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知 吃虫节的传说(仡佬族)

Posted

篇首语: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新知 吃虫节的传说(仡佬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新知 吃虫节的传说(仡佬族)

  每年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

  传说古时候,仡佬山虫灾连年,五谷歉收。人们面对虫灾无可奈何。寨老们经过商议,悬下重赏:谁能除掉虫害,赏三头肥猪。红榜一出,首先是公鸡前来揭榜,它说:"我起得最早,我能除掉害虫。"谁知,公鸡到了田里,没吃到几个虫子,就被露水打湿了羽毛,打着哆嗦败下阵来。接下来,鸭子揭榜,它说:"我的羽毛不怕水,我的嘴也大,一定可以消除虫害。"可是,鸭子在水里游,害虫在禾苗上飞,它脖子伸得很长,就是吃不到几只虫子。最后,一个道士揭榜,他说:"我的法术可以治虫害。"他奋力施法,只是虫子哪里听得懂法咒,道士也败下阵来。

  眼看一年的收成又要给害虫吃掉了,人们更加着急。这时,也就是六月初二这一天,有个叫甲娘的穷人忽然有了意外发现。她从外乡回娘家,没有带礼物,心里很难过。她边走边想,可是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当她走到自家的田垌时,愁得走不动了,就坐在田坎上休息。几个孩子见妈妈不走了,就跑到田里捉虫子玩,一下子捉了好几包。甲娘见了,突然想到,就用虫子做礼物吧。于是,她把虫子带回家,炒了给大家吃,大家都觉得清香可口。这一发现一下子就传开了。人们争着捉虫子吃。害虫数量大减,那年取得了大丰收。寨老们赏了甲娘三头肥猪,甲娘把猪杀了分给百姓。后来,甲娘死了,人们在田垌中间立庙,纪念甲娘,这座庙后来就叫"吃虫庙"。

  从那以后,每年六月初二,仡佬族各村各寨都要杀猪过吃虫节。这一天,村上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娘家,并且一路走一路捉虫。吃过晚饭后,人们都聚集到吃虫庙,唱歌跳舞。然后,排成长队到田垌游行。边走边捉虫,还插撒有鸡血的小白旗,表示对害虫示威,对甲娘纪念。

相关参考

揭秘牛王节的传说与由来 走进仡佬族牛王节

牛王节是中国西南一带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相传牛王节是为纪念牛为人们的生活做出的贡献而举行的酬神节日。“牛王节”又称之为“敬牛王菩萨”或“祭牛王”。每到这一天,当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杀鸡备酒,点香燃烛烧纸线,

揭秘牛王节的传说与由来 走进仡佬族牛王节

牛王节是中国西南一带仡佬族的传统节日,相传牛王节是为纪念牛为人们的生活做出的贡献而举行的酬神节日。“牛王节”又称之为“敬牛王菩萨”或“祭牛王”。每到这一天,当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杀鸡备酒,点香燃烛烧纸线,...

历史新知 除恶节的传说(苗族)

  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贵州黄平施秉两县的苗家照例要过“除恶节”。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呢?   传说,从前有个魔王,长得非常高大,力气也很吓人,最可恶的是他专门偷吃人们的牛马,害

历史新知 苗族爬山节的传说

  每年阳春三月,苗族青年男女都以极其欢快的心情,欢度一年一度的爬山节。“爬山节”是苗族青年男女“游方”,即谈情说爱为主要内容的节日。通过爬山活动,达

历史新知 杀鱼节的传说(苗族)

  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贵州龙里、贵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杀鱼节”。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祝愿

历史新知 元霄节的传说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历史新知 瑶族赶鸟节的传说

  每年二月初一,是瑶族人的赶鸟节。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江华山区,林木茂密,很适宜鸟雀繁衍生息。以五谷为食的山雀、野鸡、斑鸠等等熬过了严冬,看到山桃花开了,伸动翅膀,飞上天空,站上了高枝,看到山里

历史新知 侗族林王节的传说

  我国许多地区都兴五月五日过端午节吃粽粑,为的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然而也有例外,贵州景屏县的寨母一带的侗家,就是六月辰日吃粽粑,为的是纪念当地的一个侗族农民起义领袖林王。寨母过节不仅包有一般大

仡佬族的衣饭节是怎么来的 仡佬族节日

衣饭节的传说世界因为多姿多彩而美丽,也因为互相尊重而和谐,在世界上的文化就是这个道理,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在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仡佬族的衣饭节就是一个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而且还有非常美丽的传说,

仡佬族的衣饭节是怎么来的 仡佬族节日

衣饭节的传说世界因为多姿多彩而美丽,也因为互相尊重而和谐,在世界上的文化就是这个道理,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在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仡佬族的衣饭节就是一个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而且还有非常美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