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是给刘邦建造面子工程
Posted 刘邦
篇首语:没有道路直接通向成功,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来凝结这条漫长的道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萧何是给刘邦建造面子工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萧何是给刘邦建造面子工程
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肱骨重臣,是刘邦身边重要的谋士之一。
汉高祖八年前后,即公元前199年前后,刘邦率军东进,在东垣一带追击韩王信的残余反寇。与此同时,大汉朝第一任丞相萧何在后方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兴土木,在秦章台的基础上营建未央宫。
未央宫位于长安城安门大街之西,故又称西宫,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总面积大约有北京紫禁城的六倍之大。其总体布局呈长方形,四面筑有围墙。东西两墙各长2150米,南北两墙各长2250米,全宫面积约5平方公里,约占全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较长乐宫稍小,但建筑本身的壮丽宏伟则有过之。
网络配图
据史记记载,萧何当年营建的未央宫,四面各有一个司马门,东面和北面门外有阙,称东阙和北阙。当时,诸侯来朝,入东阙;士民上书,则入北阙。除此之外,未央宫还有前殿、武库、太仓等建筑群。
未央宫自建成后,便成为了西汉的大朝正殿和政令中心,西汉历代皇帝也大都居住于此,所以在后世的诗词中,未央宫几乎成了汉宫的代名词,名气之大,远远超过其他宫殿。而布列其中的亭台楼榭,山水沧池等建筑形制,则深刻影响了后世宫城建筑,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宫城建筑的基本格局。
西汉以后,未央宫仍是多个朝代的理政之地。如晋愍帝、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都曾以未央宫作为皇宫;隋唐时,未央宫则被划为禁苑的一部分……可以说,未央宫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使用朝代最多、存在时间最长的皇宫之一。
那么未央宫的“未央”因何而来?是何意思?
未央一词,源自《诗·小雅》里的“夜如何其?夜未央。”是未尽、未已的意思。《楚辞·离骚》说:“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此处的“未央”,也是未尽之意。
而在汉代的历史文献中,未央一词除了特指未央宫外,多与“万岁”、“延寿命”等词同出现,如“称乐万岁,或曰未央”、“灵殷殷,烂扬光,延寿命,永未央”等。“万岁”、“延寿命”是吉祥语,“未央”与它们同时出现,也应包含有吉祥之义。
陕西出土的汉代瓦当文字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汉代瓦当文字中,吉语类所占的比重很大。吉语类瓦当又分为:千秋万岁系统、延年益寿系统、长生未央长乐未央系统、富贵系统四类。在长生未央长乐未央系统中,未央通常与“长生”、“长乐”、“延年”、“益寿”等词语连在一起。
网络配图
这类文字在铜镜铭文中也有出现,如:“长相思,毋相忘,常贵福,乐未央”、“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结心相思,毋见忘”、“富贵昌,宜侯王,乐未央”等。
由此可见,在汉代“未央”一词是当时通行的吉祥语,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天长地久”、“万寿无疆”“永远快乐”之意。
在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中,常把“殃”写作“央”,如“是胃又小逆,毋大央(殃)。”而与“央”(殃)对应的概念是“羊”(祥)或“恙”(祥)。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中,也有以“央”作“殃”的现象。另外汉《严欣碑》里有“经设三命,君获其央”,《故民吴仲山碑》里有“年寿未究,而遭祸央”等语句,同样是把“央”与“殃”相通。
可见,在秦汉时期,“央”与“殃”相通是相当普遍的。假如未央宫的“央”字通“殃”,那么未央的意思就是没有灾难,没有殃祸,没有祸患。也应属于吉祥语之列。
对“未央”词义的解释,还有一种是把“未”和“央”分开解释。“未”是指地支之一,为地支第八位,在方向上指西南偏南。“央”则指中心位置,《诗·秦风·蒹葭》有“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所以,“未央”二字合在一起,就是西南偏南的中心位置。而我们从汉长安城考古遗址来看,未央宫正好是位于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西南部的西安门里中心位置。
