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偁,宋高宗、宋孝宗的辈分关系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赵子偁,宋高宗、宋孝宗的辈分关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子偁,宋高宗、宋孝宗的辈分关系

宋高宗、宋孝宗的辈分关系

  宋高宗和宋孝宗在血缘上是同宗叔侄关系,后为继父子关系。

  宋高宗赵构,宋徽宗第九子,太宗赵光义六世孙。

  宋孝宗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同宗侄子,后过继给宋高宗为子并即皇帝位。

  而赵匡胤与赵光义为兄弟关系。

  他们的简要世系关系如下:

  赵匡胤→ 赵德芳→ 赵惟宪→ 赵从郁→ 赵世将→ 赵令譮→ 赵子偁→ 孝宗赵昚

  ↓(兄弟关系)

  赵光义→ 赵元份→ 赵允让→ 赵 曙→ 赵 顼→ 赵 佶→ 高宗赵构

宋朝皇帝有哪些

宋朝(北宋)开国皇帝 (太祖)赵匡胤(“胤”读yìn)

【年号】建隆(960~963年)、乾德(963~968年)、开宝(968~976年) 【生卒】927~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终50岁。葬于永昌陵(今河南省巩义市) 【在位】960年~崩,共17年,称帝时34岁。 【生平】赵匡胤出身军人世家。公元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是为后周太祖,赵匡胤任禁军军官。郭威死后传位于养子柴荣,是为后周世宗。赵匡胤深得世宗赏识,升至殿前都点检(也就是禁卫军老大),世宗死后恭帝即位,显德七年正月初四(960年)赵匡胤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在陈桥驿站(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陈桥镇),被众将士黄袍加身高呼万岁,拥其为帝(史称“陈桥兵变”),遂返回都城开封废恭帝,自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改元建隆(赵匡胤当年在“陈桥兵变”中称帝应该是并非自愿,对之前部下的小动作可能是不知情的。甚至在登基后还有意将帝位还与后周)。 太祖登基后成功地通过“杯酒释兵权”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分裂割据的局面(防止军队政变),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之后的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终宋一朝,没有军事政变发生。 太祖生活简朴但并不吝啬,总能将钱花到刀刃上。关心人民疾苦,宽减徭役,保持水土、治理环境。 太祖性格温厚。由于自己的皇位是从后周末代皇帝柴宗训处夺得,登基后颁布圣旨优待柴宗训母子,赐柴氏“誓书铁券”(相当于免死牌),立誓碑遗训留给后世皇帝,遗言三条中的一条即“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从而保证柴氏子孙永享富贵,即使犯罪也不得加刑。然而,建隆三年(962年)柴宗训被迁往房陵(今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居住之后,时任房州太守的辛文悦(赵匡胤的启蒙老师)马屁拍错了地方,于开宝六年(973年)三月把柴宗训杀害(当时他只有20岁)。赵匡胤“闻之震恸”、“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谥曰“恭皇帝”,归葬于世宗庆陵之侧。之后柴氏家族能够与大宋朝共存亡,并得以升迁。(个人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做人应像赵匡胤!)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太祖与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清晨暴死。太祖当时身体状况很好,突然死得不明不白。《续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依现存证据,世人多认为是赵光义弑兄篡位,连赵光义的后代皇帝也都认可这一说法。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自东周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根源就在于太祖皇帝赵匡胤的重文抑武和宽宏大量。太祖统一中国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实现了向文官治国的转变,未杀有功大臣。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太祖制定了法律,规定不能在朝堂上鞭打大臣,不准辱骂公卿。宋朝不兴文字狱,对知识分子比较宽容。但太祖执政后太过重文抑武,这也使得整个宋朝外强中干,和外族战争屡吃败仗。 尽管执行“重文抑武”的政策,但太祖本人从小练就一身武功,武艺高强,传我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的“太祖长拳”即由其创立。“大小盘龙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双节棍”)也是他发明的。宋太祖赵匡胤应该是我国所有皇帝中武功最高的(可能也是唯一真正会武功的)。 因为太祖当年是归德节度使,掌管宋州(今属河南省商丘市),故称帝后国号定为“宋”。太祖死时尚未统一中原,大业是由其弟太宗完成的。 【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传位】太祖暴崩,二弟(晋王)赵光义即位(非正统传位)。宋朝(北宋)第二位皇帝 (太宗)赵炅(太祖赵匡胤二弟),(“炅”是多音字,这里应该读jiǒng,明亮的意义,如“炅炅有神”) 【年号】太平兴国(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雍熙(984年十一月~987年)、端拱(988~989年)、淳化(990~994年)、至道(995~997年) 【生卒】939年~至道三年三月(997年),终58岁。 【在位】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二十一日~崩,共22年,登基时38岁。 【生平】原名赵匡义,太祖称帝后为避讳更名赵光义,本人登基后更名赵炅。 太宗比兄(太祖)赵匡胤小12岁,陈桥兵变时有他一个(时年22岁),参与了太祖统一天下的大业。 即位后,继续进行始于后周世宗时的统一事业并最终完成,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因为急功好利,几次北伐攻辽都受挫,太宗转而执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晚年政治大计循规蹈矩,使宋朝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现已知的种种迹象表明,太宗是其兄太祖之死的头号犯罪嫌疑人!太宗兄弟排行居中,本与皇位无缘。世人又多疑太宗“烛影斧声”涉嫌谋杀兄长赵匡胤以篡帝位,连太宗的后代皇帝也都认可这一说法。 从(真宗)赵恒起至南宋(高宗)赵构的宋朝皇帝都是(太宗)赵炅的后代。