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君主先祖,唐朝君主的武周

Posted 谥号

篇首语: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君主先祖,唐朝君主的武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君主先祖,唐朝君主的武周

唐朝君主的武周

庙号 谥号姓名 在世时间 在位时间年号皇陵-齐圣皇帝姒启前21世纪(追尊)--周始祖文皇帝姬昌前12世纪(追尊)--周睿祖康皇帝姬武1前8世纪(追尊)--周严祖成皇帝武克己5-6世纪(追尊)--周肃祖章敬皇帝武居常6世纪(追尊)--周烈祖浑元昭安皇帝武俭6世纪(追尊)--周显祖立极文穆皇帝武华6-7世纪(追尊)--周太祖无上孝明高皇帝武士彟559-635(追尊)-吴陵- 则天大圣皇帝武曌2 624-705 690-705

天授 如意 长寿 延载 证圣 天册万岁 万岁登封 万岁通天 神功 圣历 久视 大足 长安 神龙 唐乾陵注释: 除则天大圣皇后外,均为武则天及其儿孙追谥或改谥。 注: 1、根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为氏。”姬武因此被视为武氏先祖。但多数学者认为此人纯属武则天杜撰。 2、武曌本名不详,曾为唐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后为高宗昭仪、皇后,为孝敬皇帝李弘、安定思公主、章怀太子李贤、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太平公主生母。麟德元年(664年),开始与高宗一同临朝听政。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永淳二年(683)十二月,唐高宗驾崩,皇太子李显即位。光宅元年(684年)二月,废李显为庐陵王,立豫王李旦为傀儡皇帝,本人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载初二年(691年)九月,武后登基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东都洛阳,改称神都,降李旦为皇嗣,赐武姓,以周文王为武氏始祖,并追尊武氏七世先祖,加封武氏宗亲。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正月初,武则天加号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张柬之、崔玄暐等重臣发动“神龙革命”,诛杀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及其党羽,逼迫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李显复位后为母亲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结束,唐朝复辟。同年十一月,武则天病逝,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乾陵。唐隆元年(710年),改谥天后。景云元年(710年),改为大圣天后。延和元年(712年),改为天后圣帝,未几,改为圣后。开元四年(716年),改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唐朝历代皇帝年号庙号谥号

李渊:庙号高祖;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年号武德。

李世民: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年号贞观。 李治: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年号永徽、显庆、龙朔、麟德 、乾封、总章、 咸亨、上元、仪凤 、调露、永隆 、开耀、 永淳、弘道。 李显:庙号中宗(被废);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年号嗣圣684年。 李旦:庙号睿宗(被废);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年号文明 、光宅 、垂拱、永昌、载初。 武则天(武曌):武周690年-705年,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年号天授、如意、长寿、延载 、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李显: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年号神龙、景龙。 李重茂:庙号恭宗;谥号殇皇帝;年号唐隆。 李旦: 庙号睿宗 (复辟);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年号景云 、太极、延和。 李隆基 :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李亨: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年号至德、乾元、上元。 李豫 :庙号代宗;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年号宝应 、广德、 永泰 、大历。 李适 :庙号德宗;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年号建中、兴元、贞元。 李诵 :庙号顺宗;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年号永贞。 李纯 :庙号宪宗;谥号圣神章武孝皇帝;年号元和。 李恒:庙号穆宗;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年号长庆。 李湛:庙号敬宗;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年号宝历。 李昂:庙号文宗;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年号宝历 、大和 、开成。 李炎:庙号武宗;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年号会昌 。 李忱:庙号宣宗;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年号大中。 李漼:庙号懿宗;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年号大中、咸通 。 李儇:庙号僖宗;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年号咸通、 乾符 、广明、中和、光启、文德。 李晔:庙号昭宗;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年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祐。 李柷:庙号景宗;谥号昭宣光烈孝皇帝;年号天祐 。

李唐政府为什么要追认老子为先祖?

李唐祖先跟老子李耳没有半毛钱关系。李唐先祖属于胡汉混血,在当时像这样的家族数不胜数,李唐皇帝为了证明自己根正苗红就追认老子为先祖,以便得到全天下认可,所以,不敢承认自己的胡人血统。实际上,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次胡汉混居,民族大融合的现象。就连风俗,语言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李唐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以证明其合法性,不得不通过谎言来树立威信,巩固统治。

