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奕譞,清末皇帝薄仪

Posted 爱新觉罗

篇首语:当生活如同炼狱,必须自己创造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爱新觉罗奕譞,清末皇帝薄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爱新觉罗奕譞,清末皇帝薄仪

清末皇帝薄仪

爱新觉罗·溥仪生于1906年2月7日是大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溥仪被迫退位,大清朝统治结束。

九一八事变之后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溥仪又做了满洲国的皇帝,年号是康德,所以又称康德皇帝。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7日,溥仪的皇帝梦再次破碎,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了苏联。

1950年8月初溥仪被押送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和改造。

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死的时候61岁。先葬在北京八宝山,后来又迁于清西陵内崇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扩展资料:

溥仪被特赦之后,周恩来就非常关心他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专门抽出时间宴请他和他的家族成员,并和他商讨工作安排问题。

当溥仪说到自己未来的规划时,他才刚说了一句,说自己以后想做一名医生,没想到,周恩来总理当即就表示了反对。

周恩来想虽说溥仪在新中国的时候,只是一名普通老百姓了,但是他以前的身份毕竟是皇帝。一个曾经的皇帝如果做了医生,这个事情就比较复杂了。

如果给病人治好了,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治好或出现了状况,那后果和影响可就太不好了,舆论又会如何发展。

为此,周恩来可以说是反复思考直到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了北京植物园担任园丁及卖门票的工作。

1962年4月30日,溥仪与朝外关厢医院的护士李淑贤结婚。1964年,溥仪又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溥仪

新中国成立后,爱新觉罗家族的人还有活着的吗?

  溥杰爱新觉罗·溥杰(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满族,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同母弟弟。溥杰的祖父为道光帝七子、咸丰帝之弟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伯父为光绪帝,父亲爱新觉罗载沣继承醇亲王爵位,后因辅政为摄政王。母亲是正白旗瓜尔佳氏荣禄之女。

  溥杰有兄弟三人,姐妹七人。依次为溥仪(1906年生)、韫媖(1909年生,嫁郭布罗·润良)、韫和(1911年生,嫁郑广元)、韫颖(1913年生,嫁郭布罗·润麒)、韫娴(1914年生,嫁赵琪璠)、溥倛(1915年生,早夭)、韫馨(1917年生,嫁万嘉熙)、溥任(1918年生)、韫娱(1919年生,嫁王爱兰)、韫欢(1921年生,嫁乔宏治)。   杰幼年在醇王府作溥仪伴读,于1929年到日本东京学习院、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溥仪曾勒令其留下并与一满人女子结婚,但被日军发现并破坏),1935年回东北,在满洲国任军职(宫内府侍从武官)。 被赐“紫禁城骑马”的爱新觉罗溥杰1945年8月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满洲国灭亡。溥杰与哥哥溥仪逃至沈阳打算改乘飞机前往溥仪的父亲和弟弟溥杰日本,在沈阳机场被苏联军队俘获,1950年8月被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羁押,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改造,到1960年11月获特赦释放(11月19日签署特赦令,11月28日执行)。之后与妻子重逢,并度过文化大革命。   1980年代后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1年11月28日获日本立命馆大学颁发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1994年2月28日7时55分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死后骨灰一半葬于日本山口县下关市中山神社(嵯峨家的神社)的爱新觉罗分社内。另一半葬于北京

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是哪八个?

清朝的八大铁帽子王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清代宗室封爵按等级可以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14级,其中惟亲王郡王可以称为“王”;按袭爵方式可分为“世袭罔替”、按次降级两类,按来源来说可分为功封、恩封两种,前者是指清朝开国时期军功卓著者,后者则指治国有为、皇帝降恩特封者。

清初有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8人,皆以有定鼎军功获封。清代中晚期又先后有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和庆亲王奕劻4人,以恩封获得世袭罔替之荣。

扩展资料

1、爱新觉罗·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母为大福晋佟佳氏。

2、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3、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罔替。

4、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满洲正蓝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母为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侄。

5、爱新觉罗·豪格(1609年—1648年),清太宗皇太极之长子,母为皇太极第二任大福晋乌喇纳喇氏。满洲正蓝旗人。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晋封为和硕肃亲王,同年六月,掌管户部的事务,十二月跟随皇太极亲征朝鲜王朝。