从(孝宗)赵昚起之后的南宋皇帝都是(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这绝不仅仅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也就是说宋朝皇室也认可当年“烛影斧声”赵光义弑兄篡位这一说法,而给死去的太祖一个合适的处理结果。 太宗晚年“身带旧疮,每年发作,痛苦殊甚”,多年后疮发去世。 【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传位】三子(韩王、襄王、寿王)赵桓宋朝(北宋)第三位皇帝 (真宗)赵恒(太宗赵炅三子) 【年号】咸平(998~1003年)、景德(1004~1007年)、大中祥符(1008~1016年)、天禧(1017~1021年)、乾兴(1022年) 【生卒】968~1022年,终55岁。葬于永定陵。 【在位】997~1022年,共25年,登基时30岁。 【生平】原名赵德昌。从真宗起至南宗高宗期间的宋朝皇帝都是太宗赵炅的后代。真宗也是一位诗人。 在位期间治理有方,宋朝的统治日益坚固,国家管理日益完善,社会经济繁荣,国力比较强盛。 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即发生在真宗时期,故事里面被换的“太子”即为真宗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仁宗赵祯。当然这个故事本身是虚构的。事实上,赵祯当年被刘皇后抢走并没有故事里那么复杂夸张,并且从头到尾也与包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谥号】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传位】六子赵祯宋朝(北宋)第四位皇帝 (仁宗)赵祯(真宗赵恒六子) 【年号】天圣(1023~1032年十一月)、明道(1032年十一月~1033年)、景祐(1034年~1038年十一月)、宝元(1038年十一月~1040年二月)、康定(1040年二月~1041年十一月)、庆历(1041年十一月~1048年)、皇祐(1049年~1054年三月)、至和(1054年三月~1056年九月)、嘉祐(1056年九月~1063年) 【生卒】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四月十四日~嘉佑八年(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终54岁。葬于永昭陵。 【在位】1023~崩,共42年,登基时13岁。 【生平】本名赵受益,立为皇太子后改为现名。 仁宗死前遗诏丧事从简。去世后全国百姓自发哀悼,连敌对国辽国皇帝(道宗)耶律洪基也握着大宋使者的手号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还将仁宗赠送的御衣下葬为衣冠冢年年纪奠。 【。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传位】侄(钜鹿郡公)赵曙(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孙、(濮安懿王)赵允让十三子)宋朝(北宋)第五位皇帝 (英宗)赵曙(仁宗赵祯侄、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孙、(濮安懿王)赵允让十三子) 【年号】治平(1064~1067年) 【生卒】1032年2月16日~1067年1月15日,终36岁。 【在位】嘉祐八年(1063年)~崩,共5年,登基时32岁。 【生平】即位后因尊生父还是仁宗为皇考的争论(濮议),和群臣、太后争论十多月。后因体弱,疑为心脑血管疾病驾崩。 【大事】治平三年任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神宗元丰七年成书,神宗亲作序。 【传位】长子赵顼宋朝(北宋)第六位皇帝 (神宗)赵顼(英宗赵曙长子),(“顼”是多音字,该读xū或xù,他到底叫几声我还真不敢肯定,个人感觉应该是一声,否则他的儿子赵煦读音不就和他父皇一样了吗) 【年号】熙宁(1068~1077年)、元丰(1078~1085年) 【生卒】庆历八年(1048年)~元丰八年(1085年),终38年。葬于永裕陵。 【在位】1067年~崩,共19年。登基时20岁。 【生平】对宋朝积贫积弱深感忧心,而他素来都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其推行变法,振兴大宋王朝,是为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但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二十年后以失败收场。 励精图治灭西夏,但壮志未酬。 【谥号】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传位】六子(延安郡王)赵煦宋朝(北宋)第七位皇帝 (哲宗)赵煦(神宗赵顼六子) 【年号】元祐(1086年~1094年四月)、绍圣(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元符(1098年六月~1100年) 【生卒】1076年~元符三年(1100年),终25岁。葬于永泰陵。 【在位】元丰八年三月(1085年)~崩,共15年。登基时10岁。 【生平】登基时由高太后执政,任用保守派大官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一上台,就把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全部废止。哲宗对于司马光与高太后的执政与压制深感不满。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死,哲宗亲政,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党人于岭南(今广西一带),重用革新派章惇、曾布等人,恢复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减轻农民负担,使国势有所起色。次年改元“绍圣”,并停止与西夏谈判,多次出兵讨伐西夏,迫使西夏向宋朝乞和。 【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传位】无子嗣,传位于弟赵佶宋朝(北宋)第八位皇帝 (徽宗)赵佶(哲宗赵煦弟、神宗赵顼十一子),(“佶”读jí) 【年号】建中靖国(1101年)、崇宁(1102年~1106年)、大观(1107年~1110年)、政和(1111年~1118年十月)、重和(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宣和(1119年二月~1125年) 【生卒】元丰年间(1082年)~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终54岁。被俘后病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照当地习俗火葬(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在位】1100~1125年,共25年,登基时19岁。 【生平】徽宗生前积极致力于发展书画艺术,广收字画古物,扩充翰林图画院(宫廷书画院),培养选拔书画人才。徽宗本人的艺术造诣相当相当高,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家,作品非常多,流传到今天的作品也很多,并且都是国宝级的。自创书法字体——“瘦筋体(瘦金体)”(这种毛笔字体看上去像是用钢笔写的,看上去很“清爽”,属于“楷体”的一个变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即为徽宗本人用瘦金体所书。