唐朝国君姓李,为什么国号称唐朝

  唐朝国号取之山西

  肇基于山西的唐王朝,细究起来,其实,唐王朝与山西的关系还有一层更深的历史渊源,那就是唐王朝国号也出自山西。?   表面上“唐”国号取之于李渊袭封“唐国公”,他称帝后自然以“唐”为国号,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朝代国家定名的惯例与范式。如汉高祖刘邦曾封“汉王”,其王朝国号“汉”;曹操封“魏王”,其后立国号“魏”;司马昭封“晋公”,其国名“晋”;杨坚袭爵“隋国公”,称帝后国号“隋”;李唐王朝也不例外。但实际上,“唐”及“唐国”均出自山西。“唐”即陶唐氏,传说为远古部落名,居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尧乃其领袖,故后人称“唐尧”。商代尧的后裔仍封住山西,成为方国。周成王时灭唐国,封其弟叔虞,称唐叔虞,今距太原西南约25公里处的名胜古迹晋祠即唐叔虞家祠,内有唐叔虞庙。叔虞传子燮父,改“唐”为“晋”,延用至今。?   “唐”的故治旧有六说:一说在晋阳。《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晋阳,故称唐国,周成王灭唐,封弟叔虞。”《括地志》:“故唐城在并州晋阳县北二里,《城记》云尧筑也。”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叔虞之子燮父徙居晋水旁,今并州故唐城。”二说在鄂。《史记·晋世家》:“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集解》:“马因案,《世本》曰居鄂,宋曰鄂地今在大夏”。《括地志》:“故鄂城在慈州昌宁县东二里,与绛州夏县相近。”三说在平阳。《史记正文》:“然封于河汾二水之东方百里,正合在晋州平阳县,不合在鄂。”四说在永安。《汉书·地理志》太原郡晋阳注:“臣瓒曰,所谓唐,今河东永安县也。”五说在翼。《括地志》:“故唐城在绛州翼城县西二十里。徐才宗《国都城记》云,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至周成王时,唐人作乱,成王灭亡而封大叔。”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唐”条言:“按晋之始见《春秋》,其都在翼……北距晋阳七百余里,即后世迁都亦远不相及;况霍山以北,自悼公以后始开县邑,而前此不见于《传》。”六说在夏县。今人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春秋晋绛都”:“顾氏辩晋始封不在晋阳,其说甚是,惟谓晋之始封在翼城则非。《秦策四》:‘魏代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乘夏车,称夏王’盖以其因都安邑故夏墟也。魏故都古安邑,在今夏县附近,盖即唐叔虞所封之夏墟矣。”今史学界多认为“翼说”可信,即今翼城县西二十里唐城村。建国后,在翼城县境内又发现了多处西周文化遗址,可资证实。不管“唐”及“唐国”故旧治有几处,其封地辖境都在今山西境内,这是不容怀疑的历史事实。?“唐国”虽早在春秋时期作为方国已经灭亡了,但文化的传承是有继承性的,李氏得姓本出自皋陶,皋陶为尧时执掌刑狱的“大理”,子孙相袭,代为理官,以官为姓,故称“理氏”。像“司马”、“司空”、“司徒”等姓,均由官职演变而来。后“理氏”子孙因避纣王之害逃到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延续至今。周代李氏以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为采邑,老子即生于此,故唐王朝遵老子为先祖。尧生活范围在山西,李氏又源于尧的理官,自然也根在山西,并且与唐存在如此千丝万缕的联系,说李唐肇基山西,确实是历史与现实共同促成的。唐王朝若不成于山西,倒应觉得奇怪了。因为‘唐’及“唐国”出自山西,李氏的根源在于山西,而当时袭封唐国公的李渊又留守在山西的龙城太原。这一切的一切,恰是蛟龙入海,猛虎归山,除山西而外,再无它处能形成如此充足的条件和机缘了。?   李渊起义时拜叔虞,是因为以唐叔虞为其祖先,唐叔虞在周成王时灭唐国时被封在了其地,也就是山西太原,李渊的封地也在此。

请问唐朝有多少个皇帝?顺序?

唐朝共有二十个皇帝,顺序如下:

1、唐高祖李渊简介:唐高祖李渊(565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出生于长安,是中国唐朝的开国皇帝。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635年6月25日,李渊驾崩。李渊死后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2、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

3、唐高宗李治(628-683年),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长孙皇后,为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

4、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汉族,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4年1月23日—684年2月27日、705年—710年在位)。唐中宗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被韦后毒杀,终年55岁,葬于定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

5、唐睿宗李旦简介(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睿宗,名旦,又名旭轮,汉族,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为其兄长。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

6、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人,是一位女政治家和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7、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

8、唐肃宗李亨(711—762),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子。公元756—761年在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

9、唐代宗李豫(727-779年),汉族,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成王,马嵬之变后,他随肃宗北上,任为“兵马大元帅”,统帅诸将收复两京,公元758年被立为皇太子,763年平定了安史之乱。

10、唐德宗(779年——805年在位)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天宝元年(742)四月十九日生于长安大内宫中。他是肃宗的长孙、代宗的长子,他的整个少年时代,正是大唐帝国昌盛繁华的辉煌岁月。

11、唐顺宗,名李诵(公元761-806年),唐德宗长子。德宗因他中风而急死,由他继位。在位8月,被宦官逼迫退位后病死,终年46岁,葬于丰陵(陕西省富平县东北33里)。