崇德三年(1638年)八月,陪同多尔衮进攻明朝,翌年四月班师。崇德六年(1641年)三月,被降为郡王。崇德七年(1642年)七月,因为军功重新晋封为亲王。

6、爱新觉罗·硕塞(1628年-1654年),又名硕色,号霓庵,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

7、爱新觉罗·岳托(1599年-1638年),满洲镶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开国元勋,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之长子。

8、爱新觉罗·勒克德浑(1619—1652年),满洲正红旗人。清朝宗室大臣,努尔哈赤曾孙、礼亲王代善之孙、和硕颖亲王萨哈璘第二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清代的铁帽子王不"铁":有错必惩戴帽人随时更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大铁帽子王

历代清朝皇帝世系图表

一、清皇子全表:

1、肇祖原皇帝爱新觉罗孟特穆三子 爱新觉罗充善 爱新觉罗褚晏 兴祖直皇帝 爱新觉罗福满 2、兴祖直皇帝六子 爱新觉罗德世库 爱新觉罗刘阐 爱新觉罗索长阿 景祖翼皇帝 爱新觉罗觉昌安 爱新觉罗包朗阿 爱新觉罗宝实 3、景祖翼皇帝五子 武功郡王 爱新觉罗礼敦巴图鲁 慧哲郡王 爱新觉罗额尔衮 宣献郡王 爱新觉罗齐堪 显祖宣皇帝 爱新觉罗塔克世 恪恭贝勒 爱新觉罗塔察篇古 4、显祖宣皇帝五子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诚毅勇壮贝勒 爱新觉罗穆尔哈齐 庄亲王 爱新觉罗舒尔哈齐 通达郡王 爱新觉罗雅尔哈齐 笃义刚果贝勒 爱新觉罗巴雅喇 5、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十六子 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褚英 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代善 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阿拜 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汤古代 多罗贝勒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 辅国懿厚公 爱新觉罗塔拜 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阿巴泰 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爱新觉罗黄台吉 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巴布泰 和硕贝勒 爱新觉罗德格类 镇国将军 爱新觉罗巴布海 英亲王 爱新觉罗阿济格 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赖慕布 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尔衮 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 皇子 爱新觉罗费扬果 6、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十子 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豪格 皇子 爱新觉罗洛格 皇子 爱新觉罗洛博会 辅国公 爱新觉罗叶布舒 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硕塞 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高塞 辅国公 爱新觉罗常舒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爱新觉罗福临 辅国公 爱新觉罗韬塞 襄昭亲王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 7、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八子 皇子 爱新觉罗牛钮 裕宪亲王 爱新觉罗福全 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简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爱新觉罗玄烨 荣亲王 无名 恭亲王 爱新觉罗常颖 爱新觉罗奇授 纯靖亲王 爱新觉罗隆禧 皇子 爱新觉罗永干 8、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简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三十五子 直郡王 爱新觉罗允禔 理密亲王 爱新觉罗允礽 诚隐亲王 爱新觉罗允祉 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 恒温亲王 爱新觉罗允琪 皇子 爱新觉罗允祚 淳度亲王 爱新觉罗允佑 廉亲王 爱新觉罗允禩 多罗贝子 爱新觉罗允禟 辅国公 爱新觉罗允[礻我] 皇子 爱新觉罗允禌 履懿亲王 爱新觉罗允祹 怡贤亲王 爱新觉罗允祥 恂勤郡王 爱新觉罗允禵 愉恪郡王 爱新觉罗允禑 庄恪亲王 爱新觉罗允禄 果毅亲王 爱新觉罗允礼 皇子 爱新觉罗允祄 皇子 爱新觉罗允禝 简靖贝勒 爱新觉罗允祎 慎靖郡王 爱新觉罗允禧 恭勤贝勒 爱新觉罗允佑 诚郡王 爱新觉罗允祁 諴恪亲王 爱新觉罗允秘 皇子 爱新觉罗承瑞 皇子 爱新觉罗承佑 皇子 爱新觉罗承庆 皇子 爱新觉罗赛音察浑 皇子 爱新觉罗长华 皇子 爱新觉罗长生 皇子 爱新觉罗万黼 皇子 爱新觉罗允禶 皇子 爱新觉罗允礻爰 皇子 爱新觉罗允禨 皇子 爱新觉罗允禐 9、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十子 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晖 皇子 爱新觉罗弘昀 皇子 爱新觉罗弘时 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爱新觉罗弘历 和恭亲王 爱新觉罗弘昼 果恭郡王 爱新觉罗弘适 皇子 爱新觉罗弘昐 皇子 爱新觉罗福宜 怀亲王 爱新觉罗福惠 皇子 爱新觉罗福沛 10、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十七子 定安亲王 爱新觉罗永璜 端慧皇太子 爱新觉罗永琏 循郡王 爱新觉罗永璋 履端亲王 爱新觉罗永珹 荣纯亲王 爱新觉罗永琪 质庄亲王 爱新觉罗永瑢 哲亲王 爱新觉罗永琮 仪慎亲王 爱新觉罗永璇 皇子 无名 皇子 无名 成哲亲王 爱新觉罗永瑆 贝勒 爱新觉罗永璂 皇子 爱新觉罗永璟 皇子 爱新觉罗永璐 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爱新觉罗颙琰 皇子 无名 庆僖亲王 爱新觉罗永璘 11、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五子 穆郡王 无名 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爱新觉罗旻宁 敦恪亲王 爱新觉罗绵恺 瑞怀亲王 爱新觉罗绵忻 惠端亲王 爱新觉罗绵愉 12、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九子 隐志郡王 爱新觉罗奕纬 顺和郡王 爱新觉罗奕纲 慧质郡王 爱新觉罗奕继 文宗协天翔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爱新觉罗奕詝 敦勤亲王 爱新觉罗奕誴 恭忠亲王 爱新觉罗奕欣 醇贤亲王 爱新觉罗奕譞 锺端郡王 爱新觉罗奕詥 敬亲王 爱新觉罗奕譓 13、文宗协天翔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二子 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爱新觉罗载淳 悯郡王 无名 14、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无子 15、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爱新觉罗载湉无子 16、废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无子 另清公主表及清后妃表内容较多(输入内容已经达到长度限制).