总之,未央宫的“未央”之意,既有可能是未尽的意思,也有可能是吉祥语,表示无病无灾的意思,同时又有可能单纯是方位词。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当初萧何给未央宫起名时,把以上的数种意思都融合了进去。
刘邦平定韩王信返回,见到萧何支持营造的未央宫雄伟壮观,极尽奢华,很是生气,对萧何说:“天下动荡纷乱,苦苦争战好几年,成败还不可确知,为什么要把宫殿修造得如此豪华壮美呢?”刘邦这话,算是句人话,他的头脑也还算清醒。
网络配图
面对刘邦的指责,萧何是怎样回答的呢?他说:“天下方未定,故可困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正因为天下还没有安定,才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建成宫殿。再说,天子以四海为家,宫殿不壮丽就无法树立天子的威严,而且也不能让后世超过呀。
看完萧何同志的回答,不知诸位作何感想?至简以为,萧何这话很不妥。
其一,天下未定,就应该以安民为主,与民修养生息。萧何却趁天下未定之时,把未央宫建造得奢华雄伟,显然有违民心,劳民伤财。他的这个说法,不仅逻辑有问题,而且还颠倒黑白,完全是一种趁乱作面子工程的强盗思维。
其二,萧何说他把未央宫营造得如此雄伟奢华,是为了树立天子的威严,不让后世有超过的机会。这是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际,是务虚不务实。
秦始皇建阿房宫,自称始皇,希翼将皇位传至千秋万世。结果才过十几年,阿房宫被毁,帝国覆灭。这些都是萧何亲眼所见,他难道真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天子的威严,绝不是靠盖几座高大的建筑,做点面子工程就能树立起来的。
相关参考
“二把手”的鼻祖:萧何忍辱负重一生方得善终>核心提示:萧何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给刘邦做副手,没有大起大落,但过得十分辛苦。他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克勤克俭,安抚天下,用心之良苦,鲜有与之比肩者。他用尽一
要说谁是西汉得以建立的最大的功臣,汉高祖刘邦认为非萧何莫属!所以,分封诸侯和给功臣排名次的时候,刘邦把萧何列为第一,分给萧何的食邑也是最多的。西汉建立以后,萧何辅佐刘邦安抚万民,使天下太平,功劳颇
萧何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刘邦能打败项羽统一天下,萧何在这过程中是功不可没的,他后来还被后人称为“汉初三杰”之一,他修法律,定政策,为汉朝鞠躬尽瘁,可为什么说萧何是个贪官?萧何贪污刘邦为什么不生气呢?萧何
萧何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刘邦能打败项羽统一天下,萧何在这过程中是功不可没的,他后来还被后人称为“汉初三杰”之一,他修法律,定政策,为汉朝鞠躬尽瘁,可为什么说萧何是个贪官?萧何贪污刘邦为什么不生气呢?萧何
萧何能够成为“三杰”中的唯一善终者,不是偶然的。在刘邦心目中,真正知根知底的是萧何。刘邦起事前,就和萧何很要好。萧何早年是衙门里的小吏,在刘邦还是个经常连酒都喝不起的平头百姓时,萧何曾经常帮助刘邦,刘
萧何是沛丰人,早年曾任职秦沛县狱吏,掌管律法方面文书的工作。秦朝末期,众多势力纷纷起来反抗秦的统治,刘邦早些时候在前往骊山押送刑徒的时候就掀起起义了,这个时候沛县的县令找来萧何和曹参商量,如今秦朝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在古代作为皇帝,总会对身边的一切保持一份警惕,无论是人还是事。有一句话说的是,打江山远比守江山容易得多,因此,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对于身边人,哪怕是曾经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立过功勋的
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候,萧何就是县里的秘书,而且因为精通法律,是县令的好帮手。那个时候大家都看不起无赖出身的刘邦,只有萧何对刘邦好些。秦始皇三十五年,亭长刘邦去首都咸阳服...
汉朝的建立,是在刘邦以及刘邦的一帮追随者的带领下共同建立起来的,但是成立了一个政权国家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推举一个人做老大。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战胜了楚霸王项羽,夺得了关中,并且早在沛县起义的时候,沛县
萧何这个人早年是刘邦的上司,刘邦在泗水亭做亭长的时候,萧何就是县里的秘书,而且因为精通法律,是县令的好帮手。那个时候大家都看不起无赖出身的刘邦,只有萧何对刘邦好些。秦始皇三十五年,亭长刘邦去首都咸阳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