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玄烨皇后,爱新觉罗玄烨的皇后是谁

Posted 康熙

篇首语: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爱新觉罗玄烨皇后,爱新觉罗玄烨的皇后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爱新觉罗玄烨皇后,爱新觉罗玄烨的皇后是谁

爱新觉罗玄烨的皇后是谁

·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

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袭一等公索额图的亲侄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生于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康熙八年生皇二子(未序齿)承祜(早殇);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生皇七子(序齿皇次子)胤礽后,因难产去世享年22岁。葬清东陵之景陵。初谥’仁孝皇后“,雍正元年改谥”孝诚“。全部谥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1678年3月18日) 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生于顺治十年。初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薨。葬清东陵之景陵。谥号: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1689年8月24日) 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嫡亲侄女,康熙的表姐妹。生年不详。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早殇)。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葬清东陵之景陵。初谥“孝懿皇后”,后雍正乾隆嘉庆累加谥,全部谥号: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1660年-1723年6月25日) 满洲正黄旗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生于顺治十七年。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十八年封为德嫔。次年生皇六子胤祚;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为德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殇;二十二年生皇九女温宪公主;二十五年生皇十二女,殇;二十七年生皇十四子胤禵。康熙帝驾崩后,德妃被尊为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薨,享年64岁。葬清东陵之景陵。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爱新觉罗玄烨最爱的女人

