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太监,太监刘瑾被明朝哪个皇帝杀的

Posted 太监

篇首语: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爱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瑾太监,太监刘瑾被明朝哪个皇帝杀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瑾太监,太监刘瑾被明朝哪个皇帝杀的

太监刘瑾被明朝哪个皇帝杀的

刘瑾(1451—1510),陕西兴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弘治年间犯罪被赦免后侍奉朱厚照,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武宗的欢心,得以数次升迁,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被时人称为“八虎”之首。

明朝作恶多端的太监刘瑾做了什么事情

明代宦官刘瑾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排陷异己,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迫害.而刘宇、焦芳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   权力的集中刺激了他的贪欲.他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从中贪污大量银两.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至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五千两.有人为了行贿,只好贷于京师富豪,时人称为“京债”.凡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据《明武宗实录》记载,刘瑾“用侍郎韩福,肆虐湖广,馈银至十余万两”.善行贿者,往往官运亨通,如巡抚刘宇,先后向其行贿数万银两,官位也随之上升至吏部尚书.   刘瑾的贪婪专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安化王朱寘鐇趁机于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发动叛乱.由于不得人心,叛乱很快被平定.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刘瑾被捕,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诛,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狡诈得权位   刘瑾在明孝宗在位时侍奉太子朱厚照,他对这个难得的机会很知道珍惜,因为他知道太子将来登基即位后他这个日夜服侍的太监就是功臣了,权势与富贵唾手可得.于是,刘瑾便千方百计地讨好太子,侍奉当时只有十多岁的太子.   在公元1505年,即弘治十八年,明孝宗因病去世,太子顺利即位,这就是明武宗.刘瑾和马永成、高凤等七名太监得到了新皇帝的宠爱,被称为“八虎”,刘瑾则是“八虎”之王.在刘瑾的领导下,这些宦官想方设法地鼓动武宗游玩享乐,他们则专权跋扈,隐瞒着皇帝为非作歹.刘瑾最受武宗的信任,在内宫监任职,而且掌管着京城的精锐守卫部队.   第二年,为国忧虑的大臣们见武宗被宦官们搞得不理朝政,便纷纷劝谏.开始武宗听不进去,直到被告知天象有变,是上天在警示他,武宗这才有所表示.武宗打算将刘瑾先贬到南京.   但大臣们则坚决要求杀掉这个祸根.为了让皇帝下决心除掉刘瑾,大臣们联合了当时的京城主要官员,准备第二天一起劝谏武宗杀掉刘瑾.但吏部尚书焦芳却在当天晚上向刘瑾透漏了消息,刘瑾一听,大惊失色,赶忙召集其他七人连夜到武宗面前哭诉求情.武宗念及刘瑾以前的忠心照顾,竟赦免了他们,而且在他们的怂恿下将司礼监、东厂、西厂也让他们分别掌管.   司礼监在当时是很重要的内宫官署,有掌印太监一名,秉笔太监八至九名.在明朝,百官向皇帝上书,要先送内阁,由内阁辅臣做出初步的处理意见,叫做“票拟”,再交给皇帝批阅.皇帝用朱笔在奏章上批示,叫做“批红”.有的皇帝如果不勤于政事,便让司礼监宠信的太监代笔,这就给太监的胡作非为提供了可能性.另外,司礼监的太监还有一个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特权:传达皇帝旨意.有时由秉笔太监记录下皇帝的话,然后让内阁起草,或者由太监口头传达给有关大臣.这种制度直接给宦官造成了篡改圣旨的机会.刘瑾就是司礼监的主管,这是他专横跋扈的重要资本.   打击报复   对于曾经使他身陷绝境的大臣们,刘瑾恨之入骨.在自己掌握大权之后,便向这些不听话与自己作对的大臣们开刀了.他用的方法很多,一是处罚,即罚米供应边境.因为罚的数目很大,有的竟达到几千石之多,致使很多大臣被罚得破产.其次是身体处罚,最狠毒的是去衣廷杖.在明朝原来的廷杖仅仅是对大臣的一种人格侮辱,并不是身体处罚,所以允许大臣用毡、毯以及棉衣垫在身上.但刘瑾却要大臣脱衣受刑.