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宗孝静成皇后,孝静成皇后的史籍记载

Posted 皇后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宣宗孝静成皇后,孝静成皇后的史籍记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宣宗孝静成皇后,孝静成皇后的史籍记载

孝静成皇后的史籍记载

《清史稿·列传·后妃》记载如下: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后事宣宗为静贵人。累进静皇贵妃。孝全皇后崩,文宗方十岁,妃抚育有恩。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庚午,崩,年四十四。上谥,曰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葬慕陵东,曰慕东陵。穆宗即位,祔庙,加谥。光绪、宣统累加谥,曰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子三:奕纲、奕继、奕。女一,下嫁景寿。 晋封册文 道光帝晋封静贵人为静嫔册文: 朕惟六宫效职。椒涂化佐于坤元,九御扬馨,芝綍恩褎夫巽顺。既德容之聿著,斯宠命之攸颁。咨尔静贵人博尔济吉特氏,柔嘉秉范,淑慎禔躬。赞齍敦而仪娴,耀帨鞶而度协。徽音允秩,蕙帏之蚕织弥勤;懿旨覃敷。萱殿之鸾章载锡。兹仰承皇太后慈谕,晋封尔为静嫔。申之册命,尔其祗膺茂典,赓樛惠以凝禧;益播芳型,佩兰芬而叶吉。钦哉。 道光帝晋封静嫔为静妃册文: 朕惟玉齍襄事。六宫昭翚翟之光,彤管扬辉;九御赞雎麟之化,柔嘉克备,荣宠斯颁。咨尔静嫔博尔济吉特氏,兰蕙秉心,帨鞶谨度,瑶筐佐绩。入桑馆以宣勤,镠简腾华,侍萱闱而受祉。兹仰承皇太后慈谕,晋封尔为静妃,锡之册印。尔其祗膺茂典,弥彰雝肃之风;式迓蕃厘。益懋芬芳之德。钦哉。 道光帝晋封静妃为静贵妃册文: 朕惟治始二南。佐职播睢麟之化,班崇九御。升华彰袆翟之辉。寅承夙懔夫规箴,申命宜昭夫典策。咨尔静妃博尔济吉特氏,醇和蕴性,敬顺持躬。协令誉于诗篇,仪襄苹藻;肄芳型于礼教,度式珩璜。淑范丕昭,叶吉允符乎燕喜;荣封载晋,颁恩祗荷乎龙章。兹仰奉皇太后懿旨,以册宝封尔为静贵妃。尔其珠佩宣勤,勉副休称于紫掖;玉齍赞洁,弥膺蕃祉于彤闱。钦哉。 道光帝册封静贵妃为皇贵妃册文: 璇扉选德,壸仪允重夫坤元;镠册镌华,懿典特申乎巽命。礼教既彰于炜管,裦荣宜进以崇阶。式焕芝函,载扬蕙问。尔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和顺宅衷,温恭蕴性。当宫闱之初侍,勤内政而度协珩璜;暨纶綍之叠颁,守女箴而辉流图史。恪谨克敦乎孝养,萱殿承欢;宽仁聿兆夫嘉祥,兰轩毓秀。小心夙秉,久传象服之荣;华选新膺,合锡龙章之彩。兹奉皇太后懿旨,以册宝封尔为皇贵妃。尔其诚摅爱敬。益展冬温夏清之忱;德楙肃雝,用佐旰食宵衣之治。率六宫而赞化,丕树芳型;备四德以垂模,永资闺助。祗承荣命,敬迓鸿禧。钦哉。 咸丰帝尊封道光帝康慈皇贵妃为康慈皇贵太妃册文: 化佐坤仪,令则早宣于兰戺;礼隆巽命,徽音聿播于椒涂。爰考彝章,式崇显号。皇考康慈皇贵妃。温恭秉德,淑慎垂模,度著珩璜。侍宵衣而矢恪,仪昭圭璧,式星掖以流徽。璇闱表翊赞之勤,久隆恩眷;彤管协臧嘉之颂,益茂芳型。宜奉崇仪,用彰懿范。谨以册宝尊封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于戏,康强逢吉,蕃厘增玉篆之辉;慈爱为怀,令闻焕金泥之字。谨言。 咸丰帝尊谥大行皇太后为孝静皇后册文: 崇仪告备,荐玉策以申虔;懿行垂光。勒瑶函而纪实。溯慈晖之煦育,报称宜隆。;献宝箓之鸿称,阐扬莫罄。钦惟皇妣大行皇太后,性成淑慎,范表温恭。华阀钟祥,备坤仪而作则;椒涂摄位。襄内治以宣猷。事皇考者廿余年,恭谨常昭于在昔;抚藐躬者十五载。恩勤克媲于所生。虔思顾复之仁。母仪无忝。聿展尊崇之典;媺德宜彰,延年颂洽乎寰瀛。晋位礼隆夫罔极,方冀慈闱笃祜。长承爱日之欢,何期仙驭升遐。遽抱履霜之感,追攀莫及。永慕弥深,思懿范以如存。受大名而允当;孝彰柔顺;夙娴宫阃之仪;静协安贞。聿表珩璜之度;四海锡康绥之祉,六宫承慈惠之型。宗社凝庥。邦家衍庆,佥言咸翕,众善同符。谨奉册宝。恭上尊谥,曰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于戏,镂赤文而焕彩,宜特隆归美之称;镌宝册而扬芬,庶稍展追崇之悃。伏冀慈灵默佑,嘉德惟馨。典册常新,等彝章而并重;隆名永协,垂亿禩以无穷。祗备上仪,茂昌景祚。谨言。

