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坛子的典故出自何处

Posted 夫人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醋坛子的典故出自何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醋坛子的典故出自何处

醋坛子的延伸意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知道这个典故的出处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讲讲醋坛子的典故。

醋坛子,词语解释:指装醋的坛子,亦指在男女关系上嫉妒心很强的人。“醋坛子”的由来就是根据大唐宰相房玄龄和其夫人的故事来的。

网络配图

据说,唐太宗年间,宰相房玄龄惧内是有了名的。其妻虽然霸道,但对房玄龄衣食住行十分精心,从来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别人插手。一日,唐太宗请开国元勋赴御宴,酒足饭饱之际,房玄龄经不得同僚的挑逗,吹了几句不怕老婆的牛皮,已有几分酒意的唐太宗乘着酒兴,便赐给了房玄龄两个美人。房玄龄不料酒后吹牛被皇上当了真,收了两位美人,想到霸道且精心的妻子,愁得不知怎么才好。还是尉迟敬德给打了气,说老婆再凶,也不敢把皇上赐的美人怎么样,房玄龄才小心翼翼地将两个美人领回家。不料,房玄龄的老婆却不管皇上不皇上,一见房玄龄带回两个年轻、漂亮的小妾,大发雷霆,指着房玄龄大吵大骂,并操起鸡毛掸子大打出手,赶两个“美人”出府。房玄龄见不对头,只好将美人送出府,此事马上便被唐太宗君臣知道了。李世民想压一压宰相夫人的横气,便立即召宰相房玄龄和夫人问罪。

网络配图

房玄龄夫人也知此祸不小,勉勉强强地跟随房玄龄来见唐太宗。唐太宗见他们来到,指着两位美女和一坛“毒酒”说:“我也不追究你违旨之罪,这里有两条路任你选择,一条是领回二位美女,和和美美过日子,另一条是吃了这坛‘毒酒’省得妒嫉旁人了。”房玄龄知夫人性烈,怕夫人喝“毒酒”,急跪地求情。李世民怒道:“汝身为当朝宰相,违旨抗命,还敢多言!”房夫人见事已至此,看了看二女容颜,知自己年老色衰,一旦这二女进府,自己迟早要走违旨抗命这条路,与其受气而死,不如喝了这坛“毒酒”痛快。尚未待唐太宗再催,房夫人举起坛子,“咕咕咚咚”的已将一坛“毒酒”喝光。房玄龄急得老泪纵横,抱着夫人抽泣,众臣子却一起大笑,原来那坛装的并非毒酒而是晋阳清源的食醋,根本无毒。唐太宗见房夫人这样的脾气,叹了口气道:“房夫人,莫怨朕用这法子逼你,你妒心也太大了。不过念你宁死也恋着丈夫,朕收回成命。”房夫人料不到自己冒死喝“毒酒”得了这么个结果,虽酸得伸头抖肘,但心中高兴万分。房玄龄也破涕为笑。

网络配图

从此,“吃醋”这个词便成了女人间妒忌的代名词。

比如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三章:“倘她打翻醋坛子,可就要砸锅了。”

相关参考

欧洲中世纪典故“勇敢的心”到底源于何处

相信很多爱好欧洲中世纪历史的读者都听过“勇敢的心”这个词,以及以苏格兰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为主角的著名古战电影《勇敢的心》。但实际上,“勇敢的心”这一典故不仅不是出自威廉·华莱士,甚至可以说这个典故本

宰相的故事

醋坛子的由来唐朝时,醋是皇宫中很流行的调味品。当时,房玄龄是唐宫的宰相,家有一妻子,日日霸道横行似河东狮吼,房玄龄的“妻管严”在朝中是众人皆知的。一日,唐太宗突然兴致大涨,请开国老臣和心腹赴宴,酒足饭

成吉思汗葬在何处

我们讲另外一位帝王的故事,他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生前的种种成就以及英雄故事小坛子就在这里不累述了,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以后再讲。今天主要是讲一讲成吉思汗死后,究竟葬在哪里?图片来自于网络

天涯何处不相逢出自那啊

天涯何处不相逢,是此生何处不相逢,在现代的一种表达方式。出自:《送人》,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此生何处不相逢。解释:今日分手,这一生又有何处不会再相逢呢?可看作分手时候的潇洒;也可用

掩耳盗铃的故事出自哪本书,成语"掩耳盗铃"出自何处?讲述了一

成语"掩耳盗铃"出自何处?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出自秦吕不伟编订的《吕氏春秋·自知》。故事: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

唐太宗害怕的刁蛮女人有哪些

梁国公房玄龄的老婆是个著名的“醋坛子”,把丈夫管得死死的。李世民多次赐给房玄龄美女,他都不敢接受。皇帝很不高兴,把房夫人叫来问:“你是想老老实实地活命,还是为吃醋死掉?”夫人说:“我宁可妒忌而死。”说

揭秘除夕夜包饺子的民俗究竟是出自何处?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年年过是自然的事,可为何饺子也要年年吃呢?去源远流长的面食奇苑探究探究,看看史料和民间传说对饺子的来历是如何说的。饺子渊源流传最广的两种说法为“张仲景说”和“李世民说”。“水饺耳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哪里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哪里?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  马革裹尸的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马革裹尸是个

古代四面楚歌的典故出自哪场战役

古代四面楚歌的典故出自哪场战役四面楚歌,是中国经典的成语,用来形容处境危机,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窘困境地。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典故最自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中有描写“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

霸王别姬的典故出自哪

霸王别姬的典故出自哪?虞姬和项羽的爱情故事  《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