康熙最爱的女人是其结发妻子——赫舍里氏

赫舍里氏(1653-1674),是康熙初年四大辅臣之首辅索尼的孙女,父为索尼长子噶布拉。康熙四年(1665),赫舍里氏13岁时与小自己3个月康熙皇帝玄烨大婚,册立为皇后。康熙八年(1669)十二月十三生皇子承祜,可惜承祜在4岁时夭折。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初三在生育胤礽时,因难产身亡。康熙与赫舍里氏夫妻情深,在为她举行了隆重的丧礼后,第二年便把嫡长子胤礽立为皇太子。赫舍里皇后最初谥号为“仁孝皇后”,雍正时改谥“孝诚仁皇后”,后经多次加谥,全部谥号为: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皇后去世后康熙的反应: 1、为皇后上谥号为“仁孝皇后”(此为有清一代独一无二) 2、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五,将皇后的梓宫安放在了紫禁城西 3、从五月初五开始,康熙几乎每一天都要去梓宫前举哀 4、五月二十七,康熙亲自把皇后送到了巩华城 5、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去巩华城34次;十四年去24次;十五年去15次 6、康熙十六年正月至七月,去巩华城7次 7、康熙十六年除夕,仍去陪伴嫡妻(此时已立钮祜禄氏为后) 8、康熙亲自检视将要葬入赫舍里氏的陵寝 9、朝鲜使臣向其国王报告说:“清皇不恤国事……” 10、康熙十四年十二月十四,立不满2岁的皇后遗孤胤礽为皇太子 11、嫡后去世齐册宝为两位亲王,而佟佳氏去世齐册宝的却降了级为一亲王一郡王 12、康熙亲制仁孝皇后册文,最为朴实无华;而其他二后的册谥文仅去叫大臣制,辞藻满篇的阿谀奉承无半点实在处,而康熙却点头称好(可以用“敷衍搪塞”来形容了) 13、康熙四十七年废皇太子,康熙哭骂太子“生而克母”,并于当晚梦到已去世34年的皇后 关于这独一无二的谥号 赫舍里皇后初谥“仁孝”,至于“孝诚仁”是雍正给改的,暂不提这个,就说“仁孝”这个在清朝皇后中独一无二的谥号:清朝其他皇后的谥号都以“孝”字开头,且在康熙之前已册了四位皇后谥,分别是:孝慈高皇后、孝端文皇后、孝献皇后和孝康章皇后,为何到了自己妻子,康熙却别出心裁给了这样一个谥呢?康熙自己就谥为“仁皇帝”,他的功绩不仅被他的后代所称颂,也被所有崇拜他的人所称颂,他被誉为清代最有作为的皇帝,有这么一个“仁”的谥号可谓至高无上了,想必古人也十分崇敬“仁”。古人崇尚孔子,孔子不就是推崇“仁义”吗,康熙能给原配一个这样的谥号,可见二人感情之深厚。 谥号详解 仁:蓄义丰功曰仁;慈民爱物曰仁;克己复礼曰仁;贵贤亲亲曰仁;杀身成仁曰仁;能以国让曰仁;利泽万世曰仁;率性安行曰仁;功施于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宽信敏惠曰仁;爱仁立物曰仁;体元立极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浃曰仁;慈心为质曰仁;惠爱溥洽曰仁 孝:五宗安之曰孝;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协时肇享曰孝;大虑行节曰孝;慈惠爱民曰孝;慈爱忘劳曰孝;从命不违曰孝;善事父母曰孝;遵义安仁曰孝;几谏不倦曰孝;姻睦其党曰孝;博于备养曰孝;敬慎所安曰孝;尊仁爱义曰孝;能养能恭曰孝;干蛊用誉曰孝;继志成事曰孝;践修世德曰孝;丕承先志曰孝;博施被物曰孝;教刑四海曰孝;德通神明曰孝;先意承志曰孝;能奉祭祀曰孝;志不忘亲曰孝;富贵不骄曰孝;德加百姓曰孝;徽音克嗣曰孝 对于皇后的两个孩子,康熙自然视他们为掌上明珠: 对承祜(由于承祜幼殇,所以关于他的正面记载很少): 清史专家杨珍在她的《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大胆里推测康熙在立胤礽为太子前就有立承祜的意思;《实录》里关于承祜夭折后,载有康熙说的一句话“稚子事,朕无济于事...”(与后来的十八阿哥之死情况类似,表面这么说,内心其实很悲痛,想想康熙在失去十八阿哥之痛的感受后就能了解失去承祜后有多伤心了,更何况承祜还是嫡长子);《康熙起居注》里载承祜于康熙十一年二月初五夭折后,康熙正远在赤诚汤泉陪伴孝庄,没能见儿子最后一面,由此“郁闷不已”但他为不使太皇太后伤心,依然“笑语如常”,最后躲到某一角落哭着安排好好打理皇子后事。康熙也是很爱承祜的,只是因为夭折而无人关注。可惜他无福消受,他的来生之福全被弟弟胤礽占尽了。 对胤礽: 康熙对皇太子胤礽的宠爱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已经介入了十分荒谬的程度。皇太子要什么有什么,康熙只要是能满足儿子的,哪怕是天上的星星也恨不得摘下来送给他。康熙处处娇纵胤礽,简直是姑息养奸。对他悉心呵护、亲自培养。胤礽沾染了不少坏习惯,康熙不但不怪怨他,反而是怨周围的人带坏儿子。由此把好好的一个太子送上了绝路:太子变坏了,坏得不恶不做了。胤礽喜怒无常,时常与父亲顶嘴,但康熙却一点都不生气,除非是忍无可忍了,且胤礽吃穿用的都与康熙无异,连康熙都官他叫“二皇帝”……其实康熙对皇太子的溺爱远不止这些,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册封妃嫔 而且从康熙四年赫舍里氏入宫至十三年皇后去世,康熙虽然女人不少,但有封号的仅仅为皇后一人而已(也不排除清初后宫典制不完备的因素)。这其中有生育过真正皇长子的马佳氏、和赫舍里氏共同入宫的钮祜禄氏、还有大阿哥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可能还有皇帝表妹佟佳氏等等,这些最有资格取得封号的女子却奈何无任何名分。有一特例,康熙九年,蒙古的博尔锦吉特氏去世,被追为慧妃,这是后话。十三年皇后去世,康熙坚持为皇后守孝三年。直至十六年时,才开始第一次册立其他女子。到这时,康熙已经有皇太子及大、三皇子和二、三公主及收养的大公主等儿女了。八月二十二这日,他册立了第二位皇后钮祜禄氏,顺便一次封了好几位,有:佟佳氏—贵妃,郭络罗氏—宜嫔,马佳氏—荣嫔,叶赫那拉氏—惠嫔,赫舍里氏—僖嫔,董氏—端嫔,李氏—安嫔,章佳氏—敬嫔。 子女出生: 根据皇子皇女的出生日期推断,承祜死后,康熙半年未临幸其余女子,此时他只有18岁,一个青春躁动期的人呀,他干什么去了?而此时的大清国还很安定;仁孝皇后去世,康熙也是半年的清心寡欲。 后记 有了这些理由,难道还不足够证明这段爱情的真挚吗?我喜欢仁孝皇后,也喜欢康熙与她的感情。不管其他妃子的粉丝怎么踩扁皇后,我依然不会动摇我的观点。仁孝皇后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代贤后,只是由于短命而很少被人所知。若能长寿,她定会如唐朝长孙皇后那般名垂千古。永远爱你——仁孝皇后,你最忠实的粉丝留

爱新觉罗·玄烨后宫的嫔妃有哪些?