道光皇帝有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三个皇后,那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谁呢?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生于嘉庆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原为蒙古科尔沁左右翼(在今中国内蒙古通辽市境内)人,死后抬入满洲正黄旗。博尔济吉特氏是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的妃子,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养母,也是恭忠亲王爱新觉罗·奕欣的生母。初入宫为静贵人,十四年为贵妃,二十年为静皇贵妃。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七月初九日崩,享年四十四岁。咸丰年间初谥为: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穆宗即位后,祔庙、加谥。尊谥为: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有三子一女,分别为奕纲、奕继(均早殇)、皇六子恭亲王奕欣。皇六女固伦寿恩公主,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下嫁景寿。孝静成皇后虽然生前未成为皇后,但死后被咸丰帝追封为皇后,成为清朝历史上和顺治董鄂妃一样既非前朝皇后、也非本朝皇帝的生母而被追封的皇后。

孝全成皇后的死因之谜

关于孝全皇后的死因,历来众说纷纭,都说皇后死于非命,且矛头都指向婆婆孝和皇太后。 此说法有两个版本,一是为父乞官被太后责备,羞愧自杀。《清宫词》中第二首写孝全成皇后的诗云:

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杯鸩毒兆当筵,温成贵宠伤盘水,天语亲褒有孝全。 作者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其时孝和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亦不敢违命也,故特谥之曰:‘全’。”照这首诗看,孝全皇后暴崩,似是新年宫中家宴,酒中为人下毒所致。但“温成贵宠伤盘水”兼用宋仁宗张贵妃恃宠称骄及庆历八年(1048年)近侍作乱纵火,曹皇后率宫人救火擒贼的故事,含沙射影,牵连到了孝和皇太后。史载:宋仁宗张妃颇与闻外事,曾为其伯父尧佐乞官,或者孝全皇后亦有类似的举动,为父亲颐龄向道光帝求官,而孝和皇太后有所责备,孝全皇后因而羞惧服毒。真相究竟如何,没有人敢再追查下去,只能不了了之,诚所谓“宫闱事秘,莫得闻矣”! 奕䜣《清朝野史大观》中还有一种说法,即谋害奕䜣阴谋败露,被迫自杀。 奕䜣(即后来的恭亲王)是道光帝的静贵妃(后谥孝静成皇后)所生,文武双全,而且聪明过人,后来更支持洋务运动,和西方人(中国人蔑称为“洋鬼子”)接近,有“鬼子六”之称;而孝全皇后所生的奕詝则软弱无能,一副老好人模样,难堪大任,道光帝原先最中意奕䜣,有意立他为嗣。孝全皇后为确保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皇位,遂摆下毒鱼宴,企图毒死奕䜣。一天,奕䜣正好来孝全皇后和奕詝所住的钟粹宫找奕詝玩,皇后便派人通知奕䜣之母静贵妃,说让奕䜣在自己寝宫里吃饭。临近开宴,皇后偷偷叫来儿子奕詝,让他不要吃桌上的鱼。奕詝不明白原因,不肯听从,皇后只好把图谋告诉了他。但奕詝忠厚仁慈,且与奕䜣关系最好,所以在吃饭时,当奕䜣要夹鱼吃时,他狠命地踩了奕䜣一脚,如此数次,聪明的奕䜣自然明白了,便再也没有要吃鱼。皇后的图谋没有得逞。这时,皇后宫中的一只猫在桌底下吃了奕䜣吃掉下来的鱼骨头,但吃完没多久,就突然狂窜起来,没跑多远就倒地而死。奕䜣大惊,回家告诉了母亲静贵妃,静贵妃也大吃一惊,忙去告诉孝和皇太后。