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书籍正史,清朝正史书有吗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历史书籍正史,清朝正史书有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历史书籍正史,清朝正史书有吗

清朝正史书有吗?

关于清朝的历史现在是众说纷纭,有的也有野史上的记载,正史不可全信,野史也不可不信,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各种流传很多!我建议你可以看一下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和《明亡清兴六十年》那上面有对相关清朝历史的介绍和各种清朝历史初级的推荐,对清朝历史评价比较客观,正史、野史都有提及,可信度高,当然也不完全正确!我个人认为《清朝通史》更接近正史。

关于清朝历史书籍

1.雍正王朝——两千多年来,以郡县制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权与自耕农制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无法调和的矛盾。面对这种矛盾,改革是一种必然选择,历史上的王安石、张居正都尝试过,但只有雍正皇帝成功了。然而,他亲自选择的继承人乾隆又将其新政慢慢消解了,这深刻地预示了大清王朝必然覆灭的命运。

2.清朝大历史——《清朝大历史》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揭示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全书结构严谨,评论精当,用词古雅,引文考究,是研习清史者重要资料。

3.中国历史大讲堂:清朝史话——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脉络者,我们的历史是最应珍视的一笔遗产。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献,文书档案浩如烟海,一部中国史,该从何处说起?

4.一本书知晓清朝——《一本书知晓清朝》是2010年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本书分别讲述清朝著名皇帝、著名皇后、文臣武将、著名事件及清朝科技文化的科技文化成就。

5.清史讲义——《清史讲义》是盂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

本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扩展资料

清朝历史(1616年—1912年)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历史。本词条介绍的是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为止,共296年的历史。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后金,但都被击败。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大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军入关。随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1662年,康熙帝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发展时期。

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各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

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以后,英政府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动军舰企图进攻广州,史家一般以这一事件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此后清朝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探索国家独立富强的社会变革,但都失败。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自此灭亡。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共和时期。

1912年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二月十二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正式结束。随后孙文让位予袁世凯,南北统一,袁世凯定都于北京。

后来,1917年张勋组织辫子军,于北京拥护宣统帝溥仪,复辟清朝(史称张勋复辟),但只持续12天而终。日本于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扶持溥仪建立满洲国,其最终随着1945年苏联的八月风暴行动而亡。

值得一提的是,因正统观使然,如同元朝灭亡之际,清亡时坚持忠于大清者汉人占不少,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得有些汉臣甚至舍身殉国。在民国建立后,部分汉臣终身以清朝遗老自居。

参考资料:清朝历史-百度百科

清朝的正史方面的书籍

《清史稿》,《清实录》,《清稗类钞》,《清宫秘档》

现代的有 1.细说各朝系列之---《细说清朝》黎东方 2.《正说清朝十二帝》----阎崇年 3.《正说清朝三百年》---林涛 建议你先在网上寻找一下,然后再找其他途径。

清朝正史为何称“清史稿”而非“清史”?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北京政府设立的清史馆纂修的清史未定稿。

清朝正史为何称“清史稿”而非“清史”?

因为国家现在根本不承认那是一部正史,现在国家还在搞《清史》工程。

你看那24史,都是朝廷修史,明史也是如此。江南庄家修的国史,也是明朝历史,为何全家抄斩了?因为他是私人修的,对朝廷有诽谤言论。而正规的明史,却是张廷玉代表朝廷修的。 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稿《清史》的未定稿。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至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为未定本。 这说明,清史稿虽然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修的,但27年后国民党根本不承认北洋政府 ,称他们为军阀,这样正统性就打折扣了。再有这部书没有定稿,后续工作没跟上,就成了一部残缺史书。

清朝正史为什么叫“清史稿”而不叫“清史”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设立的清史馆编写的记述清代历史的未定稿。它按照历代封建「正史」的体例,也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共五百三十六卷。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一九一四年工作开始,至一九二七年大致完稿,历时十四年。本书虽编成于辛亥革命以后,而编者却基本上还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史的。由于成于众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校对也不认真,是以体例不一,繁简失当,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往往可见。对于编纂上的这些问题,编者也是有所了解的,因此发刊缀言中指出,此书仅仅是作为史稿公之于世,「乃大辂椎轮之先导,并非视为成书也」。

尽管此书存在错误和缺点,它根据的大部分材料如清实录、清代的国史列传、清会典和一些档案等,今天也可以见到,但编者把大量的资料汇集起来,初步作了整理,这就使读者能够得到比校详细系统的有关清代史事的素材。而且有些志和清末人物的列传,并非取材于常见的史料,当另有所本。因此,这部书仍有它的参考价值。

清朝没正史,现在有人敢修清朝史吗

不会有的,以前不是国际社会,没领土争议,历史写就写了,现在写清史,没准就把中国领土写出去了,那还不得进监狱

关于清朝康熙正史的书籍有啥

专门介绍清朝康熙正史的书好象没有.

《清朝通史》《清史稿》这两本里面都有关于康熙年间的记载,也算是比较客观的了. 清朝(422)史书(3)

相关参考

正史不正,14年修史大业化为泡影

文/蓝梦岛主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今人读史,习惯性把史籍笼统地分为「”正史”和「”野史”。「”正史”一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朝以后,乾隆皇帝

灌县龙门阵丨灌县的警察什么时候有的,清朝有吗

曾经听到说民国时期灌县没有警察,灌县的警察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建立的,那时叫「”公安”,更不要说清朝灌县有警察。上面这张图片中的人物什么时代的,他们是干什么的?不用说,一看就知道是清朝的,他们正是清朝

清朝嘉庆皇帝遭雷劈而死的三种说法

导读:按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传说就不同了,五花八门的死因,让史家至今争论不休。其中,嘉庆皇

北朝历史书

1.写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书有哪些魏晋南北朝时期很长,所以楼主真的想研究的话,要看的书是很多的。正史:《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

2004年去世,臨終說的話正史不敢收錄

民國時期,是我國風雲變化的一個時代,在中華大地建立了200多年統治的滿清政權也逐漸瓦解,之後又是西方諸蠻入侵的亂世之中,就產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今天我們要講到的這個,就是清朝最後一位格格,她臨終說

嘉庆是怎么死的

  在正史上,清朝的皇帝死得都很正常,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都会记录得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的死,正史就记载的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和传说就不同了,可谓是五花八门,让后人一头雾水。在清朝的皇

民国时期记述清朝历史的史料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

清朝历史书籍哪本好,关于清朝历史的书

关于清朝历史的书1、《清史稿》《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记载了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

被雷劈死的皇帝

在正史上,清朝的皇帝死得都很正常,即使是突發性猝死,也都會記錄得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極的死,正史就記載的是“端坐而崩”。然而,野史和傳說就不同了,可謂是五花八門,讓後人一頭霧水。在清朝的皇帝中

清朝太后下嫁摄政王是否属实

太后下嫁!?说起孝庄的事迹,无论野史、正史都有了很多的记载和传说,被历史的尘埃遮盖,她许多传奇性的故事也显得扑朔迷离起来,比如她是否与多尔衮相恋于青梅竹马,她是否曾经乳名叫“玉儿”,她是否在尊为太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