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法师碑,唐代四大书法家

Posted 书法

篇首语:知识是万物中的指路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孟法师碑,唐代四大书法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孟法师碑,唐代四大书法家

唐代四大书法家

还有欧阳修。

1、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2、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跟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任谏议大夫、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三年(658年),卒于官,享年63岁。天宝六年(747年),配享高宗庙庭。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3、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颜师古五世从孙 、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杰出的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四任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因受权臣杨国忠排斥,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因孤立无援,只得放弃平原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后迁御史大夫。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遭宰相卢杞陷害,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颜真卿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4、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欧阳修是杰出的应用文章家。他一生著述颇丰,《欧阳修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本文所引欧文皆出此集)有文章2651篇,应用文2619篇,可见他的文章写作主要是应用文写作;还撰有《新五代史》74卷,《新唐书》75卷。他不仅应用文写作颇有建树,而且对应用文理论贡献也很大。

创立应用文概念。目前论者都认为应用文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张侃的《跋陈后山再任校官谢启》:“骈四俪六,特应用文耳。”(拙轩集·卷五)张只涉及应用文取“四六”的语言形式,严格说来还不能说明确了应用文概念。北宋的欧阳修在《辞副枢密与两府书》中云,嘉祐五年十一月奉制命授枢密副使,“学为应用之文”。

这里的应用文是指公文文体。他在同一年的《免进五代史状》中自述为得功各事无用之时文,得功名后,“不忍忘其素习,时有妄作,皆应用文字”。“文字”即文章。这里的应用文指实用文章。可见,欧阳修是从文体形式、实用性质两方面来明确应用文概念的,他已把应用文当作独立的文章体裁。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褚遂良的字体是什么体

褚遂良的字体是“褚体”。

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扩展资料:

褚遂良的书法艺术:

褚遂良研习多种字体并综合运用,史称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史陵,然后学习舅父虞世南,终法为“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且融会贯通汉隶,自创一体,所以被称为“初唐四大楷书家”之一。

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

“真正开启‘唐楷’门户,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 对唐代乃至后世书法的延续和创新提供了借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褚遂良

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王献之、柳宗元、颜真卿、张旭、欧阳询、米芾、怀素、黄庭坚、郑板桥等

请问诸公,初学者可以临孟法师碑吗?

临《孟法师碑》是初学很好的入门。我从个人学书和教孩子写字的体验发现,从欧颜柳三家入门各有弊病,如果有名师指点避开弊病可能学到好处,如果没有明灯,有些比划和结构可能走偏。比如欧的竖弯钩的钩、颜柳的横画收笔,都特征太明显,初学者可以不必学的。但初学者恰恰容易关注这些特征甚至习气,而且要自己去写像。本来初学者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结字平正、放开手脚上,而不是去刻意雕琢那些点画写像。所以,假如是自学,建议避开欧颜柳,从褚遂良《孟法师碑》开始。这本字帖的结构已经有法度,用来打好写字的基础是稳妥的;同时他的笔画没有太多个人的习气、特征,你不会被初学者达不到的某些细节带偏(比如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就有自己太明显特征,反而不适合初学),这样就可以集中精神用这本字帖的几百个字写好汉字的写法。而且这本字贴因为在初唐,有些字的结构很活泼,可以给练字增添乐趣。以上是个人体验,现在要用名人背书了。近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给初学者列字贴,就很推崇《孟法师碑》,民国留下来的才女100多岁刚离世的张充和先生也一生推崇《孟法师碑》,往往一年临好几十遍;她也建议自己的弟弟、侄子从《孟法师》开始练字。我个人写颜真卿很多年,早年也写过欧、柳,颜体花时间最多。后来我意识到我经常会迷于写像颜体,而不是把字写好。我在四十几岁寻求突破,先是在魏碑后来重点在隋碑那里找到了感觉,临了隋碑《董美人》打破了颜字的舒服(也重新发现了颜字的美妙)。然后从隋碑往唐朝的法度回归,就发现了初唐的褚遂良,既有唐楷适合练字的好处,又没有唐楷练字的坑,适合初学。

初唐三大书法家

是四大,分别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1、欧阳询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

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2、虞世南

薛稷(649年—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河东薛氏西支)。唐朝大臣、书画家。

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等职,封晋国公。唐玄宗即位后,太平公主与窦怀贞等人密谋政变。薛稷因知情不报,亦被赐死于狱中,享年六十五岁。

工书法,师承虞世南,与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善绘画,长于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精于画鹤,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鹤的形貌神情。有《信行禅师碑》等少数作品传世。

3、褚遂良

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追随薛举,为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长孙无忌同受太宗遗诏辅政,升尚书右仆射,封河南郡公。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年)召回,任吏部尚书,监修国史,旋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