行刑期间又授意执行的锦衣卫加力责打,结果大臣们常被当场打死.刘瑾造了一种大枷,有一百五十斤重,被他迫害的大臣戴上这种枷后,没几天便被拖累致死.刘瑾的阴险毒辣由此可见一斑.   刘瑾知道负责劝谏的言官们对他的威胁很大,在掌权后,对言官也不放过.除了借故进行罢免、廷杖以及诬陷定罪外,在平时还制裁威胁这些言官:命令他们在早晨寅时(三点到五点)入朝,一直到下午的酉时(五点到七点)才让走.一天上班时间竟达十四个小时左右,刘瑾的目的就是让他们不得休息,让他们没精力弹劾自己.   刘瑾打击异己时随心所欲,对于在平时只对他作揖而没有磕头行大礼的翰林院的官员,他也不放过.找了个借口一次就把二十余官员或赶至南京任职,或削职为民.   作威作福   在将异己的大臣们都清除后,刘瑾便随心所欲地专权了,他很会控制皇帝为他所用.先用打球跑马、带鹰抓兔等缠住爱玩的武宗,然后,专门在武宗玩得高兴的时候向他请示政事,武宗总是心烦地说:“怎么什么事都来找我,你们都是吃闲饭的吗?”刘瑾装得灰溜溜的样子退下,心中美滋滋地专权误国去了.通过这一手,刘瑾很容易地将内阁的大权也握在手中了.为了彻底掌握内阁,他还将原来向自己告密立功的焦芳安排在内阁任职,焦芳则事事仰刘瑾的鼻息行事,这就开了内阁辅臣听从太监指挥的恶例.   除了内阁,政权机关就是六部了,刘瑾又将自己的手下同党安排到了六部,刘瑾专横的程度让人无法想象,有时,他仅在张纸上写谁做什么官,六部便要照他的意思安排.那些地位很好的公侯们见了刘瑾也是跪拜,不敢直视.   刘瑾的水平有限,为了批阅奏章,他就将大臣的奏章拿回家里,让在礼部做官的妹夫替他写,再拿到内阁让焦芳修改.所以,当时的人们都在暗地里叫他“立皇帝”.   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势,刘瑾还建立了另外的特务组织“内行厂”,权利在锦衣卫和东厂、西厂之上.通过特务来监督官吏和百姓,制造恐怖气氛,维持自己的专权.   纳贿自肥   有了权势之后,刘瑾和很多贪官一样也开始敛财.他的手法也没有什么创新,索贿、受贿、贪污,都是一般的手法.只不过他的胆子比一般的贪官大了很多,因为他的上边仅是一个皇帝.   作为一个太监,刘瑾的性格和一般的贪官还不一样,如果他向你伸手要钱,你就必须给他,否则太监那种狭窄的心胸,报复起来比一般的贪官更心狠手毒.有一个人刚升迁,刘瑾便向他要“贺印钱”,其实就是索要贿赂,言外之意是:没有我同意,你根本就做不上这个官.那个人不肯给,刘瑾马上就下令让他退休回老家.   刘瑾受起贿来也是来者不拒,有的为了得到高官向他行贿,例如刘宇,刚上任巡抚时,用万金向刘瑾行贿,使刘瑾喜不自胜.后来刘宇又先后给了刘瑾几万两银子,结果一直升迁到兵部尚书的位子上.其他的官员多数是害怕刘瑾对自己打击报复,于是各地官员进京朝拜述职时总是要向刘瑾行贿,叫做“拜见礼”.少的要上千两,多的则五千两,有一年,考察地方官时,竟有贿赂二万两银子的.如果升了官要立即使用重金“谢”刘瑾,叫做“谢礼”.送少了还不行,否则要马上撤职,但如果你赶紧追加银子,官职又能马上恢复.官位基本上成了刘瑾手中卖钱的商品.   接受别人贿赂之后,刘瑾还枉法行事,直至制造冤狱.御史葛浩原来因为触犯了刘瑾,被杖责后贬为平民,刘瑾却收下了葛浩仇人的贿赂,找借口又将葛浩押进京城,处杖三十.有一段时间,刘瑾这个大贪官竟然拒贿了,而且还把行贿的人治罪,他这是听从了亲信的话才这么做的.亲信的话很有道理,大意是说那些给他行贿的人的钱不是盗取的官银,便是剥削百姓所得,假借刘瑾的名义损公肥私,但给刘瑾的钱仅是十分之一,而今后百姓的怨气却都要集中到刘瑾身上.刘瑾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开始拒绝贿赂,像个清官一样惩罚行贿者.但他不可能从根本上改掉贪婪的性格.后来一有机会还是照贪不误.   恶贯满盈被凌迟   刘瑾的专权使朝政混乱,他的索贿受贿也直接导致了地方矛盾的激化.官员们向他行贿后,必然要加重剥削百姓,逼得百姓走投无路,只好反抗.在刘瑾被处死后仅仅几个月,京城地区便发生了刘六刘七起义.   刘瑾在权势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竟动了篡位之心,企图寻机夺位.但是,刘瑾只顾自己作威作福,没想到其他的七虎正注视着他的一言一行.因为原来他们向刘瑾要权办事时,刘瑾总是不肯照顾,时间一长,矛盾便逐渐激化.   1510年四月,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叛乱平定之后,在向武宗报告战况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结果发现了印玺、玉带等禁止百姓和官员私自拥有的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了大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   当年的八月,刘瑾被处以凌迟刑,即千刀万剐,共行刑三天.在封建社会,除非谋反、杀父母亲等属于“十恶”的大罪,一般的死刑犯要等到秋天的霜降以后,在冬至以前才能处死.这是顺应天时,而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禁止行刑,也禁止捕杀幼小的鸟禽和走兽.但刘瑾属于谋反的第一重罪,所以不等到秋天的霜降到来就行刑了.原来受过其害的人家纷纷用一文钱买下刘瑾已被割成细条块的肉吃下,以解心头之恨.   