太后大怒,便命令道光帝赐死皇后。道光帝虽然不舍得皇后,但母命难违。孝全皇后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保全,只好自尽。 然而这两种说法都有着极大的硬伤:孝全的家族极其显贵,其祖为清朝著名将军,战功显赫,其父拥有世袭爵位,更在实际职务上官至从一品的驻防将军,孝全并没有为其父乞官的必要。二来孝全皇后所生的奕詝当时既是道光帝的嫡子,又是长子,很难想象同为嫡长子的道光帝会偏心庶子。 且终道光一朝,孝全皇后所获盛宠也远非奕䜣之母静贵妃所能稍及,且当时奕詝身体尚且健康(他受伤坡脚是在孝全皇后去世后),据说面貌也颇似皇后,且一直有“仁孝”之名,综上所述,起码在孝全皇后还在世时,奕䜣并没有形成对奕詝的威胁,很难想象道光会在孝全皇后还在世就属意奕䜣。孝全皇后没有必要冒着严酷的清朝家法谋害一个年幼的庶子;更何况,孝全皇后已经母仪天下,就算将来她的儿子不登大宝,无论哪一个皇子继位,她都是名正言顺的母后皇太后,无论从那一方面评论,毒害庶子都经不起推敲。 另一个原因则是这样说的:孝全皇后当年在做“全贵妃”生下皇四子的时候捣了鬼。全贵妃原本的预产期,在生下皇五子的祥妃之后。但当时皇长子早逝,谁要是先生下了儿子,谁的儿子就是事实上的庶长子,日后能问津帝位。于是全贵妃就暗中找了太医,软硬兼施,逼着太医配制了催产药物,终于比祥妃提前七天生下了儿子。——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皇太后与皇后婆媳反目,皇后又失了权,于是就有人向皇太后报告了这个多年前的隐秘。此事一发,皇太后更不能容忍,于是逼着皇后自尽。 不过,在众多说法中,这种说法倒是最站不住脚的。且不说清宫中对后妃生育管理极严;也不说以那年头足月婴儿尚且极低的成活率,焉有哪个后宫女人愿意主动让自己的儿子“早产”,增加夭折的机率;就是这种说法的理论根据——事实上的庶长子能够问津帝位,其母能够爬上皇后之位,就已经很不对头。清朝皇位传承与其它皇朝不同,从来没有“立长”的祖制。况且皇四子出生时,佟佳皇后还活得很精神,一点也没有提早死掉空出后位的迹象。 但也有人认为《清宫词》诗注中所说下毒者乃是孝和皇太后本人,至于太后为何下毒,也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和被迫自杀的第一种说法差不多,即皇后大概因为父乞官犯了家法而被太后责备,不同的是皇后没有羞愧自尽,而太后却用毒酒害死了皇后。 不过第二种说法更为流行,即婆媳二人早就关系不和,太后因此用毒酒害死了皇后。 相传道光十五年(1835年)孝和皇太后六十岁大寿时,道光帝为讨太后欢心,亲自制作皇太后六旬寿颂十章,在太后寝宫寿康宫(在圆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中)颂读贺寿。而皇后为了讨得皇帝和太后欢心,也来凑热闹,且她诗词文章无一不精,当下一挥而就,写成“恭和御诗十章”,献给太后。 过了几天,道光帝去向太后请安时,随便聊起皇后赋诗祝贺一事。太后却说:“皇后敏慧过人,未免可惜。”道光帝觉得她讲得奇怪。太后又道:“妇女以德为重,德厚方能载福,若仗着一点才艺卖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言下之意即是“女子无才便是德”。道光帝听了也没放在心上。但宫中有好事之徒把太后的这种随意闲聊添油加醋地说给皇后听。皇后有些不高兴,心想:“我乃一国之母,生下皇子,又是皇长子,将来免不了身登大位,我便是皇太后的命,难道能说我没有福份么?”觉得太后有意损她。 才色俱佳的皇后,因道光帝的宠爱,更生骄娇之气,太后小看她,便不免心存芥蒂,表面上也就流露出来。有时去寿康宫请安,言语中颇含讥讽。太后一贯养尊处优,无法忍受。婆媳两人越来越生分了,再加上宫女嫔妃们从中搬弄是非,关系更加不和。道光十九年(1839年)冬,皇后偶然受了些风寒,太后亲自驾临皇后寝宫探视,态度十分慈祥,使道光帝颇觉欣慰。转眼过了元旦,皇后的病已有起色,便坐上凤辇去寿康宫叩头谢恩,婆媳两人聊得很开心,关系似乎好转。过了几天,太后派人送了一瓶酒给皇后,皇后喝过后当天就暴崩了。照此说法,太后下毒的可能性很大,但都没有其它确切的证据。