12、唐宪宗李纯(778~820),805~820年在位。唐顺宗长子。二十一年初,立为太子,改名纯。八月即位。

13、唐穆宗李恒是宪宗第三子,贞元十一年(795)七月六日出生于京师长安大明宫之别殿。

14、唐敬宗李湛(809年-826年),唐穆宗的长子,在位2年,为宦官谋杀,终年18岁。葬于庄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东北30里)。

15、唐文宗李昂(809年―840年),唐穆宗李恒第二子,母贞献皇后萧氏。公元827年―840年在位

16、唐武宗李炎。本名瀍,临死前改名炎。唐穆宗第五子,文宗弟。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17、唐宣宗李忱(810年冬月十二-859年),汉族(847年—859年在位,未算武周政权),初名李怡,初封光王。

18、唐懿宗李漼(“漼”,拼音:cuǐ),母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郓王。宣宗爱夔王滋,欲立为皇太子,而郓王长,故久不决。

19、唐僖宗李儇(862-888),儇Xuān,唐懿宗第五子,初名俨。873-888年在位,在位13年,享年27岁,死后谥号为惠圣恭定孝皇帝。

20、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敏,然后又改名为晔,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扩展资料:

唐朝特殊时期--武周时期:

唐高宗中期以后,政权逐渐由武则天掌握。武则天原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死后被唐高宗召入宫中。武则天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后,史称“素多智计,兼涉文史”。660年,唐高宗因身体原因,让武则天处理朝政,武则天因此与唐高宗并称为“二圣” 。

唐高宗死后 ,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因与唐中宗不合,武则天不久将其废为庐陵王,改立四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690年,武则天平定徐敬业反叛,废唐睿宗,继皇帝位,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降李旦为皇嗣,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唐朝 (中国历史朝代)

唐朝皇帝有何作为,有明君昏君

明君典型的就是太宗了,政绩有:大兴水利,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等。同时,武则天,玄宗都是明君 昏君倒没有好像,历史上唐代的庸帝有,但是昏君没有

唐朝(129)君主(8)

相关参考

唐朝君主品级,唐朝郡主等级

唐朝的官职以及它们的品级?1、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唐太宗李世民称帝前的官职,之后不设)。2、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3、正二品尚书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来此

一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

唐朝君主画像,唐朝历代皇帝画像

唐朝的人物画像有什么特点唐代是人物画非常繁盛的时代。唐代中期,先后产生了两位重要的人物画家,从一定意义上,他们的作品标志着人物画的转变,因而在绘画史上占有特殊地位。这就是擅长描绘宫廷女性的张萱和周。唐

唐朝君主列表,求唐朝历代皇帝列表

求唐朝历代皇帝列表  唐朝总共有二十八个皇帝,按登基顺序如下:  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唐武德元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九年,隋天寿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义和五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高句丽

唐朝英明君主,中晚唐的皇帝大多很英明, 为什么没能让唐朝重返盛世

中晚唐的皇帝大多很英明,为什么没能让唐朝重返盛世呢?因为唐王朝已经积重难返,整个王朝已经病入膏肓了,边患严重在加好是哪个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皇帝看似拥有无限的权利,实际上手中兵力有限,根本就无法掌控整

唐朝皇帝竟是大多死于非命 唐朝21位皇帝大全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强盛的朝代。包括武周,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渊所建立,与隋朝合称隋唐。唐室出身关陇集团,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后代李渊为隋朝晋阳...

唐朝皇帝竟是大多死于非命 唐朝21位皇帝大全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强盛的朝代。包括武周,共历289年,21位皇帝。由唐高祖李渊所建立,与隋朝合称隋唐。唐室出身关陇集团,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其后代李渊为隋朝晋阳...

未上任为君主的武庚简介 武庚是怎么死的

武庚,商纣王的儿子。公元前1046年2月底,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周武王即位后,封武庚管理商朝的旧都殷(河南安阳),殷的遗民大悦。武庚的人生经历商亡周立。武庚管理殷余民,殷民大悦。武王为防武庚叛乱,又在

赵衰的先祖是造父吗?赵衰的家族起源

...”。赵衰是中国春秋时代的历史人物,是战国时代中赵国君主的先祖,奠定了赵氏在这个历史时代中的地位。赵衰是周王朝分封下的晋国的卿大夫,处于晋国的晋献公到晋文公时期。晋文公是晋国历史上一位有着卓越功绩的君主...

唐朝時,信奉佛教的武則天,為何對高僧玄奘的態度前後不一

唐朝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無論是朝堂上的帝王皇後、賢臣良將,還是體制外的高僧大德、能人異士,他們都在歷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輝。當然在璀璨的星光背後,歷史的黑洞也同樣引人入勝,從今天起,就讓我們撥開層層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