因坚决反对立武则天为后,被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于任上。天宝六载(747年),配享高宗庙庭。谥号“文忠”。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4、薛稷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执着且向学。历仕陈、隋二代,官拜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

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

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

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被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

贞观十二年(638年),虞世南去世,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

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

扩展资料:

书法成就:

1、欧阳询

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而且是一位书法理论家,他在长期的书法实践中总结出练书习字的八法。

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比较具体地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中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2、虞世南

虞世南书法继承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传统,外柔内刚,笔致圆融冲和而有遒丽之气。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虞世南作书不择纸笔,却很注意坐立姿势和运腕方法。他认为,只要姿势正确,手腕轻虚,即使是粗纸,秃笔,信手拈来也能挥洒自如,别出新意。

其作品在元代就已很稀少,今所见存从帖中之外,有传世书迹刻石楷书有《孔子庙堂碑》、《破邪论》、行书有《汝南公主墓志铭》、《摹兰亭序》等。《唐人摹兰亭序三种》其中之一传为虞世南的墨迹。

3、褚遂良

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品主要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研习多种字体并综合运用,史称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史陵,然后学习舅父虞世南,终法为“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且融会贯通汉隶,自创一体,所以被称为“初唐四大楷书家”之一,“欧、虞、褚、薛”,人称“褚体”。

褚遂良的楷书作品出现前后两种不同的风格,前期的《伊阙佛龛碑》和《孟法师碑》书体大致相同,均用方笔,起笔露锋,钩等笔画的收笔直出未回锋,字画提按不明显,保持了欧、虞的书体特色。

在风格上,吸取了虞世南楷书的宽绰典雅的结体特点和欧阳询楷书锋利刚劲的运笔特点。同时,将他们瘦长的字形进行了压缩。

褚遂良前期的作品不仅残留北碑的影响,而且在运笔和结体上,大量掺入了隶书的体势,但也并非照搬硬套,而是选择性的吸收创新、化为己用。

4、薛稷

薛稷书法学虞世南、褚遂良,是褚遂良的得意门生,当时的人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足见他“锐精临仿”。

用笔纤瘦,正是宋徽宗“瘦金书”所效法。薛稷能画人物、佛像、树石、花鸟,尤以画鹤著名。

他当时在长安、洛阳及四川等地留下不少画迹,他所创屏风六扇鹤也为人传摹效仿,到五代黄筌出现以前,薛稷画鹤一直被人公认为是难以超越的精湛技艺,可惜作品未流传下来。书法有《信行禅师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唐四大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褚遂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欧阳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薛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虞世南