关于爱新觉罗溥杰

新觉罗溥杰作为清末皇帝溥仪的御弟,自幼在宫中伴溥仪 读书,过着“金黄色”的童年。清帝逊位又随溥仪投靠日本,在日本军人的精心策划下,他 与嵯峨浩结为异国夫妻,却产生了真挚恒久的爱情。伪满崩溃,被苏军俘获,遣返中国,开 始了战犯改造生活。11年后特赦回京,与妻子家人团聚,开始新的人生。

光绪元年是哪一年

1875年。

光绪元年(1875)正月二十日,光绪帝即位,年仅四岁。光绪帝名爱新觉罗载湉,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之子。他即位后,两宫皇太后继续垂帘听政。

光绪元年(1875)八月二十一日,日本军舰侵入朝鲜领海,在江华岛测量海口。炮台开炮示警,日舰便攻毁炮台,日军登陆,屠杀朝鲜军民。光绪二年(1876)二月二日,日本胁迫朝鲜缔结了《江华条约》,攫取到一系列侵略权益。

扩展资料

相关事件

为了修筑一条由缅甸仰光到云南思茅的铁路,同治十三年(1874),英国上校军官柏郎北领武装探路队近200人,从缅甸出发,探测到我国云南的路线;英国驻华使馆的职员马嘉理,也奉公使威妥玛之命,从北京经云南到缅甸接应,准备年底与柏郎在八莫会合。

光绪元年正月(1875),马嘉理和柏郎率领武装探路队不事先通知地方官,就擅自闯入云南,并扬言要进攻腾越城(今腾冲),曼允山寨的景颇族人民力阻英国侵略者通过。

正月十六日,马嘉理向当地群众开枪逞凶,群众义愤填膺,将马嘉理及几名随行的中国人打死,并把探路队赶回缅甸,这就是“马嘉理事件”,又称“云南事件”或“滇案”。

当时,威妥玛就马嘉理事件向清政府施加外交压力,声言将派兵入滇。其时,新疆正值多事之秋,清廷已命令左宗棠西征以收复新疆。由于担心英国会与俄国联合起来阴谋占据新疆,就命令李鸿章、丁日昌一同妥善办理此事。

次年七月,李鸿章与威妥玛在山东烟台签订中英《烟台条约》。中国将所谓“凶犯”正法,向英国赔款、道歉;允许英国人开辟印藏交通;开放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875年

在清朝200多年的时间里,世袭罔替的满清王爷共有几位,他们的王爵名称是什么?