皇后: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臣索尼之孙女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辅臣遏必隆之女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国舅佟国维之女,孝康章皇后之侄女,康熙帝之表妹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德妃,雍正帝生母) 皇贵妃: 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孝懿仁皇后的妹妹。雍正时尊为皇考皇贵妃,乾隆时尊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死后,谥为悫惠皇贵妃。 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侍奉康熙时为和妃,世宗雍正帝尊为皇考贵妃,高宗乾隆尊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薨,年八十六。生一女,殇。 敬敏皇贵妃章佳氏,一子,胤祥,生二女,下嫁仓津,多尔济 贵妃: 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孝昭仁皇后的妹妹,一子,胤䄉,一女,夭折。 妃: 顺懿密妃王氏。初为密嫔,雍正尊封为皇考密妃,乾隆尊封为皇祖顺懿密太妃。三子,胤禑、胤禄、胤衸,胤衸八岁夭折。 纯裕勤妃陈氏。初为勤嫔,雍正尊封为皇考勤妃,乾隆尊封为皇祖纯裕勤太妃。一子,胤礼。 惠妃那拉氏,郎中索尔和女,初封庶妃。康熙十六年八月封为惠嫔,二十年十二月晋惠妃。生二子,承庆、胤禔。 宜妃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人,佐领三官之女。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宜嫔,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封为宜妃。三子,胤祺、胤禟、胤禌。 荣妃马佳氏,员外郎盖山之女。生有五子一女,其中只有胤祉成人,一女固伦荣宪公主下嫁乌尔衮。 定妃万琉哈氏,康熙在时为嫔,雍正时尊为皇考定妃,后来随儿子履亲王胤祹住,轮到自己的生日的时候,还会被迎进宫去祝贺,但再未进尊封,薨时九十七岁。她也是康熙诸妃中最长寿。 宣妃博尔济锦氏,顺治悼妃的侄女,无子。 成妃戴佳氏,一子,胤祐。 良妃卫氏,一子,胤祀。 平妃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的妹妹,生皇子胤禨。 慧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三等台吉阿郁锡的女儿,也是清圣祖的远房表姑。 嫔: 安嫔李氏,总兵官刚阿岱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安嫔。 敬嫔章佳氏,据圣祖御集当为王佳氏,护军参领华善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敬嫔。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册为端嫔,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僖嫔赫舍里氏,赉山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为僖嫔。四十一年壬午九月卒,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 通嫔纳喇氏,监生常素代女。初,赐号贵人。康熙十四年,生皇子万黼。十八年,生皇子允禶。二十年,生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雍正二年六月,世宗晋尊为皇考通嫔。乾隆九年甲子六月二十三日卒,十年十月十六日奉安。 襄嫔高氏,高廷秀女。初为庶妃,康熙四十一年,生皇十九子允禝。四十二年,生皇十九女。四十年,生皇二十子简静贝勒允祎。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晋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晋尊为皇祖襄嫔。十一年丙寅六月二十八日卒,七月十六日奉安。 谨嫔色赫图氏。员外郎多尔济女。初为庶妃,康熙五十二年,生皇二十二子恭勤贝勒允祜。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晋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晋尊为皇祖谨嫔。四年己未三月十六日卒,同年九月二十六日奉安。 静嫔石氏,石怀玉女。初为庶妃,康熙五十二年,生皇二十三子镇国公允祁。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晋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晋尊为皇祖静嫔。二十三年戊寅六月初六日卒,二十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熙嫔陈氏,陈玉卿女。初为庶妃,康熙五十年,生皇二十一子慎靖郡王允禧。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晋尊为皇考贵人。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晋尊为皇祖熙嫔。明年丁巳正月初二日卒,同年四月十二日奉安。 穆嫔陈氏,陈岐山女。初为庶妃,康熙五十五年,生皇二十四子諴亲王允秘。六十一年十二月,世宗晋尊为皇考白贵人。雍正五年十一月庚午卒,十二月初四日奉安。乾隆元年十二月,高宗追尊为皇祖穆嫔。 贵人: 郭贵人郭络罗氏,宜妃之妹。康熙十八年,生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二十二年,生皇子允䄔。 布贵人兆佳氏,参领塞克塞赫女,康熙十三年,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卒。。 袁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生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 伊贵人易氏,雍正六年戊申卒。 贵人陈氏,陈秀女。康熙五十二年,生皇子允禐。 贵人纳喇氏,那丹珠女。 贵人纳喇氏,骁骑校昭格女。 新贵人,康熙五十五年二月初五日卒。 马贵人,康熙五十五年前卒。 尹贵人,待考 勒贵人,待考 文贵人,待考 蓝贵人,待考 常贵人,待考 庶妃: 庶妃钮祜禄氏,晋宝女。康熙四十七年,生皇二十女。 庶妃张氏,康熙七年,生皇长女。十三年,生皇四女。 庶妃王氏,康熙三十四年,生皇十六女。 庶妃刘氏,康熙三十七年,生皇十七女。 常在 尹常在,待考 色常在,待考 路常在,待考 寿常在,待考 常常在,待考 瑞常在,待考 贵常在,待考 徐常在,康熙四十一年十月十四日卒。 石常在,待考 答应: 灵答应,待考 春答应,待考 晓答应,乾隆三十二年葬妃园寝。 庆答应,待考 秀答应,待考 治答应,待考 妙答应,待考 牛答应,待考 双答应,待考 子女: 康熙共有三十五子、二十女。其中只有24个儿子、8个女儿活到成年。康熙诸子初随“承”、“保”、“长”等字、后均随“胤”字。之后雍正帝胤禛即位后为避帝王讳,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怡亲王允祥逝后其名改回胤祥。

