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沙僧为什么要戴九颗骷髅项链?

Posted 西游记 沙僧

篇首语: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西游记》中沙僧为什么要戴九颗骷髅项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西游记》中沙僧为什么要戴九颗骷髅项链?

2、西游记中沙和尚戴的其实不是佛珠而是骷髅

《西游记》中沙僧为什么要戴九颗骷髅项链?

沙悟净,又叫沙僧、沙和尚,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他是唐僧在流沙河收的徒弟。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吃人为业。成为唐僧徒弟之后与师傅、师兄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白龙马一起赴西天取经,经九九八十一难后,功德圆满,被封为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

如今,你若问任何一个人,沙和尚脖项上挂的是什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佛念珠呀!”其实,在吴承恩的小说中,沙僧脖颈上起初戴的并不是什么念珠,而是用九颗人头骷髅穿起来的项链。

小说第二十二回对此有清楚的描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西游记》,卷首有古干绘制的《西游记图像》,其中第一页为《取经四圣》,而位于左上的第一幅就是沙僧肩挑担、手握月牙铲、项挂骷髅的形象,尤其正中间那具骷髅被刻意加大、突出。吴承恩为什么要给沙僧设计这样一个可怕的道具呢?近日,中山大学古代戏曲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康保成的一篇论文最终揭开了谜底。

皈依前,沙和尚项下的骷髅是他吃人的见证,也是他炫耀战功的一种方式。

康保成认为,沙和尚项下挂着的骷髅,是他生吃活人的见证,这在小说中交代得清清楚楚。第八回,沙和尚被观音菩萨降伏,情愿皈依正果,主动讲道:“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

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说法,沙僧的原型深沙脖子上那串骷髅是三藏法师的前身,据说唐僧曾两度被深沙神吃掉。在元人《西游记》杂剧中,深沙已变成沙和尚,他脖项上挂着九个骷髅头,据说唐僧“九世为僧”,被沙和尚“吃他九遭”。如此说来,将骷髅头挂在项上原本并不是菩萨的发明,而是沙僧炫耀战功的资本。

这种用人头骨来炫耀战功的方式其实源于古代原始部落。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世界各地的原始部落,普遍存在猎首、食人并以人的头骨做装饰的习俗。在非洲原始部族中,战俘往往被吃掉,而头骨则成为被炫耀的战利品。

据英国人类学家海顿的介绍,在澳洲土著中,人头骨是战利品,是勇敢的标志。小伙子要娶妻,没有人头骨姑娘就不喜欢,找不到老婆。

一个敌人被杀,就砍下头,用藤索穿入下颚骨携回家中。人头被悬挂在房屋的正柱上作装饰,犹如“一束束葡萄,或一串串葱头”。

猎头习俗,往往和头颅崇拜相联系。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金枝》中多处记载了原始部族的猎头习俗,几乎无一不是把头颅当做神灵崇拜的。例如,在西非的原始部族中,国王逝世后,他的心要被新国王吃掉,但他的头,则被供起来当做神物。我国史前时代也有猎头习俗。《山海经》中的刑天,就是一位被砍了头的英雄。根据史书记载,直到汉代,还保留着以斩获敌人首级的多少作为军人论功行赏的凭据的制度。蔡琰《悲愤诗》中“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诗句,是北方少数民族以人头炫耀战功的真实记录。

吴承恩的骷髅项链描写,并非闲来之笔,其实有着很深的佛教渊源。在《西游记》第二十二回,沙僧皈依之后,遵照菩萨的指令,取下脖子上挂的九个骷髅,用绳子一穿,又把观音菩萨的红葫芦拴在当中,放在河里,骷髅和红葫芦立刻变成一只小船,将唐僧等人载过。到了岸上,木叉行者收起了红葫芦,那些骷髅立刻化成九股阴风,一会儿就不见了。流沙河是鹅毛都俘不起来的弱水,为何那些骷髅和观音的菩萨的葫芦一起,就能成为渡水的宝筏?

康保成说,沙和尚项上的骷髅,不是普通的骷髅,它本是得道高僧(唐僧)的头骨。在佛教密宗中,金刚、明王、护法神等神佛造像大都有骷髅装饰品,有的戴骷髅冠,有的身戴骷髅璎珞(项链)。例如,怖畏金刚身佩50颗鲜人头,遍体挂人骨珠串。据说佩戴人骨、骷髅一方面象征世事无常,另一方面象征战胜恶魔和死亡。

藏密中骷髅装饰来自印度。八世纪时,莲花生大师所创立的西藏金刚舞(即羌姆),最初就带有印度密宗仪式的显著特点。在印度佛教那里,一般人的骷髅与得道高僧的骷髅价值完全不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元杂剧《西游记》都说沙和尚项上的骷髅是唐僧的前身。这唐僧可不是一般的和尚,而是佛祖如来弟子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的罗汉,吃他一块肉便可长生不老。既然唐僧浑身上下都是宝,将他前身的头骨摆成九宫形状,再加上菩萨的宝葫芦居中,得以顺利渡过弱水便不难理解。

沙和尚原本一直戴骷髅项链,只是到了元代,骷髅项链才逐渐变成了一串念珠。

康保成认为,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中的密宗还不正宗。后来密宗的势力不仅很快在印度本土发展起来,而且迅速传到我国,到唐玄宗开元年间,“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翻译密宗经典,并在各地建曼荼罗坛场,密宗才在我国传播开来。《西游中》中沙僧形象的前身——密宗护法神深沙神信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据佛典记载,深沙与俘丘本是两个恶鬼的名字,到唐朝时合而为一,成为佛教密宗的护法神了。公元839年,日本和尚常晓将中土的深沙神王像带到了日本。他带去的深沙神像就身挂骷髅装饰品。

