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了逃命三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

Posted 刘邦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邦为了逃命三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邦为了逃命三次把自己的儿女踢下车

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自己的千秋霸业,为了自己的江山,有的人居然罔顾亲情,在逃命的马车上数次把自己的亲生儿女赶下车,这样的男人即便成功了,也能叫做男人吗?

网络配图

刚才是爆炸君的爆炸式言论,熟悉历史的朋友大概已经猜到爆炸君说的是谁了。没错,他就是被誉为草莽英雄的大汉的创建者刘邦。说起刘邦,吹棒者大都说他是“斩白蛇起义”的英雄好汉,但是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有几件事做得确实不大“地道”。比如今天咱们要大书特书的“赶儿女下车”。

关于此事,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里记载得很详细——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於是遂得脱。

这段话有几个名字需要给大家特别解释一下,“汉王”指的就是刘邦;“孝惠、鲁元”指的是刘邦的儿子汉孝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名不详);滕公指的是刘邦手下大将夏侯婴。当时刘邦在彭城被项羽大败,夏侯婴驾着马车载着他拼命跑路,在路上遇到了刘盈和鲁元公主,于是就带着他们一块逃跑。但是刘邦这家伙害怕多载两个人会让马儿跑得慢,所以就接连三次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赶下马车。

网络配图

面对这种情形,忠厚老实的汉子夏侯婴也看不下去了,“死则死耳,岂能抛儿弃女!”这或许是夏侯婴的内心独白,于是夏侯婴三次将被刘邦推下车的孝惠和鲁元公主扶上马车。也正因为如此,后来霸道的吕后大权在握后虽对一干重臣进行了打压,但始终对夏侯婴极为照顾。或许是在感念他这个老实人曾在孩子他爹手里救过她的孩子们吧。

“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虽然情况危急,但马也不能赶得再快,可是怎么能把他们扔掉呢?就是夏侯婴的这句话,孝惠、鲁元姐弟俩的命保住了。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在兵荒马乱中,一个男人的伟大和一个男人的渺小。

当然,大概也存在为数不少的男人很赞同刘邦当时的做法。“管他呢,只要老子能活命,哪怕洪水滔天呢!”这大概就是当时刘邦内心的独白吧。当然他不会知道他当时的举动竟被史家如实记述下来,不过奇怪的是,很多人在《史记》中读到这一段时都无不感叹刘邦的“大人物胸怀”呢!

网络配图

不过要爆炸君说,作为一个父亲,刘邦在危难面前只想着自己活命却罔顾亲情伦理,接连三次把从死亡之渊爬上来的儿女赶下车。说实话,很难想象这两个孩子会怀着怎样的悲哀看待他的父亲。与此同时,刘邦作为一个坐在里车的男人,简直和驾车的那个男人夏侯婴有着天壤之别。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刘邦在逃跑时,为什么多次把自己的儿女推下车?

在《史记》中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情,刘邦的六十万军队惨败给项羽的三万人,刘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逃跑,途中遇到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便带着他们一同逃跑,然而因为楚军追的太急,刘邦不得已把两个孩子推下车,推了好几次

刘邦逃命时掉一对儿女,车夫夏侯婴舍命相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夏侯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车夫舍命救刘邦的一双儿女”的事发生在楚汉战争时期,这个车夫名叫夏侯婴。话说秦末汉初,刘邦和项羽推翻秦朝后,二人为了争天下大打出手,这就是历史上的

历史秘闻 刘邦逃命时掉一对儿女,车夫夏侯婴舍命相救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夏侯婴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车夫舍命救刘邦的一双儿女”的事发生在楚汉战争时期,这个车夫名叫夏侯婴。话说秦末汉初,刘邦和项羽推翻秦朝后,二人为了争天下大打出手,这就是历史上的

历史人物 刘邦逃难时为什么把亲儿女推下车?刘邦当真如此狠心吗?

在《史记》当中,记载有这样一件关于刘邦的事情。当刘邦在逃难的途中,曾经多次将与自己同乘一辆车的亲儿子刘盈,还有亲女儿,后来的鲁元公主一起给推下了车。关键是,当车夫夏侯婴把两个孩子重新抱回来之后,刘邦又

历史人物 刘邦推儿女下车为何要喊分一杯羹 他这么做有什么意图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为何推儿女下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楚汉争霸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异常精彩的一幕,一者是贵族后代起点极高,而且力能举鼎更有羽之勇千古无二这种威名的楚霸王项羽。另

历史人物 刘邦被项羽追杀 为什么能狠心抛弃儿女

刘邦和项羽大家也知道是谁,这两个人是真的挺有意思的,总体感觉刘邦是要更加聪明一些的,毕竟最后赢的是刘邦啊,刘邦被叫做“流氓皇帝”可不是空穴来风刘邦被项羽追杀的时候竟然把自己的儿女给仍下车了。实在是他做

历史人物 张嫣十二岁嫁给亲舅舅,死后为什么被尊为花神呢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张嫣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大汉朝开国第一位公主封号为鲁元公主,他是刘邦和吕雉的独生女,当年刘邦被项羽打败,逃跑的时候刘邦因为嫌马车不够快而把一双儿女踢下车去,这对儿女就是鲁

项羽追兵将至,刘邦竟把一双儿女三次踹下马车,是自私还是有隐情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言下之意就是为了实现更长远的目标,达到最终的目的,可不比太在意一些细枝末节。这话说得其实挺在理,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但凡能成就丰功伟业者,都不是瞻前顾后的人,他们英明

项羽追兵将至,刘邦竟把一双儿女三次踹下马车,是自私还是有隐情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言下之意就是为了实现更长远的目标,达到最终的目的,可不比太在意一些细枝末节。这话说得其实挺在理,因为在中国历史上,但凡能成就丰功伟业者,都不是瞻前顾后的人,他们英明

孔子最仰慕的季札是何人?他为什么三次把天下让给别人?

  东汉大才子蔡邕能从一个人的琴声中听出那人暗藏杀意,可是春秋战国时期却有一个人能从乐曲中听出一个国家的兴亡来,这才是不得了的“技能”啊!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孔子最为仰慕的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