关于徽宗在艺术方面成就,即使使用本篇文章全部篇幅来介绍也不一定够用。 徽宗对足球运动(蹴鞠)也很感趣,草民高俅(史上确有其人)因也踢得一脚好球而深得徽宗喜爱,在徽宗登基后最终被提拔为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这点很多文献及文学作品(如《水浒传》)中都有提到。 【大事】见“(钦宗)赵恒【生平及大事】” 徽宗时,爆发了著名的方腊起义及规模较小的宋江起义,根据这两个历史事件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于明朝初年经艺术加工后被写成了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一般认为作者是罗贯中,或其老师施耐庵,或由二人合作完成。 【谥号】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传位】长子赵恒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 (钦宗)赵桓(徽宗赵佶长子) 【年号】靖康(1126年~1127年四月) 【生卒】1100~1156或1161年,终60岁左右(死期不详)。 【在位】1126~1127年,共2年,登基时27岁。 【生平及大事】宣和七年(1125年),金人南下入侵,徽宗无法应对,于腊月急忙传位于儿子赵恒,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并带了蔡京、童贯、蔡攸等一帮亲信逃命到南方。赵桓接过了父亲徽宗的乱摊子,即了皇帝位,是为钦宗。即位后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但他懦弱无能,优柔寡断。后来听从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向金人求和。靖康元年(1126年),徽宗回到了都城东京(汴梁)。同年八月,金人再次大兵压境并于十一月兵临东京城下,钦宗入金营下跪求降,但未果。靖康二年(1127年),钦宗二次入金营谈判,但从此被扣留。同年四月,金人将被俘的钦、徽二帝及皇子、皇孙、后妃、公主、宫女、大臣(包括秦桧)、内侍、僧道、医卜、娼优、百工、技艺、民间少女等共3000多人以及掠夺的巨多金银财宝、古玩字画等等等等返回金国。这一事件史称“靖康之变”。同年,(金太宗)完颜晟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册封宋臣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北宋就此灭亡。 靖康二年七月,二帝被上迁到中京(今北京)。 靖康三年(天会六年,1128年)八月二十一日抵达金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城区)。二十四日,二帝著素服跪拜太祖庙,行“牵羊礼”,在乾元殿拜谒金太宗。(金太宗)完颜晟封徽宗为昏德公,钦宗为重昏侯,十月,二帝迁往韩州(今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偏脸城)。 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城北旧古城)软禁。 天会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徽宗病死于五国城,死后被金人焚烧制成灯油。 大约在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六月,钦宗去世。死因众说纷纭,《大宋宣和遗事》中说是金国皇帝完颜亮叫当时57岁的钦宗和81岁耶律延禧去比赛马球,钦宗从马上跌下来,被马乱践而死(耶律延禧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五年后的绍兴三十一年(正陵六年,1161年)钦宗死讯才传到南宋,这使得对于钦宗去世于1156年还是1161年也产生争议(耶律延禧是辽国末代皇帝,也为金国俘虏。但《辽史》则称其早在金太宗天会六年(1128年)就病死了,死时只有54岁,而不是《大宋宣和遗事》中说的81岁,二者差了相当大)。 故,钦、徽二帝至死也没有回到大宋国土。 【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传位】宋(北宋)亡后,其弟(康王)赵构南迁都城称帝,另起炉灶延续赵宋王朝,统治南部残存的半壁江山,史称“南宋”。=============== 北宋至此灭亡,我中原淮河以北大片国土被外族侵占,人民涂炭。 ===============都城临安时期,史称“南宋” (公元1127~1279年,共153年,历9帝)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 (高宗)赵构(徽宗赵佶九子、钦宗赵恒弟) 【年号】建炎(1127年五月~1130年)、绍兴(1131~1162年) 【生卒】1107~1187年。终81岁,为宋帝之最,这个寿命在我国所有的帝王里可以排在第四,即使在医疗卫生水平发达的今天也算是高寿了。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市宝山)。 【在位】1127年~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共36年,登基时21岁。 【生平及大事】靖康之变时(1126年),(康王)赵构以亲王身分在金营中为人质,但金人怀疑他并非皇子而被遣还。之后金人马上发现是自己看走眼了,遂以大兵追赶,但最终还是被赵构逃脱到了南方,事后他自己还虚构了一个荒诞的“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来告诉别人是神灵助他大难不死。种种经历使得赵构的后半生对金人闻风丧胆。 绍兴十一年,被金人关押在五国城的高宗生母韦氏托人送信给高宗,高宗在得知生父徽宗已死后,以能接回自己母亲为条件与金国订立和议誓约,即《绍兴和议》。金人提出的条件包括杀岳飞等人,以防止十万岳家军攻入黄河以北。 绍兴十一年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高宗和宰相秦桧以“莫须有”(大概可能吧、也许有吧的意思)的罪名杀岳飞、岳云父子及部将张宪于都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至此,高宗和宰相秦桧以称臣赔款,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为代价,签定《绍兴和议》,两国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高宗也于处死岳飞后立刻马不停蹄地成功迎回生母韦氏。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绍兴和议》被(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高宗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禅位给养子(太子)赵眘,是为孝宗。孝宗登基后马上为岳飞等人平反,赵构却没发表任何意见,既不支持,也不阻挠。这也就说明,对于岳飞的错杀,高宗心里是非常清楚的。 高宗和其父徽宗一样,也为我国著名书法家,只要没什么大事就天天练字。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早年即以高宗书法为榜样。 【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传位】元懿太子夭折后无子嗣(高宗当年逃命时被金人吓得没了生育能力),传位于养子赵眘。