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Posted 唐太宗

篇首语:黄金的宝藏比不上知识的宝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贞观元年(627年),刚刚当上皇帝的李世民就着手裁员,他对房玄龄说:“朕近日读书,多见古人遗训,谓官在得人,不在员多……若得其善者,虽少亦中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然后表示,朝廷机构臃肿,人员编制太多,让房玄龄、杜如晦负责“裁员”,并要房、杜贯彻“任人唯贤”的原则。

淘汰冗官向来就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房玄龄、杜如晦在执行“裁员”任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阻力。最大的阻力就来自李世民的旧部———原来秦王府中的人。这些人早就追随李世民,如今,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他们本指望着得到高官厚禄,现在可好,反倒被裁,他们岂能没有怨言?

无奈之下,房玄龄找到李世民,请李世民最终定夺。李世民坚决支持裁员工作,他说:“人君当以天下为公,而不能为己之私产。古者治国,皆明此理。如今朕与卿等衣食皆出于百姓,怎能不为百姓着想?……若徇私情,不问才学,岂是至公之道?”有了皇帝撑腰,房玄龄、杜如晦的胆子就壮了,他们开始大刀阔斧地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最后,房玄龄、杜如晦将京官由原来的2000多名裁减为643人。同时,针对因州县设置剧增而造成的百姓少、官吏多的状况,对地方行政机构也“大加并省(裁减)”,裁并了许多州县,把全国划分为 10 道,共设 300 余州,1500余县。此次精简机构、裁撤冗员是历史上非常成功的一次行政改革,为后来的贞观之治奠定了良好的行政基础。

与唐朝中央官员的精干相比,宋朝的官僚机构臃肿,冗员颇多,所以,宋朝尽管商业比较发达,但财政压力一直很重。而且,臃肿的官僚机构和大量的冗官必然导致官员之间相互扯皮、内耗严重、效率低下,行政腐败和派系纷争也由此而生。还是以数字来说明,唐太宗时,中央官员仅有643人,可到了宋仁宗时期,中央官员就超过了1.7 万人。有宋一朝,偏安一隅,军事上受外敌侵扰,国事难以振作,这与机构臃肿、冗员过多关系极大。可见,该裁员之时不裁员是不对的。

但是,若不认真分析情况,遇到财政困难就裁员,以为裁员是“脱贫”的不二法门,那就大错特错了。

明朝的历史又可提供这方面的佐证。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封自己的 9 个儿子为亲王(太子除外),亲王有自己的藩国,到一定的年龄就要到封地“就国”。他们不担任任何职务,也不从事任何文武活动,却要每年从国家那里接受一万石的俸禄。亲王有王府,王府里有大量的服务人员,这些人员也需要国家供养。

朱元璋的这套制度为明朝的历代皇帝所沿袭,除继承皇位外,皇帝的儿子自然成为亲王,亲王的爵位还可继承,于是亲王越来越多,到最后,明朝竟设了60 多个亲王的头衔。亲王之外,其他的皇亲(公主、郡王等)也越来越多,明朝给官员的俸禄很少,但是对皇亲却慷慨大方。只要是皇亲,不论男女,都可终生从国库领取丰厚的俸禄。这样,皇亲的人数越来越多,皇亲的俸禄也就成了国家的一个沉重的财政负担。

有学者估算,在明朝的最后几年,国家俸禄册里列出的皇亲有10 万人之多,而同时期的中央官员(京官)是1.5万人。1562年,全国各地上交国家的田赋共有400万石,可朝廷支付各地亲王及皇亲的俸禄则为800 万石,用现在的话说,皇亲们一年的消耗竟然等于两年的全国农业税!粗略估算,国家财富的30% —40%都被皇亲所耗费。

到了明朝晚期,财政出现了困难,朝廷开始裁员以摆脱危机,但有趣的是,裁员的对象不是消耗了国家巨大财富的皇亲,而是最基层的工作人员——驿站小吏。朝廷打着节约的名义裁撤驿站。在汉、唐之时,驿站之间的距离多为30 里,明朝裁撤之后,驿站数量减少,驿站之间的距离改为60 里,后来,驿站越撤越少,驿站之间的距离也就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到了 200 里以上。裁撤驿站确实节约了朝廷的财政开支,据测算,崇祯朝裁撤了三分之一的驿站之后,节省国库开支10 万两白银。

但是,裁撤驿站之后,驿站的服务质量严重缩水,很多官员也因忍受不了长距离的跋涉而放弃了必要的巡视检查工作,导致了惰政的进一步滋长。同时,被裁的大批驿站小吏成为失业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了官路上的劫匪,严重地危害着社会稳定。