道光帝有几个皇后

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户部尚书、一等子布颜达赉女。宣宗为皇子,嘉庆元年,仁宗册后为嫡福晋。十三年正月戊午,薨。宣宗即位,追册谥曰孝穆皇后。初葬王佐村,移宝华峪,以地宫浸水,再移龙泉峪,后即于此起慕陵焉。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

   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三等承恩公舒明阿女。宣宗为皇子,嫡福晋薨,仁宗册后继嫡福晋。宣宗即位,立为皇后。道光十三年四月己巳,崩,谥曰孝慎皇后,葬龙泉峪。咸丰初上谥。光绪间加谥,曰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女一,端悯固伦公主,殇。   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清朝苏州驻防将军、乾清门二等侍卫、世袭二等男、赠一等承恩侯、晋赠三等承恩公钮祜禄·颐龄之女,满洲镶黄旗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二月二十八生。清仁宗孝和睿皇后的侄女。道光元年七月封为全嫔,三年十一月二十五册晋全妃,五年四月十三晋全贵妃,十三年八月十五晋称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十一月立为皇后。二十年正月十一(1840年2月13日)崩于紫禁城钟粹宫,寿三十三。十七日宣宗赐谥孝全皇后,当年十一月葬入清西陵慕陵龙泉峪地宫,后与宣宗合葬。经过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累次上谥,谥号全称为: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子一:奕詝(咸丰帝)。女二,端顺固伦公主、寿安固伦公主。    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后事宣宗为静贵人。累进静皇贵妃。孝全皇后崩,文宗方十岁,妃抚育有恩。文宗即位,尊为皇考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七月,太妃病笃,尊为康慈皇太后。越九日庚午,崩,年四十四。上谥,曰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葬慕陵东,曰慕东陵。穆宗即位,祔庙,加谥。光绪、宣统累加谥,曰孝静康慈懿昭端惠庄仁和慎弼天抚圣成皇后。子三:奕纲、奕继、奕䜣。女一,寿恩固伦公主,下嫁景寿。 请采纳~

静贵妃和皇贵妃谁大?