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 (孝宗)赵昚(高宗赵构养子、太祖赵匡胤次子(秦王)赵德芳的七世孙,秀安僖王赵子偁子),(“眘”读shèn,同慎) 【年号】隆兴(1163年~1164年)、乾道(1165年~1173年)、淳熙(1174年~1189年) 【生卒】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27年11月27日)~绍熙五年六月初九(1194年6月28日),终67岁。葬于永阜陵。 【在位】1162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共27年,登基时35岁。 【生平】本名赵伯琮,入宫时更名赵瑗、过继高宗时更名赵玮、立为皇太子时更为现名。 孝宗是宋朝较有作为的皇帝。登基后立志光复中原、收复河山,遂平反岳飞,谥号武穆,追封为鄂国公。并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阻击,大败。接着金军趁胜追击,南宋军队损失惨重。 虽然不是高宗亲生而只是养子,但孝宗对养父仍非常孝敬,被尊为“孝宗”名符其实。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高宗病卒,孝宗为了服丧,让太子赵惇参预政事。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又禅位于太子,是为光宗,孝宗自称太上皇,闲居重华殿,继续为高宗服丧。 尽管孝宗本人很孝,但他的儿子光宗却不像他这样。与父不和,长年不去探望孝宗。为此孝宗郁闷致病而崩。 从孝宗起之后的南宋皇帝都是(太祖)赵匡胤的后代。 【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传位】禅位于三子赵惇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南宋第三位皇帝 (光宗)赵惇(孝宗赵昚三子),(“惇”读dūn) 【年号】绍熙(1190~1194年) 【生卒】1147~庆元六年(1200年)春,终54岁。葬于永崇陵(今浙江省绍兴市宝山)。 【在位】1189~绍熙五年(1194年),共5年,登基时43岁。 【生平】体弱多病,没有安邦治国之才,是一们比较昏庸的皇帝。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由心狠手辣的皇后李凤娘来执政,奸佞当道,朝政从孝宗时的清明转向腐败,光宗自己却不思朝政,沉湎于酒色之中。 光宗历来就与孝宗不和,孝宗逊位后他长期不去探望。绍熙五年(1194年),孝宗得病,光宗既不请人看病也不去探望,乃至孝宗病逝他也不服丧。因此,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的允许,发动政变逼迫光宗退位。光宗只好让位于太子赵扩,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自称“太上皇”。赵扩主持完爷爷孝宗的葬礼后登基称帝,是为宁宗。 【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传位】次子赵扩宋朝第十三位皇帝、南宋第四位皇帝 (宁宗)赵扩(光宗赵惇次子) 【年号】庆元(1195年~1201年)、嘉泰(1201年~1204年)、开禧(1205年~1207年)、嘉定(1208年~1224年) 【生卒】1168~1224年,终58岁。葬于永茂陵。 【在位】1194~崩,共31年,登基时27岁。 【生平及大事】因其父光宗不守孝道,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经过太皇太后的允许,发动政变逼迫光宗退位。光宗只好让位于太子赵扩,自己闲居临安寿康宫,自称“太上皇”。赵扩主持完爷爷孝宗的葬礼后登基称帝。 金银。韩侂胄死后史弥远成为宁宗的宰相兼枢密使,独揽宋朝大政。史弥远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官职。 宁宗时期,宋朝比较安定,百姓比较富裕。宁宗还恢复理学地位。 【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传位】宁宗先后有8个儿子,但都未及成年就夭折了,他立赵竑为养子和太子,但因为赵竑对史弥远专权不满,因此宁宗崩后宰相史弥远废黜了赵竑,另立宁宗养子赵昀为皇帝。宋朝第十四位皇帝、南宋第五位皇帝 (理宗)赵昀(宁宗赵扩养子),(“昀”读yún) 【年号】宝庆(1225年~1227年)、绍定(1228年~1233年)、端平(1234年~1236年)、嘉熙(1237年~1240年)、淳祐(1241年~1252年)、宝祐(1253年~1258年)、开庆(1259年)、景定(1260年~1264年) 【生卒】1205~1264年,终60岁。 【在位】1224~崩,共41年,登基时19岁。 【生平】本名赵与莒,过继沂王时更名赵贵诚,过继宁宗后更为现名。本不是皇子,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篡诏废太子赵弘,而立赵贵诚为帝,是为理宗。 【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传位】元子嗣,传位于侄赵孟启宋朝第十五位皇帝、南宋第六位皇帝 (度宗)赵禥(理宗赵昀侄),(“禥”读qí,同“祺”) 【年号】咸淳(1265~1274年) 【生卒】1240~1274年,终35岁。葬于永绍陵。 【在位】1264~1274年,共10年,登基时25岁。 【生平】原名赵孟启,1251年赐名赵孜,1253年立为皇子后赐现名。 【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传位】次子赵隰宋朝第十六位皇帝、南宋第七位皇帝 (恭帝)赵隰(度宗赵孟启次子、端宗赵昰之弟、宋末帝赵昺兄),(“隰”读xí) 【年号】德祐(1275~1276年四月) 【生卒】1271年~1323年,终52岁。 【在位】1274~1276年,共3年,登基时3岁。 【谥号】孝恭懿圣皇帝 【传位】兄赵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 (端宗)赵昰(恭帝赵隰兄),(“昰”读shì,同“是”) 【年号】景炎(1276年五月~1278年四月) 【生卒】1268~1278年,终10岁。葬于永福陵(今广东省江门市)。 【在位】1276~1278年,共3年。被立为帝时7岁。 【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 【传位】弟赵昺宋朝(南宋)末代皇帝 (永国公、信王、广王、宋卫王、宋帝昺、宋少帝、宋幼主)赵昺(度宗赵禥子、端宗赵昰弟),(“昺”读bǐng,光明的意思) 【年号】祥兴(1278年五月~1279年二月) 【生卒】1271~1279年,终8岁。 【在位】1278~1279,共1年。被立为帝时7岁。 端宗死后,南宋军心涣散,无心恋战,当时陆秀夫在碙州梅蔚(今香港大屿山梅窝或广州市)拥立赵昺做皇帝,改元“祥兴”,并逃往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市南海滩)避难。元朝命令大将张弘范大举进攻崖山的赵昺小朝廷。当时的宋军还未到岸,一行人还在海上。宋军水师在张世杰的指挥下进行顽抗,在崖门海域里与元朝军队交战,史称“崖门战役”,结果宋军全军覆灭。 公元1279年3月19日,43岁的丞相陆秀夫见大势已去,背着8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殉国,二人壮烈牺牲。随行十多万军民在敌军面前不做亡国之臣、与国家生死与共,相继跳海殉国。宋王朝灭亡。