爱新觉罗玄烨的爱妃

康熙帝: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有皇后4个: 分别为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袭一等公索额图的亲侄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有2个儿子,分别为承祜、胤礽;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嫡亲侄女,康熙的表姐妹;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之女;育有三子三女,分别为胤禛、胤祚、胤祯(允禵)、皇七女、固伦温宪公主、皇十二女。

康熙的父亲是谁?

康熙的父亲是顺治。

顺治皇帝在22岁时因感染高度流行的天花去世,其皇位由已从天花中幸免于难的皇三子玄烨承袭,后者即康熙帝,统治中国61年。

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孝康章皇后佟氏出。

顺治皇帝(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名福临,姓爱新觉罗氏,大清第二位皇帝,清兵入关后的首位清帝,1643年10月8日至1661年2月5日在位,在位18年。议政王大臣会议于1643年9月,推举五岁的福临承袭其父皇太极帝位,同时命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和努尔哈赤之侄郑亲王济尔哈朗二人助小皇帝辅理国政。

扩展资料:

天花,中医叫痘疮,是一种恶性传染病。在二三百年前的清朝,天花之猖獗、可怕,一如现在的艾滋病,人人谈虎色变。

在清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天花这种疾病就像鬼魂附体,一直困扰着它,让它一刻不得安生。前前后后的大清皇帝中顺治、同治直接死于天花,康熙和咸丰虽然侥幸从天花的魔掌中抢回了性命,脸上却留下了永久的麻子。

自1643年至1650年,政治权力主要掌握在多尔衮手里。在多尔衮的领导下,清朝征服明朝的大部分故土,深入西南省份追剿南明政权,在激烈的反对中,建立一系列被清代皇帝所沿袭的政策,如1645年颁布“剃发令”。多尔衮于1650年12月31日死后,13岁的顺治皇帝开始亲政。顺治皇帝试图打击腐败,整顿吏治,削弱满洲贵族的政治影响力,但最终结果成败参半。

在位期间,顺治帝面临着大明遗民的复明抵抗,不过至1661年,清军已将大清帝国最后的对手,南明遗臣郑成功和永历皇帝朱由榔击败,郑成功和朱由榔分别于次年病死和被擒杀。顺治皇帝在22岁时因感染高度流行的天花去世,其皇位由已从天花中幸免于难的皇三子玄烨承袭,后者即康熙帝,统治中国61年。

由于顺治年间的历史文献流传相对较少,加上史书为突显康熙帝的功绩,因此这段时期同整个清朝历史相比显得较为鲜为人知。顺治帝死后受供奉于太庙,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统称世祖章皇帝,葬于清东陵的孝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康熙

历史上康熙是怎么死的

康熙晚年病逝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玄烨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零10月。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祯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

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命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为康熙帝上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活到68岁,在古代已经是高寿了。康熙那个时候可能因为年事已高,很有可能患有各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自四十七年冬开始,疾病缠身,衰老体弱,心悸几危,右手失灵,头晕、腿肿,“稍早起,手颤头摇,观瞻不雅”,“心跳之时,容颜顿改”,这些都是老年疾病的常见现象。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大帝”。如果说他是中华帝国众多皇帝中最出色的皇帝之一,一点也不为过。他在位时期,智擒鳌拜,剿撤三藩,南收台湾,北拒沙俄,订《尼布楚条约》,西征蒙古,兴修水利,治理黄河,鼓励垦荒,薄赋轻税,爱民如子。

康熙大帝勤于政事,雄才大略,好学敏求,崇尚节约。在位61年,由于他的文治武功,中国的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发展,出现“康乾盛世”的繁荣,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中的一个黄金时代,是一位英明的好皇帝。