明朝大太监 明朝大太监刘瑾被割了多少刀

据史料记载,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十日,张永献俘结束后,皇帝在宫中置酒犒劳张永等功臣。开始因刘瑾陪伴在旁,无法奏疏其罪。也是天意要灭逆贼,酒至夜半,一向谨慎的刘瑾忽感身体不舒,料无他事便起身告退。张永立即跪拜在地,呈上刘瑾欲谋反的奏疏。皇帝马上亲自率领校尉前往刘宅,果真在刘瑾家里抄出了衮服蟒袍、刀甲弓箭、金印玉带等违禁物,尤其使正德帝不能容忍的是在刘瑾随身携带的扇中,发现了一把利刃,定是想等时机成熟杀君夺位。刘瑾被擒,灭门九族,世人皆归功张永,而不知其出谋划策者洞庭山叶良辅也。

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排陷异己,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迫害。户部尚书韩文被罢职下狱,五官监侯杨源受杖刑而死……而刘宇、焦芳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

权力的集中刺激了他的贪欲。他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从中贪污大量银两。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至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五千两。有人为了行贿,只好贷于京师富豪,时人称为“京债”。凡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据《明武宗实录》记载,刘瑾“用侍郎韩福,肆虐湖广,馈银至十余万两”。善行贿者,往往官运亨通,如巡抚刘宇,先后向其行贿数万银两,官位也随之上升至吏部尚书。 刘瑾的贪婪专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安化王朱寘 趁机于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发动叛乱。由于不得人心,叛乱很快被平定。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刘瑾被捕,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诛,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回答者:星空水灵轩 - 魔法师 四级 2-26 00:31

明朝大太监刘瑾到底是怎么死的

刘瑾在权势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竟动了篡位之心,企图寻机夺位。但是,刘瑾只顾自己作威作福,没想到其他的七虎正注视着他的一言一行。因为原来他们向刘瑾要权办事时,刘瑾总是不肯照顾,时间一长,矛盾便逐渐激化。