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是清代对「世袭罔替,配享太庙」王爵的称谓。 乾隆皇帝诏定清朝初年的八大铁帽子王: 和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 和硕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和硕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 和硕豫亲王:爱新觉罗多铎 和硕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 和硕承泽亲王(后改为庄亲王):爱新觉罗硕塞 多罗克勤郡王:爱新觉罗岳托 多罗顺承郡王:爱新觉罗勒克德浑 其中,爱新觉罗岳托和爱新觉罗勒克德浑是爱新觉罗代善的儿子。 另外,清朝中后期也恩封了几个铁帽子王: 和硕怡亲王:爱新觉罗允祥 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欣 和硕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 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 满清封爵从亲王、郡王、贝勒、贝子以下共十四等,其爵位并不世袭,每世递降一等。无爵位的宗室叫“间散宗室”,用四品顶戴。惟有礼亲王、睿亲王、肃亲王、郑亲王、庄亲王、豫亲王、顺承郡王、克勤郡王八个家族,因为其祖有大功勋,被赐世袭不降封典,即俗称所谓“铁帽子王”。如果某“铁帽子王”获罪夺爵,以其旁支袭爵。每逢节庆大典王公上表庆贺或各王集议大事上表列衔,均以礼亲王居守。满清时,另外还有四家世袭亲王。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以下八位为“军功封”铁帽子王: 礼亲王 始封祖为和硕礼烈亲王代善。代善是清太祖奴尔哈赤次子,他随清太祖征战四方作战英勇,被称为“古英巴鲁图”。清太祖死后,代善与其子岳托拥皇太极即位,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进封和硕礼亲王。皇太极死后,代善又主持立福临为帝。代善顺治五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其后代袭爵有名的子孙,如嘉庆十年袭爵的礼亲王昭琏是皇族中著名学者,著有《啸亭杂录》等传世,昭琏后因凌辱大臣被夺爵。末代礼亲王叫世铎,清帝退位后去世。礼亲王世爵共传10世,12人袭爵,2人被夺爵。 睿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多尔衮以作战勇敢赐号“墨尔根代青”,崇德元年封为睿亲王。皇太极死后,他顾全大局和礼亲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临即位。顺治元年多尔衮进入北京,安抚百姓,制定章法制度,是清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多尔衮先后被顺治称为“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死于出征路上,年仅39岁,灵柩回京时,顺治亲自在东直门迎接。多尔衮死后被尊为“义皇帝”,庙号 “成宗”,神主附太庙。后来苏克萨哈等攻奸他种种不法,被废掉尊号,黜出宗室,毁陵墓,家产人员入官,此后百余年无人感议论此事。乾隆三十八年清高宗弘历下令修葺东直门外睿王坟,乾隆四十三年为其平反复其王爵,其爵世袭罔替,追谥曰“忠”,配享太庙。其身后无子,以同母弟多铎之后继承爵位。睿亲王世袭共传 11世,不算追封的,共8王。 豫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祖奴尔哈赤15子多铎。多铎在太宗时于大凌河大破明军祖大寿之师,从此明朝没有成规模的抵抗,崇德元年封豫亲王。清军入关后,他率领军队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顺治六年以痘症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豫亲王世爵共传9世13王,其中2人被夺爵。 肃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宗长子肃武亲王豪格,因功于崇德元年封肃亲王。清军入关后率领大军西征川陕,剿击李自成、张献忠余部。豪格与多尔衮不和,顺治元年因语侵多尔衮被夺爵,顺治五年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恢复原封谥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末代肃亲王善耆清末任民政部尚书。清帝退位后,避居大连与日本人过从甚密,死于1922年。肃亲王世爵共传9世10王。 庄亲王 始封祖为清太宗皇太极第5子承泽裕亲王硕塞。硕塞与多铎共同在河南攻击李自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虏明弘光皇帝朱由崧。顺治十一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2人夺爵。 郑亲王 始封祖为郑亲王济尔哈朗,他是清太祖的侄子(奴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6子),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孙。济尔哈朗从征蒙古、朝鲜,崇德元年进封和硕郑亲王。顺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道光二十六年端华袭封,咸丰十一年文宗死,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等八人受遗诏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共理朝政。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杀肃顺,端华赐自尽。郑亲王世爵共传10世,17王。其中五人夺爵。 克勤郡王 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岳托自幼随父祖征战,功劳卓,太宗崇德元年封为成亲王。岳托作战勇敢,但性格狂妄傲慢,屡屡被申斥,封爵两度被降为贝子,太宗两次免其死罪。清兵入关后,岳托率部攻山东克济南,崇德三年病逝军中。诏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诏享太庙。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3人夺爵。 顺承郡王 始封祖为礼亲王代善之孙勒克德浑。其父为代善第三子萨哈辚,萨哈辚兼通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屡建战功,崇德年间病死,追封颖亲王,勒克德浑是其第三子。顺治元年他被任命为平南大将军,顺治五年封顺承郡王,顺治九年去世。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三人被夺爵。 以下是“恩封”的四位世袭亲王: 怡亲王 始封祖是怡贤亲王允祥。允祥是圣祖玄烨第13子。雍亲王允缜即位后,即封其为和硕怡亲王,雍正八年去世,谥为“贤”,又特别在谥前加“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配享太庙,乾隆时定怡亲王爵世袭罔替。道光时载恒袭爵,同治初立时与端华、肃顺等同为八位顾命大臣之一。辛酉政变后与郑亲王端华同被赐死。怡亲王世爵共传8世9王。 恭亲王 始封祖是恭忠亲王奕忻。奕忻为道光第6子。道光遗诏中遗命皇四子奕泞入继大统的同时封奕忻为亲王。咸丰即位后即封其为恭亲王。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得到了奕忻的大力支持配合。两宫垂帘听政任命他为议政王,后赐其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同治七年以后遭忌不再参与朝政。光绪二十四年奕忻病逝,诏谥曰“忠”,配享太庙。恭亲王世爵共传3世2王。 醇亲王 始封祖为醇贤亲王奕儇,奕儇是道光第7子,咸丰年被封为醇郡王,其福晋是慈禧胞妹,。同治十一年进封为醇亲王。同治死后无嗣,其子载恬即位,改元光绪,醇亲王食亲王双俸、王爵世袭。光绪十六年奕儇去世,配享太庙,“称皇帝本生考醇贤亲王”,其子载沣袭爵。光绪三十四年德宗死,载沣子溥仪入继大统,载沣为监国摄政王。1951年载沣病逝于北京。 庆亲王 始封祖是奕匡。奕匡也是最后一位被封为世袭罔替的亲王。奕匡是乾隆17子永磷的嫡孙,光绪十年命其管理总理衙门,封庆郡王。慈禧60大寿时封为亲王,深得慈禧信任,曾与李鸿章共同主持辛丑议和。慈禧死后载沣掌政,为缓和亲贵之争赐其王爵世袭。辛亥革命爆发后,奏启用袁世凯,清廷退位后被清朝亲贵遗老目为“贼子”。后寓居天津,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没有来得及世袭。