宋太祖和宋太宗什么关系?

兄弟关系,宋太祖是太宗的哥哥。

1、赵匡胤为涿郡人,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他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县令。

曾祖赵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赵敬,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赵匡胤为赵弘殷(宋宣祖)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昭宪太后)。

2、赵光义是宋宣祖赵弘殷和杜太后所生的第三个儿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年十月七日甲辰(939年11月20日)生于开封府浚仪县崇德北坊护圣营官舍。

起初,赵光义之母梦见神仙捧着太阳授予她,从而有娠怀孕,直到赵光义出生的当天夜晚,红光升腾似火,街巷充满异香。

扩展资料

1、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2、宋太宗为政举措

政治

赵光义即位后,继续进行统一事业,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编纂大型类书,设考课院、审官院,加强对官员的考察与选拔,进一步限制节度使权力,力图改变武人当政的局面,确立文官政治。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军事

宋太宗朝与北方辽国契丹政权、西北夏州党项政权间的战争频发。为了更好地控制与驾驭出征将帅,宋太宗开始实行“将从中御”的政策,授予出征将帅应对谋略、攻守计划,或授以阵图以指挥前线将帅作战。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宋太宗朝“将从中御”政策施行效果并不尽理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匡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光义

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第一句白娘子将一座府邸变新,插曲中说是“仇王府”,仇王府有何来历?

做为《新白》中白娘子和许仙的洞房花烛之地,仇王府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呢,它是哪位王爷的府邸?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是以南宋为时代背景,发生在宋高宗年间。南宋包括以前,杭州历史上并无仇王府,也没有仇王,可能只是小说演绎出来的。

但是这个仇王府也并非是完全虚构,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明代。明代小说集《警世通言》中有一篇故事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其中在描写白娘子在杭州的栖身地时,说的是“箭桥边双茶坊巷口,秀王墙对黑楼子高坡儿内住”,提到了一个叫秀王墙的地方,而并无后来清代小说中所写的仇王府。秀王和仇王发音较近,估计仇王府是从秀王墙演变而来的。 那么南宋历史上有没有秀王爷呢?还真有,他是宋孝宗的生父,秀安僖王赵子偁。赵子偁是南宋宗室,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宋高宗赵构没有儿子,宋太宗赵光义这一枝的宗室在“靖康之难”中基本上被金兵一网打尽了,无奈之下只好在宋太祖这一枝选择继承人。经过反复考察,最后选择了赵眘做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宋孝宗。 宋孝宗继位后,赵子偁做为他的生父,父凭子贵,被封为了秀安僖王。实际上,宋孝宗继位时他父亲赵子偁已去世多年了,所以这个秀王其实只是被追赠的尊号,并无太大意义。《新白》做为民间传说,老百姓在口耳相传中将最初的秀王墙演绎成后来的仇王府,也是有可能的。

宋朝历代皇帝的排序?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 --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 --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 --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

宋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960年—976年,建隆960年—963年

,乾德963年—968年,开宝968年—976年。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扩展资料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

宋朝的历代皇帝庙号,年号和名字

【北宋】:

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宋朝创建者(960—976)。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 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自建隆三年 (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又以杯酒释兵 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 宋太宗(939—997)北宋皇帝(976—997)。名赵炅。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997年,病逝于汴京万授殿,终年五十九岁。 宋真宗(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名赵恒,原名赵德昌,太宗第三子。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寿王。后立为太子.统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间因勤于政事, 经济发展,号称治世。但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进犯澶州,真宗亲征,澶渊之役订城下之盟,开创纳岁币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质换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后期任用王钦 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于忭京宫中延庆殿,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葬于永定陵。 宋仁宗(1010—1063)北宋皇帝(1022—1063)。名赵祯,原名受益。真宗子。其即位时只有十三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十余年后亲政他的统治开始较为节俭。但对西夏战争屡败,被迫以“岁赐” 银、绢、茶妥协,对辽也以增纳岁币求和。土地兼并及冗宫、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虽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但结果失败。但总的来说,仁宗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1063年,仁宗病逝于宫中福宁殿,终年五十四岁。据《宋史》载,其母李氏生仁宗后,被刘德妃窃为己子,仁宗即位后,仍认刘后为生母,李氏临死也没敢母子相认。刘后死后,仁宗才知道内情,追封李氏为皇太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编写了《狸猫换太子》。 宋英宗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宝。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宋神宗,名赵顼(公元1048~1085年),原名仲铖。英宗长子。英宗病死后继位。在位18年,病死,终年38岁,葬于永裕陵(今河南省巩县西南堤东堡)。神宗赵顼,先后封为淮阳王、颖王。英宗病危时被立为太子。他喜欢读《韩非子》一书,读后说:“天下弊事很多,不能不改革。”英宗于公元1067年正月丁巳日病死,他于同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熙宁”。  赵顼即位后,面对北宋“积贫积弱”的严重局面,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他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废去元老,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新法推行了十几年,使国家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新法触动—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保守派官员的强烈反对。当时,有个地方发生地震和山崩,保守派就说这是王安石变法不当,引起老天发怒。公元1073年,河北地区遭受大早,灾民被迫逃荒。有个保守派官员趁机画了一幅流民图呈送给赵顼说:“早灾是由于王安石变法造成的,只要停止变法,罢免了他,老天一定会降雨消灾。”曹太后和高太后也在赵顼面前哭诉王安石搞乱了天下,要求停止新法。神宗动摇了,王安石先后两次被迫辞职,以后就一直没有出来做官。王安石辞官后,赵顼还把大部分新法维持了近十年,直到他死去。  在对西夏的战争中,他前期任用王韶,获得了熙河战役的胜利,收复了两千里故汉地。后期任用宦官李宪,因指挥失当在灵武遭致惨败。神宗半夜得到消息,起床踱步,达旦未眠,因此得病。  公元1085年2月神宗病重,3月立子赵佣为太子,嘱咐由高太后协同处理国事。戊戌日,病死于汴京宫中的福宁殿。  赵顼死后的庙号为神宗。 宋哲宗赵煦,原名佣,神宗第六子。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被立为太子。哲宗即位后,年仅九岁,由高太后执政,1093年,亲政后,任用主张变法的大臣,对守旧派、中间派进行打击。追贬司马光,并将苏辙等人流放到岭南。恢复免役法、保甲法、青苗法等。终止与西夏的谈判,加强边境防御,屡败西下,迫使其求和。1100年正月,病逝于汴京,在位十五年,终年二十四岁,葬于永泰陵。 宋徽宗 (1082—1135)北宋皇帝(l100—1125)。名赵佶。统治期间重用蔡京、童贯等奸臣权阉,贪污横暴, 掠夺民财。又尊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兴木土、广建宫观庭院,设局搜刮奇花异石,称“花石纲”。于京师筑“艮岳”,劳民伤财,导致农民揭竿起义。宣和七年(1125年)传位给钦宗赵桓,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至死不得归。工于书画,以花鸟画和“瘦金书”书法名于世。书法初师薛稷,草书学黄庭坚。楷书瘦劲峻丽,有“屈铁断金”之誉,自成法度,世称“瘦金体”。传世书迹有《真草千字文》、《临写兰亭绢本》等。 宋钦宗 (1100—1156)北宋皇帝。名赵桓。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时受父徽宗之禅即位。次年被迫起用主战派李纲抗金,斩杀罢黜了蔡京一党。但仍答应以赔款、割太原等三镇乞降求和。汴京城破后,降金,北宋灭亡。靖康二年 (1127年)与徽宗为金兵俘掳北去,囚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1161年,钦宗赵桓在金国被马踩死,终年五十七岁,葬处不明。 【南宋】: 宋高宗 赵构(1107年—1187年)1127年—1162年在位,共35年。宋徽宗第九子,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1138年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权。冤杀主战派岳飞,向金朝屈膝投降。在内,则大修宫舍,穷奢极欲,只图偏安。是彻头彻尾的昏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传位于孝宗,自称太上皇。1187年,病死,终年八十一岁,葬于绍兴宋陵。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宋孝宗 赵伯宗(1127年—1194年)1162年——1189年在位,共27年。字永元,宋太祖七世孙,秀王的儿子。1162年即位,恢复岳飞的名誉,开始抗战,但被打败,与金国议和,史称“隆兴和议”。1189年,禅位与其子(光宗赵敦),称太上皇。1194年死,时年68岁。朝代故事:隆兴和议。 宋光宗 赵敦(1147年—1194年)1189年—1194年在位,共5年。孝宗第三子,42岁即位,不仅政治昏聩,而且惧内,其皇后李氏是历史上有名的妒妇。1194年退位,死于1200年,享年54岁。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葬于绍兴宋陵。 宋宁宗 赵扩(1162年—1189年)1194年—1224年在位,共30年。光宗第二子,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封爵。1206年,韩侂胄冒然北进而大败,被杨皇后所害,主和派把持了朝政。1208年,与金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1224年,病死,享年57岁,葬于茂陵。谥号: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葬于绍兴宋陵。朝代故事:庆元党禁、嘉定和议。 宋理宗 赵昀(1205年—1264年)1224年—1264年在位,共40年。宋太祖十世孙,宁宗养子。确立了朱熹道学的统治地位,1234年,联合蒙古灭金。1264年10月,病死,终年60岁,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葬于绍兴宋陵。 宋度宗 赵祺(1240年—1274年)1264年—1274年在位,共10年。理宗之侄,被收为养子1260年立为皇太子,理宗死后他继位。父赵与芮。即位后沉迷酒色,权臣贾似道专制,朝政日败,南宋危在旦夕。1274年7月,病死,时年35岁,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葬于绍兴宋陵。 宋恭帝 赵显(1271年—1323年)1274年—1276年在位,共2年。度宗长子。即位时才4岁,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强迫他到西藏出家,成为高僧。1323年,被赐死。时年53岁。 宋端宗 赵昰(1269年—1278年)1276年—1278年在位,共2年。恭帝赵显的弟弟,度宗第二个儿子。在福州即位,即位后,兵败逃亡,途中病死,时年10岁。 宋卫王 赵昺(1272年—1279年)1278年—1279年在位,共1年。卫王赵昺,度宗第三子,兵败后,被元兵逼迫,丞相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时年8岁。至此,宋朝结束,共立国319年,皇帝共18位。