皇贵妃更大。皇贵妃是清朝才有的,清朝的后妃制度为:一,皇后;二,皇贵妃;三,贵妃;四,妃;五,嫔;六,贵人;七,常在;八,答应。其中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其余则不定数。 皇贵妃形同副后。

静贵妃的“静”只是封号,位分是贵妃。

清朝十二帝皇后

  一、太祖.努尔哈赤(天命):

  1.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孟古姐姐(原为太祖大妃,后以太宗   生母追封皇后)   二、太宗.皇太极(天聪、崇德):   1.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嫡皇后)   2.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原为太宗庄妃,以世祖生母尊为皇太后)   三、世祖.福临(顺治):   1.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后废为静妃)   2.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世祖继后)   3.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原为世祖妃,以圣祖生母尊为皇太后)   4.孝献皇后——董鄂氏(原为皇贵妃,死后追封为皇后)   四:圣祖.玄烨(康熙):   1.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圣祖嫡后)   2.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圣祖继后)   3.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原为皇贵妃,死前一天封后)   4.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原为圣祖德妃,以世宗生母尊为皇太后)   五、世宗.胤禛(雍正):   1.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原为世宗嫡福晋,世宗继位立为皇后)   2.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原为世宗妃,以高宗生母尊为皇太后)   六、高宗.弘历(乾隆):   1.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原为高宗嫡福晋,高宗继位立为皇后)   2.继后——乌喇那拉氏(原为高宗继后,因与高宗不合,以皇贵妃丧仪葬,无谥)   3.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原为高宗皇贵妃,死后初追封皇贵妃,嘉庆元年以仁宗生母追封皇后)   七、仁宗.颙琰(嘉庆):   1.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原为仁宗嫡福晋,仁宗继位立为皇后)   2.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仁宗继后)   八、宣宗.旻宁(道光):   1.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宣宗嫡福晋,薨,后宣宗即位追谥为皇后)   2.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宣宗继后)   3.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宣宗继后)   4.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原为宣宗皇贵妃,因抚养文宗尊为康慈皇太后,后追封皇后孝静皇后)   九、文宗.奕詝(咸丰):   1.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原为文宗嫡福晋,薨,后宣文宗即位追为皇后)   2.孝贞显皇后(慈安)——钮祜禄氏(文宗皇后)   3.孝钦显皇后(慈禧)——叶赫纳拉氏(原为文宗皇贵妃,后以穆宗生母尊为皇太后)   十、穆宗.载淳(同治):   1.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穆宗嫡后)   十一、德宗.载湉(光绪):   1.孝定景皇后(隆裕)—— 叶赫纳拉氏(德宗嫡后)   十二、宣统帝.溥仪:   1.皇后——郭博勒氏.婉容   另注:2002年,清室后代上溥仪谥号曰“愍皇帝”(根据古代谥号含义,“憨”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为同情类谥号),庙号“恭宗”,尊骨灰奉安处为“献陵”。尊婉容为“孝恪愍皇后”,谭玉龄为“明贤皇贵妃”,李玉琴为“敦肃福贵妃”,李淑贤为“孝睿愍皇后”。

道光帝有几个儿子?

一共有9个儿子,分别是爱新觉罗·奕纬、爱新觉罗·奕纲、爱新觉罗·奕继、爱新觉罗·奕詝、爱新觉罗·奕誴、爱新觉罗·奕欣、爱新觉罗·奕譞、爱新觉罗·奕詥、爱新觉罗·奕譓。

1、爱新觉罗·奕纬

多罗隐志郡王爱新觉罗·奕纬(1808年—1831年),道光帝长子。嘉庆十三年戊辰四月二十一日未时生,母和妃那拉氏卿衔成文之女。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嘉庆帝封其为多罗贝勒。

道光十一年辛卯四月十二日未时卒,谥“隐志”,终年二十四岁。咸丰即位后,追封多罗郡王。

2、爱新觉罗·奕纲

奕纲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十月廿三,生母是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奕䜣的亲生哥哥。奕纲只活了5个月,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初八,奕纲病死,咸丰帝即位后,追封哥哥为顺郡王,谥号和。