1510年四月,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的叛乱。叛乱平定之后,在向武宗报告战况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结果发现了印玺、玉带等禁止百姓和官员私自拥有的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了大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 当年的八月,刘瑾被处以凌迟刑,即千刀万剐,共行刑三天。在封建社会,除非谋反、杀父母亲等属于“十恶”的大罪,一般的死刑犯要等到秋天的霜降以后,在冬至以前才能处死。这是顺应天时,而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禁止行刑,也禁止捕杀幼小的鸟禽和走兽。但刘瑾属于谋反的第一重罪,所以不等到秋天的霜降到来就行刑了。原来受过其害的人家纷纷用一文钱买下刘瑾已被割成细条块的肉吃下,以解心头之恨。

王阳明得罪大太监刘瑾全过程

像王阳明这么智力超群的一个人,在科举方面却不顺利。21岁那年,他通过了浙江省乡试,中了举人,但第二年会试却落榜了,直到六年后,也就是在他28岁的时候,才终于进士及第,他的为官生涯开始了。先是在工部实习,29岁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30岁,奉命审录江北,其后养病两年,33岁这年的秋天,主考山东乡试,九月改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虽然没做出什么大的成绩,但也一帆风顺,可就在他34岁的时候,国家发生了变故,王阳明的命运轨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这一年是公元1505年,五月份,明孝宗驾崩,太子朱厚照继位,这就是明武宗正德皇帝。武宗即位时不过15岁,非常贪玩,宠信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历史上称之为“八虎”。刘瑾本姓谈,陕西兴平人,他在京师认识了一位姓刘的太监后,改为刘姓,并挥刀自宫,进了皇宫,刘瑾是一个会玩的人,很快得到了武宗的信任,他们成天斗鸡走马、放鹰逐兔,玩得不亦乐乎。如果仅仅是这样倒也罢了,刘瑾等人还处处干预朝政,由此引起了领孝宗之命辅助朝政的内阁大臣刘健、谢迁、李东阳等人的不满。一场政治斗争就这样开始了。刘健、谢迁等内阁大臣与掌管司礼监的太监王岳联手,坚决主张杀掉刘瑾等人,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刘瑾利用和武宗亲近的便利关系,同时收买了另一些高级官员比如吏部尚书焦芳,加之最后李东阳的退缩和明哲保身,反倒将刘健、谢迁赶出了朝廷。与此同时,刘瑾等“八虎”掌握了东厂和西厂,大肆缉拿曾经反对他们的官员,一时之间,朝廷上下一片恐怖气氛。在这里,有一点值得一说,就是刘健、谢迁等人的失败,和他们很不注意斗争的策略有关,一开始他们就采取非常极端的手段,并且很不给皇帝留余地,处处逼迫皇帝杀刘瑾等人。反观刘瑾一伙,他们并不与刘健等人发生正面冲突,先是在皇帝面前示弱,哀求,博得同情,然后巧妙的将斗争的矛盾转移到了他们和司礼监的王岳身上,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我们和内阁大臣们本没有什么矛盾,而是王岳和我们有仇,说什么我们给皇上您进献狗马鹰犬是祸国殃民,是他怂恿大臣们来弹劾的。武宗一听,果然大怒,撤去了王岳司礼监的职务,改由刘瑾执掌司礼监。 刘健、谢迁被驱逐之后,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监察御史薄彦徽等人仍然坚持上书,要求除掉刘瑾等人,将刘健、谢迁等人请回来,其结果是他们也被立即逮捕,投进了锦衣卫的大牢。就在这个时候,王阳明出场了。他当时是个六品官,不大,但他显然是刘健、谢迁阵营里的人物,加之年轻气盛,于是给武宗上书要求释放戴铣、薄彦徽,并且批评武宗这样对待言官是错误的。最终他被廷杖四十,关进大牢半年之久,所幸没死, 1507年的夏天,朝廷做出了将他贬为龙场驿驿丞的决定。

明朝大太监刘瑾是怎么走向末路的?

