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一句话本可挽救40万军人性命 可惜没人听
Posted 母亲
篇首语: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母亲一句话本可挽救40万军人性命 可惜没人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母亲一句话本可挽救40万军人性命 可惜没人听
大家都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吧,它说的就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他所带领的40万赵国军人也惨遭秦将白起的活埋。其实,这场悲剧发生之前,赵括的母亲就曾向赵王上书,希望赵王不要派他的儿子带兵出征,结果赵王没有听,从而导致了这场重大的失败。这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百川就带领亲爱的读者去看一下。
网络配图
赵括的父亲赵奢是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大名将之一,他曾经带兵打败过秦国,被赵文惠王赐封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同。赵奢不但是一名勇将,而且有着高尚的品格。他不循私情,受人尊重。他的儿子赵括小时候就学兵法,聪明强识,自认为“天下莫能当”。但仅记书本,并无实践。赵奢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事,他忧虑地对妻子说:“打仗,那是生死之间的事,而赵括说的很简单。赵国如果不用他领兵打仗可以,一旦用他,那么使赵国灭亡的人就一定是赵括。”
网络配图
这一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孝成王命令赵括代替廉颇为大将。快要出征的时候,赵括的母亲呈上书信向赵王诉说道: “赵括不可以被任命大将。”赵王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说:“原先我侍奉赵括的父亲时,孩子的父亲当时身为大将。他用自己的奉禄供养的食客要以‘十’这个数目来计算;他所结交的朋友要以‘百’这个数目来计算;国王和王室贵族赐赠的钱财丝绸,他全部都把它们分给军吏、士大夫;从接受出征命令的日子起,就不再过问家中私事。现在赵括一日作了大将,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拜见,军吏中没有敢于抬头亲近地看他的人;赵王所赐赠的金钱丝绸,他回家后也全部收藏起来;
网络配图
况且每天寻找可买的合宜的田地房屋,总想扩充自己的私有。赵王您认为他像他的父亲吗?父亲、儿子不同,居心有着差异。我希望国王不要派遣赵括为大将领兵出征了吧!”赵王说:“作为赵括的母亲,你还是放下这事不要管了吧,我的计划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说:“国王您最终还是要派遣他为将,那么如果有了不称大将职责的情况发生,我这个老妇人能够不随着受处罚吗?”赵王说:“不会连累你的。”
古代名篇《千字文》有言“入奉母仪”,意思就是说,在家遵从母亲的教诲。赵括之母是一位贤妻良母,她听从丈夫的临终遗言,不让赵括领兵打仗,也是应了“知子莫如父”这句古话。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赵王没有听,赵括也没有自知之明,结果在长平之战,赵括领兵出征,代替廉颇才三十多天,赵军果然大败,赵括战死而赵军倾覆,被坑杀了四十余万人,酿成了千古惨案。赵王因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所以最终没有加罪于她。
相关参考
提到唐朝的安史之乱,就不得不提到唐玄宗、杨贵妃和安禄山,然而除了他们几位主角之外,郭子仪的生平经历也值得研究,他一手平定安史之乱,让唐朝重回轨道,他比后世明朝的王阳明和清朝的曾国藩功劳还要大,而且结局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在那个时代,涌现出很多奇才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作死小能手,例如骂遍天下大才,被称为喷子界始祖的祢衡;多次暗讽曹操的孔融;刚刚投奔刘备,就骂刘备不仁的李邈,等等。除了这些自
历史人物 被骂了几十年的大汉奸,却救下29万中国军人,至死都没证明清白
抗日战争时期,很多有志青年为了保家卫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而在国家危难之际,竟然还出现了一大批汉奸,他们贪生怕死,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利益,不惜同敌人一起对同胞痛下杀手,令人
君无戏言,古代皇帝说的话,哪怕是说错了,大臣也要无条件的执行,否则皇帝就会很生气,后果相当的严重。如果遇到善于纳谏的皇帝,对于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都是一种幸事,刚愎自用的昏君就比较坑了。有没有敢违背圣旨
1、1945年5月末,山西日占沦陷区。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后,镇子上约40名日伪军被击毙,我军牺牲也近一个排,两名日军士兵被俘虏。仇恨深如大海,战士们没人愿意再长途押送这两名日兵,政委已阵亡,粮食补给少。
世界历史 皇帝派他慰劳士兵,其却率两万人歼灭40万,还顺带打死敌军皇帝
中华几千年文明,王朝不断更替,产生了无数的名将名相,他们为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生存立下不朽的功勋。但是有时候挽救国家危亡,成为名扬天下的名将,却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下面这位小人物,只不过是一介文臣,皇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对中国古代的皇帝最好的阐释了,拥有登峰造极的权力,世界都是他说了算。面临如许的权力,谁也不心动,所以汗青上由皇位造成的悲剧数不堪数。在皇帝身边干事,最主要的就是会鉴貌辨色察,而这个
他本可开创一个千古盛世,却因2件糊涂事,反成千古暴君隋朝的开国皇帝大家都知道吧,他就是杨坚。隋朝在杨坚的治理下,是一天比一天好,只可惜留给他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在公元604年,不幸病逝。如果隋炀帝杨广可
清最牛风尘女:赛金花一句话挽救北京城 ◎鲁大爷东北园北巷2号 我今年七十八岁,就出生在这条胡同。有一天我看电视介绍我们这条胡同的情况,很详细,并说赛金花曾经住过我们家这个院,但我认为这
清最牛风尘女:赛金花一句话挽救北京城 ◎鲁大爷东北园北巷2号 我今年七十八岁,就出生在这条胡同。有一天我看电视介绍我们这条胡同的情况,很详细,并说赛金花曾经住过我们家这个院,但我认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