宋朝有哪几个皇帝

宋朝(960----1279),分北宋(960----1127)和南宋(1127----1279)。

北宋, 1。太祖(赵匡胤)960----976 2。太宗(赵匡义)976----997 3。真宗(赵恒)997----1022 4。仁宗(赵祯)1022----1063 5。英宗(赵曙)1063----1067 6。神宗(赵顼)1067----1085 7。哲宗(赵煦)1085----1100 8。徽宗(赵佶)1100----1125 9。钦宗(赵桓)1125----1127 南宋, 1。高宗(赵构)1127----1162 2。孝宗(赵shen)1162----1189 3。光宗(赵惇)1189----1194 4。宁宗(赵扩)1194----1224 5。理宗(赵昀)1224----1264 6。度宗(赵祺)1264----1274 7。恭宗(赵xian)1274----1276 8。端宗(赵shi)1276----1278 9。末帝(赵bing)1278----1279 共18位皇帝

南宋历代皇帝

  高宗赵构(1107~1187,1127~1163年在位),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钦宗赵桓弟。15岁封为康王,北宋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攻陷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徽、钦二帝做了俘虏,北宋灭。其时,康王赵构正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拥兵万人在外。宋旧将臣便拥戴他为皇帝。翌年(1127)五月初一日,21岁的康王构在北宋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正式即帝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构即为高宗。为南宋第一个皇帝。赵构即位初年,尚能起用一些抗战派将领。但他不是力图北进收复中原,而是一心想讨好金人,南迁后建行在与临安(今杭州)。意即临时安顿,只知道向金纳贡称臣,苟且偷安,在位三十六年,酿成偏安之局。赵构政治上昏庸无能,但精于书法,善真(楷书)、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其书法影响和左右了南宋书坛,后人多效法其书迹。 

  孝宗赵昚(1127年11月27日、建炎元年十月廿二-1194年6月28日、绍熙五年六月初九),南宋第二位皇帝(1163年--1189年在位),宋太祖七世孙,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他是宋高宗养子,原来是太祖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偁。由于高宗的唯一儿子元懿太子夭折后再没有嗣子,所以只好从其他宗族中选择后继者。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长房。宋孝宗在位27年,淳熙十六年(1189年)逊位,让位与儿子宋光宗赵惇。绍熙五年(1194年)病逝,终年68岁。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 孝宗是南宋较有作为的皇帝。     宋光宗赵惇(1147年--1200年),南宋第三位皇帝(1190年--1194年在位),在位5年,享年54岁,死后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宋光宗是宋朝所有皇帝中比较昏庸的一位。他受父宋孝宗禅位而登基做皇帝以后,已经43岁。宋光宗体弱多病,又没有安邦治国之才,而且听取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又由当时著名的妒妇、心狠手辣的李皇后来执政,奸佞当道,朝政从宋孝宗时的清明转向腐败,宋光宗自己却不思朝政,沉湎酒色。      宋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1168~1224)南宋皇帝。名赵扩。宋光宗次子。1194~1224年在位。淳熙十六年(1189)拜少保、武宁军节度使,进封亲王。绍熙元年(1190)立为储嗣。五年为宗室、枢密院事赵汝愚和外戚韩侂胄所拥立。即位后,曾以赵汝愚为相,不久罢免,依任韩侂胄,使其专权长达14年。嘉泰四年(1204),采纳韩侂胄(Tuōzhòu)的建议,追封岳飞为鄂王。开禧二年(1206),削去秦桧所封王爵。同年在准备远未充分的情况下,依韩奏请,下诏攻金,招致战败。嘉定元年(1208)与金议和,签订嘉定和议。主要条款为:金、宋改称伯侄之国,赔偿金朝银30万两、绢30万匹、钱300万贯 ,函韩侂胄首于金;金退出所占南宋的淮南、陕西等地。这些条款比孝宗与金朝订立的和议条款更具屈辱性。议和期间,南宋政府杀韩侂胄,函首送至金廷。此后,杨后与史弥远操纵朝政多年。十四年,宁宗派使节赴蒙古谈判,拟联蒙灭金,但宋军对金作战失利,反而丢城失地。     宋理宗(1205~1264,1224~1264在位),原名赵与莒,1222年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宋朝皇家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弘,立贵诚,即为宋理宗。   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都是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自己对政务完全不过问,一直到1233年史死后宋理宗才开始亲政,亲政之初立志中兴,采取了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等改革措施,史称“端平更化”。执政后期,朝政相继落入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之手,国势急衰。1234年南宋联蒙古灭金。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以宋理宗名义向蒙古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完全割让给蒙古。   宋度宗赵禥(1240年-1274年),原名赵孟启,1251年赐名孜,1253年立为皇子,赐名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1265年-1274年),宋太祖十一世孙,宋理宗弟嗣荣王赵与芮之子,宋理宗的侄儿。儿时聪敏,时常一语破的,令理宗喜爱。在位10年,享年35岁,死后葬于永绍陵,谥号为端文明武景孝皇帝。可是宋度宗长大后十分昏庸无能。他即位时,金国已经灭亡多年,蒙古大举南下,国难当头,他却将军国大权交给奸臣贾似道,政治十分腐败黑暗,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自己却依旧穷途奢侈,荒淫无道,沉湎于酒色之中,南宋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只有等着灭亡。     宋恭帝赵㬎(xiǎn)(1271年-1323年)是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1276年在位),宋度宗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末帝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谥号恭皇帝,无庙号(一说庙号恭宗)。   1274年,宋度宗因酒色过度而死,四岁的赵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是为宋恭帝,年号德佑。由祖母谢太皇太后、母亲全太后垂帘听政。但军国大权依然在贾似道之手。   当时蒙古大军己占得淮河以北,在取得南下最重要通道襄樊城的控制权之后,渡过长江向南宋行在临安(今杭州)进发。谢太后一面在全国通令“勤王”,一面向蒙古乞和。势如破竹的蒙古大军在击破各地的防缐,相继降服了长江中游诸州。1275年,贾似道率领的3万大军在芜湖与蒙古对战大败,不久,谢太后和宋恭帝在全国人民的压迫下不得不杀死贾似道,不过为时晚矣,南宋已寿终临寝,灭亡的形势已经不可避免了。   宋端宗赵昰 (1269年 - 1278年,1276年 - 1278年在位;昰:音同“是”),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他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哥哥,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年)蒙军攻克临安时,5岁的小皇帝被俘。赵昰和母亲杨淑妃和弟弟赵昺由国舅杨亮节等护卫,仓皇出逃福建,定行都于福州濂浦平山福地,改年号景炎,行宫为平山阁(当时时值战乱,哀鸿遍野,宋军撤离此地时,曾开仓济民,当地人民甚感其恩,蒙军占领福州时,当地人民遂将平山阁改名为泰山宫,祭祀南宋高宗赵构及入闽的益、广二王。左右列的是文臣武将:文天样、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当地泰山宫便塑这些神像,实是回避蒙元的查禁,以泰山宫作掩护,泰山宫现存完好)。 景炎三年(1278年)3月,端宗皇上为躲避蒙军刘深的追逐,上船避入广州湾,“龙舟”倾覆,端宗皇上遇溺于水中,虽然被左右随从救起,但已经喝了一肚子的水。端宗皇上吓得好几天都讲不出话来,结果生病了。因蒙古追兵逼近,他又不得不浮海逃往碙州(今广东省雷州湾)。可怜一个不到10岁的小皇上宋端宗经此颠簸,又惊病交加,几个月后便死去了,葬于永福陵(今广东江门)。   赵昺(1272年-1279年),南宋第九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赵昺一般被称为宋帝昺,亦称宋卫王、幼主、幼帝、末帝等。赵昺是宋朝度宗幼子,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1276年2月,蒙古元军攻占宋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俘获5岁的宋恭帝及其母全太后(恭帝祖母谢太皇太后因身体不适,暂居临安)。他与其兄赵昰在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及其母杨太妃等南宋遗老的拥护下南逃,蒙古军队统帅伯颜一心想把南宋皇室斩草除根,便遣张弘范、李恒等人追击。当时他被拜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官职,判泉州。1276年夏,赵昰即位称帝,是为宋端宗,继续和赵昺南逃,在蒙军的不断追击下,1278年,端宗因落水而染疾去世,赵昺登基做了皇帝,改元祥兴。他在位时,以崖山(今广东新会崖门)为据点,拜张世杰、陆秀夫为左右宰相,并起用张世杰抗蒙,陆秀夫整顿内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南宋最终还是于1279年3月在崖山海战中被蒙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辈分(12)高宗(4)

