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名相王猛:王猛如何辅佐苻坚治理国家的?

Posted 苻坚 王猛

篇首语: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前秦名相王猛:王猛如何辅佐苻坚治理国家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秦名相王猛:王猛如何辅佐苻坚治理国家的?

“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这两句话中,提到了并世而立的两位风云人物,王猛和谢安。两人同放在一起,也道出了一段戏剧性的历史遗憾。淝水之战,谢安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神话,成就了济世苍生的美名,换来东晋朝几十年的政权延续。然而,它也成为埋葬前秦帝国的坟墓,成为王猛生九泉之下的遗憾。前秦扫六和而定中原,为氐族在历史上书写了最为风光的一页。可以说,前秦点滴积蓄起来的帝国基业,凝聚着王猛毕生的智慧和心血。然而就在王猛死后8年,他与苻坚辛苦构建的帝国大厦便轰然倒塌,破败到无法收拾的境地。也许,早在苻坚将王猛“勿以晋为图”(《通鉴》)的政治遗言抛到脑后之日起,前秦便已种下了亡国的祸根。

王猛(325—375),字景略,堪称乱世中的豪杰。他有着卓尔不群的个性、运筹帷幄的谋略、异于常人的胆识。他一年内创造的连升五级的政治奇迹,给他本就极富传奇的一生又增添了几许神秘。王猛个性极强,《晋书》上说他“瑰姿俊伟”、“气度雄远”,天生带着一股英气,一股锐气。而“细事不干其虑”,则是王猛个性中最突出的体现,不关心琐碎,不温不火,独来独往。甚至对别人的议论也不在乎,表现的“悠然自得,不以屑怀”(《晋书》)。事实上,王猛也从不掩饰自己张扬的个性。在拜见东晋大将桓温时,王猛“扪虱而言,旁若无人”(《晋书》),边说话边捉虱子,够强吧!

但凡个性极强之人,必有其独特之处。王猛的独特,便体现在他的才华与睿智上。王猛从小家贫,“以鬻畚为业”(《晋书》),靠卖簸箕糊口,却能做到“博学好兵书”(《晋书》),足见他是位有思想有头脑的人。而王猛两次拒绝出仕,从中我们也能看出王猛志存高远的理想抱负:一次是被后赵的司隶校尉徐统看中,要招募他为功曹(相当于现在的秘书),王猛“遁而不应”(《晋书》),躲了,估计是嫌官小,瞧不上;另一次是桓温力邀王猛南下,王猛权衡再三,最后也还是婉言谢绝。

做人有原则,做事速决断,是王猛的睿智所在。王猛是人才不假,但也需有识才用才的伯乐赏识。事实上,王猛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他坚辞徐统,婉拒桓温,不过是“敛翼待时,候风云而后动”(《晋书》)罢了,是深藏不露的内敛、是蓄势待发的淡定、是“怀佐世之志,希龙颜之主”(《晋书》)的大气魄。一句话,他是在等待真正适合自己的明主。苻坚的出现,让王猛最终找到了一展才华的舞台。二人一见“便若平生”(《晋书》),谈论政局形势,也是心有灵犀。在路卫兵看来,苻坚将他们的相遇比作“玄德之遇孔明”(《晋书》),绝非客套逢迎之语,而是英雄惜英雄的内心感慨。正是苻坚的赏识,才让王猛有了用武之地,才有了后来叱咤风云的传奇故事。

客观的说,前秦的强盛,始于苻坚,而苻坚的韬略,则得益于王猛。王猛,对前秦乃至整个北方的政局,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前秦在与慕容前燕对峙中强势胜出,完成五胡时期北方唯一一次统一,王猛居功至伟。王猛还是位难得的治世能臣,帮助苻坚梳理政务、定国安邦。苻坚离不开王猛,失去王猛,苻坚如失臂膀,才会发出“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的慨叹,才会举行国丧,下令“朝野巷哭三日”(《晋书》)。

苻坚的淝水惨败,让人们对他多有刚愎自用、草率粗心的印象。其实不然,单就知人善任,以德治政这两方面讲,苻坚便堪称一代明君。他与王猛最初政见并不一致,在治政理念上差异很大,是经过时间的磨合才有了后来的默契。苻坚提倡“为政之体,德化为先”(《晋书》),讲究以礼服人;王猛则倡导“宁国以礼,治乱以法”(《晋书》),主张乱世当用重典。

二人彻底做到心有灵犀,是在王猛任始平令时。王猛“明法峻刑”,上任没几天,便“鞭杀一吏”,招致苻坚的责怪。王猛说“谨为明君翦除凶猾……肃清轨法者”,我的任务就是替你铲除身边凶残狡猾之徒,今“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这才杀了一个,还多着呢,这是我作为一个辅臣的职责。正是这次对话,让苻坚和王猛之间做了一次彻底的心灵交流,苻坚赞其为“夷吾、子产之俦也”,是管仲、公孙侨似的人物,从此做到对王猛放权放心,“万机之务,事无巨细,莫不归之”,政务上一揽子的事全交给王猛。之后王猛“岁中五迁,权倾内外”(以上均见《晋书》),一年内连升五级:从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到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再到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最后到加骑都尉,委以居中宿卫。创造了政坛升迁的神话。一个汉族士族,一个氐族帝王,在民族矛盾最为尖锐的乱世,能做到如此君臣无猜,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王猛法治的思路是对的。那时的前秦刚刚立国不久,实力尚不强大,加上苻坚的上任苻生,残酷暴虐,滥杀朝臣,国势一度滑向破败的边缘。周边局势也不容乐观:南有东晋朝,东有慕容氏,西有前凉、仇池、吐谷浑,北边则是拓跋氏建立的代国,以及匈奴铁弗部。特别是当时风头正键的慕容氏,一直虎视眈眈,具有很大的威胁。当此情形,也只有法治,才能迅速提高国力,扭转局面。苻坚以德为先的思路也没错。苻坚胸怀宽广,高瞻远瞩,是君王的大气魄;王猛以法治政,细处着眼,小处入手,是恪尽宰相之职。二人堪称优势互补,强强联手。

