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对中国的影响力超过了孔子,但是,却被世人忽视了两千多年

Posted 荀子

篇首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此人对中国的影响力超过了孔子,但是,却被世人忽视了两千多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人对中国的影响力超过了孔子,但是,却被世人忽视了两千多年

儒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并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尊孔子为先师。后人为了见其与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叫做“儒教”,故:孔子亦被尊为“儒教圣教主”。

凡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北方的辽、金、元,西夏及清,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因为,儒教拥戴神权,认为:皇权至上。然而,儒学却是儒教推出的教学方法,曾经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使用儒学教书育人、管理社会。

这其中,“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相同也不同,三者都是儒教文化产物。

而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存在,更需要加深认识。

都知道,儒教是千年来中国所奉行的国教。所以,大家很自然地将其与孔子联系。其实,孔子的“原教旨儒教”核心是:以“教育”来感化,不诉诸武力,以“和平”方式来处理问题。但是,再来看这些帝王们,有几个人是客客气气和你好好讲道理的?大家都是兵戎相见,倒是打不过了才会低头去“和议”。

所以,汉武帝刘彻的“独尊儒术”,并非单纯的将孔子那套学问搬来,而是对前人治国经验的重组。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经典案例:

一是秦始皇;

另一个是宋襄公。

前者是出了名的“以法治国”,后者则是主张“仁义治国”。治国之道各异,但是,国家的下场却是一样。于是,二者的“融合”,则开启了帝王们治国的新思路。不过,这并非汉武帝独创,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一个人发现了儒学和法学完全可以“共事”,他就是:荀子。

其实,荀子本人是儒家出身,由于,两个著名的弟子韩非子、李斯,而常受人争议其学派,更因为他是这二人的老师而遭到了不少抨击。在他看来:“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无教养的人是不会为善的”。而弟子韩非子更是将其发扬光大,他认为:“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

不过,韩非子只是“单线”发展,将“法”发扬到了极致,也正因为此,他才能提出了“君主专制”。而这一点,恰恰就是君主们一心追求的东西,只是,再经过嬴政的一番检验,似乎让人感觉到“此路不通”。而儒学的独家崛起,更给了人一种感觉:“法学”没戏了。

那么,果真如此么?

再来看看荀子的主张,“性恶论”是其基本调调,可以以此衍生的却是“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只是这个论调,会让“圣人的教化行为”失去存有论的根据。但是,如果将其嵌入到“仁义之教”中,岂不就完美了?至此,帝王家的治国之术便全新出炉了,看似“为儒独尊”,其实,内里已经得到了“改良”。

千百年间的帝王们,无一不在遵循着“君主必须权势在手,方能治理天下”的理念。而这个,又是韩非子对荀子“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演化升级版。因为,在荀子看来,要想让社会“遵循”某一规则,便要强加一定的“强制性”,最终,则需要通过“奖惩”来维护等级的秩序。

不过,“法”太过至多为“霸”,而“礼治”和“法治”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的成为“王”。因此,这个才是君王们真正想要的。荀子师徒俩,看似“道不同”,一个只重“法”,一个很看重“礼”,但是,内里却没有什么区别,都强调了君王的“至上权力”,对于不听话的人,惩罚是最能见效的。

只不过,徒弟更为实际,不必拘泥于过去,而要立足于现在。

所以,在这种治国之术下,注定皇权“至尊”,而民则“无权”。

因为在法家的认识中,国家的大权,必须集中在君王一人之手,而这,势必就会形成“强弱”的对立。看那千年来的历史,这个现象何曾反转过?帝王家很是聪明,前人的覆车之鉴让他们意识到:惟有以“礼”来“包裹”这个“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治”。

其实,刘彻在将“儒家”捧得很高的同时,除了标榜他将是一位“仁义之君”,又何尝不是向往荀子所提出的“圣王”呢?哪位帝君不想超过“先王”?故他的思想无论怎么看,都可以入帝王的眼。至于百姓们如何想,当然,还要用“儒家”去教化了,只要帝王的真正心思不被识破就好。