康熙被称为“最博学的皇帝”,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不仅谙熟儒家典籍,而且通晓音律、自然、天文、历算、地理。即使按现在的标准,他也称得上是个奇才。皇帝读书,主要读经学、史学、文学和艺术等。

但是,康熙帝还对算学、天文、地理、光学、医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身边聚集了一批中外科学家,特别是一些耶稣会传教士。顺治二年(1645年),日耳曼人汤若望向清廷进呈历法,被定名为《时宪历》,颁布使用。

汤若望作了掌管天文与历法机构的钦天监监正。到康熙帝时,在清朝耶稣会传教士的国籍,有意大利、法兰西、日耳曼、奥地利、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瑞士、墨西哥等。

康熙是一位开明的皇帝,他对有科学知识的耶稣会传教士,一概给予信任、使用与尊重,并向他们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熙

顺治皇帝有几个儿子,分别叫什么?

顺治皇帝有八个儿子,分别叫做:爱新觉罗·牛钮、爱新觉罗·福全、爱新觉罗·玄烨、荣亲王、爱新觉罗·常宁、爱新觉罗·奇绶、爱新觉罗·隆禧、爱新觉罗·永干。

顺治皇帝本名叫做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的3月15日出生在沈阳故宫当中的永福宫,是孝庄文皇后的儿子,同时也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满清入主中原以后的首位皇帝。

福临在只有六岁的时候就登基继承了皇太极的皇位,并且由他的叔叔多尔衮辅政,1644年,多尔衮率领清朝军队打进了北京城,福临随之迁都北京。

1650年的时候,多尔衮在死在了外出打猎的途中,至此福临开始亲政,在他执政期间,实行了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同时启用洪承畴,使清朝局势逐渐稳定下来,为以后的统一全国奠定下了基础。

扩展资料:

顺治帝8岁继位,这个年龄继位,自然没能掌握清朝大权。在亲政以前,清朝的大权基本上掌握在摄政王,他的亲叔叔多尔衮手上。

当然,在大清朝,孝庄也有着很大的权力,在朝廷上,孝庄的人脉也是极为可怕的,再加上顺治老爸皇太极留下的一班忠诚部下,总的来说,顺治帝的皇位还是很稳固的。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还是表现出了一代明君的才华的,他极力的整顿朝廷的贪污腐化现象,为缓解汉人对满人的仇恨,也适当的放开了一些严苛的制度,给汉人减税。

特别是在农业等恢复国民生产这方面,顺治帝就做的很好,《赋役全书》这部专为农民定下的法律就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另外,顺治帝也非常重视汉人官员,他也大胆的提拔了一些有能力的汉官,对于此时的平西王吴三桂等三大藩王,顺治帝也做了一些得力的防范措施。

在顺治16年,大清已经基本上统一了整个天下,顺治帝并不是一个好色荒淫的皇帝,但是在他24岁就因为染了天花死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顺治皇帝

康熙的妃嫔等级如何划分?年例?正从几品? 各位分都有谁?宜妃属于哪个位分?

康熙朝将后妃等级分为八等,而清代后妃脱离品秩制度,没有正从几品的分级:

1) 皇后,年例: 银一千两,蟒缎二匹,补缎二匹,织金二匹,妆缎二匹,倭缎四匹,闪缎二匹,金字缎二匹,云缎七匹,衣素缎四匹,蓝素缎二匹,帽缎二匹,杨缎六匹,宫紬二匹,潞紬四匹,纱八匹,裹纱八匹,绫八匹,纺丝八匹,杭紬八匹,绵紬八匹,高丽布十匹,三线布五匹,毛青布四十匹,粗布五匹,金线二十络,绒十斤,棉线六斤,木棉四十斤,裹貂皮四十,乌拉貂皮五十。 2) 皇贵妃,年例: 银八百两,蟒缎一匹,补缎一匹,织金一匹,妆缎一匹,倭缎二匹,闪缎一匹,金字缎一匹,云缎六匹,衣素缎三匹,蓝素缎三匹,帽缎一匹,杨缎四匹,彭缎四匹,宫紬二匹,潞紬三匹,纱八匹,裹纱八匹,绫七匹,纺丝七匹,杭紬七匹,绵紬六匹,高丽布八匹,三线布三匹,毛青布十五匹,深蓝布十五匹,粗布五匹,金线十四络,绒八斤,棉线六斤,木棉三十斤,裹貂皮三十,乌拉貂皮四十。 3) 贵妃,年例: 银六百两,蟒缎一匹,补缎一匹,织金一匹,妆缎一匹,倭缎二匹,闪缎一匹,金字缎一匹,云缎四匹,衣素缎三匹,蓝素缎二匹,帽缎一匹,杨缎二匹,彭缎一匹,宫紬二匹,潞紬三匹,纱四匹,裹纱七匹,绫六匹,纺丝七匹,杭紬五匹,绵紬五匹,高丽布六匹,三线布二匹,毛青布十二匹,深蓝布十二匹,粗布五匹,金线十二络,绒六斤,棉线四斤,木棉二十五斤,裹貂皮二十,乌拉貂皮三十。 4) 妃 ,年例: 银三百两,蟒缎一匹,织金一匹,妆缎一匹,倭缎二匹,闪缎一匹,金字缎一匹,云缎四匹,衣素缎二匹,蓝素缎一匹,帽缎一匹,彭缎一匹,宫紬一匹,潞紬二匹,纱四匹,裹纱五匹,绫五匹,纺丝五匹,杭紬五匹,绵紬五匹,高丽布五匹,三线布二匹,毛青布十匹,深蓝布十匹,粗布三匹,金线十络,绒五斤,棉线三斤,木棉二十斤,裹貂皮十,乌拉貂皮二十。 5) 嫔,年例: 银二百两,蟒缎一匹,织金一匹,妆缎一匹,闪缎一匹,云缎二匹,衣素缎二匹,帽缎一匹,杨缎一匹,彭缎一匹,宫紬一匹,潞紬二匹,纱一匹,裹纱二匹,绫三匹,纺丝三匹,杭紬三匹,高丽布四匹,毛青布八匹,深蓝布八匹,粗布四匹,金线六络,绒三斤,棉线三斤,木棉十五斤,裹貂皮四,乌拉貂皮二十。 6) 贵人,年例: 银一百两,倭缎一匹,云缎二匹,衣素缎二匹,蓝素缎二匹,帽缎一匹,杨缎一匹,宫紬一匹,潞紬二匹,纱二匹,裹纱二匹,绫二匹,纺丝二匹,高丽布三匹,毛青布六匹,深蓝布六匹,粗布三匹,金线三络,绒三斤,棉线二斤,木棉十二斤,裹貂皮四,乌拉貂皮十。 7) 常在,年例: 银五十两,云缎一匹,衣素缎一匹,蓝素缎一匹,彭缎一匹,宫紬一匹,潞紬一匹,纱一匹,绫一匹,纺丝一匹,木棉三斤。 8) 答应,年例: 银三十两,云缎一匹,衣素缎一匹,彭缎一匹,宫紬一匹,潞紬一匹,纱一匹,绫一匹,纺丝一匹,木棉三斤。 康熙后妃共五十五人,他本人册封的,有皇后三人,贵妃二人,妃十一人,嫔五人,贵人十一人,常在十四人,答应九人。在他去世后,雍正将生母德妃乌雅氏尊为圣母皇太后,死後谥孝恭仁皇后。雍正,乾隆又陆续将康熙的一位贵妃和二位妃子都尊为皇贵妃,三位嫔封为妃,一位贵人和五位常在封为嫔。 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辅臣之首索尼孙,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於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与康熙举行大婚礼。生子承祜,两岁半病亡。康熙十二年五月初三,生二子保成(胤礽),在同日因难产而亡。康熙辍朝五日,上谥号仁孝皇后,雍正九年改谥孝诚皇后,经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辅臣遏必隆之女,於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封为皇后。她与孝诚仁皇后同一时期入宫,但当时并未得到任何封号,因当时后妃制度尚未完备。康熙视钮祜禄氏为良配,内廷之良佐。在皇后册文中,说她:" 性秉温庄,度娴礼法,柔嘉表范,夙昭令与於宫庭,雍肃持身,允协母仪於中外"。可惜她同样得年不永,只当了半年皇后,於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经雍正,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佟国维之女,孝康章皇后侄女,於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册为贵妃,康熙二十年十二月晋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之事。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日诞下一女,一个月后夭折,後抚养了四阿哥胤禛。康熙二十八年七月病重,康熙奉皇太后慈谕,於七月初九日封佟佳氏为皇后,初十日病亡,只当上一天皇后。雍正,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贵妃,钮祜禄氏,孝昭仁皇后妹,在康熙二十年十二月被册为贵妃。生皇十子胤我及皇十一女(两岁殇)。孝懿仁皇后病故后,掌理了五年后宫,於康熙三十三年十一月初三日去世,追谥温僖贵妃。 贵妃,佟佳氏,孝懿仁皇后妹,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贵妃,在康熙朝後期整整二十年,佟佳氏一直居后宫之首。她一生未生育,晚年时与和妃一同抚育康熙之孙弘历。雍正继位后,尊她为皇孝皇贵妃。乾隆继位,感激她当年的养育之恩,尊她为皇祖寿祺皇贵太妃,地位仅次於当时的崇庆皇太后。她於乾隆八年四月初一日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在康熙朝贵妃以上的后妃中最为高寿,谥号悫惠皇贵妃。 惠妃,叶赫那拉氏,正五品郎中索尔和女儿,大学士明珠堂侄女,康熙十六年册为惠嫔,二十年册惠妃,生子承庆(两岁卒)及保清(胤禔)。胤禔在废太子后一直被拘禁,但没有影响她的地位。在雍正十年卒。 荣妃,马佳氏,从五品员外郎盖山女儿,康熙十六年册为荣嫔,二十年册荣妃。她生后生育过五位阿哥,一位公主,是康熙后妃当中,生育最多的后妃。