刘瑾陕西人,原本姓谈,出生年月不详,这位仁兄胆子大很坚强,为什么呢?因为这位仁兄是自宫的,自宫的原因不是因为捡到了《葵花宝典》这样的武林秘籍,而是因为找不到工作,就割了自己,更悬得是并不是你自宫了就可以入宫做太监,因为想做太监的人多了去了,可见自宫风险比买股票都大!刘瑾这个预备太监还算是命好的,因为有一个刘姓太监看中了他,安排他进宫,他就随了这个公公的姓了。他是一个很求上进的太监,进宫后努力学习,发奋用功很快就过了初级水平,被选为朱厚照同志的侍从。刘瑾注意到了这个小皇帝只爱玩,不学习。他很聪明,他想如果能哄住这个少年,那么大权就是他的了。而朱厚照同志呢,每天面对一群板着脸训他学好的文官老头子,比起这些言听计从的太监,他当然喜欢后者,然后就让太监们参与朝政,造成了大太监刘瑾的专权跋扈。刘瑾是怎么走向末路的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分解一下。

大太监刘瑾

作为大明明武宗朱厚照先生的司礼监太监,他的权利可是不可一世了,用他自己的话说:“皇上老大,他老二。”当然朱厚照先生基本不管朝事所以他也就老大了。他与之前的太监不同的一点是他拉拢朝中的文官作为自己的党羽,这样他就相当于派了奸细到了内阁,这为他的第一次战胜内阁奠定了基础。

智勇双全杨一清

第一回合,刘瑾胜。宦官集团以八虎为领导,八虎的头儿就是刘瑾。而文官代表队以李东阳、李梦合、刘健、谢迁为代表。文官代表队率先发起攻势,弹劾八虎,将刘瑾等人骂成了千古罪人。最让朱厚照同志头疼的是这些奏折的署名是六部九卿。六部大家都知道,九卿呢?就是六部的最高长官----六位尚书,加上都察院最高长官、通政司最高长官、大理寺最高长官,共有九人,合成九卿。他们要求朱厚照同志必须将八虎拿下,否则他们都罢工。司礼监的王岳见刘瑾大势已去,就联合文官一起展开攻势,就这样朱厚照同志架不住了,下令抓八虎入狱,可是天色已晚,只好第二天执行。就是这个疏漏才使得文官集团失败,这也告诫我们做事情今天的事情今天办完,否则夜长梦多。八虎听说要抓他们后,被逼上绝路的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去找朱厚照同志求情了。八个人气运丹田,痛苦失声,哭的十分敬业,这时朱厚照莫名其妙,就让他们停一停把话说完。要说刘瑾就是刘瑾,他天天陪伴在小皇帝的身边知道这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应该说他才是心理学的老师,他把住了朱厚照先生的脉搏。对于这个小皇帝而言,文官集团不是他的朋友,他最信任的还是身边的太监比如王岳,只要说王岳和文官是一伙的,自然皇上就站到他们这边。于是乎他开口道:“司礼监王岳联合文官陷害我们”。朱厚照被说动了,因为他讨厌文官,只是迫于形势才被迫听了他们的话,听了刘瑾这么一说他才发现自己也同样危险,连自己身边得人都听文官的话,那将来岂不是没得玩了。就这样一夜之间八虎团队以优秀的表演逆转了局势,结局是免除王岳司礼监的职务,由刘瑾接管。东场及宫中军务则由八虎中的谷大用和张永(这个人以后还要说)统领,文官集团的发起人刘健和谢迁辞职,而李东阳被留了下来。李东阳之所以被留了下来,因为这人分析了整个事情后,觉得没那么简单,没有在内阁议论中说很难听的话,被刘瑾留了下来,事实证明刘瑾就是因为这个小小的错误而葬送了自己。