相关参考

宋高宗为何会用“情色”诱惑太子宋孝宗赵昚?

继宋高宗皇位的宋孝宗赵昚是所有宋朝皇帝中最为精明能干的人物之一,他继位后迅速启用了一大批能臣干吏,并且为蒙受不白之冤的岳飞平反,颇有当年宋太祖的遗风,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后世的史料中有关宋孝宗赵昚的记...

宋高宗为何会用“情色”诱惑太子宋孝宗赵昚?

继宋高宗皇位的宋孝宗赵昚是所有宋朝皇帝中最为精明能干的人物之一,他继位后迅速启用了一大批能臣干吏,并且为蒙受不白之冤的岳飞平反,颇有当年宋太祖的遗风,因此深受百姓的爱戴。后世的史料中有关宋孝宗赵昚的记...

宋高宗为什么让位给宋孝宗,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宋高宗为什么让位给宋孝宗,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宋孝宗赵眘并不是宋高宗赵构的亲生儿子,从小六岁就被赵构选中养在宫里当养子,二十年后才被确立了皇太子

熬死宋高宗,終於可以大有作為,為何宋孝宗卻讓出皇位不幹了

宋孝宗在宋高宗去世以後,立刻就把皇位禪讓給兒子趙惇,是一件很不合理的事情。為什麼說不合理呢?其一,宋孝宗一直苦於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宋高宗是在60歲的時候,主動禪讓皇位給宋孝宗的。禪讓皇位以後

宋孝宗赵�s简介

  宋孝宗赵Y(1127年11月27日D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宋高宗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被高宗选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认为自己是汉光武帝刘秀转世

1186年,是太上皇赵构的八十寿辰,能活到80岁不容易,所以现任皇帝宋孝宗赵昚给老头子大操大办,唯恐太上皇不高兴。可老态龙钟的赵构还是发火了!宋孝宗跑去一看,赵构气的发抖:怎么杨万里还在这里!为何不把

宋孝宗为岳飞平反的真正目的

  岳飞的冤死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影响重大的冤案了,其罪名更是令人惊诧的“莫须有”,“莫须有”意思即“也许有”,其罪名为凭空捏造也。  先介绍一下岳飞冤案的大致过程。  南宋绍兴十一年,宋高宗赵构召

宋孝宗赵昚简介 赵昚的女人及儿子介绍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宋孝宗赵昚简介赵昚的女人及儿子介绍”的详细内容!赵昚(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

南宋第一明君宋孝宗为何主动退位?原因在这

...。宋孝宗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他于1162年接受宋高宗的禅让,继承皇位,。在位期间,宋孝宗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锐意收复中原,同时整顿吏治,裁汰冗官,重视农业生产,使得百姓生活安康,史称“乾淳之...

荣朝历史

1.赵元卿历史上有这人吗赵元卿的历史原型是宋孝宗赵昚。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七世孙,宋高宗养子。南宋第二位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