明代的代表性书法家有文徵明、祝枝山、王宠、董其昌等,他们擅长 及小楷,大楷则罕见佳作章草

练字要有一本碑帖作为范本,为此,选帖是非常重要的。字体发展的历史是对历代优秀书法家碑帖的一个回顾,学书者应该对书法史有一个比较简要的了解。

我国文字的字体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秦和秦以前主要是篆书。汉代用隶书。到了三国曹魏时期,又产生了楷书,并逐渐被当作正规的字体来使用。楷书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楷书的初创时期,曹魏时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当推钟繇(元常),他的楷书以浑厚朴实、自然茂密见长,传世的字帖有《宣示表》《力命表》《荐季直表》等。 南北朝的书法分南、北两朝。 南朝以王羲之(逸少)、王献之(子敬)父子两人为代表,世称“二王”,长于书牍。王羲之的书法雄健秀美,被后代推为书法正宗,尊称“书圣”。王献之继承其父的书法,风格更为新奇豪放。他们传世的著名法帖多为行草书或小楷,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孔侍中帖》《丧乱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鸭头丸帖》等。 北朝长于碑版。人们平常所说的“魏碑”,就是这个时期楷书的统称。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郑道昭的《郑文公碑》、朱义章的《始平公造像》、王远的《石门铭》以及《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崔敬邕墓志》《刁遵墓志》《龙门造像》等,它们笔画浑厚、朴实,结构谨严、自然。这个时期的书法,已具有“永字八法”这个楷书的基本特征,显然与汉隶有了区别,但它又继承了汉隶的遗法,在用笔和结构上多存浓重的隶意,还保留着隶书向楷书演变的明显痕迹。清乾隆帝说:“钟书全以隶法行之,非规规楷画也。”实际上,魏晋南北朝的楷书都是“非规规楷画”。这表明这个时期的楷书还处于初创时期。这个时期的书法大多出于群众之手,体多变态,清代许多书法家曾从这里得到许多启发而自成一家。 隋朝是楷书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时代。著名的碑帖有《龙藏寺碑》《启法寺碑》《董美人墓志》《苏孝慈墓志》等,工丽疏朗、方圆合轨。另外,僧智永的《真草干字文》秀丽健壮,也很有名。从这些碑帖来看,虽然还有魏碑的遗意,但字形已渐趋方整、秀丽,为唐朝楷书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唐朝是楷书成熟的时期。唐初全国一统,国力强盛,生产力高度发展,为书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再加上统治者的提倡、民间的崇尚,书法艺术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封建社会中最发达的时期。 初唐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为代表,世称“初唐四家”。欧阳询的楷书传世的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化度寺碑》等,笔力险劲,结构谨严,于平正中见险绝。虞世南的楷书有《孔子庙堂碑》,外柔内刚、圆润秀美。褚遂良的楷书碑帖有《倪宽赞》《孟法师碑》《伊阙佛龛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刚健挺秀,变化多姿,对后代书法影响很大。薛稷书名逊于上述之人,楷书有《信行禅师碑》。 中唐的楷书以颜真卿为代表,他的字吸取民间新体,一变古法,改瘦硬为肥壮,破娟媚为刚健,融篆、隶入行、楷,宽博雄伟,方整谨严,端庄安详 【隶书字典shufaai】,面貌一新,成为唐朝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传世碑帖甚多,楷书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李玄靖碑》《大唐中兴颂》《麻姑仙坛记》《自书告身帖》等,颜书对后代的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唐代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黄米蔡”以及明清的许多书法家,都从他那里得到营养。 晚唐的楷书以柳公权为代表,碑刻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他吸收欧、颜两体的优点,点画刚健,结构挺拔劲紧,世有“颜筋柳骨”之称。 宋朝的书法代表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号称“宋四家”。他们都以行书著称。唯苏轼有大楷《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传世。 元朝的书法以赵孟频为代表,流传的碑帖较多,著名的有《三门记》《妙严寺记》《胆巴碑》《福神观记》等,行笔流利,楷中带行,点画圆润秀美,结构紧凑匀称、灵活自然。他的书法对明清两代影响很大。 明代的代表性书法家有文徵明、祝枝山、王宠、董其昌等,他们擅长行草及小楷。大楷则罕见佳作。 清代楷书,由于“馆阁体”盛行,一股显得呆板而缺少生气。清代的书法家有郑板桥、何绍基、刘墉、粱同书、王文治、翁方纲等。清代隶书有相当水平,世称创隶书第二高峰,代表人物有傅山、邓石如、伊秉绶等。 从上面简要的书法发展史中可以看到,可供书法学习的碑帖是十分丰富的。给学书者推荐的碑帖必须是比较容易得到的,而且是适合学书者学习的。作者认为初学楷书,当以唐碑为宜,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褚遂良的《倪宽赞》《孟法师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元次山碑》《颜勤礼碑》《自书告身帖》、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其次如隋《龙藏寺碑》。赵孟颊的《三门记》《胆巴碑》也是可以学习的,还有在前面章节中作者推荐的其他碑帖。学书者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其中一本学习。碑帖选定后,就应专心致志,坚持临摹,绝不能“见异思迁”,今天学欧,明天又想学颜,这样是学不好的。坚持练习一段时间后,书体已掌握到一定程度,再博取众长,追求险绝。

唐朝的褚遂良是个什么人

褚遂良书法特点技巧

褚遂良的楷书作品出现前后两种不同的风格,前期的《伊阙佛龛碑》和《孟法师碑》书体大致相同,均用方笔,起笔露锋,钩等笔画的收笔直出未回锋,字画提按不明显,保持了欧、虞的书体特色。在风格上,吸取了虞世南楷书的宽绰典雅的结体特点和欧阳询楷书锋利刚劲的运笔特点。同时,将他们瘦长的字形进行了压缩。褚遂良前期的作品不仅残留北碑的影响,而且在运笔和结体上,大量掺入了隶书的体势,但也并非照搬硬套,而是选择性的吸收创新、化为己用。