善于谋略的杨廷和

第二回合,文官集团胜,刘瑾被凌迟。经过这一番的大风大浪后,不被理解的李东阳被文官集团所耻笑,他忍辱负重,因为能扳道刘瑾的人非他莫属,他不断地积聚力量,先后出现了两个能臣帮助,一个杨廷和一个是杨一清,后来八虎成员中也有一个看不惯刘瑾得人,也算是一个好人吧,他的名字就是上面提到的张永。刘瑾这人既做婊子又想立牌坊,他作恶多端但却想弄几个政绩充门面,最致命的是他的政绩观不慎摸到了老虎的屁股上。事情的是这样的,刘瑾为了提升自己的声望,向朱厚照建议到:“陛下要整顿军屯了!”这里的军屯是朱元璋提出的,可是到了朱厚照这,基本很难维持下去了,因为土地越来越少,粮食越来越少,很多士兵吃饭都是问题,是因为部队的领导贪腐造成的。刘瑾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弄个好名声,他提出了这个意见。整治军屯势必会触碰到军阀的利益,地是收不回来的,但是多收的粮食是一粒都不能少,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军阀欺负下属官员,下属官员欺负小兵,这就造成了小兵的造反。安化王世代镇守宁夏,这地方没钱没物,最要命的是连水都少,本着树挪死,人挪活的原则,他正好想换换地方,正巧刘公公给他送来了部队,他就反了,而且为了表彰刘公公,他起兵的理由是杀死刘瑾为民除害。这就为刘公公得死埋下了伏笔,可是这位老兄实在是不禁打,叛乱很快就被杨一清消除。随后监军张永就带着安化王起兵的口号去见朱厚照,刘瑾就这样聪明反被聪明误,被凌迟处死。

玩乐皇帝朱厚照

朱厚照是怎么铲除宦官刘瑾的?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排陷异己,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迫害。户部尚书韩文被罢职下狱,五官监侯杨源受杖刑而死……而刘宇、焦芳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