于是,其学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除了那些批评。但是,其学问,有些却早已深入民间,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当然,后来也有些学者一语道破这千百年来的“帝王之术”,就是“秦政”。但是,在荀子的学术中,除了“法”的部分,在“知行观”上,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更指出:“不要固守旧的知识,否则,会对正确的认识形成阻碍。”

然而,重新再看他的学术,应是“顺看”,而不是从帝王之术的角度上去分析,那样恐怕会有片面之见。其实,他坚持“礼治”,主张“礼”和“法”的结合,他在给予“秦政”褒奖的同时,也批评其“无儒”。这大概就是汉代儒学家从他这里获得的启发,只是,在“帝制”的时代,君王们只会偏向更利于他们的一端。

而这些在外人看来,这一切的起因,皆因荀子。

参考资料:

【《中国儒教史》、《史记·荀卿列传》、《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帝王(16)荀子(12)儒教(3)

相关参考

此人有天罡的实力,却被宋江列入地煞之列,世人皆为其鸣不平

梁山好汉的兄弟情义已经被我们羨慕多年,但是梁山上的座次排列顺序也存在争议多年,很多人都认为这次排列就是宋江的一个阴谋,目的就是为了打压那些大哥们,让他们听命于自己。因此梁山上的座次很多都是根据和宋江的

三国有一隐藏的神秘高手,江东三代视其为 ”噩梦”,却被后人忽视

三国有一隐藏高手,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擒杀关羽父子,射死黄忠,这等「”高人”竟然只是东吴的一个无名小将,此人便是马忠。那么三国为何会有这样的神秘高手存在呢?还有没有比他更强的人了呢?马忠答案当然是有,如

此人当皇帝不过27天,却被骂了两千年,挖开坟墓后才知冤枉他了

在西汉历史上,有个皇帝上位时间超级短,连一个月时间都没有到,就被罢黜帝位了。他就是刘贺,因为在位时间短,所以对他基本上没什么印象,但是他的爷爷却是千古一帝刘彻。如果大家看过《乌龙闯情关》的话,对剧中的

孔子对汉族文化有着怎样的影响

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孔夫子”、“夫子”。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当时鲁国(今中国东部山东曲阜)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孔子3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后来母亲也去世

此人同时反对白军与苏军,自称成吉思汗转世却被苏俄轻易摆平

也许有不少朋友认为,沙俄的覆灭不过是一个腐朽政权被被历史自然淘汰的过程罢了,然而即便在政权崩塌前,老旧而巨大的沙俄帝国对欧洲和亚洲局势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二月革命”到苏俄内战这段时间里,传统的俄国

世人以成败论英雄,为何对失败者项羽的喜爱,会超过胜利者刘邦?

世人以成败论英雄,为何对失败者项羽的喜爱,会超过胜利者刘邦?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秦朝末年的楚汉争霸,是我国历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时期,这一时期,刘邦、项羽各显神通,凭借自身以及帐下臣子们

孔子简介 孔子及其儒学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导读:孔子(前551~前479)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

关于孔子徒弟子路负米的故事

子路负米子路是一个勇敢豪爽的人,但是子路也是一个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的人,在子路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上面的这些品质,孔子对于子路也是有很多的夸奖之语被记载在史册中的,孔子对于子路的了解甚至是超过了子路对

秦始皇不仅修了万里长城,还有1功绩被世人忽视,作用不亚于长城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的最大功绩之一就是他主持建设了长城,但是在建筑业其实还有一件事可以与万里长城相媲美,那就是当时秦朝的驰道。那么驰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其实顾名思义所谓的驰道就是能够供交通工具也就是马车等

世人皆知“父母在,不远游”,但后面的这4个字,经常被我们忽视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西周时期就逐渐形成了这种观念,一直传承到今天。《孝经》中写道:“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几千年来,尽管经历了多次王朝的更迭,皇帝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