《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是其晚期的作品,两者一个峻整严饬,一个空灵飞动,在用笔上由以骨取胜的平直的二分笔转向以筋取胜的一、二分笔兼用,笔画起伏多姿,跌宕有致,曲笔兼用,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颜真卿曾请教褚遂良用笔,褚回答用笔应当像“印印泥”。用这几字来形容褚书的沉着峻拔、凝重深厚非常恰当。褚书的新规范一出,天下竞相学仿,成为一时风尚。直到武周极盛时期,虽然褚遂良人已过世,官爵也被剥夺,但其在书法上的名望不减,并以其率直骾亮的人品和遒媚飘逸的书品被后人传颂,褚遂良的唐之“广大教化主”的地位也被越来越多人肯定。 初唐书法家中,以欧阳询、褚遂良二人最具有创新精神,褚遂良最能与时俱进,欧、虞两人书法,保留隋朝书风较多,褚遂良书法则能汲取众家之长,不被前辈们多抑制,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真正开启‘唐楷’门户,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 对唐代乃至后世书法的延续和创新提供了借鉴。 1、端庄而秀丽。是褚楷至今深受大家喜爱的第一大特点。端庄是以其超 越的结字能力为前提的,褚楷无论何碑何帖都非常自然地表现了严格而和 谐的结构,方正庄严,富有庙堂之气;笔划组成毫无牵强附会,端正匀称 ,饱含出水芙蓉之姿;秀丽是其才情的表达,褚楷瘦硬而灵动的线条辅助 在方正严谨的结体上真是大秀美,而平正中时时流露出神出鬼没的犀利, 把血肉筋骨与作者内心的儒雅之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似潺潺清泉湍于茂 林修竹,若茁茁青松挺于崇山峻岭,象脉脉含情淑女之回眸一笑。 2、流畅而凝重。褚楷在解决这对矛盾上可谓彰显了横溢的才华,恐怕 也是至今书坛依然尊崇的原因。褚楷除早期的《孟法师碑》以欧法居多, 凝重厚实为主要特点外,其余碑帖都带有自然流畅、凝重沉着的褚氏风格 ,是褚楷成熟的标志之一。不雕不饰、不拘小节、灵巧空明、情采飞扬, 出入自由.大气开张、凝笔聚墨、宜长合短、盼顾有度、提按分明。流畅 而不失为荒唐,凝重而不失为拖沓。我们在《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 ,特别是两个墨迹本《大字阴符经》和《倪宽赞》中都能感受到。 3、直率而多姿。褚楷的空中用笔动作如果连起来看,基本上都是行或草书 的姿态,在两亇墨迹本中直接使用了行书。同时,在结字的开合欹侧、轻 重疾缓,以及同一字、同类笔划的处理上己㳺刃有余,极富变化。 时而横入直出、回锋藏尾;时而斩钉截铁,时而铺毫平出;时而轻掠顺扫, 时而曲笔凝钩。在这些极多变化和丰富多姿的笔端运动中,创造了烂漫的 天机,呈现了婀娜的丰韵,是无声的音乐和美妙的舞姿。 书法家(5)唐代(23)

相关参考

唐代四大书法家

还有欧阳修。1、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于

颜真卿书法特点

颜真卿书法特点  在中国历代浩瀚的书法碑帖中,我最早接触到的唐代书法法帖就是中国文物出版的《多宝塔》。《多宝塔》全名《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

信行禅师碑,初唐四家及他们的代表作是啥啊

初唐四家及他们的代表作是啥啊? “初唐四大家”指的是唐朝初期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位书法家。前三位,有的并称“初唐三大家”。  欧阳询(公元557-641)初唐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

湖南的名人有哪些名胜古迹有哪些

欧阳询(557-641)年唐书法家。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勃海县男。工书法,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一体,人称“欧体”。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碑刻有正

关于碑刻书法工具书之八

碑刻刻,有文字的碑是在东汉才开始有的。东汉以前也有刻石,如先秦的《雍邑刻石》(即石鼓文),秦始皇亦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琅琊台刻石》,西汉的《鲁孝王五凤二年刻石》等。峄山刻石碑

“支那”一词是什么来历

比日本人称呼中国为“支那”更早的,是一个唐代的中国人,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唐僧”——玄奘法师。玄奘法师在其口述的著作《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了拘摩罗王和玄奘法师的一番对话如下:拘摩罗王:“自何国来,将

房玄龄碑 侠客,侠客风云传房玄龄碑怎么获得,侠客风云传解析房玄龄

侠客风云传房玄龄碑怎么获得,侠客风云传解析房玄龄碑房玄龄碑获得方法解析攻略获得方法书生处完成书法学习后领悟(所以得去找书生才行)。书生好感必须满第一招单体,1000左右的杀伤第二招直线两格,1200左

民国四大书法家 民国著名书法家

于右任民国四大书法家,一说国民党内四大书家,分别指谭延闿(楷书)、胡汉民(隶书)、吴稚晖(篆书)、于右任(草书)。此四人,都是民国时期的超级牛人,在民国政坛都是呼风唤雨式的人物,在事业与学问上均有非同

唐代轶事:书法家颜真卿曾统帅20万大军平乱

《旧唐书·颜真卿传》记载,颜真卿,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中进士,曾4次被任命为御史。天宝八年(公元750年),颜真卿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调离出京,降为平原郡(今山东陵县)太守。谁想到,这一调动

唐玄宗舅舅神道碑鑿損 或古代拓碑商人刻意為之

核心提示:據了解,在唐代,書法藝術發展進入了高峰期,這也讓名家拓本成了熱門的商品。很多商家為讓自己的拓片成為獨家,賣更高的價錢,不惜對原碑進行破壞。該碑文被毀的部分絕大部分在石碑下半部,伸手可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