清朝末年皇帝叫什么?

清逊帝,名爱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字浩然,取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英文名Henry PuYi,满族。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光绪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十位皇帝,患有男性不育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人,后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1岁。火葬,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总理指示移放于正室,后又移葬华龙皇家陵园。

  宣统帝溥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正月十四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弟载沣的长子。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大臣将此事告知光绪皇帝后,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又让自己的亲弟弟监国,光绪皇帝十分满意。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登上了大清王朝末代皇帝的宝座。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次年2月12日,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居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1917年6月,张勋带领辫子军入京,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一起,在7月1日宣布溥仪复辟。12日,在全国一片声讨中,溥仪再次宣告退位。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日本公使馆。溥仪被逼宫后,日本各大报章都刊登出同情溥仪的文章,为以后建立伪满洲国造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八国联军的时候派兵最多,打得最狠的就是日本。不久,被日本人护送到天津。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持溥仪为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的执政,建年号为“大同”。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8月17日,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日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院工作。1964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溥仪一生四次结婚,娶过五个女人。溥仪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独特的富有戏剧性的经历,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其中电影《末代皇帝》,曾荣获奥斯卡金奖。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候。   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7日凌晨2时30分逝世,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1980年5月29日,即溥仪去世13年后,党和政府为溥仪举行了追悼会。在1995年的1月26日,溥仪的骨灰入葬位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崇陵旁边,距离崇陵后围墙仅200米,华龙陵园是一个由个人经营的商业性的公墓。   溥仪生前就有入土为安的愿望,清西陵也是溥仪生前就确定了的葬身之所。溥仪葬入此陵园,是他的第五个妻子李淑贤的精心安排,也是由他的妻子李淑贤亲自主持办理的。1997年6月9日李淑贤女士去世.   溥仪史称逊帝,也称宣统皇帝。是满清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袁世凯不算)。 皇帝(411)清末(5)