权力的集中刺激了他的贪欲。他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从中贪污大量银两。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至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五千两。有人为了行贿,只好贷于京师富豪,时人称为“京债”。凡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据《明武宗实录》记载,刘瑾“用侍郎韩福,肆虐湖广,馈银至十余万两”。善行贿者,往往官运亨通,如巡抚刘宇,先后向其行贿数万银两,官位也随之上升至吏部尚书。 刘瑾的贪婪专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安化王朱寘 趁机于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发动叛乱。由于不得人心,叛乱很快被平定。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刘瑾被捕,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诛,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戏曲舞台上的大太监刘瑾,他曾经全倾朝野,可他却因朱厚照的一句醉话死于非命,这究竟是何道理? 武宗沉湎于豹房之时,大权落到权阉刘瑾手中。刘瑾,今陕西兴平县人。本姓谈,后依靠刘姓太监进了宫,便改用刘姓。在朱厚照做太子的时候,刘瑾就在身边侍奉。刘瑾深知只要照顾好太子,自己就会成为新皇帝身边的功臣,权力、富贵会接踵而至。武宗即位后,刘瑾抓住少年天子喜好嬉戏的特点,每日进奉飞鹰、猎狗等,鼓动武宗游玩享乐,深得武宗的信任 ,被提升为内官监,掌握北京的军队,权力很大。 在刘瑾权盛时,正直的朝臣在暗中等待时机的到来。正德五年,宁夏安化王反叛,起兵的名义就是清除刘瑾。消息传到北京,刘瑾藏匿起檄文,不敢让武宗知道檄文的内容。杨一清与太监张永领兵前去镇压,很快就平息了战乱。杨一清在路上尽力结交张永,二人相交甚欢。张永为“八虎”之一,然而为刘瑾所排挤。其实不止是张永,其他六人都受到了刘瑾的压制。刘瑾担心他们受到武宗的宠信而自己失势,所以常在武宗面前讲七人的坏话。一次,武宗想调张永到南京闲住,圣旨还没下达,刘瑾就要驱逐张永出宫。张永知道自己是被刘瑾陷害的,跑到武宗面前申诉。刘瑾与之对质时,张永气愤得要挥拳打刘瑾,被谷大用等人费力拉开。武宗令二人摆酒和解,但嫌隙渐深。此次,杨一清就是利用张、刘的矛盾,游说张永除去刘瑾。八月,张永、杨一清班师回朝。献俘礼毕,武宗置酒慰劳张永,刘瑾、谷大用等人皆在座。夜深时,刘瑾起身回府。张永见时机成熟,从袖中取出弹劾刘瑾的奏章,奏明刘瑾违法犯纪17事,指出安化王造反皆因刘瑾,更说刘瑾有反叛之心,欲图谋不轨。武宗已有醉意,俯下身子问道:“刘瑾果真负我?”此时,周围的马永成等人也都历数刘瑾不法之事。武宗遂下定决心,当机立断派人前去刘宅,自己则紧随其后。刘瑾听见喧哗声,披青蟒衣出,随即被缚。抄没家产时,得到私刻玉玺一枚,穿宫牌五百,以及盔甲、弓箭等违禁物品,又发现他平时所用的折扇里面竟然藏有两把锋利的匕首。刘瑾被关押在菜厂,后被凌迟处死。行刑之时,许多人花钱买割下来的肉吃掉,以解心头之恨。 刘瑾之亡,竟然是出自武宗酒后的醉话。明代宦官,权重之时百官无人可与之抗衡,然而生死存亡却在皇帝的手中。这是明代宦官专政不同于汉唐时期宦官专政的一个特点。以往朝代宦官专政,宦官势力大到可以操纵皇帝的生死,明代却从没有这种现象发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明代中后期,皇帝多有数月、甚至数年不上朝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不理朝政,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皇帝(如武宗者)此时正是通过宦官来传达圣意,管理朝政。有野心的宦官正是利用这样的机会来狐假虎威,加强自己的权威。但是,这种权力其实是皇帝给予的,是代皇帝执行的,一旦皇帝认为情势将危及皇权时,便会采取强力措施来收回这种权力。正如刘瑾、魏忠贤势大遮天者,往往只要皇帝一句话就束手被擒,其中的道理可想而知。事实上,刘瑾事后,武宗依然宠信宦官,如张永,只是张永并不贪心,倒也相安无事。 如果有人认为武宗在豹房、宣府穷奢极欲的时候把大权放弃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武宗虽然不入大内,但是仍时常上朝听政,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件。不愿上朝时,就通过司礼监传达自己的圣旨,命内阁执行。即使他远在宣府的时候,还是特别强调虽然大臣不许前来,但奏章要一件也不许少地送到宣府,至于武宗是否批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说,武宗虽然做出了许多荒唐的事情,但在权力上一点也不糊涂,对权力抓得很牢。 武宗虽有着放荡不羁的本性,但他在内心里一直盼望着能够像太祖、成祖那样立下显赫的边功。他之所以听信江彬的鼓动游幸宣府,与这种想法实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德十二年十月,正德年间铜手铳武宗终于盼到了一显身手的机会。在得知蒙古小王子部叩关来袭,武宗非常高兴,亲自布置,希望同小王子大战一场。这场战斗十分激烈,明军一度被蒙古军分割包围。武宗见状亲自率领一军援救,才使得明军解围。双方大小百余战,期间武宗与普通士兵同吃同住,甚至还亲手杀敌一人,极大地鼓舞了明军士气。最后,小王子自度难以取胜,引兵西去,明军取得了一场难得的胜利,史称“应州大捷”。想明英宗当年率50万大军却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了蒙古军的俘虏,而此次武宗率五六万人抗击四五万蒙古军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此后蒙古兵长时间内不敢内犯便是这次战斗的直接结果。而且在这场战斗中,武宗亲为指挥布置,战术正确,指挥得法,体现了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应州之役,成为武宗一生中最为光彩的时刻。 康陵正德十五年,南巡途中的武宗于清江浦(今江苏清江市)垂钓,不慎落水受寒,身体每况愈下。次年,武宗病死于豹房,终年31岁,葬于昌平金岭山东北的“康陵”。武宗一生,贪杯、好色、尚兵、无赖,所行之事多荒谬不经,为世人所诟病;同时武宗又处事刚毅果断 ,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应州大败小王子,精通佛学,会梵文,还能礼贤 下士,亲自到大臣家中探望病情,甚至痴情于艺妓。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武宗 ,却很难看到一个完整的武宗。其实,明代自英宗正统朝以来,国势渐弱,如果武宗能够兢 兢业业,尽心尽力,是完全有可能做一代明君而成为中兴之主,功垂史册,但他恣意妄为的 行径却为后人所訾议。幽幽青山绿水间,康陵中静静地安息着武宗。对于他奇特的一生,后 人依旧会不断地评说下去。 明朝(326)太监(131)

