儿童推车既可以到商店购买,亦可自家组装制作。自2006年3月1日国家认监委玩具3C认证启动,至2007年6月1日3C认证实施开始,儿童推车产品已列入3C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中国生活,1973年。布鲁诺·巴贝】

相关参考

古代端午最早是健康节 不同时代的端午记忆

经历了两千年的变迁,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端午节仍在传承。我们找寻端午传承数千年留下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气脉,重现不同时代的端午记忆。古代端午最早是健康节全民动员沐浴兰汤、挂菖蒲、缠丝带、喝雄黄酒辟邪保健,这

法国摄影师街拍,1973年的生活记忆

原标题:老照片:法国摄影师街拍,1973年的生活记忆  >街拍客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街头时尚,妙趣横生的枝节、值得回味的场景、戏剧性的画面,都是他们捕捉的目标!他们与镜头对面的

老照片里的即墨古城,那些凝固的城市记忆

「”即墨”因故城(位于今平度市古砚镇大朱毛村一带)地临墨水河而得名,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春秋战国时期就是齐国通商名衢,秦代置县,汉初成为胶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史秘闻 记忆老照片里的外白渡桥,回望百年沧桑

说到苏州河上的桥,大家第一个想到是不是外白渡桥?外白渡桥位于吴淞江下游河口,是跨苏州河出口处的第一座桥梁。旧称「”韦尔斯桥”「”花园桥”「”外摆渡桥”等名。它是上海第一座大型桥梁,钢桁架结构,1907

苏州公交的这些老照片,每一张都是回忆杀

【看苏州专稿文/晨熹】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的记忆,而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公交车,则是城市记忆最忠实的记录者。老式公交、车票、站台......在苏州公交企业文化展厅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记录着苏州公交

历史秘闻 ”我不叫毛主席,我叫毛泽东”,这张照片令许多老人记忆犹存

这张毛泽东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和两个小八路军的照片令许多老人记忆犹存过目不忘。原因就在于,定格在摄影师镜头中的毛主席是那么地平易近人、与八路军小战士亲密无间的动人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毛主席和小

城市记忆1929年,古香古色的老北京

原标题:老照片:城市记忆1929年,古香古色的老北京  北京孔庙,始建于公元十四世纪的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笼络汉族的封建贵族和士大夫,下令袭历代旧典,命

80后永远无法忘记的记忆,满满的温暖

1985年中国历史老照片:图为大街上的两个女孩子头上包着纱巾,女性佩戴纱巾既可以用来做时尚装饰和保暖,在大风吹土的天气里还能用来防风沙,头上包着半透明的纱巾,既能够挡住沙土,还不会影响看路。1985年

历史秘闻 100年前大理是这个样子,唤醒了多少人的记忆

大理的朋友在哪里?我真的很想看看百年前的大理风光。下关黑龙桥,清光绪三年(1877年),改建为5孔石拱桥,这张老照片珍贵了。1922年的大理古城街道庆祝大理州建州25周年下关团山情人湖,大理人永恒的记

历史从来不是记忆的负担

一、《历史的负担》作者海登·怀特是新历史主义最主要的批评家,被誉为“在文化理解和叙事的语境中,把历史编纂和文学批评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主要著作有《历史的负担》(TheBurdenof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