相关参考

奕譞与咸丰的关系,

道光皇帝,咸丰皇帝,慈禧太后,光绪皇帝的爸爸,光绪皇帝的关系光绪帝的父亲是爱新觉罗·奕譞,道光帝是咸丰帝、奕譞、慈禧(因慈禧是咸丰帝的嫔妃,所以她跟道光帝的关系随咸丰帝)的父亲,光绪帝的祖父。咸丰帝是

爱新觉罗奕譞的儿子,醇亲王奕譞的第六子爱新觉罗.载洵有后代吗

醇亲王奕譞的第六子爱新觉罗.载洵有后代吗?有的载洵过继给嘉庆皇帝第四子绵忻的儿子瑞敏郡王奕言志为后了载洵只有一子名溥侊溥侊生于光绪三十年甲辰二月初三日巳时溥侊生母为载洵嫡夫人必禄氏(法部左丞善佺之女)

末代皇帝溥仪电影国语,有没有关于清朝末代皇帝薄仪的电影呢

有没有关于清朝末代皇帝薄仪的电影呢?关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电影有《末代皇帝》。《末代皇帝》是由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联合出品,由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尊龙、陈冲、

爱新觉罗·奕譞的儿子,为什么醇亲王奕譞一开始是郡王而不是亲王呢

为什么醇亲王奕譞一开始是郡王而不是亲王呢?他是道光帝的儿子照理来说应该是亲王啊皇子也是一步步封的,一般是先从贝子或者贝勒开始封,然后再是郡王,再是亲王。如果一下子封到顶,以后有功怎么加封呢?以后新君即

晚清时候载涛贝勒,一个有个性的王爷

爱新觉罗·载涛(1887年6月23日-1970年9月2日),字叔源,号野云(一说夜云),满洲正黄旗人,清末宗室,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之孙,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七子,清德宗爱新觉罗

晚清时候载涛贝勒,一个有个性的王爷

爱新觉罗·载涛(1887年6月23日-1970年9月2日),字叔源,号野云(一说夜云),满洲正黄旗人,清末宗室,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之孙,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七子,清德宗爱新觉罗

奕譞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是光绪的父亲为什么不是皇帝

醇亲王奕譞是光绪的父亲为什么不是皇帝因为同治无子,所以将奕譞儿子光绪推举为皇帝,就像嘉靖皇帝的父亲兴zhidao献王不是皇帝一样。不同的是再嘉庆的一再坚持下,兴献王被追为兴献帝,之后又被追为睿宗。光绪

清末皇帝溥仪的情史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先后出现了219位“真龙天子”。这些人间帝王都有权广置“后宫佳丽”。这些皇后皇妃大多是被污辱者、被践踏者和被玩弄者,她们的下场是悲惨的。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有

道光皇帝的儿子叫什么,道光帝有几个儿子

道光帝有几个儿子?一共有9个儿子,分别是爱新觉罗·奕纬、爱新觉罗·奕纲、爱新觉罗·奕继、爱新觉罗·奕詝、爱新觉罗·奕誴、爱新觉罗·奕欣、爱新觉罗·奕譞、爱新觉罗·奕詥、爱新觉罗·奕譓。1、爱新觉罗·奕

圖12被特赦後激動落淚

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他出生於清末醇親王府,其父的末代醇親王載灃,其母是榮祿之女瓜爾佳氏。醇親王一系是清末最有實力的一家鐵帽子王。老醇王奕譞是道光第七子,其福晉是慈禧親妹妹,四個兒子,載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