更关键的是,就在崇祯皇帝的一次大规模裁撤驿站的行动中,驿站小吏李自成被迫下岗。后来,对朝廷充满仇恨的李自成揭竿而起,领导了农民起义,给原本孱弱的明朝以致命一击。当李自成率领大军攻占北京之际,当初以裁员成功而得意的崇祯皇帝就只得上吊自尽了。

纵观历史上的裁员经验,我们可以看出,裁员本身并无好坏,但裁员的方向却事关成败。唐太宗李世民裁员,先拿自己秦王府的旧部开刀,刀口向上,“裁员不避亲”,最后,不仅裁员成功了,而且裁员还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反观明朝的裁员,刀口向下,“只裁小吏不裁皇亲”,名为财政改革,实为转移社会矛盾。结果,社会矛盾不仅没被解决,反而被激化了。对比之下,二者真是判若云泥。

一句话,裁员之事要思量,像宋朝那样,任由冗员过多和机构臃肿不管,该出手时不出手不行;像明朝那样,该对皇亲下手却非要对底层小吏动刀,裁员的方向不对也不行。只有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不但问题看得准,而且方向也选得对,这样,“该出手时就出手”,裁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参考

历史上宋真宗曾“裁员”十九万人

  其实,“裁员”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北宋真宗年间的大裁员一次性就砍掉十九万人,规模之下、力度之狠,堪称历史之冠。  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虽然是军人出身,但却义无反顾地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历史军事 盘点中国高铁外交 中国占据全球高铁市场近七成

外媒称,目前,中国铁路巨头中国中车在全球高铁市场占据69%的份额。直到2007年,中国还不得不进口高铁列车并在外国制造商的帮助下进行组装。据德国网站8月5日报道,面向高铁列车的轨道技术行业过去几年来经

历史军事 盘点中国高铁外交 中国占据全球高铁市场近七成

外媒称,目前,中国铁路巨头中国中车在全球高铁市场占据69%的份额。直到2007年,中国还不得不进口高铁列车并在外国制造商的帮助下进行组装。据德国网站8月5日报道,面向高铁列车的轨道技术行业过去几年来经

帝王故事 历史上宋真宗曾“裁员”十九万人

  危机让人失常,当下的金融危机也是一样,譬如“财源滚滚”等许多善意词汇因为和“裁员”等词存在谐音部分,所以,被很多人打入冷宫,不再使用。  其实,“裁员”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北宋真宗

帝王故事 历史上宋真宗曾“裁员”十九万人

  危机让人失常,当下的金融危机也是一样,譬如“财源滚滚”等许多善意词汇因为和“裁员”等词存在谐音部分,所以,被很多人打入冷宫,不再使用。  其实,“裁员”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北宋真宗

政府裁员风波 1947年国民党将官为何集体哭陵

张际鹏早年跟随程潜,后归入中央军,抗日战争中晋升为第14军军长。然战场得意的他却被为之效忠的党国编余,上演了一出“哭陵”大戏!第14军的历史不算短,比如早期的赣军赖世璜、湘军陈嘉佑,都做过这个军的军长

历史军事 七成美國人將病毒歸咎中國,原始病毒姝在美髮現,受訪人啞口無言

據俄塔斯社4月11日報道,近日,美哈里斯民店公司對新冠病毒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受訪者中有77%的美民眾將COVID-19在全球的爆發歸咎於中方。從人員分布來看,有90%的共和黨支持者和67%的民主黨

历史军事 七成美國人將病毒歸咎東方,原始病毒姝在美髮現,受訪人啞口無言

據俄塔斯社4月11日報道,近日,美哈里斯民店公司對新冠病毒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受訪者中有77%的美民眾將COVID-19在全球的爆發歸咎於中方。從人員分布來看,有90%的共和黨支持者和67%的民主黨

历史人物 对越反击战胜利后,为何我军要大面积裁员

新中国成立之后,虽然我们希望能够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上,但是总有些人还是在不断挑衅我们,比如说越南,经常性的在我国边境处挑事,对警告视若罔闻,像这种恶性挑衅事件,我们必须得给他们一个教训

中山古镇的历史

灯饰之都中山古镇的发展历史近几年,古镇的变化有目工赌,到目前为止,古镇镇已拥有大小企业近1万家,古镇灯饰占国内灯饰市场份额七成以上。如今的古镇,已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大的灯饰生产和销售基地。23年前,