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日军封锁根据地的主要设施,守军不多的炮楼,却武装到牙齿
Posted 日军
篇首语:少年意气强不羁,虎胁插翼白日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当年日军封锁根据地的主要设施,守军不多的炮楼,却武装到牙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当年日军封锁根据地的主要设施,守军不多的炮楼,却武装到牙齿
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由于无法有效的对抗抗日军民的游击战,于是便想出了臭名昭著的囚笼政策(该政策最初由冈村宁次提出),在中国的各地修建了大量的炮楼、碉堡,意图分割、封锁游击队的活动范围。随着敌人的建造,八路军们也在频繁的拔除这些炮楼。俗话说的好"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在整场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的战线拉得十分的长,其兵力主要南下攻击国军,在八路军主要活动的华北战区则并不部署大量的兵力,因为其向中国西部进军的代价过高,而且在当时中国西部并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于是日本军队便在华北地区大量的修建炮楼、碉堡,在交通要道、隘口处大量设置巩固自己的交通线,华北地区此时遍布了日军的补给线,日军需要这些补给线为南下的部队输送给养。
在囚笼政策发挥到极致的时候,日军会在村庄附近设置炮楼并且派兵把守,目的就是为了监视村庄内的一举一动、打击抗日武装的活动。炮楼的修建也十分的讲究,有固定的高度以及厚度,有些是砖制结构,个别还有混凝土浇筑结构。如果没有重武器是很难攻破这些炮楼的。并且炮楼一般在制高点,其全身都是射击孔,在外面还有铁丝网作为防护,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了。
那么这样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中,会配备多少日军士兵来防守呢。根据资料显示,一个标准的炮楼,里面大概有十多个人来进行防守,其指挥官大多为尉官,其余都是士兵。而里面的武器配备也十分的强大,有步枪、机枪乃至掷弹筒、手榴弹这样的武器都会配备,加上遍布全身的射击孔,这样的一个炮楼很难将其攻克。这样的配置按照现在来看,近乎于一个加强排的火力。而如果是较为重要的据点,里面还会有一部电台用来呼叫援军,士兵和武器的数量也会更多,甚至还会有伪军一起协防。
这样的一个据点,大多选择在高地、小丘陵上进行建造,其周围阻碍视线的东西要全部移除,加上炮楼全身上下的射击孔,其视野非常好,不得不说日军的炮楼可谓是武装到牙齿。这样的配置来看,日军大量在华北地区修建炮楼的行为,可以有效地保护赖以生存的交通线,可以做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的控制大片范围。
不过八路军士兵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拔除这些碉堡、炮楼,他们可以通过迫击炮平射、夜晚偷偷进攻炮楼等手段拔除这些日军的毒牙。在攻下了炮楼后,里面的丰富物资也会被八路军战士缴获,也可以获得到平时根本吃不到的食物,比如日军军用的肉罐头、清酒等等。也只有通过进攻炮楼,才能解除日军的封锁,解救被控制的村庄。
日军(47)炮楼(3)华北地区(1)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面对日军的封锁、“蚕食”和“扫荡”,冀南根据地军民是如何破解的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日军为着使华北成为其总兵站基地,在对太行、太岳山区抗日根据地“扫荡”的同时,也加紧了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修建了很多炮楼。这时间一长,鬼子伪军都学精了,天天就往炮楼里这么一猫,待上个把星期也不出来。炮楼这墙呢太厚,易守难攻,门口再支一挺机枪,八路军要是强攻,伤亡太大,肯定不行,这可怎么办
一次,笔者在神户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出身日军第十三师团的日本老兵船头正治,他提到一件事——1943年9~10月份他在湖北驻防的时候,据点里曾经出现了一名没有通行证的中国女子。因为中国年轻的女子当
一次,笔者在神户采访的时候,有一个出身日军第十三师团的日本老兵船头正治,他提到一件事——1943年9~10月份他在湖北驻防的时候,据点里曾经出现了一名没有通行证的中国女子。因为中国年轻的女子当
1938年10月,广州失守后,中国由香港到大陆的主要国际交通线被切断。但中国仍能由华南沿海西江地区,深圳、汕头以及桂越公路、滇越铁路、滇缅公路,输入部分补给物资。因此,日军占领海南岛、深圳等地之后,准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侵华日军于1939年9月开始对我华北八路军根据地推行一种所谓的“囚笼政策”,即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辅以封锁沟和封锁墙,妄图以此分割、包围、困死八路军
抗战爆发后,日军迅速占领北方大地,1938年,日军进攻山西的盂县,他们在盂县各大交通要道修建炮楼。这些炮楼就像一个个匕首,插进了老百姓的胸膛,盂县这些淳朴的老百姓噩梦由此开始。记者采访了一位当年惨遭日
1939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侵华日军于1939年9月开始对我华北八路军根据地推行一种所谓的“囚笼政策”,即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辅以封锁沟和封锁墙,妄图以此分割、包围、困死八路军
这张照片拍摄于我国华北,上鬼子的一座中型「”塔式碉堡”,也就是所谓的「”炮楼”,为砖混结构比较坚固,从照片里判断它的高度至少在8~10米。而这张比较模糊的照片是当年八路军或者游击队打击日寇炮楼的情景,
核心提示:一路上他们又先后渡过沙河、滹沱河、清水河、汾河等急流险滩,巧过平汉、同蒲铁路,突破日寇十三道封锁线,以超负荷长距离的行军,无伤亡无减员,最终胜利回到延安,将三百万法币完整地呈交给了党中央。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