但除了三阿哥胤祉及二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外,其馀全部幼殇。卒于雍正五年四月。 宜妃,郭络罗氏,正四品佐领三官保的女儿,康熙十六年册为宜嫔,二十年册宜妃。生皇五子胤祺,皇九子胤禟,皇十一子胤禌。在贵妃以下的妃嫔中,康熙对她眷顾最深。在康熙去世时,让太监用软榻将她抬到灵柩前,位在当时的皇太后乌雅氏之前,令雍正大为怒火。从这一事可以看到她爽直的一面,亦因恃著康熙宠爱,做事比较无所顾忌。雍正十一年卒。 德妃,乌雅氏,正三品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康熙十八年册为德嫔,二十年册为德妃。生皇四子胤禛,皇六子胤祚,皇七女(早夭),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皇十二女(早夭),及皇十四子胤祯。雍正继位后,尊她为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崩,享年六十四岁。经雍正,乾隆,嘉庆累加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成妃,戴佳氏,八品管库官卓奇之女。康熙十九年生皇七子胤祐,但胤祐天生脚部有残疾。戴佳氏要在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才受封为成妃,於乾隆五年卒。 良妃,卫氏,满州正黄旗包衣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康熙二十年二月生皇八子胤禩。康熙三十九年册为良嫔,四十三年晋为良妃。於康熙五十一年卒。 慧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三等台吉阿郁锡之女,她在康熙九年四月卒,追封为慧妃。 敏妃,章佳氏,满州镶黄旗参领海宽之女。生有皇十三子胤祥,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八年卒,康熙追谥为敏妃。因雍正与胤祥感情深厚,雍正再追尊她为敬敏皇贵妃,她亦是唯一一个,可以祔葬景陵的皇贵妃。 和妃,瓜尔佳氏,三品协领祜满之女。康熙三十九年册为和嫔,生有皇十八女(早殇),康熙五十七年册为和妃。雍正继位后,尊她为皇考和贵妃。乾隆继位,尊她为皇祖温惠贵太妃,后又尊她为皇祖温惠皇贵太妃。乾隆三十三年卒,谥为敦怡皇贵妃。 宣妃,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达尔汉亲王和塔之女,孝庄太皇太后侄孙女,孝惠太后堂妹,康熙帝表妹。她在康熙五十七年册为宣妃。 平妃,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妹,康熙三十五年去世,追封为平妃。 定嫔,万琉哈氏,郎中拖尔弼之女。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康熙五十七年册为定嫔。雍正继位,尊她为皇考定妃。乾隆二十二年卒,享年九十七岁,是清朝最长寿的妃嫔。 密嫔,王氏,汉人,知县王国桢之女。生有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皇十八子胤祄。康熙五十七年册为密嫔。雍正继位,尊为皇考密妃。乾隆继位,尊为皇祖顺懿大妃,乾隆九年卒,谥为顺懿密妃。 安嫔,李氏,正二品宣府总兵官刚阿岱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安嫔,於雍正年间去世。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齐达女,生有皇二女(早殇),康熙十六年册为端嫔,卒年不详。 禧嫔,赫舍里氏,贲山之女,康熙十六年册为僖嫔,康熙四十一年卒。 勤嫔,陈氏,正四品二等侍卫陈希闵女儿。生有皇十七子胤礼,康熙五十七年册为勤嫔。雍正继位,尊她为皇考勤妃。乾隆继位,尊她为皇祖纯裕勤太妃。乾隆十八年卒。 谨嫔,色赫图氏,员外郎多尔济之女。生子胤祜。雍正继位,尊她为皇考贵人。乾隆继位,尊为皇祖詌谨嫔,乾 隆四年卒,享年四十一岁。 穆嫔,陈氏,父亲陈岐山。生有皇二十四子胤秘。雍正继位,尊她为皇考贵人。雍正十一年卒,乾隆追封为皇祖穆嫔。 静嫔,石氏,石怀玉之女。生皇二十三子胤祁。雍正继位,尊为皇考贵人。乾隆继位,尊为皇祖静嫔,乾隆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卒。 通嫔,纳喇氏,监生常素保之女,初封贵人。生皇子万黼,胤禶均早殇;生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雍正继位,尊为皇考通嫔。乾隆九年六月二十三日卒。 襄嫔,高氏,高廷秀之女。生皇十九子胤禝,皇十九女(早殇)。雍正帝继位,尊为皇考贵人。乾隆继位,尊为皇祖襄嫔。乾隆十一年卒。 熙嫔,陈氏,陈玉卿之女。生皇二十一子慎郡王胤禧。雍正继位,尊为皇考贵人。乾隆继位,封为皇祖熙嫔,乾隆二年正月初二卒。 布贵人,兆佳氏,其父名塞克塞赫,曾任过参领。生有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后被晋封为“贵人”,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年当在60岁以上。康熙帝念她是端静公主的生母,命照“嫔”例办理丧事。 袁贵人,袁琳姿,生有九公主和硕悫靖公主。康熙五十八年病逝。 伊贵人,易氏,在雍正六年卒。 另外还有姓氏家世皆不详的贵人:马贵人常贵人勒贵人蓝贵人尹贵人文贵人新贵人 其中一位贵人是宜妃郭络罗氏之妹,生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但并未记述她在景陵妃园寝中,是哪位名号的贵人。 以下还有家世背景皆不详的常在及答应:路常在尹常在寿常在石常在徐常在瑞常在常常在色常在贵常在 双答应牛答应治答应晓答应春答应灵答应庆答应秀答应妙答应 皇后(222)爱新觉罗(329)