然而苻坚的德治,也让前秦的统一变得松散和不牢固,这种隐患在肥水之战中突出表现出来。松散搭建的王国架构,没能禁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让他留下了千古遗恨。也许王猛已经看到了这种潜在的危机,所以对苻坚临终遗言:一是让他“勿以晋为图”(《通鉴》);二是“鲜卑、西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通鉴》)。这两条遗言苻坚后来全部抛到了脑后。

王猛劝告苻坚“勿以晋为图”,在路卫兵看来,也有他自己的想法:一方面,王猛作为一个汉人,他可以摒弃胡汉界限去辅佐一个异族帝王,可以帮助他去打败另外的异族势力,但在感情上却不愿看到攻打汉人的局面发生;另一方面,东晋当时在舆论上属于中华正统,有很深的思想根基,加上长江天险,前秦的实力还不足以灭亡东晋。但是,话又说回来,苻坚南下已是王猛死后8年,形势上业已有所改观。况且历来帝王没有不想独霸中国的,当时的东晋朝不也一直在坚持不懈的北伐吗!当然,苻坚南下的时机或许尚未成熟,帝国的统一还需要时间的维护和保养,如果不过早挥师东晋的话,效果和结果会更好。

历史没有假设,只有历史之后的理性思考。我们不能一厢情愿的设想苻坚当时应该怎样怎样,或者听从了王猛的建议会怎样。今人的论断本就是旁观者清,当事的双方永远不会占到第三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路卫兵看来,苻坚的政策方向是对的,苻坚出兵时并没有现在历史教科书中的分析结论,东晋对淝水之战也无必胜把握。苻坚来攻,“都下震恐”,连大将军桓冲都发出“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通鉴》)的慨叹,便是最好的佐证。战争的胜负本就存在偶然性。(文/路卫兵)

相关参考

名相王猛是怎么辅佐苻坚的

“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这两句话中,提到了并世而立的两位风云人物,王猛和谢安。两人同放在一起,也道出了一段戏剧性的历史遗憾。淝水之战,谢安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神话,成就了济世苍生

南北朝历史 挫前秦抗北魏 捍卫东南半壁江山

377年,前秦天王苻坚在名相王猛的辅佐下,先后攻取了东晋的梁、益二州,北并代国,西兼前凉,远征西域,完成了北方的统一。苻坚志在天下一统,因此频频对僻居东南的东晋用兵。面对巨大的军事压力,东晋宰相谢安推

苻坚和慕容冲什么关系 苻坚为何重用王猛

苻坚和王猛是一对君臣之义的杰出代表,苻坚坚信王猛的治世之能,王猛也不负重托,全心全力为国家为君主殚精竭虑。两人经过一些列的改革终于将前秦的面貌焕然一新,前秦也一度富国民强,政治清明。那么苻坚为何如此相

苻坚和慕容冲什么关系 苻坚为何重用王猛

苻坚和王猛是一对君臣之义的杰出代表,苻坚坚信王猛的治世之能,王猛也不负重托,全心全力为国家为君主殚精竭虑。两人经过一些列的改革终于将前秦的面貌焕然一新,前秦也一度富国民强,政治清明。那么苻坚为何如此相

王猛改革让苻坚的帝国无比强大 前秦的崛起前提

苻坚也是个想做大事的人,但得到王猛之前,做事总难以找到方向,得王猛之后,犹如黑暗中看见明灯,又如刘玄德遇孔明,信心十足,做事有了明显的方向感。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苻坚让王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行政挑起来...

王猛改革让苻坚的帝国无比强大 前秦的崛起前提

苻坚也是个想做大事的人,但得到王猛之前,做事总难以找到方向,得王猛之后,犹如黑暗中看见明灯,又如刘玄德遇孔明,信心十足,做事有了明显的方向感。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苻坚让王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行政挑起来

晋朝历史 关中良相,王猛辅政

  王猛是前秦皇帝苻坚的要臣,他帮助苻坚处理军国大事,使得前秦一度繁荣。他曾经与桓温扪虱论天下,被后世传为佳话。不过王猛年仅50岁就去世了,给苻坚留下了“不可攻晋”的遗言。但苻坚没有听从王猛的话,最终

纵有功盖诸葛亮的王猛辅佐,若无刘备之能,苻坚也注定难图大业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大秦天王苻坚在完成北方统一后,率兵号称百万,想要渡过长江,灭掉东晋政权。苻坚的宰相王猛,临终前曾力阻攻打偏安南方的东晋,因为东晋仅管兵力单薄,只有八万,但基本上国家

纵有功盖诸葛亮的王猛辅佐,若无刘备之能,苻坚也注定难图大业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大秦天王苻坚在完成北方统一后,率兵号称百万,想要渡过长江,灭掉东晋政权。苻坚的宰相王猛,临终前曾力阻攻打偏安南方的东晋,因为东晋仅管兵力单薄,只有八万,但基本上国家

才能远超诸葛亮,被历史低估的王猛

五胡乱华时的前秦帝国,丞相王猛王景略。一个堪比诸葛亮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及阴谋家。王猛拒绝了如日中天的东晋权臣桓温邀请,与苻坚却一见如故,出山辅佐苻坚成就帝业,肃清关中、扫荡西凉、灭慕容前燕、一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