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生活史出版
Posted 生活史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首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生活史出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生活史出版
新华社南京12月11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近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由外文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撰写,讲述了父亲作为幸存者普通又不平凡的一生。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时,9岁的常志强目睹了6位亲人丧生在日军的刀枪之下:父亲和弟弟被日军枪杀,胸口被日军刺伤的母亲,挣扎着给未满两岁的弟弟喂了最后一口奶后死去,眼角还挂着泪珠。常志强惊吓过度,昏死过去,这才捡回了一条命。
一个九岁的战争孤儿如何重拾自己的人生?青年时期的他如何奋发图强、成家立业?晚景如何?战争伤痛给他和他的家庭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常小梅的笔下,幸存者常志强的故事摆脱了大屠杀历史见证者的单一视角,更加有血有肉,丰满生动。
常小梅坦言,自己在写父亲童年那段经历时,没有把证言直接引入书中。“我想用爸爸真实的生活还原那段历史,及对他和家庭带来的影响,反映生命的坚韧和人性中的柔软善良。希望能让更多人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进而明白和平可贵,珍视当下的幸福。”
“这是观察和记录战争对亲历者影响不可多得的视角。”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认为,常小梅作为家庭成员参与父亲的生活史,碎片化、经常性、及时性记录与收集史料,构成更完整的幸存者家族史,丰富了幸存者个人为主体的历史解释。
据悉,该书的日文版和英文版将由外文出版社陆续出版。
日军(47)幸存者(16)外文(1)相关参考
今年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3日上午10点将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南京将全城鸣笛向死难者致哀。12月7日,第一部全面、总结性、以辞典形式总结南京大屠杀史料的书籍《南京大屠杀辞典
国家公祭网自9月17日起,每天公布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将连续100天公布100位幸存者证言。下面是第八十位幸存者孙素珍证言:1937年,我们一家住在下关四所村,日军飞机经常到下关丢炸弹,许多
陈德寿老人讲述当年遭遇。1213将至,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从战时到战后再到今天,始终在延续和传承,它经历着从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城市记忆,到国家记忆、世界记忆的过程。随着时间流逝,幸存者正陆续凋零,
视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让后代记住历史来源:中国新闻网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泱波摄(他们为和平代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经历过战争方知热爱和平中新网南京12月10日电(杨颜慈)在南京大
来源:中国新闻网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官方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胡信佳于12月4日去世,享年95岁。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只剩79人。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
新京報快訊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微消息,12日12時,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姚秀英去世,享年89歲。1937年姚秀英只有6歲,她的祖父、母親、姐姐、弟弟、妹妹被日軍殺害。姚奶奶生前曾說:「我6
他们每次讲完那段历史,好几天睡不着但还在坚持讲着、等着、盼着……夏淑琴老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亲人。第六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每年的12月13日都是我们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以史为鉴
历史人物 寂然法师简介_寂然法师的评价_栖霞寺寂然法师_南京大屠杀寂然法师
中文名:寂然法师国籍:清朝,中华民国出生地:江苏东台县职业:法师信仰:佛教主要成就:营救2.4万名南京大屠杀幸存难民寂然法师–营救2.4万名南京大屠杀幸存难民 寂然法师,江苏东台人,俗姓严。少年出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批犹太人被希特勒的纳粹集中营囚禁起来,然后被杀害。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全世界约1/3的犹太人被杀害。 但是,哈佛大学研究犹太人发展史的专家发现,在这场大屠
二战结束,波兰为阻止幸存犹太人重返家园竟制造谋杀 340万波兰犹太人,超过90%被纳粹德国杀害。战争结束之后,为阻止大屠杀的幸存者重返家园,波兰短时间内竟发生了至少50次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