相关参考

爱新觉罗玄烨是谁生的,爱新觉罗玄烨母亲是谁

爱新觉罗玄烨的下一代是谁?爱新觉罗玄烨的下任皇帝是爱新觉罗胤禛。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的额娘,爱新覚罗∶玄烨的额娘叫什么名字?

爱新覚罗∶玄烨的额娘叫什么名字?佟佳氏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康熙帝玄烨出生在紫禁城内景仁宫,父亲是清朝人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生母为当时还是妃子的佟佳氏,汉军镶黄

玄烨是哪个皇帝,玄烨的父亲是哪一皇帝

玄烨的父亲是哪一皇帝玄烨即康熙帝,其父为顺治帝福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玄烨的皇后,康熙皇帝的皇后.贵妃及妃子的详细介绍

康熙皇帝的皇后.贵妃及妃子的详细介绍皇后(共四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1654年2月3日-1674年6月6日)满洲正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世袭一等公索额图的亲侄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生于

玄烨的几儿子继位,康熙皇帝死后是他的第几个儿子接班登基当皇帝

康熙皇帝死后是他的第几个儿子接班登基当皇帝?康熙皇帝死后是他的第四个儿子接班登基当皇帝,即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

千古一帝康熙(爱新觉罗·玄烨)

  “帝”是后世对爱新觉罗·玄烨的称呼,他是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于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出生,年仅八的岁的他就荣登帝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我国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康熙帝为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清圣祖康熙皇帝简介 康熙最爱的儿子及皇后介绍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清圣祖康熙皇帝简介康熙最爱的儿子及皇后介绍”的详细内容!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康熙帝8岁登基,14

爱新觉罗玄烨是哪位皇帝的名字,爱新觉罗玄烨是哪位清朝皇帝的名

爱新觉罗玄烨是哪位清朝皇帝的名?康熙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5.4~1722.12.20),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玄烨的父亲是哪一皇帝玄烨即康熙帝,其父为顺治

孝庄皇后是谁的皇后和康熙,孝庄是康熙的什么人

孝庄是康熙的什么人康熙与祖母孝庄文皇后康熙帝玄烨的皇室大家庭里,与玄烨感情最深,对他一生影响最大,他至死都难以忘怀的,不是他的生身父母顺治帝与孝康章皇后,也不是哪位后宫佳丽,或儿女皇孙,而是他的祖母孝

玄烨下一个皇帝是谁,玄烨是哪个皇帝

玄烨是哪个皇帝玄烨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乾隆帝叫弘历。1、玄烨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