其实,从中唐到宋,内地的深沙神信仰十分兴盛,这从一些禅宗语录中也看得出来。到了元代初,随着统治者对密宗的信奉,一种戴骷髅头表演的十六天魔舞也在宫廷中演出,但很快受到禁止。据《元史·顺帝纪》记载,到至正十四年(1354年),十六天魔舞仍在宫廷中演出,但四天王与骷髅头装饰都没有了,表演者变成了十六名妙龄宫女。可以推测,至元时之所以禁演十六天魔,很可能是由于骷髅头装饰的缘故。

元蒙统治者尚对骷髅装饰心怀不悦,到了明代,汉人更不可能让一个已经皈依正果的僧人始终挂着令人恐怖的死人头骨装饰品了。所以,在许多人看来,沙和尚项上应当换成一串念经咒时计数用的念珠。于是沙僧真的成为慈悲的和尚,变得和蔼可亲了。

其实我倒是觉得沙僧脖子上的骷髅是唐僧的九个前世,沙僧在小说中给人的形象就是忠厚老实,所以这收集师傅前世尸骸的责任自然就是他份内的事情。而且,这骷髅也是时刻提醒沙僧要记得有一取经人在等着他。

西游记中沙和尚戴的其实不是佛珠而是骷髅

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印象中沙和尚脖子上挂的,是一串粗大的佛珠。这串大珠子,是沙僧的一大特色。原著里的沙僧也是挂着这样一串大珠子,然而,事实上作者吴承恩的笔下的沙僧戴的却不是佛珠,而是一串用九颗人头骷髅穿起来的项链。

沙僧是在流沙河的时候戴着这串巨大的项链的。这挂骷髅,是他生吃活人的见证,也是他炫耀战功的一种方式。小说中如此交代:第八回,沙和尚被降伏,情愿皈依正果,主动讲道:“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尽沉水底。这个流沙河的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这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玩耍。”

显然,原著中的沙僧戴的并非佛珠,而是骷髅。那么沙僧自己的骷髅项链什么下落呢?惠岸行者帮助唐僧师徒收服沙和尚后,用这九个不沉水的奇异骷髅和观音菩萨的一个葫芦做了一个宝船,送四人过了流沙河,然后骷髅就化作九股阴风散了。至于我们看的电视中,沙僧戴的这串佛珠,在原著中却是没有提到,所以应该是导演为了在骷髅消失后为了继续彰显沙僧人物特色,擅自送给沙僧戴的!

相关参考

西游记中沙和尚为什么佩戴九颗骷髅项链?

在大家的印象里,沙和尚是一位朴实忠厚、不辞劳苦的人。然而,沙和尚在《西游记》中的第一次亮相,却是一个十足的恶魔:“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

西游记中沙和尚为什么佩戴九颗骷髅项链?

在大家的印象里,沙和尚是一位朴实忠厚、不辞劳苦的人。然而,沙和尚在《西游记》中的第一次亮相,却是一个十足的恶魔:“青不青,黑不黑,晦气色脸;长不长,短不短,赤脚筋躯。眼光闪烁,好似灶底双灯;口角丫叉,

西游记中沙和尚戴的其实不是佛珠而是骷髅

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印象中沙和尚脖子上挂的,是一串粗大的佛珠。这串大珠子,是沙僧的一大特色。原著里的沙僧也是挂着这样一串大珠子,然而,事实上作者吴承恩的笔下的沙僧戴的却不是佛珠,而是一串用九颗人头骷

西游记中沙和尚戴的其实不是佛珠而是骷髅

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印象中沙和尚脖子上挂的,是一串粗大的佛珠。这串大珠子,是沙僧的一大特色。原著里的沙僧也是挂着这样一串大珠子,然而,事实上作者吴承恩的笔下的沙僧戴的却不是佛珠,而是一串用九颗人头骷

沙僧脖子为啥总挂着人骨珠串?

如今,你若问任何一个人,沙和尚脖项上挂的是什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佛念珠呀!”其实,在吴承恩的小说中,沙僧脖颈上起初戴的并不是什么念珠,而是用九颗人头骷髅穿起来的项链。小说第二十二回对此有清楚

沙僧脖子为啥总挂着人骨珠串?

如今,你若问任何一个人,沙和尚脖项上挂的是什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佛念珠呀!”其实,在吴承恩的小说中,沙僧脖颈上起初戴的并不是什么念珠,而是用九颗人头骷髅穿起来的项链。小说第二十二回对此有清楚

揭秘西游记中的沙和尚胸前为何要挂九颗骷髅?

《西游记》中,塑造了很多形象怪异的人物,同时也描写了很多稀奇的兵器和饰品。就拿唐僧的“取经四人组”来讲,大家对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印象都很深,唯独对任劳任怨的沙和尚不是很感冒,总认为他就是一个“软柿子

揭秘西游记中的沙和尚胸前为何要挂九颗骷髅?

《西游记》中,塑造了很多形象怪异的人物,同时也描写了很多稀奇的兵器和饰品。就拿唐僧的“取经四人组”来讲,大家对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印象都很深,唯独对任劳任怨的沙和尚不是很感冒,总认为他就是一个“软柿子

沙僧沙悟净脖子上的骷髅为何会变成念珠

沙悟净是唐僧在流沙河收的徒弟。本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吃人为业。成为唐僧徒弟之后与师傅、师兄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白龙马一起赴西天取经,经九九八十一难后,功德圆满。一般

沙僧沙悟净脖子上的骷髅为何会变成念珠

沙悟净是唐僧在流沙河收的徒弟。本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吃人为业。成为唐僧徒弟之后与师傅、师兄孙悟空、猪八戒以及白龙马一起赴西天取经,经九九八十一难后,功德圆满。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