3、爱新觉罗·奕继

爱新觉罗·奕继(1829年―1829年),清朝道光帝第三子,出生后不久病死。咸丰帝即位后,追封为慧郡王,谥号质。

4、爱新觉罗·奕詝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地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

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

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5、爱新觉罗·奕誴

爱新觉罗·奕誴(cóng)(1831年-1889年),道光帝五子,过继给惇恪亲王绵恺,为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

生于道光十一年辛卯六月十五日辰时,仅比咸丰帝奕詝(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生)晚出生六天。京城民间称为小五爷。

同治四年,任宗人府宗令。光绪十五年正月十九卒,谥勤。清华大学驻地原是奕誴王府,民间称小五爷府。

6、爱新觉罗·奕欣

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咸丰年间,奕欣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欣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欣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

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欣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

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

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谥号为“忠”。其孙溥伟袭封恭亲王爵位。

7、爱新觉罗·奕譞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

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为醇郡王。咸丰帝死后奕譞与恭亲王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

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亲王。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

光绪十年(1884年),恭亲王奕欣所带领的军机处被慈禧全班斥退,史称甲申易枢,奕譞开始以商办之名接掌政权。光绪十一年(1885年),总理海军衙门,任内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公历1891年1月1日),醇亲王奕譞薨于藩邸,时年51岁,谥号醇贤亲王。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

8、爱新觉罗·奕詥

奕诒,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八子,其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笔帖式灵寿女。道光二十四年生钟端亲王奕诒,时为琳妃。

生卒时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正月二十六日至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十一月初四日,享年25岁,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正月咸丰帝即位,封为多罗钟郡王,卒后谥“端”,无子,奉旨以从子(载涛)为嗣。

与皇七子醇贤亲王奕譞、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及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为一母所生。

9、爱新觉罗·奕譓

爱新觉罗·奕譓(huì),封孚敬郡王,道光帝第九子。生卒时间:道光二十五年(爱新觉罗·奕譓)十月十六日至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二月初八。

其母为道光帝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笔帖式灵寿女。二十五年生皇九子孚敬郡王奕譓。与皇七子醇亲王奕譞、皇八子钟瑞郡王奕诒及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为亦母所生。

孚敬郡王奕譓,宣宗第九子。文宗即位,封孚郡王。穆宗即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同治三年,分府,仍在内廷行走,命管乐部。

十一年,授内大臣,加亲王衔。德宗即位,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光绪三年二月,薨,谥曰敬。无子,以愉恪郡王允隅玄孙奕栋子载沛为后,袭贝勒。

卒,又以奕瞻子载澍为后,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又以贝勒载瀛子溥伒为后,封贝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旻宁

清朝皇帝皇后名单?按照先后的顺序

  太祖努尔哈赤 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氏孟古姐姐(皇太极生母,由于皇太极的生母生前只是侧福晋,为提高生母身份,并未追封太祖的其他三位正妻,仍称大妃。三位大妃分别是:元妃佟佳氏哈哈纳扎青,继妃富察氏衮代,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   