相关参考

揭秘权倾朝野刘瑾被凌迟背后的秘密

...帝常年不临朝的情况下,实际把握着皇帝的特权。大太监刘瑾就曾经把持过朝政,推行各种奇葩法令,仕林震怒却无可奈何,然而最终却被凌迟处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正德五年八月,张永班师回朝,押着寘鐇及其亲属十八人...

明朝大太监刘瑾的垮台 “立皇帝”一场幻梦

...行献俘与受俘仪式。仪式完毕以后,皇帝设宴慰劳张永,刘瑾、马永成陪坐。待到刘瑾告退,张永向皇帝揭发刘瑾谋反,从袖子里拿出奏疏,列举十七件不法事。已经有些醉意的皇帝问道:这个奴才果然负我?张永回应道:此事...

明朝大太监刘瑾的垮台 “立皇帝”一场幻梦

...行献俘与受俘仪式。仪式完毕以后,皇帝设宴慰劳张永,刘瑾、马永成陪坐。待到刘瑾告退,张永向皇帝揭发刘瑾谋反,从袖子里拿出奏疏,列举十七件不法事。已经有些醉意的皇帝问道:这个奴才果然负我?张永回应道:此事...

明代刘瑾,明朝作恶多端的太监刘瑾做了什么事情

明朝作恶多端的太监刘瑾做了什么事情明代宦官刘瑾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

德川幕府 ”阁臣”与明朝太监刘瑾,用同一个办法糊弄主公

明朝武宗正德朝,有个太监叫刘瑾,此人颇有心机。《明史》载,他「”日进鹰犬、歌舞、角牴之戏,导帝微行。帝大欢乐之,渐信用瑾,进内官监,总督团营”。刘瑾渐渐得势,他已不满足一般的拉帮结派,不满足于大臣们见

德川幕府 ”阁臣”与明朝太监刘瑾,用同一个办法糊弄主公

明朝武宗正德朝,有个太监叫刘瑾,此人颇有心机。《明史》载,他「”日进鹰犬、歌舞、角牴之戏,导帝微行。帝大欢乐之,渐信用瑾,进内官监,总督团营”。刘瑾渐渐得势,他已不满足一般的拉帮结派,不满足于大臣们见

明朝大太监刘瑾竟然被凌迟3357刀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历史长河中,有一种残酷的刑法叫“凌迟”。凌迟的本义是指山势渐渐累积增高。而作为一种酷刑,是把犯人一刀一刀割下来的肉逐渐累积成一座小山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千刀万剐”。在明朝的历史文献中,

刘瑾是哪个皇帝的太监,朱厚照是怎么铲除宦官刘瑾的

朱厚照是怎么铲除宦官刘瑾的?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

只因弹劾刘瑾被杖毙午门 大明朝忠臣蒋钦

午门在故宫历史上地位特殊,正门除了皇上进出,皇后只许大婚进一次,殿试只许一甲出一次。大凡圣旨传诏、凯旋献俘、新历颁布等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据说午门斩首是假,廷杖是真,如果皇上看谁不顺眼了,即使是劳苦...

只因弹劾刘瑾被杖毙午门 大明朝忠臣蒋钦

午门在故宫历史上地位特殊,正门除了皇上进出,皇后只许大婚进一次,殿试只许一甲出一次。大凡圣旨传诏、凯旋献俘、新历颁布等重大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据说午门斩首是假,廷杖是真,如果皇上看谁不顺眼了,即使是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