  孝烈武皇后 乌拉那拉氏阿巴亥(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之后追封的,多尔衮死后被褫夺摄政王封号,阿巴亥的皇后封号也被废除。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为多尔衮平反,复其王爵,但未复阿巴亥的皇后封号)     太宗皇太极 孝端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哲哲      孝庄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福临生母)   世祖顺治福临 废皇后(静妃) 博尔济吉特氏    孝惠章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孝康章皇后 佟佳氏(玄烨生母)      孝献皇后 董鄂氏(董鄂氏生前封号为“贤”,位号是皇贵妃。追封皇后,徽号端敬,谥号孝献,但不祔宗庙,也就是灵位不入太庙,所以谥号中没有顺治的谥号“章”字)      圣祖康熙玄烨 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氏(废太子胤礽生母)      孝昭仁皇后 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 佟佳氏 (胤禛养母)     孝恭仁皇后 乌雅氏 (胤禛生母)   世宗雍正胤禛 孝敬宪皇后 乌拉那拉氏      孝圣宪皇后 钮祜禄氏 (弘历生母)    高宗乾隆弘历 孝贤纯皇后 富察氏      废皇后 乌拉那拉氏(乾隆的第二位皇后,永璂生母,乾隆三十年忤旨收回金册金宝,相当于被废,丧葬规格等同于皇贵妃)      孝仪纯皇后 魏佳氏(颙琰生母)      仁宗嘉庆颙琰 孝淑睿皇后 喜塔腊氏 (旻宁生母,嘉庆二年薨)     孝和睿皇后 钮祜禄氏      宣宗道光旻宁 孝穆成皇后 钮祜禄氏(嘉庆十三年薨,宣宗追封皇后)     孝慎成皇后 佟佳氏    孝全成皇后 钮祜禄氏(孝和睿皇后侄女,奕詝生母)      孝静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奕生母,咸丰五年七月,尊为康慈皇太后,当月薨,谥孝静康慈弼天抚圣皇后,不系宣宗谥,不祔庙。穆宗载淳即位,祔庙,加谥)      文宗咸丰奕詝 孝德显皇后 萨克达氏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 钮祜禄氏      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叶赫那拉氏杏贞(载淳生母)      穆宗同治载淳 孝哲毅皇后(嘉顺皇后) 阿鲁特氏      德宗光绪载湉 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 叶赫那拉氏静芬      逊帝宣统溥仪 皇后 郭布罗氏婉容 皇后(213)史籍(1)

相关参考

道光孝静成皇后怎么死的

道光孝静成皇后怎么死的?孝静成皇后活了多少岁?博尔济吉特・雨宁,生于1812年6月19日(嘉庆十七年五月十一日),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原为蒙古科尔沁左右翼(在今中国内蒙古通辽市境内)人,死后抬入满洲

咸丰皇帝为何不愿意封孝静成皇后为太后

孝静成皇后,为刑部员外郎花良阿之女,姓博尔济吉特氏。她是道光帝的妻子,在孝全成皇后去世之后,将清文宗咸丰帝抚养长大。因为有抚养帝王的恩宠,所以后来被封为太后。而至于为什么孝静成皇后没有入享太庙,这就要

道光皇帝的子女有哪些

皇子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时为宁藩邸使女,皇次子爱新觉罗・奕纲,顺和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嫔。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慧质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妃

道光帝的皇后有四个,你知道是哪四个吗

道光帝的皇后有四个,你知道是哪四个吗?  被大英帝国打断两次门牙的道光帝,有四个皇后,分别是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孝慎成皇后佟佳氏、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孝穆成皇后(1781—

道光为什么不选奕?当皇帝

  奕?,全名爱新觉罗・奕欣,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奕?是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号乐道堂主人,又因为亲近外国列强,时人称其为

道光帝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的生母是谁

道光帝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的生母是谁?孝静成皇后简介寿恩固伦公主,道光帝第六女,道光十年(1830年)十二月初七生,母静妃博尔济吉特氏,二十四年(1844年)二月封为寿恩固伦公主,指配景寿。道光二十五年

爱新觉罗 奕訢,爱新觉罗·奕欣的家族成员

爱新觉罗·奕欣的介绍爱新觉罗·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生母为孝静成皇

他把皇位让给了谁? 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诏

魏孝静帝禅位诏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东魏权臣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帝元善见退位,东魏孝静帝颁布禅位诏书,在众多退位诏中别有风格。天子把心中的怨恨,用曲笔的方式安插在诏书之中。其中“盗名字者遍于九服

魏孝静帝元善见是怎样的人

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即东魏孝静帝,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之子,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534年至550年在位。北魏永熙三年(534年),经高欢和

魏孝静帝元善见有几个老婆

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即东魏孝静帝,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之子,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534年至550年在位。北魏永熙三年(534年),经高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